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
336
1
作者
杨玲
李连弟
+1 位作者
陈育德
d.m.parkin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8-221,231,共5页
目的利用我国现有较完善的癌症发病死亡资料,对2000年及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进行了估计与预测,以期对我国恶性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拟合卫生部1991~1999年上报...
目的利用我国现有较完善的癌症发病死亡资料,对2000年及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进行了估计与预测,以期对我国恶性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拟合卫生部1991~1999年上报WHO的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结合我国第二次全死因调查结果及我国入选《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八卷的肿瘤登记处的癌症发病死亡数据,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基于Poisson分布),估计与预测2000年及2005年中国癌症的发病、死亡状况。结果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比较,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本世纪一个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其持续上升的趋势影响着我国卫生政策、资源配置策略的制定和调配。如何有效、有力的控制肿瘤将成为本世纪我国卫生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趋势预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登记和其他信息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d.m.parkin
R.Sankaranarayanan
汪祥辉
《中国肿瘤》
CAS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登记
流行病学
肿瘤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
278
3
作者
杨玲
李连弟
+1 位作者
陈育德
d.m.parkin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通过描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趋势,对2000年及2005年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状况进行估计和预测,以期为我国妇女乳腺癌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Joinpoint模型对常规监测死亡数据进行趋势分...
目的通过描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趋势,对2000年及2005年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状况进行估计和预测,以期为我国妇女乳腺癌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Joinpoint模型对常规监测死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合第二次死因调查结果及部分肿瘤登记处的数据,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基于Poisson分布),估计与预测近年中国乳腺癌的发病、死亡状况。结果尽管20世纪70~90年代初我国女性乳腺癌总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中青年妇女年龄别死亡率明显上升,导致了我国城乡妇女乳腺癌在近15年间,发病与死亡的年龄调整率及绝对人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5年,乳腺癌发病人数将增加4.7万,死亡增加1.3万。结论由于危险因素、人口增长及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乳腺癌将是我国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与控制,将成为未来中国肿瘤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妇女
乳腺癌
发病趋势
死亡趋势
估计
预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
336
1
作者
杨玲
李连弟
陈育德
d.m.parkin
机构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卫生部卫生信息中心
国际癌症登记协会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8-221,231,共5页
文摘
目的利用我国现有较完善的癌症发病死亡资料,对2000年及2005年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进行了估计与预测,以期对我国恶性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拟合卫生部1991~1999年上报WHO的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结合我国第二次全死因调查结果及我国入选《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八卷的肿瘤登记处的癌症发病死亡数据,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基于Poisson分布),估计与预测2000年及2005年中国癌症的发病、死亡状况。结果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比较,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本世纪一个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其持续上升的趋势影响着我国卫生政策、资源配置策略的制定和调配。如何有效、有力的控制肿瘤将成为本世纪我国卫生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趋势预测
流行病学
Keywords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Trends, Projections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登记和其他信息系统
被引量:
4
2
作者
d.m.parkin
R.Sankaranarayanan
汪祥辉
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描述流行病学部
出处
《中国肿瘤》
CAS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肿瘤
登记
流行病学
肿瘤控制
分类号
R730.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的估计与预测
被引量:
278
3
作者
杨玲
李连弟
陈育德
d.m.parkin
机构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卫生部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际癌症登记协会英国牛津大学
出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8-440,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描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趋势,对2000年及2005年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状况进行估计和预测,以期为我国妇女乳腺癌临床、基础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Joinpoint模型对常规监测死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合第二次死因调查结果及部分肿瘤登记处的数据,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基于Poisson分布),估计与预测近年中国乳腺癌的发病、死亡状况。结果尽管20世纪70~90年代初我国女性乳腺癌总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中青年妇女年龄别死亡率明显上升,导致了我国城乡妇女乳腺癌在近15年间,发病与死亡的年龄调整率及绝对人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0年至2005年,乳腺癌发病人数将增加4.7万,死亡增加1.3万。结论由于危险因素、人口增长及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乳腺癌将是我国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与控制,将成为未来中国肿瘤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重点之一。
关键词
中国妇女
乳腺癌
发病趋势
死亡趋势
估计
预测
Keywords
Women,China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trends
Estimation
Prediction
Mortality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
杨玲
李连弟
陈育德
d.m.parkin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肿瘤登记和其他信息系统
d.m.parkin
R.Sankaranarayanan
汪祥辉
《中国肿瘤》
CAS
199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的估计与预测
杨玲
李连弟
陈育德
d.m.parkin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7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