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18年中国东部主要木本植物展叶始期的温度相关时段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陶泽兴 葛全胜 +1 位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777-7789,共13页
木本植物春季展叶始期的年际变化通常受其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气温影响,这个时段被称作温度相关时段(temperature-relevant period,TRP)。TRP开始时间和长度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增暖对植物发育过程的影响。利用中国物候网观测数据,分析了1980... 木本植物春季展叶始期的年际变化通常受其发生前一段时间的气温影响,这个时段被称作温度相关时段(temperature-relevant period,TRP)。TRP开始时间和长度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增暖对植物发育过程的影响。利用中国物候网观测数据,分析了1980—2018年中国东部8个代表性站点162种木本植物展叶始期的TRP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长度变化。结果显示:(1)亚热带站点比温带站点木本植物的平均TRP开始时间早约43 d,长度长约13 d。(2)TRP开始时间在温带地区北部(哈尔滨和牡丹江)变化不显著,在南部(北京、西安和民勤)以0.41—0.53 d/a的速度显著提前。在亚热带,除桂林外,其他站点展叶始期TRP长度延长和缩短的物种比例相近。这表明气候增暖对不同站点植物TRP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增暖的幅度,还和站点的背景气候条件相关。(3)乔木TRP平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比灌木晚6.49 d和3.92 d,TRP长度略短于灌木。这与灌木采取机会主义的生存策略有关,而乔木在春季的展叶期较为保守以降低霜冻风险。(4)无论在亚热带还是温带地区,展叶越早的物种,TRP开始时间越早,长度越短,展叶始期与季前温度的相关性越强。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及物候模型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展叶始期 木本植物 季前温度 相关时段 中国东部
下载PDF
利用控制实验研究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综述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植 王焕炯 +1 位作者 戴君虎 葛全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119-9129,共11页
物候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发育节点。长时间地面物候观测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受温度升高、降水与辐射变化等影响,以每10年2 d到10 d的速率提前。但因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因子的机制仍不清... 物候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发育节点。长时间地面物候观测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受温度升高、降水与辐射变化等影响,以每10年2 d到10 d的速率提前。但因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因子的机制仍不清楚,导致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植物物候变化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控制实验成为探究气候因子对植物物候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综述了物候控制实验中不同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等)的控制方法。总结了目前为止控制实验在植物物候对气候因子响应方面得到的重要结论,发现植物春季物候期(展叶、开花等)主要受冷激、驱动温度与光周期的影响,秋季物候期(叶变色和落叶)主要受低温、短日照与水分胁迫的影响。提出未来物候控制实验应重点解决木本植物在秋季进入休眠的时间点确定、低温和短日照对木本植物秋季物候的交互作用量化、草本植物春秋季物候的影响因子识别等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气候因子 温度 水分 光照 控制实验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典型木本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韵佳 葛全胜 +1 位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135-8143,共9页
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是指气温每变化1℃,物候期变化的天数。展叶始期对温度响应更敏感的植物能够在生长季初期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研究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变化有助于评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选择1963... 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是指气温每变化1℃,物候期变化的天数。展叶始期对温度响应更敏感的植物能够在生长季初期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研究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变化有助于评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选择1963—2014年10个站点163种植物的展叶始期资料,利用滑动分析法计算了每15a各植物的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温度敏感度的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并讨论了导致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变化的可能原因。主要结论为:在全部313条展叶始期时间序列中,60.1%的序列温度敏感度呈升高趋势,其中显著升高的占40.0%(P<0.05);39.9%的序列温度敏感度降低,其中显著降低的占28.4%。在空间分布上,温带地区的6个站点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平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北京地区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升高最为普遍,显著升高的物种比例达到75.0%(P<0.05)。而亚热带站点(除合肥外)的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主要呈降低趋势。其中,长沙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显著降低的物种比例最高,达68.4%。冬季冷激量和春季气温变率是影响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冬季冷激量降低将导致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降低,而春季气温变率降低将导致植物展叶始期温度敏感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温度敏感度 展叶始期 气候因子 中国
下载PDF
北京地区木本春季物候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4
作者 高新月 戴君虎 陶泽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53-10263,共11页
植物物候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性状,也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现已成为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物候研究多假设物候由气候因素决定,如气温、降水、光照等,并主要从植物物候的年际变化角度探讨了气候因素对物候特... 植物物候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性状,也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现已成为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物候研究多假设物候由气候因素决定,如气温、降水、光照等,并主要从植物物候的年际变化角度探讨了气候因素对物候特征的影响。然而,不同物种的物候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植物物候还与自身生物学特性(如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有关,但植物生物学特性如何影响植物物候仍缺乏深入研究。基于北京地区44种木本植物1965—2018年的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观测资料,以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3类物候特征(平均物候期、物候对温度的响应敏感度和物候期的积温需求)为例,探究植物物候特征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关系。首先,利用系统发育信号Blomberg′s K和进化模型检验植物物候特征是否具有系统发育保守性,并通过系统发育信号表征曲线直观表达植物物候特征的进化模式;之后,利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植物生活型、传粉型与物候特征的关系,以揭示不同植物的资源利用方式及生存策略的差异。研究发现:(1)除展叶始期的温度敏感度外,其余物候特征的进化均受随机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力的共同作用,可推断物候特征具有系统发育保守性,即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物候特征越相似。(2)开花始期的系统发育信号强度比展叶始期更大,表明繁殖物候的系统发育可能比生长物候更保守。(3)植物展叶始期及其积温需求与生活型密切相关。灌木比乔木的展叶时间早、积温需求少。植物开花始期与传粉型相关,风媒植物开花显著早于虫媒植物。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物候变化的生物学机制,对于丰富物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植物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叶始期 开花始期 系统发育 功能性状 北京
下载PDF
中国典型观赏植物花期模型建立及过去花期变化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仲舒颖 葛全胜 +1 位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6-2129,共14页
建立花期物候模型可实现观赏植物花期的精确预报,为"樱花节"、"桃花节"等时令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选择花期观赏价值高、分布范围广泛的四种典型观赏植物进行研究,包括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 建立花期物候模型可实现观赏植物花期的精确预报,为"樱花节"、"桃花节"等时令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选择花期观赏价值高、分布范围广泛的四种典型观赏植物进行研究,包括桃(Amygdalus persica)、杏(Armeniaca vulgaris)、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利用这些植物在中国42个站点的始花期和末花期观测资料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并检验了可模拟不同站点和年份始花期和末花期的时空物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62—2013年四种植物的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序列,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时空物候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大区域和长时间的花期变化,对始花期、末花期和花期长度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多在4~6d之间;(2)模拟得到的花期物候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其中随纬度的变化最为显著。纬度每升高1°,始花期和末花期推迟1.23~4.46d,花期长度缩短0.07~1.47d;(3)过去50年,所有植物平均始花期、末花期均显著提前,提前趋势在(0.95~1.61)d/10a之间。紫丁香始花期与末花期的提前趋势空间差异较小,而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提前趋势在分布区北部明显强于南部;(4)花期长度在过去50年间变化较弱,除紫丁香表现出较强的延长趋势(0.20d/10a)外,其他三种植物的花期长度变化趋势在(-0.01~0.07)d/10a之间,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典型观赏植物花期物候模拟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期物候 典型观赏植物 时空变化 物候模型 中国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影响下北海公园冰上运动季的特征与情景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浩龙 周宇 +3 位作者 刘俊 戴君虎 葛全胜 齐晓波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50,共16页
北海公园冰上运动是北京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及冬季休闲旅游的代表性符号,强化其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对于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践行“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指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源文献中提取分析了其冰场多年启... 北海公园冰上运动是北京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及冬季休闲旅游的代表性符号,强化其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对于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践行“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指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源文献中提取分析了其冰场多年启闭日期(间接指示冰层厚15 cm)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气温器测数据以及4种气候情景数据(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探讨了不同温度指标和拟合方程的预测效果差异,进而对未来冰上运动季的变化、潜在影响与适应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89—2018年冰上运动季始日、末日和持续长度的均值分别为1月1日、2月5日和36 d,对应的趋势表现为不显著的推迟(1.00 d/10a)、提前(-0.77 d/10a)和延长(1.11 d/10a),时序变化可区分为1989—2000年、2001—2013年和2014—2018年3个阶段。②冰上运动季始、末日分别对其日期前59 d的日最低温和前94 d的日最高温有较好响应,利用这两个指标和玻尔兹曼函数可更好预测冰上运动季变化。③2021—2099年冰上运动季始日、末日和持续长度的均值分别较1989—2018年晚1 d、早1 d和缩短2 d,3个指标变幅一致缩小,对应的0.14 d/10a、-0.21 d/10a和-0.34 d/10a的趋势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④未来79 a内冬季两大节庆中元旦冰上运动的适宜性要大于春节,其中春节的适宜性在4种气候情景下相差不大,而元旦的适宜性则在4种情景下有一定差别。⑤在相关预估结果上,BCC-CSM2-MR、CanESM-5和UKESM这3种区域气候模式并没有太大差异,而热岛效应影响尚待深入研究。⑥为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促进体旅融合消费、保障冰上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运营企业应采取强化游客安全保障、扩展旅游产品谱系、购买冰量保险等全方位主动适应措施,研究者应加强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改进旅游流的预测效果,而管理部门应大力推动产业风险管理报告的编制,充分重视气候变化风险的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北海公园 湖冰物候期 冰上运动季 特征 情景模拟 北京
原文传递
“中国物候观测网”北京站典型植物物候观测数据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全胜 戴君虎 +2 位作者 刘浩龙 徐琼瑶 王焕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I0095-I0097,199-202,共7页
“中国物候观测网”北京站典型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TPPOD_CPON_BJ-Typical Plant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set of Chines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Beijing)是“中国物候观测网”北京站1963-2012年杏(Prunus armeniaca... “中国物候观测网”北京站典型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TPPOD_CPON_BJ-Typical Plant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set of Chines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Beijing)是“中国物候观测网”北京站1963-2012年杏(Prunus armeniac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紫丁香(Syringa oblata)、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4个代表性植物、开始展叶期、开花始期和叶全变色期3个典型物候期观测观测记录的集成汇编数据。该数据从一个方面代表了华北地区的物候变化,对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响应和适应气候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开始展叶期 开花始期 叶全变色期 观测
原文传递
1951–2021年欧洲地区木本植物的格网物候数据集
8
作者 朱梦瑶 戴君虎 +3 位作者 王焕炯 郝雨龙 刘威 曹丽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4年第2期238-249,共12页
植物物候记录了植物重复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是指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植物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基于过去70年欧洲物候项目(Pan European Pheno... 植物物候记录了植物重复生命周期事件的发生时间,是指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标。植物物候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基础。本数据集基于过去70年欧洲物候项目(Pan European Phenology Project,PEP725)整编的6种代表性木本植物的地面观测物候数据,采用三种考虑春季冷激和积温累积过程的物候模型(Unified、Unichill和时空耦合模型)在大洲尺度上对物候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研制了欧洲地区代表性木本植物格网物候数据集。本数据集包含1951–2021年欧洲地区(34°57′N–72°3′N,25°3′W–40°3′E)6种木本植物的逐年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格网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1°,时间分辨率为天。数据集的质量评估表明,欧洲地区各物种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平均误差分别为7.9和7.6天,与其他区域尺度研究中春季物候的模拟误差接近,因此本文格网物候数据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数据集旨在更好地表征欧洲地区大洲尺度植物物候的时空格局,为区域其他来源的植物物候数据产品提供有价值的验证参考,亦可为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模拟等研究领域提供支撑物候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气候变化 木本植物 物候模型 展叶始期 开花始期 欧洲
下载PDF
981~1040年开封牡丹观赏记录及其对北宋气候冷暖变化的指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浩龙 葛全胜 +3 位作者 周宇 戴君虎 郝志新 闫军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4-876,共13页
丰富的历史文献是我国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优势条件,然在"中世纪暖期"前期,中国东部地区此类别资料中客观而具有高置信度的物候信息仍有深入挖掘的余地。为弥补这一缺憾,根据5种历史文献记载的河南开封、洛阳地区981~1040年的3... 丰富的历史文献是我国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优势条件,然在"中世纪暖期"前期,中国东部地区此类别资料中客观而具有高置信度的物候信息仍有深入挖掘的余地。为弥补这一缺憾,根据5种历史文献记载的河南开封、洛阳地区981~1040年的38条赏花日期记录,重建了这60年间开封牡丹盛花期的变化,并将其与其他文献证据、温度重建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冷暖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检验了资料的准确性。结果显示:1)开封981~1040年的气候可能略暖于现今,牡丹盛花期的均值4月21日比现今早1.0天;2)当时开封牡丹盛花期的变幅(4月11~30日)基本上未超过现代;3)牡丹盛花期呈现出0.4天/10年的微弱提前趋势,说明当时气候虽然总体上偏暖,但增温趋势不明显;4)牡丹盛花期的年代际变化可划分为平均比现今晚1.6天的981~994年、早2.8天的995~1016年、晚2.9天的1017~1030年和早6.0天的1031~1040年这4个阶段,说明当时总体上略比现今温暖的气候并不是持续温暖的;5)序列与夏秋税征收日期、水稻种植范围、柑橘分布北界、植物二次开花与再实、冬雷等其他文献证据所指示的期内各阶段气候状况比较吻合,也与中国东部及邻近地区的其他温度重建序列在冷暖变化过程上异同互现。该结果有助于更为准确地诊断中国东部"中世纪暖期"的阶段性气候变化特征,为下一步集成重建中国东部地区在"中世纪暖期"时段更长、结果不确定性更小的温度序列以及定量分析当时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兴衰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观赏期 历史文献 中世纪暖期 气候变化 开封
原文传递
物候学在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君虎 高新月 +3 位作者 刘浩龙 陶泽兴 马翔 曹丽娟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物候学对旅游业的学科支撑作用、具体实践应用领域、服务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6个维度以及气候变化对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物候概念有助于系统整合旅游系统中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的相关旅游资源,而物候学应用亦可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服务支持子系统、交通子系统以及医疗健康子系统的效用;(2)物候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涉及利用植物季相进行景观设计、观赏季划分与观赏期预报、体验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规划、花粉浓度预报与冰雪灾情预警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五大方面;(3)物候学可在要素、行业、过程、时空、方位和部门6个维度上服务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对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相关研究人员在未来应注重气候变化对其的风险影响研究,深入分析游客感知、行为反应所受影响,并积极参与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报告编制。从学科发展和产业应用的角度讲,物候学可为旅游学的研究提供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也为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学 物候旅游 旅游地理 旅游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风险
原文传递
1952-2007年中国白蜡树春季物候格网数据
11
作者 葛全胜 戴君虎 王焕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I0054-I0056,149-152,共7页
1952-2007年中国白蜡树春季物候格网数据(The gridded dataset of spring phenology of Fraxinus chinensis in China from 1952 to 2007)包括1952-2007年共56个逐年文件,该数据是以ARCGIS标准格式存储的白蜡树展叶始期数据,并以经纬度... 1952-2007年中国白蜡树春季物候格网数据(The gridded dataset of spring phenology of Fraxinus chinensis in China from 1952 to 2007)包括1952-2007年共56个逐年文件,该数据是以ARCGIS标准格式存储的白蜡树展叶始期数据,并以经纬度1度为单位的格网数据。它是中国区域物候学研究的产出成果,是表征中国近50年物候时空变化及格局的基础数据。在该数据基础上的研究论文被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所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白蜡树 展叶始期 时空格局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和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发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廖小罕 封志明 +13 位作者 高星 孙鸿烈 孙九林 于贵瑞 戴尔阜 占车生 马泽清 于秀波 何洪林 杨雅萍 刘荣高 戴君虎 刘闯 王卷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69-2683,共15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80年来,十分重视野外台站(网络)和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研究所建立了4个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引领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2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数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80年来,十分重视野外台站(网络)和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研究所建立了4个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引领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成立了2个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数据中心,1个数据出版系统并于2016年加入了世界数据系统;拥有2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站,1个中国科学院野外研究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野外观测研究平台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本文回顾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中国物候观测网和禹城站、拉萨站、千烟洲站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和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的发展历程。地理资源所台站(网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引领了中国野外观测研究事业的发展,支撑了地理学、生态学等重要科学成果产出,科技支撑能力和示范能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以及南方山地丘陵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地球系统科学、野外台站、资源环境等学科和领域最大的科学数据汇聚中心,数据共享服务成效显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中,地理资源所将充分发挥野外台站(网络)综合中心作用,强化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物候等观测研究网络的能力建设,稳步提升野外观测研究站条件保障能力和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汇聚能力、分析挖掘能力以及共享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和引领中国科学数据的共享,在科学研究和支撑国家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资源所 观测研究网络 野外台站 数据中心 发展历程 建设成就与展望
原文传递
1992—2020年横断山区植被分布与植被活动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靖 戴君虎 +2 位作者 姚华荣 陶泽兴 朱梦瑶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87-2802,共16页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多条重要江河的上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生态保护的优先区域之一,区域植被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横断山区实施了多项重大生态恢复和建设工...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多条重要江河的上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生态保护的优先区域之一,区域植被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横断山区实施了多项重大生态恢复和建设工程,但囿于资料和调查不足,对于横断山区全域性、长时段的植被变化及其与海拔关系研究相对较少。鉴此,本文结合使用1992—2020年间多种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生产的土地覆被数据和2000—2020年间MODI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转移矩阵、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转换、植被覆被面积与平均海拔变化关系以及植被活动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横断山区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针叶林与灌丛—草地镶嵌类型。植被发生变化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河谷和南部低海拔区域,草地多向森林特别是常绿针叶林转换,植被覆被逐渐向好。这表明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起到重要积极作用。时间序列数据显示,植被覆被面积变化剧烈的时期往往处在政策实施的起始阶段。②植被活动整体呈现增强趋势。在植被类型未变化的区域中,75%以上区域植被活动增强,其中超20%的区域显著增强(P<0.05),且森林植被活动增强趋势大于草地。③对植被活动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地形条件。尽管大部分区域植被活动受气候变暖影响而增强,但在干热河谷的植被活动明显受到降水减少的限制。有近1/4面积的植被活动在减弱,主要分布在山地东坡或南坡,或与降水较多、山高坡陡而造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关。这些发现可为横断山区生态保护政策效益评估、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植被变化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植被分布 植被活动 转移矩阵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变化及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董晓宇 姚华荣 +1 位作者 戴君虎 朱梦瑶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5,共12页
荒漠草原分布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荒漠草原物候与生产力变化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有鉴于此,论文采用2000-2017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通用数量化方法提取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的生长季始... 荒漠草原分布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荒漠草原物候与生产力变化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有鉴于此,论文采用2000-2017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通用数量化方法提取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的生长季始期(start of season, SOS)和生长季末期(end of season, EOS);基于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 (CASA)模型估算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分析了植被物候和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SOS呈显著提前趋势(0.88 d/a,P<0.05),EOS不显著提前(0.13 d/a,P>0.05),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season, LOS)呈显著延长趋势(0.76 d/a)。81.53%像元的SOS与2-4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8.21%显著相关,P<0.05),60.80%像元的SOS与4月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6.12%显著相关,P<0.05);65.16%像元的EOS与9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5.03%显著相关,P<0.05),78.61%像元的EOS与7-9月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10.12%显著相关,P<0.05)。②内蒙古荒漠草原多年平均NPP为104.71 gC/(m^2·a),有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区域差异;在研究时段内,春、夏季和生长季的NPP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秋季NPP有不显著减少趋势;生长季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生长季NPP的积累。③春季NPP与SOS呈不显著负相关,秋季NPP与EOS呈显著正相关。LOS的延长促进了NPP的累积,其中生长季NPP与EOS的推迟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果揭示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物候和生产力有显著影响,对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物候 净初级生产力 植被生长季 内蒙古
原文传递
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激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湜溪 戴君虎 葛全胜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5-1055,共11页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是指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证据。其中植物花期变化影响植物繁殖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植物始花期普遍提前。而关于气候变暖对植物始花期影响的内在机...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是指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证据。其中植物花期变化影响植物繁殖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半球植物始花期普遍提前。而关于气候变暖对植物始花期影响的内在机理并没有明确解释。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对植物开花等生理活动有显著调控作用的有机物,可对环境刺激作出响应并直接参与调控植物始花期,导致始花期的提前或延后。对植物激素在植物中表达与变化的精确测定有助于了解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内在机理。论文综述了植物激素对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作用以及目前植物激素最先进的检测方法,探讨了植物激素及相关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变化对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提出通过植物激素研究植物始花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激素调控机理,为探索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 始花期 植物激素 质谱
原文传递
1965-2014年北京西郊地区植物观赏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新月 戴君虎 张明庆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20-2432,共13页
基于1965-2014年北京地区50种植物物候数据和同期日均温等气象资料,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地区绿叶观赏期、观花期和秋叶观赏期(开始日、结束日、时间长度)的变化趋势、变化形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北京西... 基于1965-2014年北京地区50种植物物候数据和同期日均温等气象资料,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地区绿叶观赏期、观花期和秋叶观赏期(开始日、结束日、时间长度)的变化趋势、变化形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北京西郊地区50种植物的绿叶观赏期为4月14日-10月15日,观赏期长度为163~219天。观花期为4月29日-5月17日,观花期长度为6~77天。秋叶观赏期为10月15日-11月14日,观赏期长度为16~41天。(2)近50年来,北京西郊地区50种植物的3个观赏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绿叶观赏期开始日提前3.1天/10a,结束日推迟3.6天/10a,观赏期延长6.8天/10a。观花期开始日提前1.6天/10a,结束日提前0.5天/10a,观赏期延长1.2天/10a。秋叶观赏期开始日推迟3.6天/10a,结束日推迟1.1天/10a,观赏期缩短2.5天/10a。(3)绿叶观赏期延长主要表现为开始日提前,结束日推迟。观花期延长主要表现为开始日提前程度大于结束日提前程度,春花植物和夏花植物的观花期延长和缩短的表现形式基本一致。秋叶观赏期缩短主要表现为开始日推迟程度大于结束日推迟程度。(4)春季气温升高1℃,绿叶观赏期开始日提前3.9天、结束日推迟5.2天;观花期开始日提前3.4天,结束日提前1.9天。秋季气温升高1℃,秋叶观赏期开始日和结束日分别推迟5.2天和2.2天。(5)将不同观赏期重叠搭配可营造不同色彩和风格的植被景观,进而设计出不同特色的景观观赏主题。植物观赏期的变化可为园林景观创新设计提供有力参考,为植物观赏活动时间的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物候响应 观赏期 北京
原文传递
Land use change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carbon cycles over the past 300 a in China 被引量:30
17
作者 GE QuanSheng dai junhu +2 位作者 HE FanNeng PAN Yuan WANG MengM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6期871-884,共14页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in China have changed greatly during the past 300 a, indicated by the rapid abrupt decrease of forest land area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cropland area, which can affect terrestrial carbon cycl...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in China have changed greatly during the past 300 a, indicated by the rapid abrupt decrease of forest land area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cropland area, which can affect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greatly.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are used to analyze main characteristics fo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in Chin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this study. The cropland area in China kept increasing from 60.78×106 hm2 in 1661 to 96.09×106 hm2 in 1998. Correspondingly, the forest land area decreased from 248.13×106 hm2 in 1700 to 109.01×106 hm2 in 1949. Affected by such changes,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storage decreased in the mean time. Car-bon lost from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mainly consist of the loss from vegetation biomass and soil. In the past 300 a, about 3.70 PgC was lost from vegetation biomass, and emissions from soil ranged from 0.80 to 5.84 PgC. The moderate evaluation of soil losses was 2.48 PgC. The total loss from vegetation and soil was between 4.50 and 9.54 PgC. The moderate and optimum evaluation was 6.18 PgC. Such carbon losses distribution varied spatially from region to region. Carbon lost more significantl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than in other regions, because losses of forest land in these two regions were far greater than in the other regions during the past 300 a. And losses of carbon in the other regions were also definite, such as Inner Mongolia, the western part of South China,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ut the carbon lost very little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China, such as North China and East China.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and carbon cycle in China show that the land use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agriculture and forest management, began to affect terrestrial carbon storage positively in recent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 300 a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carbon CYCLE
原文传递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phenophase changes of Fraxinus chinensis in China from 1952 to 2007 被引量:15
18
作者 WANG HuanJiong dai junhu GE QuanS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991-1000,共10页
We selected widely distributed and well observed plant species Fraxinus chinensi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lant phenophase changes and revealed their spatiotemporal dynamic... We selected widely distributed and well observed plant species Fraxinus chinensi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lant phenophase changes and revealed their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in China. Based on the first leaf date (FLD) data at 12 sites derived from Chinese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CPO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data, w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e process-based model of FLD for Fraxinus chinensis. After reconstructing data series of FLD for Fraxinus chinensis over the study area from 1952 to 2007, we analyzed different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henophase changes of this speci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rocess-based model was able to simulate the FLD accurately for Fraxinus chinensis on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because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budding rate responded to the air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dormancy and the quiesc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lant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spring phenology in temperate regions was determined b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aily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The changes of FLD for Fraxinus chinen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phenological advances in most areas. However, it showed delayed trends in a few sites. The overall average change trend was 1.1 days/decade. This resul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dvanced trend in other regions of the North Hemisphere. The changes of FLD showed a noticeable regional variation with clearer advance in the north than in the south. The FLD in northern China showed an average advance as high as 2.0 days/decade (P<0.01). And the advance in nor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China was respectively 1.5 and 1.4 days/decade (P<0.01). Furthermor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showed a minor trend, which was 1.0 days/decade (P<0.05). The smallest and non-significant advance appeared in southwe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变化 中国北方 白蜡 时空特征 日平均气温 植物物种 地理分布 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Comparisons of cropland area from multiple datasets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ed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21
19
作者 HE Fanneng LI Shicheng +2 位作者 ZHANG Xuezhen GE Quansheng dai junh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978-990,共13页
Land use/cover 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climate and ecological simulations. Although they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 SAGE dataset and HYDE dataset, the two representative global historical l... Land use/cover 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climate and ecological simulations. Although they had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 SAGE dataset and HYDE dataset, the two representative global historical land use datasets, were little assessed about their accuracies in regional scale. Here, we carried out some assessments for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ed region of China (TCRC) over last 300 years, by comparing SAGE2010 and HYDE (v3.1) with Chinese Historical Cropland Dataset (CHCD). The comparisons were performed at three spatial scales: entire study area, provincial area and 60 km by 60 km grid c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cropland area from SAGE2010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from CHCD moreover, the growth at a rate of 0.51% from 1700 to 1950 and -0.34% after 1950 were also inconsistent with that from CHCD. (2) HYDE dataset (v3.1) was closer to CHCD dataset than SAGE dataset on entire study area. However, the large biases could be detected at provincial scale and 60 km by 60 km grid cell scale. The percent of grid cells having biases greater than 70% (〈-70% or 〉70%) and 90% (〈-90% or 〉90%) accounted for 56%-63% and 40%-45% of the total grid cells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having biases range from -10% to 10% and from -30% to 30% account for only 5%-6% and 17% of the total grid cells respectively. (3) Using local historical archives to reconstruct historical dataset with high accuracy would be a valu- able wa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mate and ecologic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land datasets comparisons past 300 years traditional cultivated region China
原文传递
Reponses and sensitivities of maize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 from 1981 to 2009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5
20
作者 LIU Yujie QIN Ya +2 位作者 GE Quansheng dai junhu CHEN Qiaom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1072-1084,共13页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crop phenological shifts i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Based on the long-term observed agro-meteorological phenological data (1981-2009) and meteorological... With the global warming, crop phenological shifts i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Based on the long-term observed agro-meteorological phenological data (1981-2009)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emporal and spatial shifts in maize phenology and their sensitivities to key climate factors change using climate tendency rate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wing date was significantly delayed and the delay tendency rate was 9.0 d·10a^-1. But the stages from emergence to maturity occurred earlier (0.1 d·10a^-1〈θ〈1.7 d·10a^-1, θ is the change slope of maize phenology). The length of vegetative period (VPL) (from emergence to tasseling) was shortened by 0.9 d·10a^-1, while the length of generative period (GPL) (from tasseling to maturity) was lengthened by 1.7 d·10a^-1. The growing season length (GSL) (from emergence to maturity) was lengthened by 0.4 d·10a^-1.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aize phenology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duration and growing degree days (GDD) (p〈0.01). Average temperature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whil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duration and growing degree day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maize phenology.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aize phenology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to variations in key climate factors, especially at different sit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s for agricultur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o address the global food security 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MAIZE PHENOLOGY trend analysis sensitiv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