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君 陈常云 +1 位作者 韩冬 李雪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癌症之一,其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综述了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超声、计算机...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癌症之一,其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综述了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了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检查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影像学检查 超声 核素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022年四川3次强震的断层位移协调比短临形变异常
2
作者 张立成 薄万举 +2 位作者 陈长云 占伟 夏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15-118,共4页
1研究背景2022年四川连续发生了3次6级以上强震。分别是6月1日雅安芦山M_(S)6.1、6月10日阿坝州马尔康M_(S)6.0及9月5日甘孜州泸定M_(S)6.8。其中泸定地震造成当地人员较大伤亡和严重的建筑物破坏(徐泰然,2022;罗若帆,2022)。
关键词 断层位移协调比 短临形变前兆 鲜水河断裂 芦山M_(S)6.1地震 马尔康M_(S)6.0地震 泸定M_(S)6.8地震
下载PDF
排胶工艺对MLCC热应力裂纹的影响
3
作者 邓丽云 陈长云 +2 位作者 黄旭业 邱小灵 武垦生 《电子工艺技术》 2023年第6期41-43,共3页
NP0特性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在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温度变化,芯片内部易产生热应力。应力会使MLCC内部瓷介在最薄弱的地方产生微裂纹,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研究了排胶工艺对NP0特性薄介质MLCC热应力裂纹的影... NP0特性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在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温度变化,芯片内部易产生热应力。应力会使MLCC内部瓷介在最薄弱的地方产生微裂纹,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研究了排胶工艺对NP0特性薄介质MLCC热应力裂纹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优化排胶工艺可以使得生坯中排胶后的残留碳减少,从而减少其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与内电极的氧化镍反应后导致瓷介存在的体积变化,可以有效预防NP0特性薄介质热应力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0 MLCC 薄介质 排胶 碳残留 体积变化 热应力 裂纹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腊月 李玉江 +3 位作者 张风霜 陈长云 尹海权 贾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7-479,共13页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应变积累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利用空间观测技术研究青海玛多7.4级地震孕育发生变形时空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姜卫平 许才军 +12 位作者 李志伟 武艳强 谭凯 耿江辉 屈春燕 郑刚 温扬茂 贺克锋 周晓慧 刘计洪 陈长云 冯光财 省天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508,共14页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结果显示,玛多震源区处于其北侧剪切形变高值区边缘,震前存在左旋剪切应变积累.同震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发生了显著的左旋破裂,同震形变主要发生在昆仑山口—江错断裂两侧100 km范围内,最大水平形变量达到2.4 m,垂直形变主要发生在近断层区域且在断层两侧呈现正负交替现象,表明地震破裂的断层倾角在空间上存在多样性特征.三维形变场联合反演结果揭示玛多地震的滑动破裂直达地表,主要分布在15 km深度以上,最大滑动量约为4 m,矩震级为M_(w)7.4,并且破裂在断层走向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形成了5个不连续的显著滑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GNSS观测 多源InSAR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同震位移及位错反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洪宝 武艳强 +1 位作者 陈长云 熊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17-4826,共10页
利用于田震中300km范围内的1个GPS连续站和12个GPS流动站数据,解算得到了2014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并反演了发震断层滑动分布,探讨此次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影响.地表同震位移结果显示,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范围在平行发震断裂... 利用于田震中300km范围内的1个GPS连续站和12个GPS流动站数据,解算得到了2014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并反演了发震断层滑动分布,探讨此次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影响.地表同震位移结果显示,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范围在平行发震断裂带的北东-南西向约210km,垂直发震断裂带的北西-南东方向约为120km,同震位移量大于10mm的测站位于震中距约120km以内;同震位移特征整体表现为北东-南西方向的左旋走滑和北西-南东方向的拉张特征,其中在北东-南西方向,I069测站位移最大,约为32.1mm,在北西-南东方向,XJYT测站位移最大,约为28.1mm;位错反演结果表明,最大滑动位于北纬36.05°,东经82.60°,位于深部约16.6km,最大错动量为2.75m,反演震级为M_W7.0,同震错动呈椭圆形分布,以左旋走滑为主并具有正倾滑分量,两者最大比值约为2.5∶1,同震错动延伸至地表,并向北东方向延伸,总破裂长度约50km,地表最大错动约1.0m;同震水平位移场模拟结果显示贡嘎错断裂、康西瓦断裂和普鲁断裂等不同位置主应变特征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特征是否影响断裂带以及周围区域的应力构造特征,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于田 同震位移 GPS 滑动分布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强震震间晚期综合判定 被引量:5
7
作者 邵志刚 武艳强 +25 位作者 季灵运 刁法启 石富强 李玉江 龙锋 张辉 朱良玉 陈长云 王武星 魏文薪 王芃 刘晓霞 刘琦 潘正洋 尹晓菲 刘月 冯蔚 邹镇宇 曹建玲 徐晶 韩立波 程佳 鲁人齐 徐岳仁 李西 孙鑫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43-4658,共16页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研究基础.虽然地震短临预测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但最近20年来全球若干强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放宽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有些方法也可用于强震震间晚期的判定.本文以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391条断层段为研究目标,利用地震地质的强震破裂空段、大地测量的断层运动闭锁段、地震活动的中小地震稀疏段、数值模拟的库仑应力增强显著段等方法,综合判定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可能处于震间晚期的主要断层段.本文结果仅是初步结果,该结果的可靠程度有赖于监测条件,其科学性有赖于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水平,虽然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震间晚期判定结果,但其结果可靠程度、精细程度等均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从断层孕震阶段判定需求的角度,本文尝试给出大陆型震源物理模型的具体基础模型,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更多地震学家关注大陆型强震的物理机制及其预测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边界带 强震震间晚期 强震破裂空段 断层运动闭锁 中小地震活动 库仑应力变化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选择及建设策略——兼论职业学科 被引量:24
8
作者 侯长林 陈昌芸 罗静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7,共8页
学科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客观存在及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应归属于职业技能型高校进行管理。职业学科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应建的主要学科,因此发展职业学科是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职业学科不是指... 学科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客观存在及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应归属于职业技能型高校进行管理。职业学科是职业技能型高校应建的主要学科,因此发展职业学科是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职业学科不是指具体的某门学科,它是以“职业性”为导向,利用知识尤其是技术知识成果解决职业岗位中关键问题的学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职业学科建设:增强研究力,彰显学科价值;打造内核力,凸显学科技术特征;强化驱动力,落实学科职业导向;提升支撑力,依托专业建学科;重视保障力,推动学科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学科选择 职业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专业建设
下载PDF
基于形变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武艳强 陈长云 +4 位作者 季灵运 李瑞莎 马栋 占伟 赵静旸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1-1219,1226,共10页
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 总结基于形变资料的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物理模型发展过程,并对当前形变观测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形变资料的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及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建议从形变监测角度解决典型构造区密集观测与通用大地测量模型的构建问题;从科研角度开展高分辨率应力/应变场获取方法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深入研究并获得我国地壳粘滞性结构分布,强化研究活动地块/典型构造区的变形机理,开展断层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分布的可靠获取方法及模型研究,强化典型部位连续观测异常模式识别及机理研究。监测和科研的核心问题是为断层变形机理提供有效的观测约束并构建定量力学模型,相关工作是深入理解地震过程和推进强震物理预测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近场密集观测 强震孕育过程 断层闭锁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智能家居距离确权安全绑定技术研究
10
作者 陈长运 尹德帅 《家电科技》 2023年第S01期444-447,共4页
智慧物联下,大量智能设备接入家庭网络,因此需要高效的连接与绑定技术。传统的设备配网绑定,需要用户直接操作设备完成安全认证,确保用户触发的配网操作。但在用户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这种流程要么用户学习成本比较高,要么用户无法直接操... 智慧物联下,大量智能设备接入家庭网络,因此需要高效的连接与绑定技术。传统的设备配网绑定,需要用户直接操作设备完成安全认证,确保用户触发的配网操作。但在用户实际的应用场景中,这种流程要么用户学习成本比较高,要么用户无法直接操作或操作困难。低功耗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的融合基于距离确权的安全绑定方案,低功耗蓝牙技术可实现低功耗的近距离配对,Wi-Fi提供高速网络。通过设备的低功耗蓝牙广播与Wi-Fi模块的协作,可实现距离鉴权、自动配网、绑定等机制,实现设备的批量快速连接与绑定。与传统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在保证安全和隐私的同时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提高了智能设备在普通用户家庭的普及使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蓝牙技术 距离确权 智慧家庭 设备连接 自动配网
下载PDF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隐伏断层跨断层场地监测效果分析--以宁河场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宁 谢瑜 +2 位作者 陈长云 王生文 刘芳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0-815,共6页
以宁河跨断层场地为例,运用砂箱实验方法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现有的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和跨断层监测数据,分析跨断层场地监测对隐伏断层断裂活动监测是否有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观测精度高于误差时,跨断层场地监测能有效监测隐... 以宁河跨断层场地为例,运用砂箱实验方法进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合现有的浅层地震剖面结果和跨断层监测数据,分析跨断层场地监测对隐伏断层断裂活动监测是否有效。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观测精度高于误差时,跨断层场地监测能有效监测隐伏断层活动。模拟的断裂剖面与浅层地震剖面结果中断层分布和发育情况基本一致,隐伏断层活动可引起地表形变。由于各次级断裂的倾向不同,跨断层监测数据可能产生逆断层假象。同时提出宁河跨断层场地水准点位分布情况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监测 桐城断裂 隐伏断层 物理模拟 砂箱实验
下载PDF
信阳茶文化民宿设计研究
12
作者 陈昌云 林德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0期42-44,共3页
本文从文化内涵、设计手法、自然资源、产业环境等多个角度研究茶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融入。结合实际案例、场地实况,将信阳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特色、交流互动装置、沉浸式体验设施等多种元素融入到“车云山居”民宿的多个空间布局中,剖... 本文从文化内涵、设计手法、自然资源、产业环境等多个角度研究茶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融入。结合实际案例、场地实况,将信阳茶文化历史、茶文化特色、交流互动装置、沉浸式体验设施等多种元素融入到“车云山居”民宿的多个空间布局中,剖析茶文化民宿的建筑外立面特色、室内功能布局、空间设计特点与文化内涵的营造,注重茶文化与民宿空间功能的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民俗 设计
下载PDF
利用GPS和水准数据分析东昆仑断裂带东部 及其邻区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长云 占伟 +1 位作者 郑智江 唐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7,共12页
基于1999—2016年GPS数据和1980—2010年区域精密水准数据,获取了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示:东昆仑断裂带自西向东的走滑速率衰减非常明显,走滑速率从西大滩—东大滩和阿拉克湖段的约10 ... 基于1999—2016年GPS数据和1980—2010年区域精密水准数据,获取了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示:东昆仑断裂带自西向东的走滑速率衰减非常明显,走滑速率从西大滩—东大滩和阿拉克湖段的约10 mm/a向东到塔藏段衰减至约2 mm/a,速率自西向东每100 km下降梯度约1 mm/a;东昆仑断裂带阿拉克湖段、托索湖段、下大武段和塔藏段均表现出一定的弱挤压特征。跨岷江断裂剖面显示区域挤压变形自西向东由龙日坝断裂至龙门山断裂带有逐渐减弱的特征。区域最大主应变方向为E-NEE向,最大剪切应变高值区位于阿拉克湖段和托索湖段交汇区域以及巴颜喀拉块体的龙日坝断裂中段区域。分析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及其邻区主要断裂间的构造转换关系认为,岷山地区的隆起变形主要是因为巴颜喀拉块体自西向东的运动受到了华南块体的阻挡,而非东昆仑断裂带向东延展引起的构造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滑动速率 构造转换 全球定位系统数据 水准数据
下载PDF
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长云 罗小琴 任颖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非终末期CRF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 目的探讨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非终末期CRF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加服肾衰宁片,治疗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 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22%(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均较治疗前降低,肌酐清除率(CCr)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 04%比17. 02%,P> 0. 05)。结论肾衰宁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终末期CRF,可改善肾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宁片 还原型谷胱甘肽 非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氧化应激反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跨断层形变监测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传振 陈长云 宋兆山 《华南地震》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式的对地观测系统。该技术可一次性获取监视区域密集点云数据,将传统的以点代面的监测方法发展为地形、地物三维空间观测,既可进行区域微变形监测,亦可对兴趣点的变形进行监...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式的对地观测系统。该技术可一次性获取监视区域密集点云数据,将传统的以点代面的监测方法发展为地形、地物三维空间观测,既可进行区域微变形监测,亦可对兴趣点的变形进行监测。当前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断层活动相关的构造地形、地貌展开,其在高精度跨断层形变测量领域应用较少。以唐山地震台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为试验场地,检验该技术用于跨断层形变测量的可行性。经过多次实验,目前中短距离上可检测到毫米级的变化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断层三维形变监测中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跨断层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控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常云 陈君 卢姗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健康管理,研究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自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随机分... 目的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出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健康管理,研究中医综合健康管理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来自日照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普通组和中医综合组,每组40例。空白组不予特殊干预,普通组给以理论指导、膳食营养管理、运动指导,中医综合组在普通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融合以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给以体质辨证、穴位按摩、针灸、中药汤剂或药膳调理。观察比较3组的健康管理效果。结果3组的健康管理效果存在差异,中医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普通组为62.50%,空白组为25.00%。中医综合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如胁肋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头身困重、口干口苦、倦怠乏力等,降低体质量,改善体质量指数,降低血脂水平,纠正脂肪肝。结论中医综合健康管理能够提高脂肪肝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同时对疾病发展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改善症状、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中医学 健康管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常云 陈君 +1 位作者 孙绪敏 卢姗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9期63-67,共5页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养生防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体现了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的医学防治境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仅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还与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等一起...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养生防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体现了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的医学防治境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不仅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还与肥胖、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等一起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临床负担和经济负担,如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当今医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防治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调摄精神、食饮有节、体质辨识、辨证论治等路径治未病,以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治未病 中医药 学术思想
下载PDF
经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常云 陈君 李艳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4期133-135,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早确诊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肾病属于"水肿""风水""虚劳""肾风""关格""肾浊&...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早确诊并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糖尿病肾病属于"水肿""风水""虚劳""肾风""关格""肾浊"等范畴,经方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和降低尿蛋白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经方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主要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甄选常用经方6首,真武汤、五苓散、小陷胸汤、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肾气丸,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水肿情况,降低血糖、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糖尿病 肾病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消渴 水肿
下载PDF
唐山古冶M_(S) 5.1地震前断层位移协调比的短临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立成 薄万举 +2 位作者 余敏 陈长云 占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2年第S01期110-112,共3页
1研究背景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M_(S) 5.1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于1976年唐山M_(S) 7.8地震老震区内,距唐山断裂小于10 km。地震造成河北唐山市中心震感强烈,天津、河北承德震感明显,北京、河北廊坊、沧州等地有震感... 1研究背景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M_(S) 5.1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于1976年唐山M_(S) 7.8地震老震区内,距唐山断裂小于10 km。地震造成河北唐山市中心震感强烈,天津、河北承德震感明显,北京、河北廊坊、沧州等地有震感。此为继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M_(S) 5.0余震后,唐山老震区时隔25年发生的又一次5级以上地震。对于此震是否为唐山M_(S) 7.8地震的余震尚有不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位移协调比 短临形变前兆 连续形变观测 古冶M_(S)5.1地震
下载PDF
1996年丽江M_(s)7.0地震的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成 薄万举 +1 位作者 陈长云 余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年第S01期49-51,共3页
丽江流动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下文简称丽江场地)位于丽江市古城北象山脚下,跨洱源—鹤庆断裂(中生代形成的逆走滑活动断层),观测点位均为基岩点,观测环境良好,周围无明显干扰。该场地于1982年2月开始观测,观测周期1-2个月,资料较连续、... 丽江流动跨断层形变观测场地(下文简称丽江场地)位于丽江市古城北象山脚下,跨洱源—鹤庆断裂(中生代形成的逆走滑活动断层),观测点位均为基岩点,观测环境良好,周围无明显干扰。该场地于1982年2月开始观测,观测周期1-2个月,资料较连续、稳定。依据断层活动位移协调比概念,对丽江场地观测资料进行精细化处理,计算该场地协调比序列,分析判断1996年2月3日丽江M_(s)7.0地震及7月2日丽江M_(s)5.2较强余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是否为短临形变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位移协调比 短临形变前兆 丽江M_(s)7.0地震 断层活动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