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简阳-三台地区二叠系火成岩油气成藏新模式及勘探前景
1
作者 梁顺军 邓绍强 +10 位作者 刁永波 温银宇 胡善政 游李伟 李金芝 王中海 陈胜 徐宝亮 徐娇 樊军 郑虹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264-273,共10页
简阳—三台地区YT1风险探井在二叠系火山岩爆发相测试获得工业气后,已发表文章一致认为,四川火成岩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和突破,存在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依据最新三维地震成果及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不存在大型构造-岩性... 简阳—三台地区YT1风险探井在二叠系火山岩爆发相测试获得工业气后,已发表文章一致认为,四川火成岩勘探取得了重大发现和突破,存在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依据最新三维地震成果及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不存在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主要论据有:1)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横向上储层不连通;2)火山岩浆多点喷发,筇竹寺组生烃能力遭到破坏;3)构造形成喜山晚期,晚于侏罗纪—三叠纪排烃高峰期,圈闭充气不足;4)二叠系火成岩区为微型低幅度背斜圈闭,不利于大规模油气聚集。基于上述分析,简阳—三台地区火成岩是独立的、分散的低效油气藏。文章最后指出,一口风险探井获得油气后,若要确定为“重大发现和突破”,需要1~3年后的探井和评价井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相 火山碎屑岩 气藏 低效 早二叠世末 简阳-三台
下载PDF
川西南部二叠系火山岩相地震预测及分布主控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柳 赵容容 +7 位作者 梁虹 邓绍强 陈伟 李光鹏 邹琴 彭忻 吴博闻 梁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了刻画川西南部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相展布、厘清其分布主控因素,基于已钻井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结合火山机构模型正演,明确不同火山岩相所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而采用多信息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火山岩相展布;结合火山岩相、基底... 为了刻画川西南部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相展布、厘清其分布主控因素,基于已钻井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结合火山机构模型正演,明确不同火山岩相所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而采用多信息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火山岩相展布;结合火山岩相、基底断裂、古地貌等信息研究火山岩相分布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南部BMM地区发育规模性火山岩爆发相发育区,面积达500 km^(2),是四川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区带拓展的有利区。火山岩相分布主要受基底断裂及火山喷发前古地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火山岩相 地震响应 模型正演 基底断裂 古地貌
下载PDF
川东北开江地区茅口组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柳 臧殿光 +4 位作者 徐宝亮 邓绍强 陈虹帆 杨荣荣 陈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9,共8页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高精度曲率地震属性,对川东北开江地区地震剖面上茅口组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凹陷异常体在开江地区广泛分布,且主要位于峨眉地裂时期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走滑断裂附近;走滑断裂为热液运...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高精度曲率地震属性,对川东北开江地区地震剖面上茅口组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凹陷异常体在开江地区广泛分布,且主要位于峨眉地裂时期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向走滑断裂附近;走滑断裂为热液运移提供良好的渗流通道,可对茅口组灰岩进行改造,形成良好储集体。通过地震、地质联合分析,认为热液溶蚀是茅口组凹陷异常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热液溶蚀凹陷异常体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对扩大川东北地区油气勘探、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茅口组 凹陷异常体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走滑断裂 热液溶蚀
下载PDF
18F-FDG PET/CT SUVmax、TLG及MTV与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朝辉 邓绍强 +1 位作者 顾发见 卿仁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分析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肿瘤代谢体积(MTV)以及灶糖酵解总量(TLG)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 目的分析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肿瘤代谢体积(MTV)以及灶糖酵解总量(TLG)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广安市人民医院58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GIS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统计18F-FDG PET/CT阳性率,分析18F-FDG 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病理特征,分析SUVmax、TLG及MTV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SUVmax、TLG及MTV与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价值。结果58例患者中18F-FDG PET/CT阳性40例(68.96%),阴性18例(31.04%)。18F-FDG PET/CT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不同肿瘤直径、转移情况、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情况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值在不同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G及MTV在不同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均为正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TLG及MTV与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预后、肿瘤直径均为正相关(P<0.05)。绘制ROC曲线可知,TLG、MTV指标对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SUVmax(P<0.05)。结论通过18F-FDG PET/CT检查获取SUVmax、TLG及MTV代谢指标可能可为GIST恶性危险度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SUVMAX TLG MTV GIST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茅口组柱状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柳 臧殿光 +3 位作者 徐宝亮 邓绍强 周跃宗 郭鸿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19-24,共6页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相干切片及模型正演,并参考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断溶体"的已有认识,对川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中二叠统茅口组柱状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异常体在川西南地区广泛发育于北东向基...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相干切片及模型正演,并参考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断溶体"的已有认识,对川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中二叠统茅口组柱状凹陷异常体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异常体在川西南地区广泛发育于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附近,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垂向多组同向轴连续下凹,从茅口组顶部延伸至震旦系基底,相干切片上为环形或似环形特征。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此类异常体主要为热液溶蚀成因,兴凯地裂时期形成,于峨眉地裂时期活化的北东向基底走滑断裂是其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对扩大川西南地区勘探领域、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地区 茅口组 凹陷异常体 走滑断裂 热液溶蚀
下载PDF
山地复杂构造倒转背斜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及油气成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顺军 梁霄 +9 位作者 陈江力 孙甫 游李伟 邓绍强 李金芝 樊军 高怀军 韩友平 吴育林 吴增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7-390,共14页
中国西部山地复杂构造的倒转背斜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类型之一。高陡复杂构造区许多失利井,与倒转背斜的地质特点及其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认识不足有关。依据地面地质、钻井和测井资料建立倒转背斜模式,采用模型正演和偏移技术分析不同类型... 中国西部山地复杂构造的倒转背斜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类型之一。高陡复杂构造区许多失利井,与倒转背斜的地质特点及其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认识不足有关。依据地面地质、钻井和测井资料建立倒转背斜模式,采用模型正演和偏移技术分析不同类型倒转背斜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倒转背斜的模式和方法,有助于在地震剖面上查明倒转背斜形态。具有较高信噪比的山地复杂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剖面能很好地反映出倒转背斜形态。倒转背斜正常翼地层剥蚀程度低,埋藏深度适中,可成为良好的油气圈闭;倒转翼地层陡倾,断块发育,油气成藏条件差,倒转翼下方潜伏背斜保存条件好,是油气聚集有利场所,油气勘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转背斜 构造特征 测井响应 地震响应 识别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川西北JLS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断溶体”地震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敏 梁虹 +4 位作者 邓绍强 邹琴 朱亚东 江娜 魏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1期21-26,M0003,共7页
参考塔里木“断溶体”地震响应模式及形成机制,对川西北JLS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顶界地震资料上存在的挠曲、能量突变等地震反射特征异常开展了研究。从沉积环境、岩溶作用及断裂裂缝系统3个方面分析了茅口组“断溶体”的成因,详细研究了... 参考塔里木“断溶体”地震响应模式及形成机制,对川西北JLS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顶界地震资料上存在的挠曲、能量突变等地震反射特征异常开展了研究。从沉积环境、岩溶作用及断裂裂缝系统3个方面分析了茅口组“断溶体”的成因,详细研究了“断溶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在该基础上开展了缝洞模型正演研究并对“断溶体”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川西北JLS地区茅口组存在3种类型“断溶体”(Ⅰ、Ⅱ、Ⅲ类),其中Ⅰ类“断溶体”(带状圆形集合体)为研究区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域。“断溶体”的提出对四川盆地同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模型正演 地震响应 茅口组 川西北JLS地区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在陶瓷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宗建 邓绍强 汤可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8-484,共7页
传统的Otsu算法分割图像需要遍历图像的每一级灰度值,其计算复杂度会随着图像量化等级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对此,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过程。APSO根据粒子适应度优劣,融入了一种新的用于调节粒子飞行速... 传统的Otsu算法分割图像需要遍历图像的每一级灰度值,其计算复杂度会随着图像量化等级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对此,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过程。APSO根据粒子适应度优劣,融入了一种新的用于调节粒子飞行速度的惯性权重方法,并构建了一种新的极值扰动方法,分别对粒子个体极值和全局最优极值进行扰动,避免粒子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区域。在一组陶瓷及标准图像的仿真测试表明:针对具有复杂纹理的陶瓷图像和标准测试图像,APSO应用于陶瓷图像的分割时间相比Otsu平均少215 ms,应用于标准测试图像的分割时间相比Otsu平均少82 ms,APSO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收敛至全局最优值,更好地分割出具有复杂纹理的陶瓷图像细节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图像分割 OTSU算法 惯性权重
下载PDF
逆冲断褶带大断层下盘层间褶皱特征及油气成藏--以库车克拉苏构造带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油气勘探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梁顺军 段杰 +7 位作者 彭业君 邓绍强 王中海 吴育林 游李伟 杜均国 孙甫 龚富华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层间褶皱是指在两套塑性地层之间的脆性地层,在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脆性地层发生连续褶曲,并伴有断层发生。层间褶皱形成机理与压扁作用、剪切作用及重力作用三种构造运动模式有关。库车克拉苏构造带陆相白垩系砂岩气田群和龙门山构造带... 层间褶皱是指在两套塑性地层之间的脆性地层,在强大挤压力作用下,脆性地层发生连续褶曲,并伴有断层发生。层间褶皱形成机理与压扁作用、剪切作用及重力作用三种构造运动模式有关。库车克拉苏构造带陆相白垩系砂岩气田群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海相栖霞组白云岩大气区石油地质特征有所差异,但构造圈闭特征具有共性,都属于逆冲大断层下盘层间褶皱。层间褶皱是潜伏背斜圈闭的最佳类型,其局部构造圈闭成排成带分布,油气成藏条件优越。因此,在强烈挤压山地复杂构造区,层间褶皱是油气富集最佳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褶带 层间褶皱 潜伏背斜圈闭 成藏条件 油气发现 库车克拉苏构造带 龙门山构造带
下载PDF
海上气田生产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改造优化
10
作者 葛爱将 贺正雪 +3 位作者 黄旭 邓绍强 张海波 夏令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24-226,共3页
海上D气田投产至今已有20年,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气田逐步开展降压生产,部分气井出现出砂、出水情况,气井出砂出水造成外输凝析油含水超标、生产污水排海含油升高、聚结分离器/闭式排放罐液位计频繁卡滞故障的情况。气田人员结合生... 海上D气田投产至今已有20年,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气田逐步开展降压生产,部分气井出现出砂、出水情况,气井出砂出水造成外输凝析油含水超标、生产污水排海含油升高、聚结分离器/闭式排放罐液位计频繁卡滞故障的情况。气田人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采取上游海管段塞流排液流量控制、生产污水处理装置改造提升优化的方式,成功解决了生产系统含油乳化物堆积、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效果差、外输凝析油不合格等问题,恢复了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成功将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排海含油质量分数降至0.00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 段塞流 生产污水处理装置 乳化物干化
下载PDF
Homogeneous manifolds admitting non-Riemannian Einstein-Randers metrics 被引量:3
11
作者 CHEN ZhiQi deng shaoqiang LIANG Ke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15年第7期1473-1482,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find some new homogeneous manifolds G/H admitting non-Riemannian EinsteinRanders metrics when G is the compact simple Lie group E6, or E7 or E8. In the beginning, we prove that these homogeneous mani... In this paper, we find some new homogeneous manifolds G/H admitting non-Riemannian EinsteinRanders metrics when G is the compact simple Lie group E6, or E7 or E8. In the beginning, we prove that these homogeneous manifolds admit Riemannian Einstein metrics. Based on these metrics, we obtain non-Riemannian Einstein Randers metrics o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nstein metrics Randers metrics homogeneous manifol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