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坳陷西部阿瓦特—博孜地区构造变形差异及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谢会文 陈龙 +3 位作者 吴超 陈汉林 顾成龙 程晓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2-1097,共16页
库车坳陷西部的阿瓦特-博孜地区位于构造挤压转换区,沿走向构造变形差异显著。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建模,模拟了其形成演化过程,讨论了差异变形的控制因素。阿瓦特地区盐下沿克深... 库车坳陷西部的阿瓦特-博孜地区位于构造挤压转换区,沿走向构造变形差异显著。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域进行了精细的地质建模,模拟了其形成演化过程,讨论了差异变形的控制因素。阿瓦特地区盐下沿克深断裂远距离逆冲推覆,形成上下叠置的两套沿侏罗系煤层滑脱的逆冲体系;盐上发育厚度较小的阿瓦特凹陷;盐构造以不整合型为主。博孜地区盐下在克深断裂以北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变形,以南为沿煤层的滑脱,整体为楔形叠瓦冲断构造;盐上发育厚度巨大的拜城凹陷;盐构造以整合型为主。模拟结果表明,温宿古隆起限制了中生界至古近系的沉积范围,阻碍了变形的向前传递,是造成阿瓦特-博孜地区变形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先存盐底辟构造和南天山的差异挤压作用对该区域的差异变形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综合地震剖面解释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演化过程表明,该区域构造活动具有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构造变形开始于早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时期,在上新世早期康村组沉积之后发生显著的构造加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西部 构造建模 离散元数值模拟 古隆起 差异变形 盐底辟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无线充电保护系统
2
作者 钱绣洁 陈瀚林 +2 位作者 马海霞 杨雁南 蓝建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5-770,共6页
为了提高智能家居远程激光无线充电系统使用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无线充电保护系统。针对贴附于智能家居表面的光伏电池属于小目标,具有不易识别的难点,改进得到了YOLOv7-NH网络模型,设立保护监测区,并融入帧间差分法... 为了提高智能家居远程激光无线充电系统使用的安全性,采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无线充电保护系统。针对贴附于智能家居表面的光伏电池属于小目标,具有不易识别的难点,改进得到了YOLOv7-NH网络模型,设立保护监测区,并融入帧间差分法用于实时监控充电区域;通过创设原理分析-算法框架搭建-环境调试等环节,编写了对充电目标所在区域进行图像监控的保护算法,并搭建了测试系统。结果表明,当激光发射端与充电目标距离在10 m以内,基于该算法搭建的保护系统的响应启动时间均低于1 ms,即当移动异物以低于常规速率1.5 m/s进入大小为40 mm×40 mm的保护监测区时,该保护系统能够在其运动到激光束所在光路前停止激光发射。这一结果对室内激光远程无线充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远程无线充电 深度学习 YOLOv7-NH 帧间差分法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100 kVp单能量图像在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诚 陈险峰 +4 位作者 桂绅 钟志林 陈翰林 崔敏 邓文俊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评估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在100 kVp低辐射剂量条件下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23年5月—2024年3月在武汉亚心总医院使用DLCT扫描的腹部增强检查110例[男54例,女56例,(57.47±15.07)岁]。采用随机法分... 目的评估第二代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在100 kVp低辐射剂量条件下CT门静脉成像(CTPV)的图像质量。方法收集2023年5月—2024年3月在武汉亚心总医院使用DLCT扫描的腹部增强检查110例[男54例,女56例,(57.47±15.07)岁]。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A组120 kVp(n=50)与研究组B组100 kVp(n=60)。将A组CTPV的原始数据重建为常规混合能量图像(CI),B组CTPV的原始数据重建为CI和40~80 keV(间隔10 keV)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测量所有图像的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CT值、标准差(SD)、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并由两位影像科医生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结果A组有效辐射剂量(ED)为(4.05±1.23)mSv,B组为(1.92±0.21)mSv,辐射剂量降低了52.59%。B组40、50、60 keV VMI的门静脉及其分支平均CT值、SNR和CNR均高于A、B两组的CI(所有P<0.0001),其中40和50 keV VMI的SNR和CNR最高,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0和50 keV VMI的SD和A组处于相同的水平(P>0.05),60~80 keV VMI的SD显著低于A组(P<0.05)。主观图像质量评估显示50 keV VMI评分为5分(最佳)的占比最高(75%),主观一致性较好(所有Kappa值>0.8)。结论采用100 kVp DLCT的50 keV VMI,和120 kVp的常规图像相比,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能级图像 门静脉 低辐射剂量
下载PDF
新生代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的构造耦合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磊 杨惠童 +12 位作者 张永庶 张军勇 魏岩岩 黄凯 曹冯威 葛梦佳 叶雨晖 陈琰 唐建超 林秀斌 肖安成 陈汉林 杨树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9-2955,共17页
新生代以来,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古老造山带和盆地在印-亚板块汇聚作用下重新复活,在青藏高原外围形成了现今全球最大的陆内挤压构造域,被称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其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深入认识陆-陆碰撞如何影响大陆内部变形有重要意义。柴... 新生代以来,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古老造山带和盆地在印-亚板块汇聚作用下重新复活,在青藏高原外围形成了现今全球最大的陆内挤压构造域,被称为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其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深入认识陆-陆碰撞如何影响大陆内部变形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四周均被巨型造山带所围限,共同构成了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主体。本文利用最新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地表地质和已发表的深反射地震数据,将上地壳变形与岩石圈深部变形有机结合,系统刻画了柴达木盆地与周缘三大造山带之间岩石圈尺度的构造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北东段的盆山汇聚过程与机制。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在上地壳尺度发育一系列倾向造山带的基底卷入高角度逆断裂体系,自新生代早期就开始活动,以垂直的基底抬升为主,水平缩短量有限;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深度则发育倾向盆地一侧的深大断裂,使得柴达木盆地与周缘造山带之间发生截然的莫霍面错断。这些变形特征揭示柴达木盆地与南侧祁曼塔格—东昆仑山、北东侧南祁连山之间发育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楔,即盆地的岩石圈楔入至增厚的造山带下地壳,其发育主要受盆地与造山带岩石圈强度的横向不均一性控制。与上述挤压性盆山结构不同,阿尔金断裂作为一条巨型的左旋走滑断裂,直接切穿了柴达木盆地与西北侧阿尔金山的岩石圈,是柴达木盆地挤压成盆与变形的侧向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 盆山耦合 岩石圈构造楔 地震反射剖面 接收函数成像剖面
下载PDF
塔西南地区古隆起迁移及对造山作用和储集层发育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严佳凯 陈汉林 +4 位作者 程晓敢 陈永权 曾昌民 陈才 吴鸿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9,共11页
在钻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系统解释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简称塔西南)典型地震剖面,建立区域性的地质格架剖面,进而恢复各构造时期的剥蚀厚度,并编制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各时期古构造平面形态图,以分析早古生代晚期古隆起的空间展布、形成演化... 在钻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系统解释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简称塔西南)典型地震剖面,建立区域性的地质格架剖面,进而恢复各构造时期的剥蚀厚度,并编制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各时期古构造平面形态图,以分析早古生代晚期古隆起的空间展布、形成演化以及迁移规律。研究表明:早古生代晚期,塔里木盆地存在1个广布塔西南地区、统一的区域性古隆起,称之为塔里木西南部古隆起。前人所提出的“塔西南古隆起”和“和田古隆起”不是两个独立的古隆起,而是本次所识别出古隆起的时空迁移演化的结果。该古隆起始于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古隆起初具规模、幅度增大;志留纪时期古隆起稳定隆升,隆起范围快速向东部扩大,皮山—和田等区域成为古隆起的一部分,其构造高部位迁移到皮山—和田地区;泥盆纪古隆起开始逐渐缩小,范围仅限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皮山—和田一带;石炭纪古隆起成为水下隆起,古隆起逐渐消亡。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隆起属于早古生代晚期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其形成演化与塔里木盆地南部西昆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有关。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古隆起从塔西南的西北部迁移到南部的皮山—和田一带,表明西昆仑早古生代造山作用从中奥陶世末开始于西段,呈“剪刀式”自西向东发展。古隆起的迁移演化控制了塔西南地区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末和中泥盆世末3期不整合的发育和不整合之下风化壳溶蚀缝洞储集层的空间分布,而古隆起构造高部位的迁移对风化壳溶蚀缝洞储集层的发育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剥蚀 古构造平面形态 时空迁移 早古生代造山作用 塔西南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制备高强度砼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宝珍 王章琼 +4 位作者 谢哲 夏后勇 吴俊 陈翰林 张一伟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为研究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掺入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0、10%、20%的粉煤灰和0、0.23%、0.45%的聚丙烯纤维制备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抗折、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 为研究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掺入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0、10%、20%的粉煤灰和0、0.23%、0.45%的聚丙烯纤维制备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抗折、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和0.4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粉煤灰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同时掺入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时,随着两种材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当粉煤灰质量分数为10%、聚丙烯纤维质量分数为0.23%时,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42.5、7.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粉煤灰 聚丙烯纤维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下载PDF
Surface Processes Driving Intracontinental Basin Subsidence in the Context of India–Eurasia Collision:Evidence from Flexural Subsidence Modeling of the Cenozoic Southern Tarim Basin along the West Kunlun Foreland,NW Tibetan Plateau
7
作者 HUANG Hao LIN Xiubin +4 位作者 AN Kaixuan ZHANG Yuqing chen hanlin chenG Xiaogan LI Chuny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78-1786,共9页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has produced a number of Cenozoic deep intracontinental basins,which bear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revealing the far-afield responses to the remote collision.Despite their significance,th...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has produced a number of Cenozoic deep intracontinental basins,which bear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revealing the far-afield responses to the remote collision.Despite their significance,their subsiding mechanism remains the subject of debate,with end-member models attributing it to either orogenic or sedimentary load.In this study,we conduct flexural subsidence modeling with 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astic plate model on the Hotan-Mazatagh section along the southern Tarim Basin,which defines a key region in the foreland of the West Kunlun Orogen,along the NW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rogenic load of West Kunlun triggers the southern Tarim Basin to subside by up to less than ~6 km,with its impact weakening towards the basin interiors until ~230 km north from the Karakax fault.The sedimentary load,consisting of Cenozoic strata,forces the basin to subside by ~2 to~7 km.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treat of the proto-Paratethys Sea and the paleogeographic reorganization of the Tarim Basin,we propose that surface processes,in particular a shift from an exorheic to an endorheic drainage system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equent thick sedimentary load,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forming deep intracontinental basi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ural subsidence modeling India-Eurasia collision West Kunlun Tarim Basin Northwest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Migration of paleo-uplift 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rogenesis and reservoir development, NW China
8
作者 YAN Jiakai chen hanlin +4 位作者 chenG Xiaogan chen Yongquan ZENG Changmin chen Cai WU Hongx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1期99-110,共12页
Based on well horizon calibration,the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were interpreted systematically,regional geological sections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regional denudation thickness of each te... Based on well horizon calibration,the typical seismic profiles 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were interpreted systematically,regional geological sections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regional denudation thickness of each tectonic period was restored.On this basis,the plane morphology maps of ancient structures of the Cambrian pre-salt dolomite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compiled,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development,evolution and migration of paleo-uplift in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 were analyzed.In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there existed a unified regional paleo-uplift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which is called the southwestern Tarim plaeo-uplift.The“Tarim SW paleo-uplift”and“Hetian paleo-uplift”proposed in previous literatures are not independent,but the result of the spatio-temporal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emerged at the end of Middle Ordovician,and took its initial shape with increased amplitude in the Late Ordovician.During the Silurian,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rose steadily and expanded rapidly to the east,incorporating Pishan-Hetian and other areas,with the structural high locating in the Pishan-Hetian area.During the Devonian,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began to shrink gradually,to a limited range in the Pishan-Hetian area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During the Carboniferous,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became an underwater uplift,that is,the paleo-uplift gradually died out.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belongs to the forebulge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foreland basin in the late Early Paleozoic,and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are related to the early Paleozoic orogeny of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 in the south of the Tarim Basin.The migra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from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to the Pishan-Hetian area indicates the early Paleozoic orogenic process of the West Kunlun orogenic belt,which started in the western section at the end of Middle Ordovician and extended from west to east in a“scissor”style.The mi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formities at the end of Middle Ordovician,the end of Late Ordovician,and the end of Middle Devonian,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fracture-cave reservoirs in weathered crust below the unconformities in the southwest of Tarim Basin.The migration of the structural high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paleo-uplif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solved fracture-cave reservoirs in weathered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O-UPLIFT DENUDATION planar morphology of ancient structure spatio-temporal migration Early Paleozoic orogeny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下载PDF
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一)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光亚 童晓光 +9 位作者 辛仁臣 温志新 马锋 黄彤飞 王兆明 于炳松 李曰俊 陈汉林 刘小兵 刘祚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3-652,共20页
基于全球4981个地质单元前寒武纪以来各地质时期(纪或世)的岩相古地理等地质特征分析,应用全球岩相古地理编图新方法,系统编制全球现今地理位置13个纪或世关键时间点的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古板块恢复成果实现古构造位置下的原型盆地和岩... 基于全球4981个地质单元前寒武纪以来各地质时期(纪或世)的岩相古地理等地质特征分析,应用全球岩相古地理编图新方法,系统编制全球现今地理位置13个纪或世关键时间点的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古板块恢复成果实现古构造位置下的原型盆地和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发育22种岩相组合和10种古地理单元,其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主要受板块解体、汇聚造山及大陆形成的影响;以前寒武纪及古生代7个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为例,前寒武纪晚期及寒武纪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大规模解体时期,造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较小,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扩展;泥盆纪随劳俄超大陆的形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开始增加,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萎缩;二叠纪潘基亚大陆形成,全球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的发育达到极盛,滨浅海相区分布十分局限。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为分析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成藏要素形成条件,揭示全球油气分布规律,科学预测油气富集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岩相古地理 古地理图 板块构造 原型盆地 构造演化 岩相组合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光亚 童晓光 +9 位作者 辛仁臣 温志新 马锋 黄彤飞 王兆明 于炳松 李曰俊 陈汉林 刘小兵 刘祚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868,共21页
基于中新生代6个地质时期现今地理位置和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及分析,重点阐述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合前寒武纪及古生代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 基于中新生代6个地质时期现今地理位置和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及分析,重点阐述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合前寒武纪及古生代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具有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陆生长时期的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显著增加;滨浅海相区具有前寒武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新近纪等3个明显的旋回,与之相对应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亦呈3个旋回;湖泊相在中新生代相对发育;蒸发岩盐沼相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其次是侏罗系和古近系烃源岩;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油气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泥页岩为盖层的油气藏数量及油气储量最多,而蒸发岩盖层封闭能力最强,可形成一些超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岩相古地理 板块构造 构造演化 烃源岩 储集层 盖层 油气分布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的研究——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为例
11
作者 陈汉林 游子娟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163-165,共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能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即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专业...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能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即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育人有机统一。国家对大气污染控制的非常重视,特别是化工行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处置,本文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的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为例,论述提高教师自身思政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为同类课程或相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全过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分段变形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汉林 李康 +5 位作者 李勇 吴鸿翔 程晓敢 曾昌民 师骏 张欲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33-1942,共10页
本文在精细地表构造地质学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开展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精细几何学解析,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 本文在精细地表构造地质学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开展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精细几何学解析,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规律,探讨构造变形分段性的控制因素。根据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变形特征,可以将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段,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乌泊尔段、苏盖特段、齐姆根段、柯东段与和田段,且各段又可分为1~4个的构造带。各段的构造样式存在较大差异,乌泊尔段表现为受主帕米尔断裂(MPT)和帕米尔北缘断裂(FPT)控制,帕米尔北缘断裂表现为地表突破和大规模的垂向位移,限定了冲断作用的往北传播,浅部发育了上新世以来的背驼盆地;苏盖特段表现为走滑逆冲作用导致的构造变形的特点,构造样式总体上靠近山前地区为堆垛构造,盆地内部为薄皮的叠瓦扇构造;齐姆根段受深部右行走滑断裂带控制,形成了向北东突出的走滑构造;柯东段则以逆冲作用为主,变形向盆地内部发生大规模的薄皮传播;和田构造段表现为南部发育高角度的铁克里克断裂及基底卷入构造,北部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北西向的喀什-叶城转换系统、北东向的库尔干右行压扭断裂带和齐姆根深部右行走滑断裂带、古近系的膏盐滑脱层、新近纪同构造沉积作用和乌拉根古隆起等对西昆山山前冲断带分段变形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带 变形特征 分段性 控制因素 西昆仑山前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印支运动期构造对后期构造和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晓敢 吴鸿翔 +3 位作者 李勇 陈汉林 章凤奇 师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昆仑山前后期的构造变形和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改造,研究区印支运动期构造特征识别较为困难。选择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西昆仑山前中段,野... 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昆仑山前后期的构造变形和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改造,研究区印支运动期构造特征识别较为困难。选择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西昆仑山前中段,野外露头调查、钻井和地震资料等综合研究表明,西昆仑山前发育印支运动期褶皱冲断带,形成一系列逆冲断层和北东翼陡、南西翼缓的背斜,这与晚三叠世塔里木板块与羌塘地体最终完成陆—陆碰撞形成的北—北东向挤压有关。印支运动期发育的古断层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挤压下复活,从而造成两期背斜上下叠置,构造高点重合。因此,印支运动期构造格局极大地限制了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构造变形。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奠定了中生代的古地形格局,并对侏罗纪—白垩纪沉积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受深部印支运动期逆冲断层控制的北西—南东向斜列式分布的古隆起,是造成该区白垩系分布和储集层物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昆仑山前 印支运动期 古隆起 构造变形 沉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沉积物源分析及对盆地属性的制约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汉林 黄伟康 +5 位作者 李勇 章凤奇 吴鸿翔 杨志林 黄少英 杨树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6-766,共11页
新元古代是全球大地构造演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经历了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的过程。作为我国三个最主要的克拉通盆地之一的塔里木盆地,其发育的新元古界南华系和震旦系沉积体系纪录了大量新元古代盆地构造属性和板块... 新元古代是全球大地构造演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经历了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的过程。作为我国三个最主要的克拉通盆地之一的塔里木盆地,其发育的新元古界南华系和震旦系沉积体系纪录了大量新元古代盆地构造属性和板块动力学信息,同时也是塔里木克拉通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什艾日克剖面震旦系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沉积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碎屑锆石U-Pb定年和物源示踪研究。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碎屑锆石存在约2600,2300,2000~1800,790~730和620 Ma等5个年龄峰值,其中2600,2300和2000~1800 Ma年龄峰值的碎屑锆石来自于塔里木克拉通内部新太古代-中元古代基底;790~730 Ma年龄峰值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塔里木盆地新元古代晚期的裂谷岩浆作用形成的岩浆岩;而620 Ma年龄峰值的锆石直接来自地层沉积时的岩浆作用,表明碎屑物质可能来源于塔里木盆地本身。结合地震剖面所具有断陷-坳陷的结构特征、南华系快速充填的浊积岩沉积建造、震旦系由碎屑岩建造转变为海相碳酸盐岩建造、震旦系苏盖特布拉克组沉积同期的岩浆作用,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震旦系经历了裂谷性盆地的断-坳转换阶段和坳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年代学 物源分析 盆地属性 震旦纪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广东单丛茶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波 陈勤 +6 位作者 陈汉林 唐颢 黎健龙 陈佳琳 陈义勇 刘嘉裕 唐劲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量20%~30%(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7%~0),产量增加4.9%~12.3%,且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年经济效益每公顷增加1.51~3.26万元。其中,控释肥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58.0%和10.9%;有机替代模式品质提升最显著,氨基酸增加10.2%,可溶性糖增加9.6%,酚氨比下降13.4%。控释肥和有机替代两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广东单丛茶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化肥减施增效 品质成分 肥料农学效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沉积盆地构造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前沿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树锋 贾承造 +9 位作者 陈汉林 贾东 魏国齐 肖安成 郭召杰 程晓敢 吴磊 尹宏伟 章凤奇 林秀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共14页
系统分析前人在沉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沉积盆地构造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的前沿与发展方向。沉积盆地构造核心理论包括盆地分类理论、成盆机制理论、变形定量分析理论和盆地充填过程理论。盆地分类理论是依据不同分类... 系统分析前人在沉积盆地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沉积盆地构造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方法的前沿与发展方向。沉积盆地构造核心理论包括盆地分类理论、成盆机制理论、变形定量分析理论和盆地充填过程理论。盆地分类理论是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建立盆地分类方案,其发展趋势是基于资源与构造背景的原型盆地分类和基于盆地演化的叠合盆地分类;成盆机制理论是定量模拟不同作用机制下(纯热机制、构造作用、负载作用)盆地沉降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其发展趋势是三维成盆动力学模拟;变形定量分析理论包括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临界楔理论和盐构造理论,其发展趋势是三维构造建模与三维定量变形分析;盆地充填过程理论主要开展不同构造成因盆地的充填过程对比与盆山过程的源汇分析,其发展趋势是多元源汇分析与定量化盆地分析。沉积盆地构造关键前沿技术包括三维构造建模技术、构造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技术和基于三维构造恢复的裂缝预测技术。构造物理模拟技术包括了基于工业CT扫描成像物理模拟技术:可以无损动态监测构造带内部变形演化过程,精确构建变形带三维空间展布形态;基于PIV的有限应变分析的物理模拟技术:可以定量分析变形的演化过程,直观展示应变分布特征,探讨构造应变动态分布规律;基于超重力离心机的构造物理模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尺度构造流变过程,探讨岩石圈浅层脆性变形与深层韧性流变之间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 核心理论 关键技术 成盆机制 变形定量分析 盆地充填过程
下载PDF
5种常用病毒灭活剂的应用概述
17
作者 史大庆 肖永珍 +4 位作者 陈汉林 陈金仙 王灵 齐冬梅 林德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病毒灭活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过程。病毒的灭活效率常受到病毒特性、灭活剂种类、灭活目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通常病毒特性和病毒灭活后的用途决定了灭活剂的选择,疫苗研制需病毒完全灭活的同时保持病毒保护性抗原... 病毒灭活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的过程。病毒的灭活效率常受到病毒特性、灭活剂种类、灭活目的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通常病毒特性和病毒灭活后的用途决定了灭活剂的选择,疫苗研制需病毒完全灭活的同时保持病毒保护性抗原表位结构完整,以诱导有效的宿主免疫反应;分子生物学检测则需要病毒基因组完整等。因此选择适宜的灭活剂对高致病性病原进行灭活是病原分子诊断、血清学分析以及疫苗开发等后续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越来越多的病毒灭活剂被开发和利用,本文选择5种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化学类病毒灭活剂:甲醛(Formaldehyde)、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胍基离序盐(Guanidium based chao-tropicsalts)、补骨脂素(Psoralen)、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对其灭活机理、病毒灭活特点以及灭活病毒在后续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如下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β-丙内酯 胍基离序盐 补骨脂素 过氧化氢 病毒灭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凤奇 石许华 +7 位作者 杨小平 曹龙 励音骐 张丰 刘艳 程晓敢 陈汉林 杨树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地球科学类课程教学在如何适应未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论文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导论》课程为例,对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思政融入和课程... 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地球科学类课程教学在如何适应未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论文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导论》课程为例,对教学内容拓展、课程思政融入和课程教学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做了介绍,并对未来学科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分析指出,课程教学改革要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根本,夯实地球科学基础,拥抱新技术新方法,并面向地球系统科学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改革 学科交叉 课程思政 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地球系统科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流线箱梁风嘴侧主动气动翼板的颤振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林 王子龙 +2 位作者 陈翰林 李珂 葛耀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6,共11页
基于气动外形优化的传统被动气动措施难以满足跨度不断增大带来的抗风性能新挑战,主动气动措施被寄予期望。结合现实需求,基于主动翼板提出新型桥梁颤振控制方法,设计并制作主梁-主动翼板缩尺检验模型。在箱梁两侧设置一对水平翼板,通... 基于气动外形优化的传统被动气动措施难以满足跨度不断增大带来的抗风性能新挑战,主动气动措施被寄予期望。结合现实需求,基于主动翼板提出新型桥梁颤振控制方法,设计并制作主梁-主动翼板缩尺检验模型。在箱梁两侧设置一对水平翼板,通过传感器感知主梁的运动行为,对其施加相对主梁振幅的特定放大倍数(增益系数)的反制运动,借助翼板的运动来影响主梁周围的流场,从而提高主梁的颤振稳定性,实现完整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在均匀流条件下,通过调整翼板运动函数中的增益系数和翼板与主梁的相位差组合,揭示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两侧翼板的相位差组合与增益系数均显著影响系统的颤振性能,当迎风侧翼板与主梁的运动保持相位差180°~360°,背风侧翼板与主梁的运动保持相位差0°~180°时,可以提高系统的颤振性能。当增益系数介于1~9时,过小的增益系数对系统颤振性能改善有限,过大的增益系数会恶化系统的颤振性能,当增益系数介于3~4时存在最佳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颤振 气动措施 气动翼板 相位差 增益系数
下载PDF
冷却塔群塔干扰条件下脉动风压分布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林 陈翰林 +2 位作者 钱永丰 李敬生 葛耀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3,I0001,共12页
冷却塔群塔为常见的群体建筑物组合形式,存在复杂的塔群干扰效应。传统的群塔干扰效应研究通常面向塔筒等效静风荷载,忽略了群塔组合对于脉动风压分布模式干扰效应的量化研究。为了研究群塔组合条件下脉动风压的干扰分布模式,选取具备... 冷却塔群塔为常见的群体建筑物组合形式,存在复杂的塔群干扰效应。传统的群塔干扰效应研究通常面向塔筒等效静风荷载,忽略了群塔组合对于脉动风压分布模式干扰效应的量化研究。为了研究群塔组合条件下脉动风压的干扰分布模式,选取具备多种气动干扰特点的八塔组合矩形布置方案为研究对象,对群塔进行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获取了不同风向角条件下塔筒表面的脉动风压分布。在"迎风来流"、"侧风来流"和"背风来流"等三种典型来流模式下,结合风向角的变化将脉动风压分布形式总结为"V"型、"M"型、半"V"型+半"M"型三类,探讨了干扰影响脉动风压分布的机理,发现可将脉动荷载的干扰效应分为"弱干扰"、"非对称强干扰"和"对称强干扰"三种类别;在量化表达脉动风压干扰分布方面提出了脉动风压分布的九项式拟合公式,并按照三类分布模式给出了脉动风压的推荐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群塔组合 干扰效应 脉动风荷载 分布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