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时间长短对《儿科学》学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章虎 孙妍 +2 位作者 刘琦 陈益平 张海邻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时间长短对《儿科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53人纳入研究,研究组59人,对照组94人。研究组学生第1年接受传统授课模式,后3年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对照组前3... 目的: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时间长短对《儿科学》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共153人纳入研究,研究组59人,对照组94人。研究组学生第1年接受传统授课模式,后3年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对照组前3年接受传统授课,第4年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授课。以问卷调查形式搜集资料,包括对上课形式的兴趣、记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两组学生能力提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学生随堂答题分数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学生喜欢混合式教学形式更多(Z=2.152,P<0.05),且有更多学生对医学知识兴趣有提高(Z=2.117,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更多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得到提升(Z=2.258,P<0.05),研究组随堂答题分数更高[60(50,70) vs.60(40,60),P=0.001]。在知识点理解深度、记忆能力、思考能力、解决案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课堂发言能力提升方面,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接触该教学模式时间越长,搜集信息能力提升更多,且答题分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 儿科学 学习效果 学习能力
下载PDF
基于柔直控制的南方电网异步联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谢惠藩 苏寅生 +7 位作者 许士锦 徐光虎 罗会洪 陈亦平 彭光强 陈钦磊 杨荣照 刘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4,共8页
电网分区异步运行将成为未来南方电网发展趋势,针对分区异步电网间频率失去了同步性和一致性问题,开展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结构,优化确定运行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 电网分区异步运行将成为未来南方电网发展趋势,针对分区异步电网间频率失去了同步性和一致性问题,开展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控制器结构,优化确定运行关键控制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鲁西柔直工程作为试点实施分区异步电网频率同步运行,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控制能够有效保证分区异步运行电网间实际运行中频率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且与电网AGC策略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实施中未出现两侧电网功率振荡和频率振荡发散情况,有效改善分区电网频率稳定性和提升分区电网间功率的灵活性支援性能,同时也实现全网调频资源的实时、自动共享,推动构建全网统一的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网 频率同步运行 控制策略 鲁西柔直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肺部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黄夏冰 王馨苑 +3 位作者 李娟 陈一萍 农焦 黄德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胆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诱导建立AP肺损伤模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五味子乙素组、T...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部损伤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胆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诱导建立AP肺损伤模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五味子乙素组、TLR4过表达载体组、TLR4空载组、五味子乙素+TLR4过表达载体组,每组12只大鼠,再取12只SD大鼠仅翻动肠管不注射5%牛磺胆酸钠,作为假手术组。以药物分别干预大鼠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及各组大鼠腹水量与肺组织湿重/干重(W/D);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ELISA检测炎症细胞因子IL-6、IL-1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组织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病理损伤改变,模型组大鼠MV、PEF、PaO_(2)、OI显著降低(P<0.05),Ri、腹水量与W/D、PaCO_(2)、Holfbauer评分、血清淀粉酶、IL-6与IL-18水平、肺组织TLR4阳性细胞比例、TLR4与MYD88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五味子乙素+TLR4过表达载体组分别相比,五味子乙素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变程度均减轻,MV、PEF、PaO_(2)、OI均升高(P<0.05),Ri、腹水量与W/D、PaCO_(2)、Holfbauer评分、血清淀粉酶、IL-6与IL-18水平、肺组织TLR4阳性细胞比例、TLR4与MYD88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均降低(P<0.05);TLR4过表达载体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变程度均加重,MV、PEF、PaO_(2)、OI均降低(P<0.05),Ri、腹水量与W/D、PaCO_(2)、Holfbauer评分、血清淀粉酶、IL-6与IL-18水平、肺组织TLR4阳性细胞比例、TLR4与MYD88蛋白表达、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LR4空载组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减轻AP大鼠肺部损伤,修复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急性胰腺炎 肺部损伤
下载PDF
交⁃直⁃交异步系统准同步控制下直流动态功频响应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崇涛 陈亦平 +3 位作者 杨若朴 杨荣照 黄济宇 肖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7,共9页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 经直流输电互联的异步系统通过对直流输电实施附加控制,可实现异步系统的准同步运行,达到实时共享异步系统调频资源的目的。但在准同步控制的工程实践中,不合理的控制结构或参数配置将导致系统出现非预期的功率波动。首先,根据直流准同步附加控制,构建准同步系统的动态功频响应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直流控制参数对功率振荡的影响;进而,分析准同步控制导致的功率波动与传统功角振荡的异同;最后,以准同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功率波动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抑制直流功率波动的建议,并对准同步控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互联系统 准同步运行 动态功频响应 直流联络线 频率控制 功率振荡
下载PDF
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敏 陈一萍 +1 位作者 侯丽媛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从而为本土政策的制定提供可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轻度认知障碍 身体活动 综述
下载PDF
全球兽药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俊慧 周凯钰太 +4 位作者 王素春 冷寅赫 陈义平 范根成 王楷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兽药产业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全球兽药行业发展状况,对全球兽药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研发投入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受全球动物疫病频发、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兽药产业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全球兽药行业发展状况,对全球兽药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研发投入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受全球动物疫病频发、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公众对动物源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提高、宠物市场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全球兽药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5—2021年全球兽药总销售额从357.16亿美元增长到477.8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70%;全球兽药产业发展高度集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掌控了全球80.52%的兽药市场;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份额占比持续增长,从2005年的25%增加到2020年的30%,而兽用化学药品市场份额却呈下降趋势,从63%降到59%;全球兽药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宠物行业兽药销售额逐步上升,已接近食品动物份额;兽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全球兽药行业专利授权数量2019年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兽药产业结构及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以期为我国兽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产业 生物制品 发展现状 全球
下载PDF
基于轻量型移动测量系统的地外熔岩管3D探测与地表验证
7
作者 赵昕 梁福逊 +2 位作者 李健平 陈一平 杨必胜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熔岩管广泛存在于地球及地外天体,可为人类未来登陆地外天体提供天然庇护,地外熔岩管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熔岩管探测存在许多挑战,已有的地球熔岩管探测方案设备不便携、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低,难以用于地外熔岩管探测。针对上述问... 熔岩管广泛存在于地球及地外天体,可为人类未来登陆地外天体提供天然庇护,地外熔岩管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熔岩管探测存在许多挑战,已有的地球熔岩管探测方案设备不便携、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低,难以用于地外熔岩管探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型移动测量系统的熔岩管3D探测方法,利用穿戴式设备实现高效精细的地图构建和三维形态表达,并通过地球熔岩管探测进行验证。首先利用激光扫描高效获取熔岩管内点云,并基于迭代卡尔曼滤波算法生成熔岩管3D点云实时地图。然后结合地面滤波、管道壁提取、法向量估计等点云智能处理方法,实现熔岩管的三维智能化重建,并作形态学分析。选取海南省海口市的仙人洞及七十二洞作为地外熔岩管的模拟场景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熔岩管3D实时自主测图,生成的点云地图及3D模型相比于已有研究结果更精准、地貌形态细节信息更多,可更好地满足熔岩管的形态分析需求,有望为地外熔岩管探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岩管 轻量型移动测量系统 激光点云 三维建模 形态学分析
下载PDF
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琳俪 王琳 +1 位作者 陈以平 张先闻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6-101,共6页
综述中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近年研究发现,在尿酸性肾病治疗中,中药复方及单味药在减少尿酸盐沉积、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改善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了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尿酸性肾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脏病 病因病机 作用机制 中药研究
下载PDF
探地雷达对天体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
9
作者 徐懿 陈锐 +5 位作者 黄汉钧 孟新栋 陈一平 张领 张骏 肖龙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3,共9页
熔岩管是建立地外天体基地首选地之一。为验证探地雷达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的可行性,使用400MHz探地雷达对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中的七十二洞和卧龙洞进行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结果显示:管道上壁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时,雷达可清晰显... 熔岩管是建立地外天体基地首选地之一。为验证探地雷达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的可行性,使用400MHz探地雷达对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中的七十二洞和卧龙洞进行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结果显示:管道上壁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时,雷达可清晰显示上界面;当熔岩管上、下界面高度小于3m时,雷达图可观察到上、下分界面所在位置。使用遗传算法进行雷达数据反演,获得管壁介电常数,并与深度法和样品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反演算法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发现,样品孔隙度与介电常数存在关联性。探地雷达可有效测量地下熔岩管的内部空间信息,并用于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岩管 探地雷达 月球 就位探测 类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Point Transformer v2的点云枝叶分离方法研究
10
作者 马津 陈一平 +3 位作者 韩汀 王朝磊 张小海 张吴明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准确高效的点云枝叶分离对精确计算森林树木的垂直参数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研究方法计算成本高,且依赖先验知识导致泛化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基于点特征的Transformer网络进行自动化的森林场景三维点云的枝叶分离研究... 准确高效的点云枝叶分离对精确计算森林树木的垂直参数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研究方法计算成本高,且依赖先验知识导致泛化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基于点特征的Transformer网络进行自动化的森林场景三维点云的枝叶分离研究。该方法使用Point Transformer v2网络,首先利用网格编码模块提取可学习的局部结构关系,保留点云的几何拓扑结构;其次使用分组注意力实现多通道联合学习,降低特征的冗余度,提高计算的效率;最后构建了基于点的Transformer网络实现高精度森林树木三维点云语义分割,降低了对于先验知识的需求。使用地基激光扫描仪获取的加拿大和芬兰7个不同树种样地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枝叶分离实验和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网络整体精度(OA)为94.42%,mIoU为78.89%,能够适应不同树种、不同点云密度的森林场景的枝叶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深度学习 枝叶分离 POINT TRANSFORMER V2
下载PDF
壁面剪切应力评价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左心室节段性血流动力学特征
11
作者 杨萍 张剑梅 +4 位作者 薛军 张瑞平 李睿 陈义萍 何本祥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1,共10页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心腔内的节段性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以53名女子冰球运动员(27名优秀运动员、26名普通运动员)和24名健康对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无创测量L...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心腔内的节段性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以53名女子冰球运动员(27名优秀运动员、26名普通运动员)和24名健康对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向量成像技术无创测量LV二维结构、LV心尖二/三/四腔心切面室内相对压力差(intraventricular pressure difference,IVPD)和各节段壁面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分析快速射血期、收缩末期和快速充盈期IVPD峰值时相下WSS的组间差异,统计组间差异显著的WSS与LV结构参数和训练水平的相关性,探讨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心脏结构适应长期高水平训练的LV心腔内节段性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1)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左心室质量指数(LV mass index,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对室壁厚度指数(relative wall thickness index,RWTi)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在快速射血期,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下侧壁心尖段(apical lateral,ApL)的WSS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P=0.029);在收缩末期,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ApL(P=0.005)和下侧壁中间段(mid inferolateral,MIL;P=0.008)的WSS显著低于普通运动员,后间壁中间段(mid inferoseptal,MIS)的WSS显著低于普通运动员(P=0.027)和健康对照组(P=0.046);3)快速射血期ApL的WSS与RWTi显著负相关,与训练水平显著正相关;收缩末期ApL和MIL的WSS与LVMi、LVEDVi和LVESVi显著负相关,MIL和MIS的WSS与训练水平显著负相关。结论:1)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LV结构呈生理性增大,心腔内血流动力在收缩期呈节段性优化;2)运动员在长期专业训练中通过心腔内节段性血流动力的优化促进其心脏结构的生理性适应。研究结果可为运动员心脏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预防运动员心脏病理性重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球 心室内血流动力 壁面剪切应力 室内相对压力梯度 训练
下载PDF
治沟造地工程对小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效应
12
作者 曹婧 陈怡平 +2 位作者 毋俊华 张晶 陈静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治沟造地工程可缓解黄土高原耕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等问题,对小流域水土流失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该工程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效应尚不明确。选取延安地区典型未治理流域与治沟造地流域、典型新造地和坡耕地、生态... 治沟造地工程可缓解黄土高原耕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等问题,对小流域水土流失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该工程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效应尚不明确。选取延安地区典型未治理流域与治沟造地流域、典型新造地和坡耕地、生态拦截坝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土样氮磷质量分数和水样氮磷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连年耕作新造地耕作层土壤氮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传统坡耕地(P<0.05),且新造地氮下渗率高于坡耕地;生态拦截坝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硝氮和氨氮质量浓度总削减率分别达到44.3%、94.8%、91.2%和46.9%;未治理流域产流量是经治沟造地工程治理后流域产流量的29倍;小流域不同时期水体总磷、总氮、氨氮和硝氮质量浓度大小排序均为枯水期>全年期>丰水期,治沟造地工程对流域水体氮磷质量浓度削减率排序为总磷>总氮>氨氮>硝氮;治沟造地对流域总氮拦截量最大,其次为硝氮。总体上,治沟造地工程能够在“源头”和“过程”对氮磷面源污染物进行双重阻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面源污染 治沟造地 小流域 生态拦截坝 南沟模式
下载PDF
面向地外天体熔岩管的三维探测与形态研究
13
作者 杜雨萌 陈一平 +1 位作者 张帅 张吴明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4,共9页
针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对与月球、火星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区域内的熔岩管进行了实地勘测,提出了基于网格划分的天窗检测方法以及利用基于数据增强与多尺度特征学习网络的裂缝检测方法,对熔岩管内部结... 针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对与月球、火星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区域内的熔岩管进行了实地勘测,提出了基于网格划分的天窗检测方法以及利用基于数据增强与多尺度特征学习网络的裂缝检测方法,对熔岩管内部结构进行探测及形态研究;使用便携式手持激光扫描仪对管道内部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得高精度点云数据,在ContextCapture软件中完成三维建模,对管道内特殊的微型地貌天窗及其内壁裂隙进行了自动化的检测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扫描仪搭配点云处理软件及程序可以高效、直观且真实地还原熔岩管的形态结构,进行定量化分析,对管道内特殊的微型地貌可进行检测与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岩管 地外基地 三维建模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陈一平 李照文 +2 位作者 陈汝微 陈四清 陈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10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武汉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10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心理复原力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康纳-戴维森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小组模式干预对提升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效能感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其压力适应和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同伴支持小组模式 自我管理效能 社会支持 心理复原力
下载PDF
浅析基坑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15
作者 马昌慧 陈义平 +1 位作者 郭峰 李栋广 《工程勘察》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基坑工程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多专业联合设计,通过调整正负零的绝对标高和优化地下室层高等措施减小了基坑开挖深度;基于项目工期目标调整支撑结构布设,平面空间避开结构柱与剪力墙,竖向空间保证挖土的作... 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基坑工程的动态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多专业联合设计,通过调整正负零的绝对标高和优化地下室层高等措施减小了基坑开挖深度;基于项目工期目标调整支撑结构布设,平面空间避开结构柱与剪力墙,竖向空间保证挖土的作业面高度,减少基坑支护结构对主要节点工期的影响;运用静力触探技术连续测试并精准识别软土的分布区域,优化设计方案,节约造价。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基坑优化设计方法,该项目累计节省工期4个月,节约造价3100万元。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优化设计 栈桥 静力触探技术 软土 溶洞
下载PDF
女性的社会公平感影响她们的公共参与吗——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陈依萍 刘勇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从社会公平的视角研究女性的公共参与。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的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公平感对女性公共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女性的公共参与程度较低,社会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公平感对女性... 从社会公平的视角研究女性的公共参与。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的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公平感对女性公共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女性的公共参与程度较低,社会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公平感对女性公共参与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控制人口特征变量的影响和作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即女性的社会公平感越高,其公共参与度越高。另外,政治面貌、教育程度等人口特征因素对女性公共参与也有显著影响,中共党员相较于非党员有更高的公共参与度,教育程度高则公共参与度也高。社会工作力量在营造社会公平的氛围上有独特优势,将助力于女性的公共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公共参与 社会公平感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陈一平 陈四清 陈红 《内科》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收集...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8.78%。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有糖尿病史例数比例、有高血压史例数比例、有高脂血症史例数比例、有肝硬化例数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高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较为常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抗病毒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22年嘉兴市稻田杂草重发特点、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18
作者 王晔青 陈轶平 +3 位作者 徐伟东 曹梦娇 姚张良 陆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79-1883,共5页
由于异常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除草效果、直播栽培模式利于杂草生长、田间管理粗放易形成草害或药害等,2022年浙北平原稻区杂草发生程度重、发生类型多、防治效果差,草害明显重于常年。文章以嘉兴市为例,分析了2022年嘉兴地区稻田杂草重发... 由于异常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除草效果、直播栽培模式利于杂草生长、田间管理粗放易形成草害或药害等,2022年浙北平原稻区杂草发生程度重、发生类型多、防治效果差,草害明显重于常年。文章以嘉兴市为例,分析了2022年嘉兴地区稻田杂草重发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下一步稻田杂草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一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二要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改直播为移栽,减轻杂草发生;三要完善杂草防治技术,大力宣传推广,提高技术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杂草 发生特点 重发原因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国外帕金森病专科护士角色定位研究现状及启示
19
作者 张仙慧 陈一萍 +2 位作者 乔彩虹 侯丽媛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38,共3页
对国内外帕金森病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国外帕金森病专科护士角色定位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对我国帕金森病专科护士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帕金森病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专科护士 角色定位 护理管理 综述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farmland types on the Loess Plateau
20
作者 XU chen SU Cuicui +3 位作者 chen yiping MA Jifu WU Junhua JIANG Yao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653-664,共12页
Background,aim,and scope Soil microbes are important drivers of nutrient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f low.Reclaiming forest land for agricultural use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 Background,aim,and scope Soil microbes are important drivers of nutrient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f low.Reclaiming forest land for agricultural use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However,the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to soil reclamation in the dryland agroecosystem is less understoo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driven by land use conversion to promote nutrient cycling in reclaimed farmland.Materials and methods Based on the metagenomic technique,we evaluated the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newly created farmland(NF)after reclamation with two types of traditional farmland(slope farmland(SF),checkdam farmland(CF))on the Loess Plateau,and explored the response of nutrient cycling function to dominant genera and soil properties.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nd Acidobacteria were prevalent in the three types of farmlands.Compared with SF and CF,NF increas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ctinobacteria and Nocardioides,as well as genes related to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unctional genes related to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the NF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farmland(SF and CF).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nutrient cycling functional gen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ominant genera in the three types of farmlands.Except for pH,soil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enes related to amino acid metabolism and carbon cycle.Discuss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nutrient conditions of the soil may intensif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u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microbial populations.After long-term cultivation and fertilization,the soi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farmlan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NF,leading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dominant microbial groups.Microbes usually have functional redundancy to cope 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s.Soil microbes in traditional farmland may contain more genes related to replication and repair,cell growth and death,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in response to disturbances caused by agricultural practices.On the contrary,the NF was less disturb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and the soil properties were more similar to forest land,so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e function genes were more abundant.The nutrient cycling function was affected by th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dominant groups and soil properties,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and agricultural disturbance in different farmlands.Aspects of soil microbial-driven nutrient cycling in agriculture could be regulated in sustainable method.Conclusions The change from forest land to farmland kept more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function in the newly created farmland,while long-ter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have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farmland,resulting in the nutrient cycling function more concentra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crop growth.Recomme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Hence,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method to regulate microbial-driven nutrient cycling.The insights are meaningfu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land management in 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GENOMICS microbial function FARMLAND nutrient cycling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