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小荣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特色探骊
1
作者 张汝涵 曹思慧 +8 位作者 罗坚 肖逸 罗容 刘未艾 熊暑霖 刘琼 常小荣 钟欢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22-1426,共5页
常小荣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临床诊治脾胃病过程中注重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则以调畅中焦、调和五脏气... 常小荣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临床诊治脾胃病过程中注重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则以调畅中焦、调和五脏气机为要,辨证严谨,选穴精准,以四白、梁门、足三里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用穴,并注重灸法的运用。常小荣教授提倡学习经典与继承创新,坚持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为传承发展“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脾胃病 三段取穴 灸法 名医经验 常小荣
下载PDF
隔药饼灸修复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涵 李芊 +5 位作者 刘红华 邹逸凡 李丹 葛君芸 常小荣 刘迈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78-1485,共8页
目的探究隔药饼灸修复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与辛伐他汀组... 目的探究隔药饼灸修复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患者随机分为隔药饼灸组与辛伐他汀组,每组30例。隔药饼灸组给予隔药饼灸法,采用两组穴位(Ⅰ组:巨阙、天枢、丰隆;Ⅱ组:心俞、肝俞、脾俞)交替施灸;辛伐他汀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两组均治疗12周,随访4周、12周。采集治疗前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积分疗效、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隔药饼灸组有效率86.67%,辛伐他汀组有效率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比较,隔药饼灸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疗效比较,隔药饼灸组有效率76.67%,辛伐他汀组有效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上调患者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IGF-1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对血液流变学及Hcy指标均有显著调控作用(P<0.05);随访4周,隔药饼灸组对血液流变学、Hcy指标改善均与辛伐他汀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12周,两组血液流变学、Hcy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调节IGF-1与Hcy的水平,调控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缓解内皮功能障碍,维持内皮功能稳定,从而调节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且隔药饼灸近期调控作用优于辛伐他汀,具有疗效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内皮功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同型半胱氨酸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讨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调脂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惠娟 欧阳里知 +7 位作者 李芊 彭涵 刘红华 葛君芸 罗坚 常小荣 刘迈兰 汪厚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肝组织Wnt1、β-卷曲蛋白(β-catenin)、散乱蛋白-1(dishevelled-1,dvl-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调脂的作用机...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肝组织Wnt1、β-卷曲蛋白(β-catenin)、散乱蛋白-1(dishevelled-1,dvl-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调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正常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养法喂养8周,待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模型组外,隔药饼灸组选取两组穴位交替施灸(Ⅰ组穴位为巨阙、天枢、丰隆;Ⅱ组穴位为心俞、肝俞、脾俞),阿托伐他汀组将阿托伐他汀钙片碾成粉末后拌入第一口饲料喂食,每日1次,连续8周。测定各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RT-PCR法测定各组兔Wnt1、β-catenin、dvl-1、SREBP1c的mRNA表达量,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血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C、TG、LDL-C上升(P<0.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下降(P<0.01,P<0.001);隔药饼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Wnt1、β-catenin、dvl-1、SREBP1c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肝组织Wnt1、β-catenin、dvl-1、SREBP1c的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1,P<0.001);隔药饼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肝组织Wnt1、β-catenin、dvl-1、SREBP1c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脂质沉积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阿托伐他汀组脂质沉积均有增加,模型组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阿托伐他汀组脂质沉积明显减少;隔药饼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下调高脂血症兔SREBP1c含量,发挥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高脂血症 血脂 WNT1 β-卷曲蛋白 散乱蛋白-1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下载PDF
电针对应激性溃疡小鼠十二指肠黏膜内CD4、CD8、SIgA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陈琳 邱渊铭 +7 位作者 赵洋 阳晶晶 曹思慧 何灏龙 杨宗保 常小荣 刘琼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672-1678,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应激性溃疡小鼠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与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功能相关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分化抗原8(cluster o... 目的观察电针对应激性溃疡小鼠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与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功能相关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4)、分化抗原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8)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2)和造模组(n=28),造模组采用束缚冷应激法复制应激性溃疡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将造模组24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手三里组及足三里组,每组8只。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每天进行束缚处理;手三里组与足三里组小鼠则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连续7 d。采用HE染色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ELISA和RT-PCR法检测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IL-1β、TNF-α、CD4、CD8、SIgA含量与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上皮完整,结构清晰,腺管结构正常;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固有层明显变薄,有广泛的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手三里组及足三里组病理切片提示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固有层厚度增加,固有层细胞增加,排列整齐。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组织内IL-1β、TNF-α、SIgA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CD4、CD8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IL-1β、TNF-α、SIgA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下降(P<0.05或P<0.01),CD4、CD8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手三里组IL-1β、TNF-α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下降(P<0.05)。与手三里组相比,足三里组CD8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量上升(P<0.05),SIgA mRNA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电针干预对应激性溃疡小鼠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中IL-1β、TNF-α、CD4、CD8及SIgA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促进十二指肠黏膜的修复,且足三里穴较手三里穴调节十二指肠黏膜免疫功能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十二指肠黏膜 电针 足三里 手三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足三里穴区皮肤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丁攀婷 钟欢 +3 位作者 徐璇 梁枝懿 常小荣 刘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24-226,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黏膜状态、“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组织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黏膜状态、“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组织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艾灸组、模型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2只。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CAG模型。空白+艾灸组、模型+艾灸组温和灸“足三里”穴区,每次15 min,每日1次,连续14 d。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足三里”穴局部皮肤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1-β、IL-6、IL-10、IL-18、TNF-α含量升高(P<0.05),空白组+艾灸组大鼠IL-6、TNF-α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组+艾灸大鼠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与空白+艾灸组相比模型+艾灸组IL1-β、IL-10、TNF-α含量升高(P<0.05),IL-6含量降低(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有改善大鼠胃黏膜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放大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全身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萎缩性胃炎 皮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健康医疗”的血脂异常中医健康管理应用软件设计方案
6
作者 郑豪 李芊 +5 位作者 曾理 张琳聆 刘伟 刘红华 常小荣 刘迈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8-61,80,共5页
借助互联网+健康医疗,手机应用软件能够跨时间、跨地域,建立多方连接,实现医患互动,提高病情管理质量和效率。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长期保持血脂管理达标是遏止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举措。血脂达标的管理,需要医... 借助互联网+健康医疗,手机应用软件能够跨时间、跨地域,建立多方连接,实现医患互动,提高病情管理质量和效率。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素,长期保持血脂管理达标是遏止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举措。血脂达标的管理,需要医患双方密切配合和全方位、多角度和多时段管理血脂水平。本文以血脂异常的血脂管理为切入点,突出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特色与针灸特色,提供一款血脂异常中医健康管理APP的设计思路与方案,一方面让患者得到膳食、运动、情绪、生活作息、健康教育、保健用穴以及药物服用等全方位的指导,另一方面为医生提供实时更新的临床指南、治疗资讯、临床文献,推荐与病情匹配的个体化针灸诊疗处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血脂异常 应用软件 中医 针灸 健康管理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针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钟欢 邵湘宁 +6 位作者 胡舒宁 佘畅 刘霞 刘密 刘迈兰 常小荣 谭晓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42-547,共6页
代谢组学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反应生物体接受刺激时所作出的代谢物层面的变化,与中医整体观十分吻合,因此广泛用于中医中药学的研究中,在针灸学机制的研究中早已将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代谢组学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反应生物体接受刺激时所作出的代谢物层面的变化,与中医整体观十分吻合,因此广泛用于中医中药学的研究中,在针灸学机制的研究中早已将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近年来针灸代谢组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对现今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愿能为代谢组学广泛应用于针灸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代谢组学 作用机制 神经递质 能量代谢 氨基酸 综述
下载PDF
隔姜灸治疗虚寒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红华 刘迈兰 +5 位作者 钟欢 刘密 欧阳里知 曹佳男 常小荣 谢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虚寒型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组与中药组,隔姜灸组给予隔姜灸,中药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汤剂加减,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总体疗效...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虚寒型功能性腹泻(functional diarrhea,F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组与中药组,隔姜灸组给予隔姜灸,中药组给予参苓白术散汤剂加减,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总体疗效,以及患者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与治疗后第14天腹泻临床症状积分和大便性状积分。结果治疗结束时隔姜灸组愈显率48%,中药组22.7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姜灸组总有效率84.00%、中药组72.7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隔姜灸组、中药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及治疗后第14天的腹泻临床症状总积分、大便性状积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腹泻临床症状总积分、大便性状总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能够温补中阳,健脾和胃,治疗虚寒型FD疗效确切,具有“以温达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寒型功能性腹泻 艾灸 温补 隔姜灸
下载PDF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余兆安 刘民权 +3 位作者 潘江 叶晓红 常小荣 章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价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2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并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评分、NDS整体评分、总体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测试RMS值。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 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治疗后,2组MAS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MA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简化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简化F-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改善F-M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简化F-M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4)观察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较,2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NDS整体评分,且观察组于整体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疗效良好。2)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以及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状态 张力平衡针法 表面肌电 脑卒中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雅楠 赵继梦 +8 位作者 朱美玲 吴焕淦 纪军 常小荣 胡玲 赵百孝 郑寒丹 景华 吴璐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3-158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数据整合,并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个RCTs,共537名患者,艾灸治疗方法主要为隔药饼灸。分析结果显示,隔药饼灸在改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Microsomal antibody,MCA)水平上优于西药治疗(P<0.01)。在总有效率上,隔药饼灸加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善上,隔药饼灸结合西药对FT3、FT4的改善也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对于TSH水平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1)。结论隔药饼灸在改善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隔药饼灸结合西药还可明显改善TSH水平,但在总有效率及FT3、FT4的改善上与单纯西药比无优势。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隔药饼灸的疗效,可能还需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桥本甲状腺炎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下载PDF
基于艾灸温通理论探讨艾灸内关穴预处理对大鼠MIRI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河 王晶 +3 位作者 方园 刘密 常小荣 冯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探讨艾灸温通效应对MIRI大鼠的预保护作用是否与心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 目的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探讨艾灸温通效应对MIRI大鼠的预保护作用是否与心肌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变化有关。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5 d组、艾灸10 d组,每组10只,各组按被试因素予以干预并取材,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心肌细胞中Bcl-2、HIF-1α、Caspase-3的表达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艾灸5 d组和艾灸10 d组大鼠心肌细胞中HIF-1α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Bcl-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艾灸5 d组相比,艾灸10 d组大鼠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HIF-1α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艾灸温通效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IRI大鼠心肌细胞中HIF-1α、Caspase-3的含量,增加心肌细胞中Bcl-2的含量,最终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艾灸 温通理论 内关穴 保护机制
下载PDF
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焕淦 朱璐 +10 位作者 刘慧荣 马晓芃 刘世敏 赵琛 余曙光 常小荣 胡玲 王照钦 彭广彬 李国娜 吴璐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87-294,303,共9页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热度攀升,科技部2次立项的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阐明了多项灸法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灸法研究重大创新,推动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实践,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21世纪以来,国内外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热度攀升,科技部2次立项的国家“973计划”灸法项目阐明了多项灸法关键科学问题,实现了灸法研究重大创新,推动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实践,并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简述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研究概况,并总结出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道肿瘤而展开,表现为多因子、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具体效应机制归纳为调节胃肠运动、缓解内脏痛、修复和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5个方面。研究表明,灸法治疗胃肠疾病优势明确,相关基础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胃肠疾病 机制 黏膜
下载PDF
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倩 尹鸿智 +4 位作者 金佳燕 钟欢 石佳 常小荣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498-1505,共8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究艾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代谢路径。方法运用随机数...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观察艾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的角度探究艾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靶点和相关代谢路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4只。通过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联合法制备CAG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做抓取、捆绑处理,治疗组予以艾灸足三里、中脘干预。治疗14 d后,运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1H-NMR技术检测足三里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物,以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HE染色下,模型组大鼠胃组织光镜下可见固有腺体萎缩、结构紊乱且数量减少,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治疗组大鼠胃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代谢物分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谷氨酰胺、琥珀酸、赖氨酸、富马酸、次黄嘌呤、一磷酸腺苷显著降低;而磷酸胆碱/甘磷酸胆碱、天冬酰胺、天冬氨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黄嘌呤、肌苷则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腺苷、天冬酰胺、N-乙酰天门冬氨酸、谷氨酰胺、磷酸胆碱、甘磷酸胆碱、肌苷、黄嘌呤等代谢物水平发生逆转。结论从代谢角度说明,艾灸干预可调节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紊乱的神经递质和能量代谢,可能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D-谷氨酰胺、D-谷氨酸代谢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艾灸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通路 神经递质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基于流变学的SE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峰 董文豪 +3 位作者 傅珍 代佳胜 常晓绒 王博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83-6087,6094,共6页
为提高橡胶沥青在寒冷地区的路用性能,选用SEBS改性剂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在保持橡胶粉掺量一定的情况下制备不同SEBS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弯曲梁流变仪(BBR)对沥青低温性能进行测定,并引入蠕变速率劲度比(m/S)和低温连续分级温... 为提高橡胶沥青在寒冷地区的路用性能,选用SEBS改性剂对橡胶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在保持橡胶粉掺量一定的情况下制备不同SEBS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弯曲梁流变仪(BBR)对沥青低温性能进行测定,并引入蠕变速率劲度比(m/S)和低温连续分级温度(TLC)对不同SEBS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EBS改性剂可显著降低沥青蠕变劲度,使沥青低温柔性得到改善,且温度越低改善效果越明显;短期老化后复合改性沥青的柔性和应力松弛能力均未出现明显降低,表明短期老化后沥青仍能保持较好的低温性能,SEBS对沥青抗老化性能具有改善作用;掺加SEBS改性剂后,m/S值有所提高,低温连续分级温度显著降低,表明SEBS/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优越的低温性能,通过综合比选得出SEBS最佳掺量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改性沥青 SEBS 橡胶粉 低温性能
下载PDF
足六经不同穴位艾灸过程中对足三里热量传递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佳男 贲定严 +3 位作者 李晨静 许雪梅 常小荣 刘迈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71-1578,共8页
目的:观察艾灸足六经不同穴位过程中足三里热量的传递规律。方法:利用自制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检测艾灸健康志愿者足六经下肢穴位15 min足三里的温度变化,结合Origin软件绘制足三里温度变化曲线及温度变化速率曲线。结果:艾灸足阳明胃经穴... 目的:观察艾灸足六经不同穴位过程中足三里热量的传递规律。方法:利用自制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检测艾灸健康志愿者足六经下肢穴位15 min足三里的温度变化,结合Origin软件绘制足三里温度变化曲线及温度变化速率曲线。结果:艾灸足阳明胃经穴位时足三里温度变化曲线改变最大,尤以上巨虚为著。艾灸足三里水平附近的穴位时,足三里的温度变化曲线改变明显。艾灸足六经下肢不同穴位时足三里的温度变化速率曲线基本重合,且呈下降趋势。结论:艾灸过程中热量在经络穴位间传递具有循经感传性、热量传递的区域特征、以及传递速率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不同穴位 热量传递
下载PDF
一种用于艾条差异性分析的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家峰 曾尧 +6 位作者 李新梅 楚鑫 梁健 许雪梅 丁一鹏 常小荣 刘密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艾灸的热学特性,建立最优热源强度模型以便快速区分艾条差异,提高艾灸疗效。方法: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最优热源强度模型,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模型计算出每个样本的最优热源强度,... 目的:通过分析艾灸的热学特性,建立最优热源强度模型以便快速区分艾条差异,提高艾灸疗效。方法: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最优热源强度模型,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模型计算出每个样本的最优热源强度,通过对比不同直径、不同种类的3种样本艾条的最优源热强度,快速区分3种艾条之间差异。结果:大直径的纯艾条最优热源强度比小直径的纯艾条高,相同直径纯艾条的最优热源强度比温和灸艾条高。对3种样本进行非参数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说明3个样本的最优热源强度差异显著。结论:艾条最优热源强度随艾条直径和种类而变化,通过艾灸的最优热源强度模型可以快速区分艾条之间的差异,减小艾灸副作用,提高艾灸疗效,同时也为艾灸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艾条 传热学 最优热源强度模型 差异
下载PDF
高聚物-木质素纤维复合增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傅珍 常晓绒 +2 位作者 武孟 董文豪 张昭区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66-273,共8页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选用高聚物(回收废旧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和木质素纤维组成的复合增强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AC-13,AC-16和AC-20型3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选用高聚物(回收废旧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和木质素纤维组成的复合增强剂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AC-13,AC-16和AC-20型3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综合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当沥青混合料中复合增强剂掺量为1.0%(质量分数w)时,其动稳定度和低温破环应变分别提升约3.5倍和1.4倍,高低温性能改善效果显著,同时此掺量下3种级配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也达到最佳。将w=5%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及w=0.4%抗车辙剂与不同复合增强剂掺量(w=0%,0.4%,0.6%,0.8%,1.0%,1.2%)的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当复合增强剂掺量为w=1.0%时,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优于抗车辙剂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改善效果接近。综合考虑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建议复合增强剂的最佳掺量为w=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木质素纤维 低温性能 复合增强剂 沥青混合料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足三里”穴区 HRH2、SP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尹鸿智 赵娟 +4 位作者 刘倩 金佳燕 常小荣 钟欢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及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区组胺H2受体(histamine H2 receptor,HRH2)、P物质(substance P,SP)及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并判断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异。方...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及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区组胺H2受体(histamine H2 receptor,HRH2)、P物质(substance P,SP)及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并判断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和模型+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1-methyl-2-nitro-1-nitrosoguanidine,MNNG)+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CAG模型。针刺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连续针刺14 d。干预结束后,运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足三里”局部穴区HRH2、SP、IL-6、IL-1β及TNF-α的表达。结果造模后胃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显著,光镜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腺体萎缩且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充填,并伴有散在出血点,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IHC染色IOD值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均能升高局部穴区HRH2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显著上调穴区组织SP表达(P<0.01)。对于炎性因子而言,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均能上调IL-6、IL-1β、TNF-α表达(P<0.05或P<0.01),正常+针刺组可使IL-6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降低IL-6、IL-1β表达(P<0.05),而升高TNF-α表达(P<0.01)。结论针刺能对正常和CAG状态下大鼠“足三里”穴区HRH2、SP及炎性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且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一定趋势,跟是否处于疾病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刺 组胺H2受体 P物质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温针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曹佳男 钟欢 +4 位作者 刘密 罗晓婷 王英姿 常小荣 冯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H-NMR)代谢组学技术,观察温针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物的差异性分析,以探究温针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机...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1H-NMR)代谢组学技术,观察温针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代谢的影响,从代谢物的差异性分析,以探究温针灸治疗CAG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温针灸组,每组14只,正常组正常喂养,模型组、模型+温针灸组给予造模处理,造模12周后,每组各取2只处死,用于模型评价,造模成功后分别按各组受试因素干预。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造模情况以及温针灸干预后的病理变化,1H-NMR技术检测大鼠局部穴区组织的代谢物,用Chenomx NMR Suite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病理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模型+温针灸组干预后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有一定程度改善。温针灸可回调CAG大鼠局部穴区组织乳酸、N,N-二甲基甘氨酸、肌醇、一磷酸腺苷、腺苷、次黄嘌呤的含量,下降甜菜碱、苏氨酸、磷酸胆碱、甘磷酸胆碱、二磷酸腺苷、肌苷的含量。结论从代谢的角度证实了温针灸对CAG大鼠有向愈性调整,温针灸主要调节大鼠的核酸及能量代谢。一磷酸腺苷、次黄嘌呤、肌苷、磷酸胆碱等可能是温针灸治疗CAG的代谢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刺 温针灸 穴区组织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蔺伟 刘晓佳 +9 位作者 周玉梅 罗廖君 郑晖 赵凌 杨春霞 常小荣 冀来喜 王瑞辉 崔瑾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分布规律。方法以2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和256例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使用Fotric 226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腧穴的温度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健康人检测1次,比较...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分布规律。方法以2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和256例健康受试者为观察对象。使用Fotric 226红外热像仪检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腧穴的温度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健康人检测1次,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受试者组穴位温度值的差异,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经脉温度值的差异。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海穴、鹤顶穴、梁丘穴、曲泉穴、内膝眼穴、犊鼻穴、委阳穴、阴陵泉穴、膝关穴、阳陵泉穴、大杼穴、悬钟穴、足三里穴、命门穴、腰阳关穴温度值高于健康受试者(P <0.05);患者组胃经的4次皮温均较高(P <0.05),腰背部的4次皮温均较高(P <0.05);KOA相关腧穴4次温度值变化趋势不显著(P> 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部分腧穴皮温升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穴位升温现象具有规律性,与经络、部位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升温效应具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温度 膝骨性关节炎 腧穴 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