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黄河流域1990—2020年生境质量评估
1
作者 刘如龙 赵媛媛 +2 位作者 陈国清 迟文峰 刘正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内蒙古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探究其生境质量变化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信息。本研究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揭示内蒙古黄河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结... 内蒙古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探究其生境质量变化能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基础信息。本研究基于199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揭示内蒙古黄河流域生境质量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内蒙古黄河流域生境质量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生境质量等级为低的区域面积占比为23.50%,主要分布在库布齐沙漠以及研究区东南部;(2)1990—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呈现先降低后小幅回升的变化趋势。生境质量退化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1.9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黄河两岸附近,是耕地扩张和沙地分布区域;(3)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等自然因子是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的主要驱动因子,任意两种进行交互探测的因子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都要大于其单一因子的解释力。建议未来生态治理和恢复工作应重点关注研究区北部生境质量发生退化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内蒙古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in the Xilin Gol steppe,China: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y utilizing grassland-ecosystem services 被引量:2
2
作者 QU Yingbo ZHAO Yuanyuan +2 位作者 DING Guodong chi wenfeng GAO Guangle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135-151,共17页
Understa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is imperative for regionally arranging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while ensuring sustainable grassland-ecosystem service use.The Xilin Gol ste... Understand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is imperative for regionally arranging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while ensuring sustainable grassland-ecosystem service use.The Xilin Gol steppe is an important native grassland resource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This study aimed to elucidate the dynamics of 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in the Xilin Gol steppe during the period 2000–2015.We evaluated the forage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LCC)in the growing seasons of 2000–2015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field surveys.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were then assessed at regional,city(including city,county and banner),and village scales using statistical and household survey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forage production and LCC decreased in the Xilin Gol steppe from east to west.During the period 2000–2015,the regional average forage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LCC fluctuated without following a distinct trend,but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The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varied with time,space,and scale.At the regional scale,steppes were overgrazed in the early 2000s,but a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or even grazing potential was achieved in other years.At the city scale,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region exhibited a"forage-livestock balance"since 2000.However,about half of the region still experienced overgrazing,which mainly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sandy zones.Such changes may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s in grassland quality,forage production,compensation payment,and so on.We suggest a location-specific management scheme for grazing constraints,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ayment,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aid in harmoniz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whil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by 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age production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forage-livestock balance Xilin Gol step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PDF
The Massive Expansion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Land Across China in 1990–2020 Observed from Remote Sensing and Big-data
3
作者 DOU Yinyin GUO Changqing +2 位作者 KUANG Wenhui chi wenfeng LEI Me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776-791,共16页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land(PCL) in China is a key concern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However, the dynamics of PCL’s expansion remain unclear nationwide. Int...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land(PCL) in China is a key concern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However, the dynamics of PCL’s expansion remain unclear nationwide. Integrating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 land-use/cover change database, crawler data from websites, and other multisource data, we produced a new dataset of China’s PCL in 1990, 2000, 2010, and 2020 using data fusion technology. Then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hina’s PCL from 1990 to 2020.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acquired vector dataset of China’s PCL is of high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with an overall accuracy of 93.21%. The area of China’s PCL has kept growing for the past 30 years, and the growth rate was especially rapid during2000–2010, 2.32 and 6.13 times as rapid as that during 1990–2000 and 2010–2020, respectively. PCL has also been trending toward higher aggregation over markedly enlarged areas and has transferred progressively from north and southeast of China to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of China and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patterns of China’s PCL have been driven by the joint factors of policies, mineral resources, economy, and others, among which policies and the economy have contributed more prominently to the long-term transition.Our study promotes the access to high-quality spatial data of PCL to facilitat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of mine wastes, pollu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land(PCL) remote sensing mapping mining area ecological risk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下载PDF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
4
作者 武海岩 赵媛媛 +3 位作者 杜林芳 迟文峰 丁国栋 高广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
【目的】水源涵养服务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也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水源涵养量为指标,探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益。【方法】采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和气象数据,量化了2000−2018年... 【目的】水源涵养服务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也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水源涵养量为指标,探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益。【方法】采用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和气象数据,量化了2000−2018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同期水源涵养量动态,进而评估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结果】(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以草地、耕地、林地覆盖为主,水源涵养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2)2000−2018年,林地总体增加了14.22%,区域水源涵养量总体也呈现增加趋势,晋北山地丘陵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科尔沁沙地、鄂尔多斯高原和大兴安岭南部区等增幅相对较大;(3)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随不同时期、亚区分布和地类转换而存在差异,林地水源涵养服务量最高,且在各亚区均占主导地位;(4)2000−2010年,全区内草地向林地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达49.32×10^(8) m^(3),大面积草地转为林地使大兴安岭南部区水源涵养量增加最为显著,达16.11×10^(8) m^(3);(5)2010−2018年,全区内仍是草地向林地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的贡献最大,达3.87×10^(8) m^(3),荒地开垦、造林、种草对涵养水源的贡献集中作用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增加了1.31×10^(8) m^(3),退耕还林和草地向林地转移对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贡献最大,达1.84×10^(8) m^(3)。【结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退耕还林、荒地造林、草地治理等措施使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有效提高,引起水源涵养量增加的土地利用/覆盖转移类型主要为未利用土地向林、草地转移和草、耕地向林地转移,地类转移对水源涵养量增加贡献最大的区域主要为大兴安岭南部区、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和晋北山地丘陵区等东南部区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下一阶段的工程实施应当根据各区生态特点分区施策,因地制宜,对耕地水源涵养服务能力较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有必要保留的耕地改进水土保持耕作栽培措施,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大区域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实施封沙育林育草或进行人工造林,并加强管护,使研究区高生态效益区持续稳步发展,低生态效益区重点治理,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风沙源 土地利用/覆盖 水源涵养 退耕还林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麓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刘战勇 张佳倩 +3 位作者 张向前 厉雅华 迟文峰 张德健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筛分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并采用经典统计学对其团聚体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阿荣旗各乡镇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较大差异,...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筛分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并采用经典统计学对其团聚体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阿荣旗各乡镇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大团聚体为主,粒径≥2 mm的大团聚体占总体的一半以上;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之间及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各乡镇之间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各乡镇之间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微团聚体结构相对稳定。相关结果表明:大团聚体容易受到耕地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等外因影响而产生崩解或分解为微团聚体,造成各乡镇间微团聚体差异性较大团聚体显著,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合理利用耕地,保护性耕作才能阻止水土流失,维护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稳定性 经典统计学 阿荣旗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白文科 张晋东 +5 位作者 杨霞 迟文峰 董鑫 李程 古晓东 周材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80,共8页
在ArcGIS 10.2的支持下,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和生物因子(植被、竹林类型)上的生境选择(动物利用某种生境类型面积占其家域的比例)与利用(动物家域内某生境类型面积与保护区... 在ArcGIS 10.2的支持下,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和生物因子(植被、竹林类型)上的生境选择(动物利用某种生境类型面积占其家域的比例)与利用(动物家域内某生境类型面积与保护区的这一类型面积的比例)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卧龙大熊猫在生境选择过程中,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海拔区间为1 5 00~3 000 m,平均利用率达到了55.9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海拔区间为2 000~3 500 m,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9.64%;大熊猫生境利用在坡度上相对均匀,而生境选择的主要坡度区间为20°~50°,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5.56%;生境利用率最高的坡向区间为270°~315°,占比达到了31.88%。(2)生物因子:大熊猫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植被类型区域为亚高山针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林,利用率分别为51.04%和70.20%;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植被类型区域为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0.23%;生境利用率最高的竹林类型区域为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林,利用率达到了51.6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竹林类型为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和冷箭竹,二者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5.20%。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不同地形和生物因子分异区间(类型)大熊猫的生境面积分布和空间利用模式特征,丰富了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特征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空间利用 生境选择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的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迟文峰 白文科 +2 位作者 刘正佳 党晓宏 匡文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土壤风蚀是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应用RWEQ模型定量反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模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风蚀模数呈先升后降趋势,... 土壤风蚀是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应用RWEQ模型定量反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模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风蚀模数呈先升后降趋势,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显著,下降速率为0.87 t?hm^(-2)?a^(-1);(2)2000年以来,研究区87.85%的区域土壤风蚀模数呈下降态势,中度以上土壤风蚀发生面积减少4.73×104 km^2,西部区域土壤风蚀得到有效抑制,土壤风蚀模数从86.92 t?hm^(-2)?a^(-1)下降至59.46 t?hm^(-2)?a^(-1),中部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土壤风蚀模数降低了14.68 t?hm^(-2)?a^(-1),东部空间变化不明显;(3)极端天气沙尘暴发生次数减少和年平均风速降低与土壤风蚀下降显著相关(P<0.001),退耕还林灌草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提高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具有关键作用。研究成果对促进地区荒漠化防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RWEQ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影响因素 内蒙古高原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atterns, and causes of land-use changes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80s 被引量:248
8
作者 LIU Jiyuan KUANG Wenhui +13 位作者 ZHANG Zengxiang XU Xinliang QIN Yuanwei NING Jia ZHOU Wancun ZHANG Shuwen LI Rendong YAN Changzhe WU Shixin SHI Xuezheng JIANG Nan YU Dongsheng PAN Xianzhang chi wen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95-210,共16页
Land-use/land-cover 变化(LUCC ) 有连接到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瓷器 Land-Use/cover 数据集(CLUD ) 从 1980 年代末在 5 年的间隔定期被更新到 2010,与基于 Landsat TMETM+ 图象的标准过程。陆地使用动态区域化方法被建议分析主要陆地... Land-use/land-cover 变化(LUCC ) 有连接到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瓷器 Land-Use/cover 数据集(CLUD ) 从 1980 年代末在 5 年的间隔定期被更新到 2010,与基于 Landsat TMETM+ 图象的标准过程。陆地使用动态区域化方法被建议分析主要陆地使用变换。在国家规模的陆地使用变化的空间与时间的特征,差别,和原因然后被检验。主要调查结果如下被总结。越过中国的陆地使用变化(LUC ) 在最后 20 年(19902010 ) 里在空间、时间的特征显示了一个重要变化。农田变化的区域在南方减少了并且在北方,而是仍然是的全部的区域增加了几乎未改变。回收农田从东北被转移到西北。布满建筑物陆地很快膨胀了,主要在东方被散布,并且逐渐地展开到中央、西方的中国。树林首先减少了,然后增加但是荒芜的区域是反面。草地继续减少。在中国的 LUC 的不同空间模式被发现在之间迟了第 20 世纪并且早第 21 世纪。原版 13 个 LUC 地区在一些地区被边界的变化由 15 个单位代替。包括的这些变化(1 ) 的主要空间特征加速的扩大布满建筑物在 Huang-Huai-Hai 区域,东南的沿海的区域,长江的中流区域,和四川盆登陆;(2 ) 从东北中国和东方内部蒙古在北方转移了陆地开垦到绿洲在西北中国的农业区域;(3 ) 从在到稻的东北中国的喂雨的农田的连续转变回答;并且(4 ) 为在内部蒙古,黄土高原,和西南的多山的区域的南部的农业牧剧的交错群落的格林工程的谷物的有效性。在最后二十年,尽管在北方的气候变化在农田影响了变化,政策规定和经济驱动力仍然是越过中国的 LUC 的主要原因。在第 21 世纪的第一十年期间,在陆地使用模式驾驶了变化的人为的因素从单程的陆地开发转移了强调到开发和保存。动态区域化方法被用来在单位的 zoning 边界,地区的内部特征,和生长和减少的空间模式分析变化。结果揭示了变化过程的模式,也就是 LUC 的过程和在在不同阶段的特征的地区性的差别。地区的生长和减少在这动态 LUC zoning,在统一边界的变化,和在前者和后者十年之间的变化紧张的特征期间被检验。在为在不同类型和陆地使用的不同区域的变化的陆地使用和原因的模式和过程之间的其他的转变的模式被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特征 原因 年代 土地覆盖变化 内蒙古东部 陆地卫星TM
原文传递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urban land cover in the cities of China and USA from 1978 to 2010 被引量:11
9
作者 chi wenfeng SHI Wenjiao KUANG Wenhu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3-18,共16页
城市的陆地盖子在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上有主要影响服务和它的城市的居住环境的固有的质量。中国城市里的不可渗透的表面区域和绿区域的时间空间的分发与美国城市比较展出了显著地显著的差别。这研究集中了于用六中国人(n=3 ) 和美国(n=3 )... 城市的陆地盖子在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上有主要影响服务和它的城市的居住环境的固有的质量。中国城市里的不可渗透的表面区域和绿区域的时间空间的分发与美国城市比较展出了显著地显著的差别。这研究集中了于用六中国人(n=3 ) 和美国(n=3 ) 监视并且比较时间空间的动力学,陆地盖子模式和功能的区域的特征城市。学习数据在时期期间从 Landsat TM/MSS 形象被对照 19782010。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在过去的三十年简洁地发展了,当开发显著地在美国城市之中被驱散时。美国城市里的吝啬的植被范围是在中国城市的凝块之中发现了的约 2.2 次。在中国城市以内的陆地使用类型是显著地更复杂,与不可渗透的表面区域的更高的密度。相反地,中心商业区(CBD ) 和在美国城市以内的居住区域由不可渗透的表面区域的一个更低的比例和绿土地的一个更高的比例组成。结果可以被用来在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的计划和管理努力贡献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 中国城市 美国城市 土地覆盖 时空特性 生态系统服务 陆地卫星TM 土地利用类型
原文传递
Intra-annual variability albedo associated with China of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typical land cover types in 被引量:2
10
作者 LIU Zhengjia SHAO Quanqin +1 位作者 TAO Jian chi wen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35-44,共10页
Surface albedo is a primary causative variabl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t a regional scal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 Surface albedo is a primary causative variabl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surface energy exchange. Numer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diur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albedo at a regional scal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intra-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albedo in concurrence with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In this study, we amalgamated surface albedo product data(MCD43) from 2001 to 2008, land-use data(in 2000 and 2008) and land cover data(in 2000);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surface albedo variation pertaining to diverse land cover typ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absence of ground snow were undertaken.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ra-annual surface albedo values exhibit flat Gaussian or triangular distributions depending upon land cover types. During snow-free periods,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albedo associated with the non-growing season was lower than that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ing season. Satellite observed surface albedo during the presence of ground snow period was 2–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bserved during snow-free periods.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in typical land cover types have been calculated; notably, grassland, cropland and built-up l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than barren while ground snow was present. Irrespective of land cover types, the lowest surface albedo reference val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forested areas. Proposed reference values may prove extremely useful in diverse research areas, including ecological modeling, land surface process modeling and radiation energy balanc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类型 地表反照率 卫星观测 表面 中国 能量平衡系统 三角形分布 参考值
原文传递
内蒙古黑土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影响因素
11
作者 罗前程 王月甜 +1 位作者 迟文峰 秦良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4-1005,共12页
【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表征了区域农作物的面积组成和空间布局状况。深入解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地面调查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获取了2015—2020年内蒙... 【目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表征了区域农作物的面积组成和空间布局状况。深入解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遥感数据、地面调查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获取了2015—2020年内蒙古黑土区主要作物种植情况及结构特征数据,利用丰富度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解析,采用灰色关联法和熵值法量化了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主导因素。【结果】(1)2015—2020年,内蒙古黑土区农作物种植类型以玉米、大豆、小麦为主,水稻、马铃薯及其他农作物占比较小。其中,玉米种植比例最大,各年占比均在50%以上。研究时段内,玉米和大豆种植比例均呈逐年增加态势,而小麦种植比例呈下降趋势。(2)研究区种植结构类型较为丰富,2020年丰富度指数达66.67%。近半数旗县以单一玉米型种植为主,组合型种植结构的旗县较少。(3)生产价格指数和降水是影响种植结构的主导因素,权重分别为0.457和0.350;气温、地形因素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较小。【结论】粮食价格和种植收益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种植意愿。因此,借助种植补贴等政策措施提高种植收益进而激发农户种植意愿,可能是内蒙古黑土区实现“减玉米增大豆”种植结构调整及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丰富度指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内蒙古黑土区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演变与格局特征
12
作者 迟文峰 王月甜 +2 位作者 党晓宏 吴晓光 罗前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 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多样、过程复杂,精准量化流域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状况,掌握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格局并辨识区域主导侵蚀类型,对统筹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遥感监测、地面调查、模型模拟等手段,定量刻画黄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风蚀和水蚀强度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开展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讨论不同土壤侵蚀分区治理措施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壤风蚀、水蚀强度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风蚀、水蚀分别呈波动降低、持续降低态势。以土壤风蚀和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6.35%、83.65%,土壤侵蚀类型分区自北向南总体表现为从土壤风蚀为主向水蚀为主过渡。土壤风蚀为主的区域分布在黄河干流上游水系、鄂尔多斯内流区,分别占土壤风蚀区面积的41.53%和28.57%。土壤风蚀中度侵蚀强度所占比例最大,为24.72%。土壤水蚀为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水系(25.04%)、渭河-伊洛河水系(22.06%)、黄河源头水系(18.60%)、黄河干流上游水系(15.49%)、湟水-洮河水系(13.35%)。土壤水蚀以微度侵蚀强度为主,占土壤水蚀区面积的49.30%,轻度(17.28%)、中度(14.98%)、强烈(11.95%)侵蚀强度交错分布。针对土壤侵蚀类型分区特点,提出了土壤风蚀区以植被恢复、农业绿洲等措施为主,土壤水蚀区以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及工程措施为主进行防护和治理的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土壤水蚀 时空演变 侵蚀类型分区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 被引量:418
13
作者 刘纪远 宁佳 +10 位作者 匡文慧 徐新良 张树文 颜长珍 李仁东 吴世新 胡云锋 杜国明 迟文峰 潘涛 宁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802,共14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GF-2等遥感图像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了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GF-2等遥感图像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了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等指标,从全国和分区角度揭示了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24.6×10~3km^2,耕地面积共减少4.9×10~3km^2,林草用地面积共减少16.4×10~3km^2。2010-2015年与2000-20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分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东部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变化速率有所下降;中部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增加;西部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进一步加快,林草面积减少速率增加;东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持续缓慢,耕地面积稳中有升,水旱田转换突出,林草面积略有下降。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布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国土空间格局管控要求基本吻合;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面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实现有效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特征 卫星遥感 主体功能区 中国
原文传递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迟文峰 匡文慧 +1 位作者 贾静 刘正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5-974,共10页
以遥感手段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壤风蚀强度,分析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差异明显。近30a,LUCC过程主要表现了由耕地开垦向生态退耕还林、草转... 以遥感手段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壤风蚀强度,分析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差异明显。近30a,LUCC过程主要表现了由耕地开垦向生态退耕还林、草转变,伴随生态恢复和沙化有效抑制态势;耕地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态势,耕地面积1990~2000年增加面积是2000~2015年减少面积的1.9倍;林地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15年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446.1km2和1 129.3km2,西部最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扩张明显;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转换类型以沙地向草地转化为主,面积为1 493.1k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壤风蚀侵蚀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改善趋势明显(P<0.01);总体上,东部、南部地区以高覆盖、中覆盖草地类型为主的地区土壤风蚀量小;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土壤风蚀量较大,但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土壤风蚀强度影响较大,土壤风蚀模数依次为沙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度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有林地;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草地类型转化有效抑制土壤风蚀量(减少66.1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沙地周边区域,高/中覆盖度向低覆盖度草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壤风蚀量呈增加(58.26%)态势,草地转化为沙地、旱地土壤风蚀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LUCC 土壤风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 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的内蒙古地级市土地覆盖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迟文峰 匡文慧 +2 位作者 党晓宏 潘涛 刘正佳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5,共13页
城市土地覆盖结构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2000~2015年Landsat TM并协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获取内蒙古12个地级市每5 a土地覆盖结构信息,监测并分析城市扩张时空动态、土地覆盖结构... 城市土地覆盖结构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2000~2015年Landsat TM并协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获取内蒙古12个地级市每5 a土地覆盖结构信息,监测并分析城市扩张时空动态、土地覆盖结构及扩张类型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内蒙古12个地级市土地覆盖结构总体变化较快,城市面积扩张278.93km^2。相比较而言,2010~2015年城市面积扩张比例是前两个时间段(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的1.61倍与1.91倍。2010年以来变化最为剧烈,城市不透水地表扩张尤为明显,城市植被呈现不同程度增加态势。城市扩张经历了3个阶段,即城市内部填充—城市内部填充—城市外延扩张型为主的变化过程,其中包头市和呼伦贝尔属于内部填充型城市。内蒙古地级市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及差异特征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覆盖 不透水地表 内蒙古地级市:遥感
原文传递
1990—2020年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多源数据综合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长庆 迟文峰 +3 位作者 匡文慧 窦银银 傅舒婧 雷梅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精细化遥感探测方法和高精度的数据产品,全国尺度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网络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 由于当前缺乏有效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精细化遥感探测方法和高精度的数据产品,全国尺度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仍显不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网络爬虫数据、OSM地图数据和环境专题数据等信息,发展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专家知识参与获取的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遥感识别和精细化制图的技术方法,研发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共4期的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数据产品及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信息数据产品,作为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的组成部分(CLUD-Mining)。CLUD-Mining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数据产品平均精度为91.75%;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开发建设的面积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发展趋势,1990—2010年,面积增长速度从55.22 km^(2)/a上升到95.51 km^(2)/a,而2010—2020年呈现负增长,平均每年减少27.28 km^(2);此外,2010—2020年场地植被恢复面积达746.76 km^(2),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和西南区;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分布格局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本研究对提升中国能源开采和加工场地时空分布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场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据融合 能源开采 能源加工 植被恢复 综合制图 空间格局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近7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市演化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宏格尔 迟文峰 +3 位作者 窦银银 郝润梅 包玉海 匡文慧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7-1247,共11页
城市演化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及国土空间管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城市形态特征演化过程的长期识别,尤其对北疆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仍显不足。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 城市演化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及国土空间管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对城市形态特征演化过程的长期识别,尤其对北疆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仍显不足。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和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空间组分数据集等信息,利用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49~2018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以及21世纪以来的城市土地覆盖变化,揭示了城市演化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了城市规划在城市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70年间,呼和浩特市区城市土地面积以“减速—保持—加速”的扩展特征增长了67.62倍,在形态上呈现“填充式—圈层式—单轴线外延—双轴线外延”模式。2000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市绿地空间比例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政策,以及经济因素是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市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呼和浩特市以及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覆盖变化 城市扩展 城市不透水面 城市绿地空间 呼和浩特市
原文传递
中国半干旱区呼包鄂城市群地表覆盖等级结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元 薛东前 +2 位作者 匡文慧 迟文峰 潘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以地处半干旱区的呼包鄂城市群为例,基于精确的建成区边界,采用决策树阈值分类模型与指数耦合模式,植被—不透水—土壤选取模型结合最小二乘像元混合分解模型等方法,构建半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地表覆盖等级结构体系研究,从城市化—城市... 以地处半干旱区的呼包鄂城市群为例,基于精确的建成区边界,采用决策树阈值分类模型与指数耦合模式,植被—不透水—土壤选取模型结合最小二乘像元混合分解模型等方法,构建半干旱区城市化过程中地表覆盖等级结构体系研究,从城市化—城市结构—城市组分揭示不同尺度21世纪以来的城市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呼包鄂城市群2000~2015年的城市化过程较快,2005~2010年时段最为明显;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呼和浩特市外延式扩张,包头市填充式内展,鄂尔多斯市飞地式扩张为主;②不透水空间持续增加,在城区的占比由2000年的62.46%提升到2015年的75.40%;绿地空间呈现出波动变化的增加趋势,反映出半干旱区的城市化过程注重城市化与绿地协同建设;城市发展将裸土空间纳入,但城市化过程明显降低了裸土空间范围,有效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③不透水组分密度变更顺序为低、中、高,增加明显的时段为2005~2010年;绿地组分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特征,总体微幅增加,说明城区绿地得到提升;裸土组分密度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趋势,表明城市化扩张纳入了大量的裸土,随后裸土进一步转化为不透水面和植被,使城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总体而言,半干旱区的城市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周边裸土的面积,使其转化为可被利用的建筑和植被,有效改善区域水热环境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表覆盖 城市化体系 时空演化 中国半干旱区 呼包鄂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巴彦淖尔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新盛 李敏 +2 位作者 迟文峰 王岩 徐雪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403,共10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分析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黄河流域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依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分析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黄河流域巴彦淖尔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利用ArcGIS平台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20年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进行分类,依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分析方法,对巴彦淖尔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因当地土地利用变化而引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来,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明显,其中耕地面积显著增加2314km^(2),林地面积增加89km^(2),草地面积显著减少4325km^(2),水域面积增加205k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382km^(2),未利用地面积增加2142km^(2);由于草地减少及未利用地不断增加,同时间段当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减少3.1×10^(8)元,减小幅度为0.90%,年均损失0.2×10^(8)元,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呈先缓慢减少后迅速增加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二十年间巴彦淖尔市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巴彦淖尔市
原文传递
An EcoCity model for regulating urban land cover structure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6
20
作者 KUANG WenHui YANG TianRong +3 位作者 LIU AiLin ZHANG chi LU DengSheng chi wenf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98-1109,共12页
Urban land-use/cover chang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co-environment have long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in the urbanization field.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inner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its quanti... Urban land-use/cover chang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eco-environment have long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in the urbanization field.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inner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its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rmal environment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resulting in in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urban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theory" in urban geography and "surface energy balance" in urban climatology, we proposed a new concept of urban surface structure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regulation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betwee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 We developed the EcoCity model for regulating urban land cover structure and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ed the eco-regulation thresholds of urban 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remotely sensed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we examin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habitation,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service, and ecological spaces. We examined the impacts of internal land-cover components(e.g.,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s, greenness, and water) on surface radiation and heat flux. Thi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difference of thermal environments among urban functional area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portions of the land-cover components.The highly dense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in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zon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hrough increasing sensible heat flux, while greenness and water decreas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hrough increasing latent heat flux. We also found that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due to various proportions of green spaces have various heat dissipation roles and ecological thresholds. Urban greening projects in highly dense impervious surfaces areas such as commercial, transportation, and residential zones are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promoting latent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vegetation, leading to strongly cooling effect of unit vegetation coverage.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EcoCity model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s to understand the coupled mechanism between urban land use structure and surface flux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model provides a general computational model system for defining urban heat island mitigation, the greening ratio indexes, and their regulating thresholds for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模式 土地覆盖 生态环境 环境调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城市功能区 表面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