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行音乐疗法在脑卒中伴精神症状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日峰 崔冬梅 宁雷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伴精神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伴有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在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加用“五行音乐疗法”。对比两组疗效、负面情绪、生活质量、NIHSS评分、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伴精神症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伴有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在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加用“五行音乐疗法”。对比两组疗效、负面情绪、生活质量、NIHSS评分、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8%(χ^(2)=4.50,P=0.034);观察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4.65-8.12,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χ^(2)=4.88,P=0.027)。结论“五行音乐疗法”佐治脑卒中后伴精神症状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脑卒中症状与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五行音乐疗法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下载PDF
中日药学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2
作者 崔冬梅 周卫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6期22-23,共2页
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通过对中日高校药学专业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比较,希望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推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衔接,为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日药学 本-硕-博 人才培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迎归 宋利 +8 位作者 孙春艳 周丽芳 郑淑倩 全梓林 赵立艳 崔冬梅 钟咪 赵宜娜 符霞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间期不同程度体质量增长对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患者577例,于2019年1月建立队列。收集患者入组前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009年每次透析前体质量和干体质量计算每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并取平均值,观察指标为AVF失功。结果研究对象分为IDWG≤4%组和IDWG>4%组,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2组混杂变量,共414例患者完成1:1匹配。匹配前后IDWG>4%组AVF失功率均高于IDWG≤4%组[34.2%比65.8%,χ^(2)=5.718,P=0.017;14.5%比22.7%,χ^(2)=4.611,P=0.0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393,95%CI:1.861~6.184,P<0.001)、IDWG(OR=1.967,95%CI:1.157~3.347,P=0.013)、血清白蛋白(OR=1.759,95%CI:1.034~2.990,P=0.037)、左心室质量指数(OR=1.008,95%CI:1.002~1.013,P=0.010)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DWG超过4%是MHD患者AVF失功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大于60岁、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左心室质量指数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 动静脉内瘘失功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类型对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利 符霞 +7 位作者 全梓林 赵立艳 彭银燕 崔冬梅 钟咪 陈诚 冯仲林 叶智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0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透析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能否改善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首次透析血管类型及中心静脉置管是否转换为内瘘组... 目的探讨首次透析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能否改善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月1日~2018年8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首次透析血管类型及中心静脉置管是否转换为内瘘组分为3组:动静脉内瘘组、中心静脉置管转内瘘组和长期/临时置管组。主要观察指标为3组患者5年死亡率。结果共入组360例患者,平均年龄(61.1±16.0)岁,糖尿病肾病患者113例(37.2%),男性197例(54.7%),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类型中自体动静脉内瘘129例(35.8%),移植物动静脉内瘘9例(2.5%),长期置管16例(4.4%)和临时置管206例(57.2%)。3组患者5年死亡率分别为:10/138(7.2%)比9/138(6.5%)比12/84(14.3%),χ^2=80.966,P=0.116。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7.00(11.00,86.00)天。首次透析采用内瘘为血管通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Z=2.625,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临时置管组患者5年死亡率升高[HR(95%CI)=4.992(1.224~14.840),P=0.025]。结论首次透析采用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透析中心应该积极增加内瘘比例,减少导管使用率,缩短建立内瘘的时间间隔,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存活率 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类型
下载PDF
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在心血管病区药品管理流程优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瑞娥 郑薇亮 +2 位作者 闫丽娟 崔冬梅 陈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在心血管病区药品管理流程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自2020年1月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的心血管病区药品使用资料,分析智能药柜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后... 目的探讨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在心血管病区药品管理流程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自2020年1月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的心血管病区药品使用资料,分析智能药柜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后,护士配药时间和药品调剂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P值均<0.05),临时医嘱退药次数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心血管病区的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0.06%)显著低于实施前(0.58%,P<0.05)。结论智能药柜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心血管病区的药品管理效率,规范药品储存、使用和管理流程,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药柜管理系统 心血管病区 药品管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异性对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全梓林 宋利 +6 位作者 孙春艳 崔冬梅 赵立艳 钟咪 周丽芳 陈迎归 符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9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2月采用AVG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对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2月采用AVG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入组后一年内的AVG失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9例MHD患者,根据BPV是否大于中位数(17.0)分为BPV≥17组和BPV<17组,其中BPV≥17组25例和BPV<17组24例。BPV≥17组和BPV<17组随访1年内AVG失功率分别为80%(20/25)和46%(11/24),P=0.028。两组患者AVG一年累积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95%CI)=2.48(1.18~5.18),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透析中BPV≥17、高血压、糖尿病、异常血红蛋白水平为AVG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中BPV≥17是AVG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异常血红蛋白的患者,临床实践中应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AVG失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血压变异性 内瘘失功
下载PDF
CRRT结束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7
作者 卢航潮 覃湘君 +8 位作者 崔冬梅 邹惠坚 何卓盈 陈泉宇 李康叶 全梓林 尹燕 陈诚 宋利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横断面调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使用现状,为导管功能维护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星对广东省78家医院进行调查,了解CRRT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使... 目的横断面调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使用现状,为导管功能维护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星对广东省78家医院进行调查,了解CRRT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使用类型、剂量和使用注射器类型等。结果共收集问卷91份,有效问卷78份(排除来自同一医院的问卷13份),有效率85.7%。参与调查的CRRT护士的平均年龄为(33.78±5.97)岁,其中男性占19.2%,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占56.4%。生理盐水是CRRT后冲管的常见药物(97.5%),2家医院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为冲管液。不同医院生理盐水冲管液剂量:5 ml[12(14.5%)]、10 ml[47(56.6%)]、15 ml[5(6.0%)]和20 ml[19(22.9%)];冲管使用的注射器容量类型有5 ml[1(1.2%)]、10 ml[29(35.4%)]、20 ml[45(54.9%)]和30 ml[7(8.5%)]。结论生理盐水是CRRT后非隧道式导管封管前冲洗液的主要类型,生理盐水冲洗剂量与使用注射器类型有多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冲管液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构建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衰竭预测模型
8
作者 全梓林 尹燕 +8 位作者 崔冬梅 赵立艳 王方圆 王娟 何文静 胡宇航 陈诚 梁绮祯 宋利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CRRT的370例儿童患者数据,根据CRRT 24小时内是否发生体外循环衰竭分为衰竭组和非衰竭组。通过Lasso回归和临床判断筛选出与体外循环衰竭相关的主要变量,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最终基于体质量(OR=0.932,95%CI:0.910~0.954,P<0.001)、平均超滤速度(OR=1.012,95%CI:1.007~1.017,P<0.001)、血流量不足(OR=26.535,95%CI:12.507~56.297,P<0.001)和乳酸(OR=1.095,95%CI:1.014~1.183,P=0.021)构建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获益。结论体质量低、平均超滤速度快、血流量不足和乳酸高是儿童CRRT 24小时体外循环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衰竭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AE J1939协议的发动机离线诊断软件开发 被引量:3
9
作者 付衍法 崔冬梅 马乾 《建筑机械化》 2019年第4期57-59,共3页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升级,需对SAE J1939协议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完成相关设计维护工作,这对主机厂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SAEJ1939协议的发动机离线诊断软件,可以更直观地查看发动机参数、...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升级,需对SAE J1939协议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完成相关设计维护工作,这对主机厂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SAEJ1939协议的发动机离线诊断软件,可以更直观地查看发动机参数、报警等信息,降低了技术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模拟发动机向CAN网络发送数据,便于对主机控制程序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离线诊断 J1939协议 诊断软件 CAN网络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海明 崔冬梅 李永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46例胃癌晚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雷替曲塞进行化疗治疗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46例胃癌晚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雷替曲塞进行化疗治疗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三个周期,治疗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疗效以及安全性的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69.6%,高于对照组的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及肢端麻木,但两组患者的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可以较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晚期胃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化疗用于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海明 崔冬梅 李永颜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化疗治疗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二线治疗失败的4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以紫杉类或蒽环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化疗治疗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间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二线治疗失败的4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以紫杉类或蒽环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紫杉类或蒽环类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2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化疗周期,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性为59.1%,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坚持完成了6个化疗周期,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腹泻、高血压、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以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等级为Ⅰ~Ⅲ级,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患者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运用于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高其临床有效率,患者可以耐受其治疗的不良反应,可以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二线治疗失败 晚期卵巢肿瘤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Difference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peripheral epithelia of the bovine lens 被引量:1
12
作者 MA Xuan WU Ming-xing +3 位作者 ZHANG Yan-li cui dong-mei LI Ming-tao WU Kai-l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72-1080,共9页
Background Equatorial lens epithelial cells prolife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fiber cells throughout life, while central lens epithelial cells proliferate little and do not form fiber ceil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 Background Equatorial lens epithelial cells prolife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fiber cells throughout life, while central lens epithelial cells proliferate little and do not form fiber ceil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peripheral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bovine lens. Methods Lens epithelia were dissected into central (≤11.5 mm diameter, cLEC) and peripheral regions (pLEC). The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and protein accumu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regions were assayed by microarray analysis and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combined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Different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validated by immunoanalyses. Results By microarray analysis, 67 transcripts were at least two-fold lower and 269 at least two-fold higher in pLEC compared with that in cLEC. Thirty-four protein spots, including 20 in cLEC and 14 in pLEC, were identified by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and mass spectrometry. Of these 34 protein products, 28 were represented by probe sets on the microarray. Nine transcripts chang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four transcript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eir protein products. Immuno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re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 (MAPK1), nidogen (NID), 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N (SNRPN)) out of four transcripts with opposite change between 2-DE and microarray assay showed the same changes as the results of 2-DE gel analyses. The genes differently expressed between cLEC and pLEC mainly include those related to the MAPK,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 signaling and glycolysis pathway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distinctly different genome activities, including a specific group of pathways, betwee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lens epitheli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RRAY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mass spectrum lens epithelial cell
原文传递
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亮 刘文波 +1 位作者 崔冬梅 曾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89-4305,共17页
芳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也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品,因此其合成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对近五至八年来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通过对其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将这些反应大致分为三类,即通过过渡金属催化机理的偶联反应、通过自... 芳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同时也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品,因此其合成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对近五至八年来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通过对其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将这些反应大致分为三类,即通过过渡金属催化机理的偶联反应、通过自由基机理的反应及通过其他机理的反应,期望为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甲酰基 反应机理 合成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