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深水氧化性与通风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窦衍光 孙呈慧 +4 位作者 邹建军 丛静艺 张勇 吴永华 石学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3,共10页
过去二十年,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深层水沉积氧化性与通风演化、碳埋藏与释放等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尽管目前该研究方向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替代指标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与冲绳海槽黑潮动力学相关的深水环流和沉积氧化还原研... 过去二十年,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深层水沉积氧化性与通风演化、碳埋藏与释放等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尽管目前该研究方向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替代指标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与冲绳海槽黑潮动力学相关的深水环流和沉积氧化还原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总结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深层水沉积氧化性与通风演化的研究进展,发现高有机质沉降通量和高古生产力是末次盛冰期(LGM)至冰消期期间冲绳海槽深层水缺氧的主要原因;Younger Drays(YD)和Heinrich Stadial 1(HS1)事件期间深水通风增强、含氧量增加与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强化和侵入有关;早全新世以来黑潮加强引发的深水通风抵消了上升流驱动的生产力提高的影响,使得冲绳海槽深层水处于氧化状态。最后提出未来冲绳海槽古海洋学研究应加强对轨道-千年尺度深层水水源识别与演化示踪、不同气候状态下古生产力与沉积氧化还原耦合关系,以及深层水演化的环境与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氧化性 深层水通风 古生产力 耦合关系 冲绳海槽
下载PDF
长江远端三角洲多源沉积分异作用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丛静艺 袁忠鹏 +6 位作者 胡刚 毕世普 张勇 王永红 马晓红 江云水 宁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8-537,共10页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具有丰沛的水沙通量,其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中心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对受到多种物质来源供给的长江远端三角洲涉及较少。针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南部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河流沉积物,对该地区的表层沉积物性质...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具有丰沛的水沙通量,其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中心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对受到多种物质来源供给的长江远端三角洲涉及较少。针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南部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河流沉积物,对该地区的表层沉积物性质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泥、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等类型,零星分布含砾沉积物,沉积物粒度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变粗,与海岸带呈平行分布;该地区沉积物主体为长江源物质,近岸南北两区域主要受到闽江和瓯江河流物质混合作用,东南区域主要为台湾河流物质影响;该区沉积分异模式主要受到东海环流体系的控制影响,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形成的切变锋起到“水障”作用,使长江物质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同时西部近岸由于受到浙闽沿岸流的季节变化,带来了近岸闽江和瓯江等中小河流物质的混合影响,而东南部则主要受到台湾暖流带来的台湾物质混合作用。该研究对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动力因素等现代过程进行了细致划分,对长江远端三角洲地质时期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东海内陆架 物源 沉积分异 动力环境
下载PDF
东海东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宁泽 徐磊 +4 位作者 林学辉 密蓓蓓 丛静艺 张勇 毕世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9,共12页
为深入了解东海外陆架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特征,运用粒度和矿物学研究手段,对济州岛西南海域18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沉积物类型和碎屑矿物组成分析,探讨了矿物分布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表层沉积物的输运模式... 为深入了解东海外陆架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特征,运用粒度和矿物学研究手段,对济州岛西南海域18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沉积物类型和碎屑矿物组成分析,探讨了矿物分布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表层沉积物的输运模式、物质来源及环流系统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重矿物共34种,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和钛铁氧化物类矿物为主,橄榄石和变质岩矿物是区别内陆架沉积的标志性矿物。轻矿物共13种,以普遍发育的海绿石为特征。根据碎屑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为Ⅰ、Ⅱ两个矿物组合区,并进一步将Ⅱ区划分为两个矿物组合亚区。中部现代沉积区(Ⅰ区)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自生黄铁矿-钛铁氧化物类矿物-片状矿物,表现为现代陆源沉积特征,物质来源以黄河为主,生物沉积和自生沉积也是该区重要的沉积方式。外围残留沉积区(Ⅱ区)为沉积作用缓慢的弱还原环境,Ⅱ-1亚区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氧化物类矿物-石榴石-橄榄石,认为是以古长江的残留前积沉积为基底,受到Ⅰ区影响,接受了少量悬浮再悬浮的现代陆源沉积,同时又具有区域独特性。Ⅱ-2亚区矿物组合为绿帘石-普通角闪石-钛铁氧化物类矿物-石榴石,认为是古长江的残留沉积,在中部冷涡作用下,很少有现代物质的加入,区内不排除在当地环境生长的生物体作用下与Ⅰ区互相调整的物质。本研究为今后在东海外陆架深入开展沉积学、矿物学及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矿物组合 物源分析 输运模式 沉积环境 东海陆架
下载PDF
基于信息交互视角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反转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丛靖怡 艾文华 胡广伟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4-608,共15页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反转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挑战。以社交媒体为依托,信息交互已成为影响舆情走向和公众情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视角下舆情反转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舆情治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决策...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反转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挑战。以社交媒体为依托,信息交互已成为影响舆情走向和公众情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视角下舆情反转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舆情治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交互视角下的演化模型SFE;I;R,模拟不知情人群S、持有观点i的意见发表者I;、持有观点i的潜在意见发表者E;、持有观望态度的关注者F和对事件不感兴趣者R在社会网络中的竞争演化,并分析不同态度情景下系统演化特征以及解决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把握公告发布时机,可有效影响网民观点的演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客观报道,可加快网民回归理性状态;贯通舆论体系,积极引导,可有效减少极端化、激进化的舆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舆情反转 信息交互 SEIR模型 网民态度
下载PDF
Centurial Evolution of an Offshore Mud Deposition Area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and Its Links to Environmental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5
作者 cong jingyi HU Gang +4 位作者 JONELL Tara N YUAN Zhongpeng KONG Xianghuai ZHANG Yong WANG Yongho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90-800,共11页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deposited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and in the adjacent muddy area off the mouth and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The terrestrial ...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originating from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deposited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and in the adjacent muddy area off the mouth and o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The terrestrial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se areas not only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source area,but they also record changes in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A sediment piston core(CJ0702)was extra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subaqueous depocenter(31.00°N,122.67°E)in a water depth of 22.0 m.The core was subsampled at 1–2 cm intervals and analyzed for grain size,clay mineralogy,and major element geochemistry.Results indicate a relatively high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of approximately 3.11 cm yr−1.These parameters exhibited only minor 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the core,which resulted from many factors.During the past 120 years,the Changjiang River-derived sediment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sediment in the offshore mud area without evidence for the Yellow River-derived sediment increasing.After the trunk stream shifted from the North Branch to South Branch,the variations of proxi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periodic fluctuation possibly linked to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and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In addition,anthropogenic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which coincide well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evolution mud area Changjiang(Yangtze)Estuary sediment transport anthropogenic act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