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ing-Opening Reaction of 7,7’-Dimethyl-2, 5-bis(trimethylsilyl)-dithieno[2,3-b:3’,2’-d]silole in the Presence of NXS (X = Cl, Br, I)
1
作者 caiyun zhao Li Xu +3 位作者 Jianwu Shi Chunli Li Zhihua Wang Hua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1年第4期162-166,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tic method for making 7,7’-dimethyl-2,5-bis(trimethylsilyl)-dithieno[2,3-b:3’,2’-d] silole (1) was developed by using 2,2’-dibromo-5,5’-bis-trimethyl-silanyl[3,3’]bithiophenyl as startin...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tic method for making 7,7’-dimethyl-2,5-bis(trimethylsilyl)-dithieno[2,3-b:3’,2’-d] silole (1) was developed by using 2,2’-dibromo-5,5’-bis-trimethyl-silanyl[3,3’]bithiophenyl as starting material in one pot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XS (X = Cl, Br, I), a novel ring-opening reation was occurred on the silole ring of 1 in DMF or THF. By using such kind of reaction, two types of ring opened products, (2’-halo-5,5’-bis(trimethylsilanyl)[3,3’]bithiophenyl-2-yl)-dimethylsilanols and 2,2’-dihalo-5,5’-bis(trimethylsi- lanyl)[3,3’]bithiophenyls were obtaine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thieno[2 3-b:3’ 2’-d]silole HALOGENATION RING-OPENING SILANOL
下载PDF
贵州典型自然保护区内外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朝丹 朱金方 +2 位作者 柳晓燕 赵彩云 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604,共9页
自然保护区是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屏障,然而人类活动可能增加外来入侵物种扩散的风险,导致自然保护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入侵。为了对比研究自然保护区内外以及不同保护区之间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文基于... 自然保护区是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屏障,然而人类活动可能增加外来入侵物种扩散的风险,导致自然保护区面临不同程度的入侵。为了对比研究自然保护区内外以及不同保护区之间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文基于贵州省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习水、梵净山和麻阳河)38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方法分析了保护区内外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差异,并利用冗余分析探讨了影响不同保护区内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分布的关键人类活动因子。赤水桫椤、习水、梵净山和麻阳河4个保护区共调查发现外来入侵草本植物46种,隶属于18科37属,其中,4个保护区内分别有16、18、7和20种,保护区外分别有17、10、24和20种。赤水桫椤和梵净山保护区外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保护区内,而习水和麻阳河保护区内外差异不显著。梵净山保护区内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保护区外,其余保护区内外差异不显著。四个保护区内外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物种组成无明显差异。保护区内的居民量和道路长度是影响保护区内外来入侵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区对外来草本植物入侵的抵御能力不同,而人类活动程度的差异是导致其不同的原因之一。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人类活动管控,减缓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物种多样性 人类干扰
原文传递
天然林和人工林外来入侵和本地植物对比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朝丹 赵彩云 +1 位作者 李飞飞 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共13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威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人工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保护区内4种生境72个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生... 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威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人工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保护区内4种生境72个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指数比较了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以及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土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结果表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共记录6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隶属于3科6属,其中菊科物种数量最多。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呈现出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人工林>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次生林>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人工林>广西澄广花(Orophea polycarpa)次生林的特征。除广西澄广花次生林生境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本土草本植物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生境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4种生境均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4种生境的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土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程度均较低,种间竞争较弱。本研究明确了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其与本土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境 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