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18个月后患者残疾心理适应能力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艳文 chow s.lam 唐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7,143,共6页
目的:调查及分析脊髓损伤18个月后患者残疾心理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78例及来自工伤康复互助组织的脊髓损伤患者83例,共161例,受伤时年龄18岁以上(18~62岁,平均36岁)且... 目的:调查及分析脊髓损伤18个月后患者残疾心理适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78例及来自工伤康复互助组织的脊髓损伤患者83例,共161例,受伤时年龄18岁以上(18~62岁,平均36岁)且伤后时间超过18个月(18~35个月,平均27个月)。问卷调查在2009年1月。4月完成.29例通过面谈、132例通过电话访谈方式完成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量表、残疾接受量表、Rosenberg自我尊重量表、抑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Zimet多维觉察社会支持量表。应用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残疾心理适应的因素。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的残疾心理适应与自评疼痛程度及WHO自我残疾评估呈一般负相关(r分别为-0.28、-0.40,P〈0.01),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呈一般正相关(r分别为0.45、0.36,P〈0.01),与自我尊重呈中度至高度正相关(r=0.65,P〈0.01),与抑郁呈中度至高度负相关(r=-0.66,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自我尊重及疼痛程度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残疾适应的三个主要因素(P〈0.01)。结论:脊髓损伤18个月后患者残疾适应态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残疾心理适应 康复心理
下载PDF
林氏就业准备量表在工伤职业康复中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徐艳文 罗筱媛 +1 位作者 卢讯文 chow s.lam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测量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普通话版本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观察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就业准备阶段的影响。方法共85例四肢骨折的受伤工人参与本次研究。资料收集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得。信度测试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目的测量林氏就业准备量表(LASER)普通话版本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观察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就业准备阶段的影响。方法共85例四肢骨折的受伤工人参与本次研究。资料收集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获得。信度测试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测试。效度检验主要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效度。重返工作岗位信心对于不同阶段受伤工人就业准备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到4个因子。重测组内相关系数0CC)为0.27~0.89,而4个阶段的内部一致性为0.691~0.796。重返工作岗位信心的强弱与不同准备阶段有较大的关系。结论LASER普通话版本的结构效度能反映受伤工人重返工作岗位的准备过程。部分条目信度较低,该版本需要在进一步修改后才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转变模型 受伤工人 重返工作岗位 职业康复
下载PDF
阴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何倩 陈颖 +5 位作者 chow s.lam 黄明敏 张倬秋 张树森 申文武 邓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预测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自尊量表(SES)、家庭关怀量表(APGAR)、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WHODAS-...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预测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自尊量表(SES)、家庭关怀量表(APGAR)、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WHODAS-Ⅱ)对101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线和6个月后的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患者6个月社会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素。结果患者社会功能改善与首发年龄(r=0.220)、阴性症状减分值(r=0.468)、一般病理症状减分值(r=0.392)、PANSS总分减分值(r=0.472)和WHODAS-Ⅱ减分值(r=0.247)相关(P均<0.05);社会功能改善的主要预测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阴性症状减分值〔决定系数变化(ΔR2)=0.197〕、首发年龄(ΔR2=0.048)、WHODAS-Ⅱ减分值和精神康复干预(ΔR2=0.031)。结论阴性症状改善是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短期社会功能改善的最大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改善
原文传递
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洪玲 岳速萍 +7 位作者 陈颖 黄明敏 张树森 张倬秋 邱凤贤 高金英 chow s.lam 邓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成组配对研究方法纳入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试验组36例,参与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计划,对照组56例,未参与会所。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采用成组配对研究方法纳入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试验组36例,参与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计划,对照组56例,未参与会所。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经济收入等均相互匹配。研究为期3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基线及3月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个人和社会功能(PSP)量表、家庭负担、生活满意度分值。结果经过精神康复会所模式的功能训练,试验组PSP增加(t=-3.172,P=0.003),家庭负担减轻(t=2.427,P=0.019),生活满意度提高(t=0.858,P=0.395),对照组3月后和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SP高于对照组(t=2.78,P=0.007),家庭负担低于对照组(t=-3.29,P=0.002),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0.441,P=0.661)。结论社区精神康复会所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知力,减轻疾病家庭负担,个人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会所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水平,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 会所模式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岳速萍 洪玲 +1 位作者 chow s.lam 邓红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严重,社会功能逐步退化[1].尽管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并预防复发的主要方法,但仍有25%~40%的有效服药患者饱受残留精神症状的困扰[2].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疗法(c...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严重,社会功能逐步退化[1].尽管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并预防复发的主要方法,但仍有25%~40%的有效服药患者饱受残留精神症状的困扰[2].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BT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近十年来,随着CBT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其相关研究也从简单的个案研究发展到随机对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就CB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周期 慢性迁延性疾病 认知功能受损 随机对照研究 药物治疗 精神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