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asibility of ^(99m)Tc-TRODAT-1 Micro-SPECT imaging of dopamine transporter in animal retinas
1
作者 ZHAO Juan QI Yujin +4 位作者 dai qiusheng ZHANG Xuezhu QU Xiaomei HUANG Jia LIU Xingd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In this paper,^(99m)Tc-TRODAT-1 Micro-SPECT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used for imaging dopamine transporter (DAT) in retina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DAT in retinas of guinea pigs with ... In this paper,^(99m)Tc-TRODAT-1 Micro-SPECT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as used for imaging dopamine transporter (DAT) in retina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DAT in retinas of guinea pigs with form deprivation myopia.Pigmented guinea pigs aged 3 weeks were derided into form deprivation myopia (FDM) group (n=6)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n=6).The test group wore translucent goggles randomly for 4 weeks, and both groups underwent biometric measurement (refraction and axial length)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Micro-SPECT retinas imaging was performed at the 4^(th) week after injection of ^(99m)Tc-TRODAT-1.The retinas were clearly resolved in the images.The ratio of ^(99m)Tc-TRODAT-1 uptake in the myopic retinas (11.55±2.80) was 3.64±1.40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eye (15.20±1.98),and 2.35±1.05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ellow eyes (13.90±2.0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9m)Tc-TRODAT-1 Micro-SPECT eye imaging can be used to trac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DAT in retina,and DAT in the myopic retinas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eyes and fellow eyes.Micro-SPECT ma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ole of dopamine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al myop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近视 多巴胺能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国产16排与进口8排移动CT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强 郑全乐 +10 位作者 王海峰 杨磊 李飞 丁柏匀 张丽 周顺义 荆亚新 王振方 高飞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国产16排和进口8排移动CT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和廊坊爱德堡医院应用国产16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的1469例患者(1604例次),以及自2016年1月至2... 目的对比分析国产16排和进口8排移动CT的临床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和廊坊爱德堡医院应用国产16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的1469例患者(1604例次),以及自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应用进口8排移动CT进行头部扫描的15510例患者(24994例次)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水平位平扫、轴向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CTA)及螺旋扫描三维成像等检查,对比分析2种CT成像质量、运行功耗、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稳定性。结果(1)成像质量:国产16排移动CT水平位平扫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沟及脑回等低密度组织;2种CT对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像质量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运行功耗:国产16排移动CT每小时人均运行功耗为(0.286±0.018)kW·h,显著低于进口8排移动CT的(0.485±0.028)kW·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辐射风险:①国产16排移动CT水平位平扫CTDIvol为(36.270±0.281)mGy,显著低于进口8排移动CT的(82.520±0.441)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国产16排移动CT轴向增强扫描的CTDIvol为(36.270±0.335)mGy,显著低于进口8排移动CT的(70.728±0.424)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国产16排移动CT的CTA成像CTDIvol为(20.600±0.087)mGy,显著低于进口8排移动CT的(29.300±0.335)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成像稳定性:国产16排移动CT较进口8排移动CT负荷小、重心低、稳定性更好。结论在头部扫描应用方面,2种CT的成像质量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但国产16排移动CT的功耗和辐射剂量显著低于进口8排移动CT,成像稳定性明显优于进口8排移动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运行功耗 剂量指数
原文传递
16排及8排移动CT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强 张远晨露 +13 位作者 蔡金辉 王松叶 于炎冰 王海峰 张通 陈隆益 彭兆龙 郑全乐 张洪钿 代秋声 徐超 栗志利 于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移动卒中单元 脑梗死 脑损伤
原文传递
16排移动CT脑灌注成像的初步结果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强 王振方 +4 位作者 王海峰 李飞 丁柏匀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应用16排移动CT建立一种脑灌注成像(CTPI)的新方法,评定该扫描仪CTPI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经CT或MRI扫描确定有脑缺血性卒中改变的6例受检者。先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2.3 mL/s。应用16排... 目的应用16排移动CT建立一种脑灌注成像(CTPI)的新方法,评定该扫描仪CTPI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经CT或MRI扫描确定有脑缺血性卒中改变的6例受检者。先经肘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2.3 mL/s。应用16排移动CT对确定的感兴趣区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成像,扫描条件为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8 mA,层厚1.1 mm,层间距4.4 mm。采用高级影像处理软件Anythink及去卷积法算法,分别计算病侧感兴趣区和健康侧相对应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 16排移动CT进行连续动态扫描CTPI检查的成像效果及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6例受检者CTPI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病侧感兴趣区的CBF(25.226±6.458)mL·100 g^-1·min^-1、CBV(2.756±0.734)mL/100 g、MTT(3.365±1.450)s和TTP(22.314±4.884)s与健康侧相对应区的CBF(29.672±8.879)mL·100 g^-1·min^-1、CBV(3.714±0.401)mL/100 g、MTT(1.730±0.807)s及TTP(22.424±5.395)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16排移动CTPI检查新方法,成像性能良好,CTPI检测计算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移动CT 脑灌注成像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原文传递
儿童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
5
作者 张志强 李飞 +9 位作者 郑全乐 王振芳 陈文锦 孙恺 吴国华 李春虎 徐超 代秋声 陈立华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分析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和廊坊爱德堡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180例,其中0~... 目的分析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成像质量及辐射损伤风险控制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和廊坊爱德堡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14岁及以下颅脑疾病患儿180例,其中0~3岁组20例、4~14岁组160例,观察16排移动CT的低剂量成像质量。同时采集0~3岁组(10例)、4~14岁组(20例)、成年人组(20例)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人体吸收剂量(ED)进行对比,并选取同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放射诊断科采用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扫描的成年患者各20例,对比分析3种不同类型辐射剂量指标变化。结果14岁及以下患儿低剂量头部扫描成像质量稳定,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指标比较显示,成年人组的CTDIvol和DLP值与0~3岁组、4~1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受检者的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排移动CT成年人组的CTDIvol、DLP及ED值与8排移动CT组、64排大型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岁及以下患儿头部16排移动CT低剂量扫描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辐射剂量指标显著降低,有效控制了辐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颅脑疾病 移动CT 头部扫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学周 蔡金辉 +5 位作者 王振方 高飞 张志强 李飞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检测16排移动CT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轴位平扫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方法随机选择96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航行组和停泊组。航行组58例,在医院船正常航行状态下进行头部轴位平扫;停泊... 目的检测16排移动CT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对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轴位平扫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方法随机选择96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航行组和停泊组。航行组58例,在医院船正常航行状态下进行头部轴位平扫;停泊组38例,在医院船航行结束返回码头停泊状态进行头部轴位平扫成像。比较2组头部轴向扫描的成像质量、电磁干扰影响,以及无线信息传输的稳定性。结果16排移动CT与医院船上大功率仪器之间相互无电磁干扰,影像信息传输系统性能稳定。在医院船航行和停泊状态下骨窗位成像质量稳定,显示颅骨、眼眶、鼻蝶窦等骨性结构良好;头窗位成像质量良好,显示眼球及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沟回等软组织结构清晰。2组受检者在颅底扫描时,一部分层面发生线条状运动伪影,航行组发生运动伪影的比率(15.52%)高于停泊组(5.26%),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对临床诊断无明显影响。结论16排移动CT装配在医院船上进行头部平扫,成像质量优良、性能可靠、使用便捷,移动CT与医院船之间无电磁干扰,无线信息传输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移动CT 头部扫描成像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电磁干扰
原文传递
16排移动CT救援直升机载头部扫描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远晨露 易蕊 +8 位作者 晏雨军 高一鸣 刘修志 张志强 王振方 荆亚新 李飞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直升机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空军某部服役的健康官兵88人,随机分为飞行组与对照组。飞行组为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对照组为直升机在着陆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分析对比...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直升机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空军某部服役的健康官兵88人,随机分为飞行组与对照组。飞行组为直升机在空中飞行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对照组为直升机在着陆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分析对比2组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结果骨窗成像:2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2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在颅底部分层面存在运动伪影,其中飞行组88.89%的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而对照组26.58%的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2组的运动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6,P=0.001)。飞行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2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结论 16排移动CT在飞行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CT扫描 头部成像 直升机
原文传递
“移动战伤单元”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试验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松叶 易蕊 +10 位作者 段利达 张震 侯国峰 张志强 王振方 刘凌华 于强 栗志利 荆亚新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陆军某部训练基地的志愿者健康官兵95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7人),救护车在停止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Ⅱ组(11人),救护车在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Ⅲ组(7...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运载条件下进行头部扫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陆军某部训练基地的志愿者健康官兵95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7人),救护车在停止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Ⅱ组(11人),救护车在行驶状态下进行头部扫描;Ⅲ组(7人),设置电磁波干扰环境。分析对比3组受检者在不同状态下,移动CT扫描成像质量、运动伪影、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情况。结果骨窗成像:3组受检者颅骨、眼眶、鼻蝶窦等成像清晰。脑组织窗成像:3组受检者均可清晰显示眼球、视神经、脑干、脑皮质及脑白质等结构,但颅底部分层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其中Ⅰ组16.88%(13/77)受检者有较轻微的线状运动伪影,Ⅱ组81.82%(9/11)受检者有较明显的运动伪影;Ⅲ组14.29%(1/7)受检者有轻微线状运动伪影。经χ^2检验,Ⅰ组、Ⅲ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5、7.901,均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1,P>0.05)。在电磁干扰状态下,移动CT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3组辐射剂量CTDIvol均为36.27 mGy。结论16排移动CT在救护车行驶及电磁干扰状态下扫描成像稳定安全,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CT扫描 头部成像 救护车
原文传递
救护车载移动CT头部扫描在移动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志强 郭俊英 +7 位作者 代秋声 王海峰 高飞 荆亚新 王振方 杨磊 张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成像质量,建立颅脑伤病移动医疗救治新模式。方法利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常用救护车,采用特制固定装置将移动CT与车厢底面的钢板链接固定,观察救护车载在... 目的研究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成像质量,建立颅脑伤病移动医疗救治新模式。方法利用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常用救护车,采用特制固定装置将移动CT与车厢底面的钢板链接固定,观察救护车载在高速和乡村公路行驶过程中,移动CT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选取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5月22日纳入的35例受检者,在野外环境进行车载移动CT头部扫描检查,记录检查时间、分析成像质量及相关性能指标。结果救护车在高速公路运行50 km和乡村公路运行7 km,检测CT固定可靠、安全。野外环境下,在救护车上连续进行头部移动CT检查35例,累计耗时141 min,例均耗时4.03 min。CT断层成像清晰,无震动伪影,与临床诊断完全相符合。CT扫描显示脑损伤恢复期3例,基底节区出血后脑软化4例,陈旧性脑梗塞合并脑萎缩28例。检测扫描辐射剂量为40.43 mGy,个人功耗为0.29 kW/h。结论野外环境下救护车载16层移动CT的固定链接技术可靠,头部扫描断层成像质量良好、性能稳定,扫描时间短,诊断精准、使用便捷,建立了移动医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头部CT扫描 移动医疗
原文传递
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志强 代秋声 +10 位作者 李飞 高飞 荆亚新 毕偌男 王振方 陈蓉蓉 许利达 殷代强 于中华 张强 徐如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16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6月13日应用新型16层移动CT扫描391例患者头部,扫描地点为急诊室131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56例、手术室69例、救护车35例,疾病分类为脑外伤68例、脑出血122例、脑梗死120例、脑肿瘤59例及面肌痉挛等22例。从391例受检者中随机抽取35例同时行美国进口8层移动CT头部扫描,其中脑外伤12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12例、脑肿瘤3例、面肌痉挛等2例。比较16层移动CT与8层移动CT头部扫描成像的分辨率及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个人功耗及性能稳定性。结果16层与8层移动CT脑组织图像分辨率分别为91p/cm、71p/cm。2种移动CT头部扫描断层成像均符合诊断要求。8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82.52mGy,而16层移动CT辐射剂量为40.43mGy,较8层移动CT下降51.01%。8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47kW·h.16层移动CT检查时个人功耗为0.29kW·h,较8层移动CT下降38.30%。16层移动CT性能稳定,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任何故障,而8层移动CT同期发生2次停机故障。结论16层移动CT的成像质量达标,且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功耗低,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CT 成像质量 图像分辨率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Channel model of pinhole gamma camera 被引量:1
11
作者 dai qius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5期2758-2763,共6页
The pinhole gamma camera is the basis of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 of high-resolution pinhol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In this paper, a pinhole gamma camera system was examined using the ch... The pinhole gamma camera is the basis of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 of high-resolution pinhole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In this paper, a pinhole gamma camera system was examined using the channel model of information theory. The model pinhole gamma camera was simplified from a noisy, lossy channel to a noiseless, lossless channel by assuming a plane source. An approximate formula of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for the pinhole gamma camera was then derived from the model. Imaging experiments valid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nalytic formula.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inhole gamma camera can be adequately described using the channel model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hat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 figure of merit for the optimizing design of the pinhole gamma cam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系统 针孔 伽玛 渠道 信息理论 SPECT 计算机断层 单光子发射
原文传递
16排移动CT脑血管造影的初步结果报告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志强 李飞 +3 位作者 王振方 丁柏匀 代秋声 徐如祥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脑血管造影(CTA)的稳定性、成像质量及其螺旋扫描容积范围内的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等情况。方法选取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4例志愿者,于2018年7月至8月采用16排移动CT行脑血管增强螺旋扫描,获得原始... 目的探讨国产16排移动CT在脑血管造影(CTA)的稳定性、成像质量及其螺旋扫描容积范围内的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等情况。方法选取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4例志愿者,于2018年7月至8月采用16排移动CT行脑血管增强螺旋扫描,获得原始断层图像,利用Anythink CT Plus图像处理软件,以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显示三维脑血管图像,分析其成像质量;并与8排移动CT的CTA结果作对比,分析二者CTA成像的稳定性和扫描容积范围内的CTDIvol。结果 16排移动CT颅内血管成像稳定,可清晰显示Willis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16排移动CT在扫描容积范围内的CTDIvol [(20.600±0.087)mGy]低于8排移动CT[(29.300±0.335)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移动CT螺旋扫描可以获得稳定的CTA成像,清晰显示CTA图像,扫描容积范围内CTDIvol显著低于8排移动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移动CT 脑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