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in Yield,Biomass Accumulation,and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under 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
1
作者 WEI Huanhe GENG Xiaoyu +7 位作者 ZHANG Xiang ZHU Wang ZHANG Xubin CHEN Yinglong HUO Zhongyang ZHOU Guisheng MENG Tianyao dai qigen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18-128,I0023,共12页
Simultaneous stresses of salinity and drought often coincide during rice-growing seasons in saline lands,primarily due to in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irrigation facilities.Consequently,combined salinit... Simultaneous stresses of salinity and drought often coincide during rice-growing seasons in saline lands,primarily due to insufficient water resources and inadequate irrigation facilities.Consequently,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 poses a major threat to rice production.In this study,two salinity levels(NS,non-salinity;HS,high salinity)along with three drought treatments(CC,control condition;DJ,drought stress imposed at jointing;DH,drought stress imposed at heading)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ir combined influences on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biomass accumulation,and rice yield formation.Salinity,drought,and their combination led to a shortened growth period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resulting in a reduced overall growth duration.Grain yield was reduced under both salinity and drought stress,with a more substantial reduction under the 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The combined stress imposed at heading caused greater yield losses in rice compared with the stress imposed at jointing.Additionally,the 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 induced greater decreases in shoot biomass accumulation from heading to maturity,as well as in shoot biomass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content in the stem at heading and maturity.However,it increased the harvest index and NSC remobilization reserve.Salinity and drought reduced the leaf area index and SPAD value of flag leaves and weakened the lea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s indicated by lower photosynthetic rates,transpiration rates,and stomatal conductance.These reductions were more pronounced under the combined stress.Salinity,drought,and especially their combination,de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catalase,and superoxide dismutase,while increasing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hydrogen peroxide,and superoxide radical.Our results indicated a more significant yield loss in rice when subjected to 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The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stresses of salinity and drought diminishe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inhibited leaf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accelerated leaf senescence,and subsequently lowered assimilate accumulation and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combined salinity-drought stress drought stres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RICE salinity stress
下载PDF
水稻产量形成对盐-旱复合胁迫的响应与生理机制
2
作者 孟天瑶 朱旺 +5 位作者 汪璐璐 张徐彬 许轲 戴其根 周桂生 韦还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以江苏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试材,设计盆栽试验,在0.3%土壤含盐量下,于拔节期至抽穗期设置干旱胁迫(土壤水势-25 kPa),并以无盐、无干旱胁迫为对照,研究水稻产量形成对盐-旱复合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 以江苏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淮稻5号为试材,设计盆栽试验,在0.3%土壤含盐量下,于拔节期至抽穗期设置干旱胁迫(土壤水势-25 kPa),并以无盐、无干旱胁迫为对照,研究水稻产量形成对盐-旱复合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产量(两品种平均)分别下降114.8%、39.6%和154.2%。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产量(两品种平均),较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分别显著下降18.6%和82.2%。与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相比,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产量降低主要为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均显著降低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拔节后20 d和抽穗后20 d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b)含量,收获指数有所增加。盐-旱复合胁迫下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拔节后20 d和抽穗后20 d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低于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收获指数则呈相反趋势。单一盐胁迫、单一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拔节后20 d和抽穗后20 d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叶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则呈相反趋势。与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相比,盐-旱复合胁迫下拔节后20 d和抽穗后20 d叶片SOD、CAT和APX活性显著下降,MDA和H_(2)O_(2)含量则显著增加。这说明,与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相比,盐-旱复合胁迫显著抑制水稻植株光合性能,从而影响光合同化物的积累与分配,最终导致库容量与充实效率以及水稻产量的显著下降。盐-旱复合胁迫造成水稻产量的降幅显著高于单一盐胁迫和单一干旱胁迫,其对水稻产量的抑制效应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旱复合胁迫 产量形成 叶片光合特性
下载PDF
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甲烷排放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孟轶 廖萍 +3 位作者 魏海燕 高辉 戴其根 张洪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石膏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土壤改良剂,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荟萃分析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不施石膏为对照,施石膏为处理,在全球尺度上筛选出了74篇文... 石膏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土壤改良剂,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荟萃分析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不施石膏为对照,施石膏为处理,在全球尺度上筛选出了74篇文献,建立了包含382对水稻产量、39对甲烷(CH_(4))排放、10对氧化亚氮(N2O)排放、10对综合温室效应(GWP)和10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观测值的数据库。针对不同的石膏施用措施(类型和施用量)、基础土壤性状(pH值、有机碳含量和质地)以及稻田管理方式(氮肥施用量、灌溉制度、水稻品种类型和试验类型),探究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从总效应来看,与不施石膏相比,施石膏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58%),降低了稻田CH_(4)排放(-47%)、GWP(-22%)和GHGI(-31%),而对N2O排放影响不显著。脱硫石膏对水稻增产和稻田CH_(4)减排的效应显著高于普通石膏和磷石膏。当施用量<2 t·hm^(-2)时,石膏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当施用量≥2 t·hm^(-2)时,石膏对水稻的增产效应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pH增加,施石膏对水稻产量的增幅显著增加。石膏施用量和土壤pH对水稻产量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土壤pH<8.5条件下,施石膏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在土壤pH≥8.5条件下,水稻产量随着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稻田CH_(4)减排效应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上,施石膏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同时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施石膏对全球水稻丰产和缓解气候变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稻田 产量 甲烷 荟萃分析
下载PDF
盐害和干旱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旺 张徐彬 +5 位作者 耿孝宇 陈英龙 戴其根 周桂生 韦还和 孟天瑶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0,45,共8页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水稻生产,但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沿海滩涂水稻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根系是植物感受盐害和干旱逆境的首要器官,也是最主... 我国正大力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发展水稻生产,但受限于淡水资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盐害和干旱往往交织出现,极易遭受盐-旱复合胁迫,严重制约了沿海滩涂水稻高产稳产目标的实现。根系是植物感受盐害和干旱逆境的首要器官,也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受害部位。全面理解盐害、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及其与稻谷产量形成的内在关联,可为沿海滩涂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概述了盐害、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形态结构、生理活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从渗透调节、离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酶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阐述其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探讨了缓解水稻盐害、干旱胁迫的调控措施,最后对下一步深入开展盐-旱复合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干旱胁迫 复合胁迫 根系
下载PDF
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旺 张翔 +8 位作者 耿孝宇 张哲 陈英龙 韦还和 戴其根 许轲 朱广龙 周桂生 孟天瑶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627,共11页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江苏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对照(无胁迫,CK)、单一盐胁迫(0.15s,盐浓度0.15%;0.3s,盐浓度0.3%)、单一干旱胁迫(DJ,拔节期干... 【目的】明确盐-旱复合胁迫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江苏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的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材,设置对照(无胁迫,CK)、单一盐胁迫(0.15s,盐浓度0.15%;0.3s,盐浓度0.3%)、单一干旱胁迫(DJ,拔节期干旱;DH,抽穗期干旱)和盐-旱复合胁迫(0.15s+DJ、0.15s+DH、0.3s+DJ、0.3s+DH),比较研究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内在关联。【结果】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0.15s、0.3s)下水稻产量降幅为25.8%和65.0%;单一干旱胁迫(DJ、DH)下产量降幅为4.3%和22.3%;盐-旱复合胁迫(0.15s+DJ、0.3s+DJ、0.15s+DH和0.3s+DH)下产量降幅分别为33.3%、67.3%、48.3%和72.6%。单一盐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的每盆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低于对照,且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均显著低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单一盐胁迫、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均低于对照,且盐-旱复合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根冠比和收获指数均低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与对照相比,单一盐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下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系氧化力和伤流强度均受到显著抑制,且在盐-旱复合胁迫下的抑制效应大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单一盐胁迫、干旱胁迫和盐-旱复合胁迫处理降低了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尤其在盐-旱复合胁迫下降幅更大。【结论】盐-旱复合胁迫显著抑制水稻根系形态生理,进而影响叶片光合生理、同化物积累以及产量形成,且其抑制效应高于单一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旱复合胁迫 水稻 根系形态生理 产量
下载PDF
高产味优粳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6
作者 乔翊 卢颢文 +2 位作者 戴其根 韦还和 孟天瑶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与中产味优基因型相比,高产味优基因型一次和二次分蘖发生率与成穗率高,单株与群体成穗数多,花后各蘖位光合特性好,促进了库容充实,最终产量较高,南粳5718产量较常农粳10号显著提高7.7%,较多的有效穗数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与常农粳10号相比,南粳5718拔节期群体穗数较低,但抽穗期和成熟期则较高。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较为一致,一次分蘖中以4/0、5/0和6/0为主,二次分蘖则以1/4和1/5为主。南粳5718单株成穗数、一次和二次分蘖成穗个数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不同蘖位对单株成穗数和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一次分蘖>主茎>二次分蘖。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上,南粳5718在花后30 d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剑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分蘖特性 减穗特性
下载PDF
石膏用量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陈雨琼 孟轶 +4 位作者 徐志恒 都晗萌 戴其根 张洪程 廖萍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2,104,共5页
石膏是一种常用的盐碱稻田土壤化学改良剂,可促进水稻丰产,但施用石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以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在含盐量为0.3%左右的滨海盐碱稻田探究不同石膏施用量(0 t/hm^(2),3 t/hm^(2)... 石膏是一种常用的盐碱稻田土壤化学改良剂,可促进水稻丰产,但施用石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以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在含盐量为0.3%左右的滨海盐碱稻田探究不同石膏施用量(0 t/hm^(2),3 t/hm^(2),6 t/hm^(2)和12 t/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石膏相比,施石膏显著提高了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进而增加了水稻产量(11.8%~30.6%),且产量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稻米加工品质方面,施石膏显著提高了精米率(1.5%~2.7%)和整精米率(2.2%~5.8%),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在外观品质方面,施石膏显著降低了垩白度(-24.0%~-16.2%)和垩白粒率(-43.1%~-32.6%),对长宽比无显著影响;在蒸煮食味特性方面,施石膏显著提高了胶稠度(7.6%~26.2%),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19.4%~-3.6%),而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稻米的食味值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6.1%~15.4%)。此外,施石膏显著改善了稻米糊化特性,崩解值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消减值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施用石膏可协同提高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且改善效果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石膏 产量 稻米品质 滨海盐碱地
下载PDF
硒肥对水稻生长及其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管文文 戴其根 +1 位作者 张洪程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5-1169,共5页
以大田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硒肥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重金属(砷、铬、镉、铅)累积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施硒降低重金属在水稻可食部分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施用不同量硒肥(30、60和120 kg/hm2)对水稻分蘖数、株高、单株干物重和... 以大田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硒肥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重金属(砷、铬、镉、铅)累积的影响,探讨了通过施硒降低重金属在水稻可食部分含量的可行性。结果发现:施用不同量硒肥(30、60和120 kg/hm2)对水稻分蘖数、株高、单株干物重和产量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施用120 kg/hm2硒肥显著增加了大米中的总硒、无机硒及有机硒的含量,并使有机硒比例增加了16.6%。施用120 kg/hm2硒肥有效抑制了水稻穗部铬和镉的累积量(53%和45%),而对铅无明显抑制作用。施用硒肥促进了硒向精米、糠中转移,同时有效降低了精米中镉、铬、铅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水稻 重金属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硒的吸收、转运及累积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管文文 戴其根 +1 位作者 张洪程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含硒肥料后水稻中硒的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硒的积累量与含硒肥料施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水稻成熟期,硒施用量3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全株硒浓度分别比对照处...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含硒肥料后水稻中硒的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硒的积累量与含硒肥料施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水稻成熟期,硒施用量30 kg/hm2和120 kg/hm2处理全株硒浓度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98.9%和313.7%。不同生育期,水稻各个器官中硒含量及累积量不同,水稻硒的生物富集高峰期表现在孕穗期,叶与水稻穗部吸收累积硒有着密切关系。水稻成熟期整个植株中硒的累积量为茎>叶>精米>根>颖壳。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硒有一定的运转累积规律:水稻分蘖期时,硒从根、茎流向叶片;孕穗期再由叶流向茎;灌浆期又从根运转到叶和穗中;最后成熟期叶中的硒流向穗。苗期施用含硒肥料是一条提高水稻硒含量的有效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水稻 累积 分布
下载PDF
利用自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快速培养颗粒污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善林 范骏洋 +3 位作者 俞春华 戴其根 陈广元 朴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8-172,共5页
作者在自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接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污泥,研究了反应器启动、颗粒污泥形成及特性。结果发现: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同时,成功培养出优质颗粒污泥;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达90%以上,最大产气效率为0.48 m^3/(kg·... 作者在自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接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污泥,研究了反应器启动、颗粒污泥形成及特性。结果发现: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同时,成功培养出优质颗粒污泥;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达90%以上,最大产气效率为0.48 m^3/(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内循环装置 颗粒污泥 快速培养
下载PDF
一种复合菌剂在生物除臭滤池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珊珊 邹海清 +3 位作者 彭爱龙 戴其根 陈广元 朴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115,共5页
文章构建了复合型除臭菌剂——YDEM-1,考察YDEM-1对生物滤池除臭反应器的启动及NH3、H2S等恶臭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YDEM-1对生物除臭反应器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速度快;相比之下,YDEM-1对NH3去除效率高于H2S,如NH3进气浓度为58.9、1... 文章构建了复合型除臭菌剂——YDEM-1,考察YDEM-1对生物滤池除臭反应器的启动及NH3、H2S等恶臭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YDEM-1对生物除臭反应器初次启动和二次启动速度快;相比之下,YDEM-1对NH3去除效率高于H2S,如NH3进气浓度为58.9、100.9、165.3、230.3 mg/m3时,去除率达到100%所需空床停留时间分别为12.6、29.6、63.0、100.8 s,而H2S进气浓度为15.7 mg/m3条件下,实现98%以上的去除率,所需停留时间为29.6 s;该反应器适宜含水率范围在25%~50%。该复合型生物滤池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复合菌剂 NH3 H2S
下载PDF
江淮不同亚区冬小麦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金华 刘瑞娜 +5 位作者 吴文革 杜祥备 周永进 孔令聪 戴其根 霍中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 【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气候亚区;应用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的日尺度冬小麦涝渍害的历史序列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亚区的涝渍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出苗—越冬期(11月—次年2月)涝渍害年均发生天数和次数的高值区位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而返青—成熟期(3—5月)的涝渍害则呈北少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5个气候亚区生育期内逐旬涝渍害天数在沿江西部和高山区域呈明显的前期少、后期多的分布型,生殖生长阶段的涝渍害气候风险高;在江淮之间和沿江东部为平缓型,全生育期均有较为明显的涝渍害;淮北地区则是在播种出苗期的涝渍害发生频次最高。从年际间变化趋势来看,5个气候亚区各旬涝渍害发生天数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涝渍害天数大多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苏皖二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风险总体偏高,5个气候亚区的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亚区气候适应性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冬小麦 气候风险 涝渍害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江淮稻-麦周年小麦品种耐渍性评价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雅岚 孙雪原 +7 位作者 吴文革 杜祥备 孔令聪 甘剑锋 何毕 李文阳 戴其根 霍中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2,共6页
渍害是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选用耐渍抗逆小麦品种是主动抗灾的直接有效技术途径,但小麦耐渍性评价至今尚无行业标准,鉴定时期也不尽统一。对江淮小麦生产上主推品种经预试验后选择产量表现较好(≥6000 kg·hm^(-2))... 渍害是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选用耐渍抗逆小麦品种是主动抗灾的直接有效技术途径,但小麦耐渍性评价至今尚无行业标准,鉴定时期也不尽统一。对江淮小麦生产上主推品种经预试验后选择产量表现较好(≥6000 kg·hm^(-2))的41个小麦品种,于2019—2021年连续在孕穗期进行渍水胁迫处理,调查分析正常生长(对照)和渍水胁迫条件下参试品种农艺指标和产量构成的变化,建立了江淮地区以实际产量为筛选指标的评价鉴定标准:保收率≥75%,且孕穗期渍害处理后实收产量≥5250 kg·hm^(-2)。苏隆128、扬麦13、苏麦188、扬麦20和扬麦23等15个品种耐渍性较强,这些品种在江淮东部的江苏、西部的安徽、豫南和鄂北地区种植均表现较好抗逆稳产性,为江淮稻-麦周年丰产高效品种选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江淮地区 稻-麦周年 渍害 孕穗期 耐渍系数
下载PDF
生物除臭滴滤塔快速启动及H2S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爱龙 谢珊珊 +3 位作者 邹海清 戴其根 陈广元 朴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将富集的硫化细菌挂膜到生物滴滤塔填料中,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及对H2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第6天,进气H2S的质量浓度和容积负荷分别为75μg/L和11 g/(m^3·h)条件下,去除率达100%;当进气H2S的质量浓度提高至135μg/L,空床... 将富集的硫化细菌挂膜到生物滴滤塔填料中,研究了反应器启动及对H2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第6天,进气H2S的质量浓度和容积负荷分别为75μg/L和11 g/(m^3·h)条件下,去除率达100%;当进气H2S的质量浓度提高至135μg/L,空床停留时间10.8 s、容积负荷为45 g/(m^3·h)时,去除率稳定达到98%。循环滴滤液的pH由3.1下降到1.28历经20 d,反应器H2S去除率始终维持在98.7%以上。反应器闲置40 d多后,运行第6天就完成重新启动。该反应器具有启动快、对低pH和高负荷H2S的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在生物除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生物滴滤塔 硫化细菌 富集驯化 快速启动
下载PDF
减氮密植模式下常规粳稻产量形成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翔 施天怡 +2 位作者 戴其根 孟天瑶 韦还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57,共5页
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试材,探讨了减氮密植对常规粳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粳9108和南粳5718在T1处理(较常规栽培减氮10%、增密15%)下的产量与CK(常规高产栽培)条件下基本持平,在T2(较常规栽培减氮20%、增密30%)和... 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试材,探讨了减氮密植对常规粳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粳9108和南粳5718在T1处理(较常规栽培减氮10%、增密15%)下的产量与CK(常规高产栽培)条件下基本持平,在T2(较常规栽培减氮20%、增密30%)和T3(较常规栽培减氮30%、增密45%)处理下的产量则较CK显著下降;T1处理下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CK相当,T2和T3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与CK相比显著下降,结实率和千粒重亦低于T1处理和CK。本研究表明,适宜减氮密植处理可以实现常规粳稻节氮、高产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密植 常规粳稻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3
16
作者 张洪程 胡雅杰 +8 位作者 杨建昌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郭保卫 邢志鹏 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1-1321,共21页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特色 科技成就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雅杰 吴培 +7 位作者 朱明 邢志鹏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张洪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方法】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兴化试验基地选用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和甬优8号,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研究钵苗...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方法】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兴化试验基地选用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和甬优8号,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研究钵苗机插水稻氮素积累、转运与利用特性。【结果】不同穗型品种的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在水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较高。在移栽至分蘖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阶段,不同穗型品种钵苗机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较毯苗机插高。与毯苗机插相比,不同穗型品种的钵苗机插水稻叶片的氮素输出量、氮素表观转运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显著提高,而茎鞘的氮素表观转运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较低。对氮素利用率而言,不同穗型品种的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增加,其中大穗型品种差异显著。【结论】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生育中、后期氮素吸收能力强,后期叶片氮素转运量大、贡献率高,植株总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机插水稻 穗型 氮素吸收 氮素转运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氮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赵灿 刘光明 +3 位作者 戴其根 许轲 高辉 霍中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2,57,共6页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粮食安全更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过去50多年间,氮肥的使用虽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对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也日益提...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粮食安全更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过去50多年间,氮肥的使用虽提高了作物产量,但也对环境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优化氮肥最佳用量、培育优质稻米是目前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氮肥使用情况、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氮代谢生理及分子机理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提出并讨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运筹 氮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Effect of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single season late japonica rice 被引量:5
19
作者 ZHAO Can HUANG Heng +6 位作者 QIAN Zi-hui JIANG Heng-xin LIU Guang-ming XU Ke HU Ya-jie dai qigen HUO Zhong-y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487-1502,共16页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the times of nitrogen(RTN)application and reducing the nitr...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the times of nitrogen(RTN)application and reducing the nitrogen rate(RNR)of application on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under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in paddy fields.Therefore,a field experiment of RNT and RNR treatments was conducted with nine fertilization modes during the 2018–2019 rice growing seasons in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China.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We found that under the sam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the yield of RTN3 increased by 9.64 and 10.18%in rice varieties NJ9108 and NJ5718,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farmers’fertilizer practices(FFP).The nitrogen accumulation of RTN3 was the highest at heading stage,at 11.30 t ha^(–1)across 2018 and 2019.Under the sam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the N agronomic use efficiency(NAE),N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NPE)and N recovery efficiency(NRE)of RTN3 were 8.1–21.28%,8.51–41.76%and 0.28–14.52%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fertilization modes,respectively.RNR led to decreases in SPAD value,leaf area index(LAI),dry matter accumulation,nitrogen accumulation,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TN3 increased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under the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and RNR1 could achieve the goals of saving cost and increasing resource use efficiency.Two fertilization modes RTN3 and RNR1 both could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increasing grain yield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d thus are worth further appl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onica rice(Oryza sativa L.) fertilization mode side deep placement of nitrogen grain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下载PDF
中国大田作物栽培学前沿与创新方向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洪程 胡雅杰 +5 位作者 戴其根 邢志鹏 魏海燕 孙成明 高辉 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373-4382,共10页
我国粮食18年连续增产,持续7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高位。但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少、作物生产成本高且面临从农劳力锐减和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科技前沿问题,并针对性寻求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方... 我国粮食18年连续增产,持续7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高位。但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少、作物生产成本高且面临从农劳力锐减和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等诸多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粮食生产科技前沿问题,并针对性寻求切实可行的创新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大田作物栽培领域科技前沿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我国当前大田作物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我国大田作物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固碳节能减排绿色栽培、“无人化”智慧栽培三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针对性指出了我国大田作物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固碳节能减排绿色栽培和“无人化”智慧栽培三方面重点科技突破方向与路径。最后,从政策顶层设计与有效投入、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实用产品研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大田作物栽培领域科技创新的措施及建议。未来大田作物栽培必须要通过优质丰产高效协同栽培,持续提高粮食产量前提下显著提升谷物品质与种植效益,通过以绿色为“底色”的节本增效栽培,实现显著减少物质投入和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农艺农机智能多方面融合创新,构建“无人化”智慧栽培,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有效提高规模生产效益,从而实现中国式的大田作物生产现代化,达到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 科技前沿 创新方向 发展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