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aerial video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saliency 被引量:18
1
作者 Shen Hao Li Shuxiao +2 位作者 Zhu Chengfei chang hongxing Zhang Jingla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211-1217,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aerial video is addressed. While motion cu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ited in the literature, how to use spatial information is still an open problem. To deal...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moving object detection in aerial video is addressed. While motion cu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ited in the literature, how to use spatial information is still an open problem. To deal with this issue, we propose a novel hierarchical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saliency. Temporal saliency is used to get a coarse segmentation, and spatial saliency is extracted to obtain the object's appearance details in candidate motion regions. Finally, by combi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saliency information, we can get refined detection results. Additionally, in order to give a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object distribution, spatial saliency is detected in both pixel and region levels based on local contrast.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the VIVID datase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accu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ial video Computer vision Object detection SALIENC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原文传递
从斯里兰卡到中国:佛教二部僧戒的传入、发展与回传 被引量:2
2
作者 常红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0,167,共7页
元嘉十一年(434),在求那跋摩、僧伽跋摩以及师子国诸比丘尼的帮助下,二部僧戒由斯里兰卡成功传入中国,结束了先前尼众只能依比丘僧戒师一部受具的历史。二部僧戒的传入,为中国佛教比丘尼传承的确立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后一千多... 元嘉十一年(434),在求那跋摩、僧伽跋摩以及师子国诸比丘尼的帮助下,二部僧戒由斯里兰卡成功传入中国,结束了先前尼众只能依比丘僧戒师一部受具的历史。二部僧戒的传入,为中国佛教比丘尼传承的确立与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佛教二部僧戒虽然可能有过中断,但二部僧戒与比丘尼身份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即使中断亦构不成对中国比丘尼传承合法性的质疑。20世纪末,在中国佛教的不懈努力下,二部僧戒最终成功回传斯里兰卡,为该国比丘尼传承的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部僧戒 斯里兰卡 传入 发展 回传
原文传递
佛教中国化与比丘尼僧制的优越性
3
作者 常红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6-81,共6页
古印度佛教比丘尼僧团之所以长期消沉并最终湮没,原因首先在于八敬法对比丘尼的严格要求,其次在于古印度社会对比丘尼的排斥。南传和藏传佛教之所以未能长期、大规模建立比丘尼僧团,根本原因同样是由于八敬法的制度性限制。而在汉传佛... 古印度佛教比丘尼僧团之所以长期消沉并最终湮没,原因首先在于八敬法对比丘尼的严格要求,其次在于古印度社会对比丘尼的排斥。南传和藏传佛教之所以未能长期、大规模建立比丘尼僧团,根本原因同样是由于八敬法的制度性限制。而在汉传佛教体系之内,中国化的佛教为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首先,佛教的中国化突破了八敬法对比丘尼的限制;其次,同样受益于佛教的中国化,中国传统社会对比丘尼长期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由此可以充分看出佛教中国化所具之独特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丘尼传承 佛教中国化 八敬法 中国传统社会
原文传递
道安大师“法依国主”论新探
4
作者 常红星 《宗教与历史》 2019年第2期27-38,253,共13页
在战乱频仍法事难立的艰难处境下,道安大师虽留恋乡土并对东晋王朝抱有疑惧,但仍然做出了南投襄阳的决定。道安大师关于"法依国主"的著名论断,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道安大师之所以做出这一论断,乃是从国家抉择与戒律... 在战乱频仍法事难立的艰难处境下,道安大师虽留恋乡土并对东晋王朝抱有疑惧,但仍然做出了南投襄阳的决定。道安大师关于"法依国主"的著名论断,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道安大师之所以做出这一论断,乃是从国家抉择与戒律证成两方面为南投襄阳的决定做出合理性解释,其根本目的是"法事"得立。从政教关系角度而论,"法依国主"的论断确实有向东晋统治阶层寻求支持的含义,但究其根本则是主张佛教的发展应该以国家社会局势的和平稳定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安大师 法依国主 戒律证成 政教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