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周社会崇尚威仪之风的兴衰及其观念之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建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西周时期呈现出崇尚威仪的文化风尚,威仪更多的是贵族阶层的身体礼仪规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政治性。春秋以降,礼乐的道德内核丧失,趋于形式化、虚伪化和工具化,威仪被严重的异化。战国时期,威仪之学在儒门演变为容礼之学,儒门后学内... 西周时期呈现出崇尚威仪的文化风尚,威仪更多的是贵族阶层的身体礼仪规范,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政治性。春秋以降,礼乐的道德内核丧失,趋于形式化、虚伪化和工具化,威仪被严重的异化。战国时期,威仪之学在儒门演变为容礼之学,儒门后学内向人心、性情,追寻容礼的情感依据,并从此角度阐发容礼对个人的成德意义,强调内在德性与外在礼容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容礼成为君子修身成德之方式和用以教化百姓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威仪 容礼 道德 性情
下载PDF
中国古礼的象类原则与象征思维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建墩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71,共9页
中国古礼是一完整的表意体系或象征体系,礼乐文化通过象征建构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与价值规范。比象天地阴阳五行的象类原则是建构礼仪制度的重要方式,它为古礼的正当性赋予了神圣的终极依据。古人对于礼乐象征意义的诠释,一个明... 中国古礼是一完整的表意体系或象征体系,礼乐文化通过象征建构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原则与价值规范。比象天地阴阳五行的象类原则是建构礼仪制度的重要方式,它为古礼的正当性赋予了神圣的终极依据。古人对于礼乐象征意义的诠释,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将礼乐与人的诚敬、仁爱之情及伦理道德相联系,礼乐符号成为仁爱之情与"德"、"政"的象征,由此形成"以象比德"、"礼以象政"的诠释模式。礼乐符号的深层象征意义构成了中国古礼的精神传统。古礼的象征思维方式对古代中国的政教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类 神圣性 象征
下载PDF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建墩 《中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 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社会 礼制 宗教 文明化 道德政治
下载PDF
三代礼制传统与华夏文明的连续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建墩 赵梓伊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28-34,共7页
礼治模式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治理的根本模式。礼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政治文化体系,兼具政治、宗教、道德等属性,它可以从多方面为王权政治提供合法性论证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王权秩序的稳定,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共同的文化与政治认同。... 礼治模式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治理的根本模式。礼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政治文化体系,兼具政治、宗教、道德等属性,它可以从多方面为王权政治提供合法性论证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王权秩序的稳定,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共同的文化与政治认同。三代的礼制传统既包括外显的礼仪、制度,也蕴含有内在的精神传统,比如敬天法祖及衍生出的崇德报功、报本反始等道德观念,以及从祖先崇拜基础上生发出的血亲意识、宗族共同体意识、人伦孝道等观念。礼制精神经过礼乐教化,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建立在礼基础上的早期国家既是一政治、文化共同体,也是一道德共同体。礼制的深层次精神传统内化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深入契合并形塑了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可以说,礼制文明构成了华夏文明演进具有连续性的深层次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 礼制传统 礼治模式 文明 连续性
下载PDF
早期中国文明内生性演进的内在逻辑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建墩 岳晓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中国文明的形成是内生性演进的结果,是内在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早期文明一体化演进具有其制度逻辑与文化逻辑。其中礼制使中原政体保持了政治制度上的先进性,是政体组织力和控制力的保证,是文明演进持续性动力的制度基础。早期文明... 中国文明的形成是内生性演进的结果,是内在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早期文明一体化演进具有其制度逻辑与文化逻辑。其中礼制使中原政体保持了政治制度上的先进性,是政体组织力和控制力的保证,是文明演进持续性动力的制度基础。早期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以向心性、伦理性、道德性为特质的意识形态,这使中原文明体更容易实现政治聚合与文化融合,从而凝聚成为更大的文明体。在文明一体化进程中,中原文明的内核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无论是纵向的历时性演进,还是横向的空间扩张,这一文化内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它是以文化融合为整合多元政治力量的方式,以推行礼乐文教为文明扩张的方式,以道德文教为社会整合的主要原则。这一文明演进模式是中国早期文明保持连续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文明 内生性演进 礼制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殷商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研讨会(笔谈)
6
作者 宋镇豪 李雪山 +2 位作者 李运富 曹建墩 郭旭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2,共14页
主持人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制度、中国智慧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持人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制度、中国智慧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课题之一。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深入挖掘和传承殷商时期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精神和品格,河南责无旁贷。为此,本期邀请国内殷商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殷商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为题举行座谈研讨,选取部分发言形成以下笔谈。在中原学的视界,如何打造殷商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镇豪先生对于提出殷商学研究进行了回应,并在《关于殷商文化研究的几点意见》一文中,对进一步深化殷商学研究问题从机构设置、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郑州大学李运富院长的《“殷商文化研究”二题》一文,从如何完善殷商文化研究基础与探寻殷商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未来殷商文化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河南大学曹建墩教授的《殷商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一文,从文化价值的维度、常量与变量的问题、空间的维度等三个方面对未来殷商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构想;河南师范大学李雪山教授的《甲骨学研究的新趋势--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的研究》一文,从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的含义、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提出的依据、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可能突破的空间以及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四个方面对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问题提出了思考;安阳师范学院郭旭东教授的《深化甲骨文字研究推动冷门绝学发展》一文,从甲骨文字发现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就与未来的主要任务两个方面对甲骨文字未来研究提出建议。我们期待以“殷商学”的提出和打造,来实现中原学研究在2022年的“开门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殷商文化 甲骨文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史前中原文明的文化特质与文化观
7
作者 曹建墩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5期32-39,共8页
中原地处南北、东西交通的汇合处,信息畅通,交流广泛,对异质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吸纳能力与改造能力。中原文化不务宗教玄想而务实际、重实用,祖先崇拜和祭祀礼仪更多被赋予了社会和政治功能,宗教祭祀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特征比较明显,在... 中原地处南北、东西交通的汇合处,信息畅通,交流广泛,对异质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吸纳能力与改造能力。中原文化不务宗教玄想而务实际、重实用,祖先崇拜和祭祀礼仪更多被赋予了社会和政治功能,宗教祭祀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特征比较明显,在文明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世俗理性与务实致用的价值取向。在长期的族群融合与政治实践中,中原社会逐渐形成了共同体道德意识,形成一种道德政治模式和以德治理的道德政治理念,其是以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以礼制来约束社会成员,从而使中原文化具有一种内敛、节制、中和的文化气质,也使中原社会形成了崇简尚朴、贵本节用的价值观和崇尚中和的政治观。中原文明这些文化特质和文化观念,使中原文化具有内聚性、向心力和强大的文化吸附力,更容易形成大范围的政治文化认同,对中原文明优势地位的形成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明 文化特质 文化观 文明进程
下载PDF
上博藏战國竹書《天子建州》古禮箋釋
8
作者 曹建墩 《中国经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65-186,共22页
上博藏戰國竹書(六)《天子建州》是一篇重要的儒家禮學文獻,簡文涉及制度、名物、禮論等多方面内容,大致而言,可以歸爲《禮記》類著作,蓋七十子後學論禮之文。本文主要對簡文中有關禮制内容作一整理考釋。
关键词 竹書 天子建州 禮制 考釋
下载PDF
戰國竹書所見容禮考論
9
作者 曹建墩 《中国经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25-146,共22页
近年來,戰國郭店簡、上博簡以及部分清華簡相繼公佈,其中記載了許多有關容禮的内容。本文綜合運用古文字、音韻、訓詁學知識,結合傳世文獻,對相關材料作了細緻的分類考釋,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儒家的容禮觀念。
关键词 竹書 容禮 身體規範 德性
下载PDF
Ritual Tradition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and the Continuity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10
作者 cao jiandun Zhao Ziyi Linguist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The rule of rites was the fundamental pattern of the governance in the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ies(i.e.the Three Dynasties).As a complex system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ith political,religious and moral a... The rule of rites was the fundamental pattern of the governance in the Xia,Shang and Zhou dynasties(i.e.the Three Dynasties).As a complex system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ith political,religious and moral attributes,rites legitimately and structurally underpinned the royal regime,therefore ensuring regime stability,integrating social relations,and enhancing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ies.Ritual traditions of the Three Dynasties went beyond extrinsic rites and institutions to include intrinsic spiritual traditions,e.g.divinity of the Heaven,conformity with ancestral heritage,and derivative moral values such as the pursuit of ethics and rewards for benevolence.Also included were the sense of blood relationships,the sense of clanship,the sense of ethics and the sense of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based on ancestral worship.Through the enlightenment of ritual music,the sense of rites was internalized as the collective value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Therefore,early nations that were founded upon rites functioned as a community of politics,culture and morality.Rites,having been internalized as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Chinese people,shaped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It is fair to say that rites have served as the fundamental bedrock for the continuity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Dynasties RITUAL traditions RULE of RIGHTS CIVILIZATION CONTINUITY
下载PDF
简帛与早期思想史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展望
11
作者 曹建墩 张涛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出土简帛文献对早期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运用简帛资料进行思想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从20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帛书到郭店楚墓竹简、上博藏竹书、清华简,每一次重大发现都在思想史界掀起研究热潮,影响深远。简帛文献为思想史研究... 出土简帛文献对早期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运用简帛资料进行思想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从20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帛书到郭店楚墓竹简、上博藏竹书、清华简,每一次重大发现都在思想史界掀起研究热潮,影响深远。简帛文献为思想史研究拓展了新的线索,为认识早期文明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早期思想世界的理解,也更正了一些原来的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墓竹简 思想史研究 清华简 简帛文献 竹书 简帛资料 早期文明 马王堆帛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