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吕亮 常向前 +4 位作者 郭蕾 王佐乾 杨小林 龚林忠 张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4,219,共6页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 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实测小区产量等);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表明,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所有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的葡萄着色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TA)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夏黑”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 mg/kg,用水量为833.3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 葡萄 着色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湖北襄阳地区水稻落粒、杆枯等不正常生长现象的解析
2
作者 杨小林 薛敏峰 +5 位作者 张舒 李进波 吕亮 常向前 张佑宏 龚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12-118,共7页
襄阳地区是湖北省重要的粮仓地,稻-麦轮作是当地主要的栽培模式。农户多年自留种后水稻生产上出现落粒和穗腐,为了探讨引起水稻不良生长的原因,进行现场取样和调查分析。采用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市场所购‘黄华占’作对... 襄阳地区是湖北省重要的粮仓地,稻-麦轮作是当地主要的栽培模式。农户多年自留种后水稻生产上出现落粒和穗腐,为了探讨引起水稻不良生长的原因,进行现场取样和调查分析。采用形态特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市场所购‘黄华占’作对照、经41对水稻分子特异性标记检测,以及使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学药剂对分离到的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病样分离获得4种致病菌,分别为稻黑孢菌、层出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显示农户连续6年自留的‘黄华占’种子未发生变异,连续6年自留的稻种播于免耕田中,所获的稻谷有12个指纹不同于对照,表明自留6年的‘黄华占’稻种在田间生长中出现变异;70%唑醚·丙森锌WG和23%醚菌·氟环唑SC对致病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多年连续留种会引起稻种生命力衰减,导致田间水稻长势衰弱,易遭受病害侵袭,出现异常生长现象。正确用种、科学管理及适期药剂防治是保障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麦茬稻区 水稻 自留种 自落粒 穗腐病
下载PDF
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舒 赵华 +5 位作者 吕亮 常向前 杨小林 杨利 卢殿友 陈明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索化肥农药减施融合使用技术,设计肥料和农药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减肥有减轻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药有加重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肥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4... 为探索化肥农药减施融合使用技术,设计肥料和农药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农药减施组合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减肥有减轻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药有加重病虫发生程度的趋势;减肥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减药可显著影响水稻纹枯病、第3和4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但两者均对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发生程度无显著影响。减肥30%时实测减产10.29%,对产量影响显著;减肥低于20%时,绿色助剂替代处理和生物农药替代处理实测产量比对照处理增产0.38%和2.49%,生物农药替代和绿色助剂替代均可作为化学农药减量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药减肥 绿色助剂 绿色发展 病虫害 防效 产量 减量控害
下载PDF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生防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吕亮 陈娇 +7 位作者 郭志敏 吕为 陶佩文 吕惠红 潘哲群 常向前 万鹏 张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 为明确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方法,研究和分析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和生防效果,结果显示,Ac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_(50)=2.9×10^(7)PIB/mL;在田间,AcMNPV+Bt复配制剂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1500 mL/hm^(2))药后第10天的平均虫口防效为68.99%,而药后第15天的平均防效亦有66.87%,均对草地贪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应用DNAMAN 6.0软件对试验后死虫样进行DNA同源比对鉴定,结果显示polh、lef-8和lef-9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100%。以上结果表明AcMNPV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建议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用1千万苜核·苏云菌悬浮剂,最好选择在晴天16:00-17:00使用,避开高温和光照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以使病毒制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其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草地贪夜蛾 鳞翅目害虫 幼虫 生物农药 苜核·苏云菌悬浮剂 杀虫活性 绿色防控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研究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4 位作者 万鹏 许冬 罗汉钢 李文静 张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0,139,共6页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广大区域能否越冬直接影响翌年当地甚至华北草地贪夜蛾发生的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治策略的制定。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低温试验,冬季室外...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广大区域能否越冬直接影响翌年当地甚至华北草地贪夜蛾发生的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治策略的制定。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低温试验,冬季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冬季田间调查等方法,初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经35 d的7℃低温胁迫,草地贪夜蛾幼虫、蛹、成虫均死亡;2019年12月15日-2020年3月1日在湖北省襄阳、武汉两地室外越冬模拟试验表明,2020年2月1日,即放虫后第47天两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2019年12月中旬-2020年4月中旬,湖北襄阳、武汉、通山田间生境调查表明,只有2019年12月15日在襄阳发现1头草地贪夜蛾5龄活体幼虫,其他各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或诱捕到成虫。经过室内低温试验、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田间越冬调查,初步认为2019年-2020年冬季草地贪夜蛾在湖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湖北 越冬 日均温度 预警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吕亮 张舒 +4 位作者 常向前 杨小林 袁斌 程建平 赵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4期93-96,共4页
旨在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影响,为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13—2015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于水稻生长季调查3种栽培模式的主要害虫种群发生量。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 旨在探明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和为害的影响,为轻简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13—2015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于水稻生长季调查3种栽培模式的主要害虫种群发生量。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各栽培模式间的差异显著性。3种栽培模式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比较3种栽培模式下的水稻螟虫(大螟为主,二化螟较少)发生和为害可知,机械直播田的螟虫前期株为害率较高,且后期仍维持较高的为害率,明显高于人工栽插和机械插秧田(P<0.05)。推广机械直播时,应考虑调整播期,尽可能地避开或减少螟虫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式 害虫种群 发生 影响
下载PDF
新时代建立堤防风险标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常向前 汪自力 何鲜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75,共5页
结合当前我国堤防工程管理实际,分析了堤防风险管理和风险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多样性评估需求与现有功能单一的矛盾、风险标准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缺位的矛盾、标准制定中专家与公众对堤防风险认知差异的矛盾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 结合当前我国堤防工程管理实际,分析了堤防风险管理和风险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多样性评估需求与现有功能单一的矛盾、风险标准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缺位的矛盾、标准制定中专家与公众对堤防风险认知差异的矛盾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联系与发展、矛盾与统一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堤防风险管理的哲学本源,阐释了标准和标准化对象的辩证关系、互动关系,探究了堤防风险管理标准化活动和发展的规律;提出在制定堤防风险标准时,要综合考虑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在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堤防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应兼顾生命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和社会环境损失风险,应充分认识堤防风险标准与堤防管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进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认识论、矛盾论为指导,就如何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堤防风险标准、如何合理构建堤防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如何定期开展堤防风险标准修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风险标准 哲学思考
下载PDF
佛手山药线虫病害发生调查与病原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小林 李梦欢 +7 位作者 何中华 胡营营 王高峰 常向前 王佐乾 肖雪琼 肖炎农 张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0-326,340,共8页
湖北省武穴市佛手山药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年佛手山药线虫病害严重,为此在病源地采集山药土样进行了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形态特征测计值比较,以及基于rDNA 28S D2/D3区序列构建短体线虫属线虫群体系统... 湖北省武穴市佛手山药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近年佛手山药线虫病害严重,为此在病源地采集山药土样进行了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鉴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形态特征测计值比较,以及基于rDNA 28S D2/D3区序列构建短体线虫属线虫群体系统进化树并进行SCAR验证,对引起佛手山药线虫病的病原线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危害佛手山药的病原线虫的群体特征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相似。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原群体与中国香港群体(HQ688677.1)聚类在一个分支上,置信度达99%。因此,将该群体线虫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此外田间调查表明:线虫主要集中分布于10~20 cm深度的土层中,线虫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且连作1年地较连作2年地的线虫数量少,施用阿维菌素的地块较未施用的线虫数量少。上述结果表明,在佛手山药生产中实行轮作和科学选择药剂防治,避免连作,可降低该线虫发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线虫病害 病原鉴定 线虫分布
下载PDF
喷施拿敌稳调节水稻氮素吸收和生长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吕亮 常向前 +3 位作者 杨小林 袁斌 邹春华 张舒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0期127-134,共8页
为了探讨喷施拿敌稳对提高水稻氮素利用、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本文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设计施全N、半N和不施N等施肥条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期喷施拿敌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 为了探讨喷施拿敌稳对提高水稻氮素利用、促进水稻生长和增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本文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设计施全N、半N和不施N等施肥条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期喷施拿敌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条件下,于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喷施2次拿敌稳,可明显提高叶绿素SPAD值;于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时,叶面喷施拿敌稳2次,可明显提高水稻叶面积系数、千粒重、结实率;叶面喷施拿敌稳可明显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率,并获得高产。因此可推断:于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叶面喷施拿敌稳可促进水稻生长,明显提高氮素利用率,并可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敌稳75%WG 水稻 氮素 利用效应
下载PDF
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小林 张佑宏 +4 位作者 王佐乾 常向前 吕亮 张舒 杨新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开展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病原菌的鉴定,探索引起病害的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及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鄂北岗地山药地上组织病害样本,利用植物病理学组织分离法和ITS-PCR技术,通过病... 【目的】开展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病原菌的鉴定,探索引起病害的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及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鄂北岗地山药地上组织病害样本,利用植物病理学组织分离法和ITS-PCR技术,通过病原物培养形态、显微观察、ITS鉴定比对和致病性测定验证,进行山药病害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鄂北岗地山药病害的病原真菌系链格孢属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刺盘孢属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n gloeosporiaides),毛色二孢属假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结论】以上结果揭示鄂北岗地山药有多病害发生,病原菌组成复杂。山药炭疽病及其他病害均可导致山药地上组织枯萎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病原菌 形态学 ITS鉴定 刺盘孢属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11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2 位作者 杨小林 王佐乾 张舒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草地贪夜蛾和东方黏虫均为我国农业重大害虫,两者具有相似的寄主和生态位,存在种间竞争。通过室内低温模拟试验、冬季室外笼罩试验及田间调查,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以及两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的差异。研究发现:... 草地贪夜蛾和东方黏虫均为我国农业重大害虫,两者具有相似的寄主和生态位,存在种间竞争。通过室内低温模拟试验、冬季室外笼罩试验及田间调查,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以及两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的差异。研究发现:东方黏虫幼虫在7℃的平均存活时间是草地贪夜蛾的5.7~5.8倍,在0℃是草地贪夜蛾的4.2~7.2倍。在7℃,草地贪夜蛾的蛹在28 d内全部死亡,东方黏虫的蛹存活可超过28 d;在0℃,草地贪夜蛾的蛹最多存活14 d,东方黏虫的蛹存活可超过14 d。冬季在武汉室外笼罩3个月后,发现有存活的东方黏虫幼虫,未发现存活的草地贪夜蛾。在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典型区域均发现了田间越冬存活的东方黏虫幼虫、蛹或成虫,而未发现活体草地贪夜蛾。上述结果表明,东方黏虫比草地贪夜蛾更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越冬,草地贪夜蛾在该区域无法越冬,这导致翌年春季作物上东方黏虫可能早于草地贪夜蛾出现,使其在种间竞争的初期占据优势。该结论为研究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与本地物种(东方黏虫)的种间竞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东方黏虫 耐寒性 越冬 长江中下游地区 种间竞争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Tebuconazole WG against Sheath Blight 75% Trifloxystrobin · Rice Blast and Rice
12
作者 Zhang Shun Zeng Delin +5 位作者 Yang Shouli Lei Dehua Lv Liang chang xiangqian Yang Xiaolin Yuan Bi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3年第5期6-8,11,共4页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confirm the best application period and frequency of 75% trifloxystrobin ·tebuconazole WG against rice blast and rice sheath blight. [ Method]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osages and dif...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confirm the best application period and frequency of 75% trifloxystrobin ·tebuconazole WG against rice blast and rice sheath blight. [ Method]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osages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 periods of 75% trifloxystrobin · tebuconazole WG on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rice blast and rice sheath blight, as well as their effects on rice yields were studied in the paper. [Resul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fungicides application treatment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were 80.24%, 83.0% and 67.99%, and the control effects against rice blast were 56.4%, 49.11% and 61.1%, respective- ly. Advanced application of fungicide for two times had good prevention effect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 properly delayed application of fungicides for two times wa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ntrol effect against rice blast, and one time application of sufficient fungicide during middle booting stage had higher control effect than application for two times.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per unit area, total grain number, 1 000-grain weight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various fungicide application treat- ment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ose of the treatments without fungicide application, but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in treatments applied with fungicide was higher than the treatment without application. [ Conclusion] 75% Trifloxystrobin ·tebuconazole WG has better control effect on rice blast and sheath blight,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rice grain and increases yield significantly. The fungicide application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ad- vanced, and application for one time against panicle blast after middle booting stag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 Trifloxystrobin ·tebuconazole WG Rice blast disease Rice sheath bligh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鄂北岗地夏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研究
13
作者 吕亮 韩波 +5 位作者 檀银忠 常向前 张舒 郭子平 万鹏 褚世海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为评价草地贪夜蛾监测工具诱集效果、自然发育和对夏玉米的危害情况,2020年6—10月在湖北枣阳设立观察试验点,系统观测了高空测报灯、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的诱集效果,调查了夏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发生量、为害率,比较了不同生育期... 为评价草地贪夜蛾监测工具诱集效果、自然发育和对夏玉米的危害情况,2020年6—10月在湖北枣阳设立观察试验点,系统观测了高空测报灯、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的诱集效果,调查了夏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发生量、为害率,比较了不同生育期发生虫量和为害的差异,以及草地贪夜蛾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玉米不同部位的产卵和化蛹选择性。同时采用田间笼罩接虫的方法,观察了草地贪夜蛾的自然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采用高空测报灯监测草地贪夜蛾具有诱虫量多、峰次明显的特点,监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式;而性诱剂监测始见日早。草地贪夜蛾田间发生的幼虫量、玉米为害率在不同玉米生育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1龄幼虫发生趋向于玉米苗期,苗期幼虫发生量明显高于乳熟期和成熟期;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小喇叭口期的平均为害株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草地贪夜蛾偏向于玉米叶片背面产卵,但与叶片正面无显著差异。草地贪夜蛾显著偏好入土化蛹。自然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全生育期发育历期为(26.65±7.49)d,雌雄性比约为1.46∶1,存活率为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夏玉米 发生规律 系统观察
原文传递
武昌地区稻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亮 陈其志 +3 位作者 张舒 常向前 杨小林 袁斌 《华中昆虫研究》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稻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连续几年对武昌地区稻飞虱田间进行了致害型监测,结果表明,武昌地区褐飞虱致害型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生物1、2型混合发生,逐渐向生物1、2、3型等多种生物型混合发生的趋势转变。武昌地区白... 稻飞虱田间致害型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连续几年对武昌地区稻飞虱田间进行了致害型监测,结果表明,武昌地区褐飞虱致害型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生物1、2型混合发生,逐渐向生物1、2、3型等多种生物型混合发生的趋势转变。武昌地区白背飞虱仅对含Wbph2基因的水稻有中等以上致害性,对含Wbph1基因水稻的致害亦有增强的趋势,基本维持在中等致害以下水平。及时掌握和了解田间稻飞虱致害型的变化对稻飞虱的有效治理及抗性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致害型 监测
原文传递
水浸对小菜蛾卵和蛹的影响
15
作者 常向前 吕亮 张舒 《华中昆虫研究》 2013年第1期143-147,共5页
通过研究小菜蛾卵及蛹经水浸后存活和生殖情况,了解降雨产生的积水对小菜蛾种群的影响。将小菜蛾在25℃环境中1h内所产的卵在25℃发育0h、24h后,分别用无菌水浸泡24h、48h,处理后除去无菌水,在25℃观察卵的孵化情况;将在25℃环境中化蛹... 通过研究小菜蛾卵及蛹经水浸后存活和生殖情况,了解降雨产生的积水对小菜蛾种群的影响。将小菜蛾在25℃环境中1h内所产的卵在25℃发育0h、24h后,分别用无菌水浸泡24h、48h,处理后除去无菌水,在25℃观察卵的孵化情况;将在25℃环境中化蛹时间为24h内的小菜蛾蛹,用无菌水浸泡24h、48h,处理后除去无菌水,在25℃观察蛹的羽化率及羽化成虫的生殖力。在25℃发育0h小菜蛾卵经24h、48h浸泡后,孵化率没有显著下降,但25℃发育24h浸泡48h后,孵化率显著下降;卵在水中可以正常发育;蛹经水浸处理后羽化率显著下降,生殖力显著下降;但各处理羽化率仍然高于50%,生殖力最多下降38.8%。短期(≤48h)水浸不会造成小菜蛾卵和蛹灭绝性死亡,降雨积水可能不是夏季田间小菜蛾种群绝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 水浸 PLUTELLA XYLOSTELLA 孵化率 羽化 生殖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