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研究
1
作者 于亚明 邓翔文 +9 位作者 武志勇 崔冀秦 李奎 施宗傲 刘振广 杨阳 赵海成 未钰杨 刘丽 王德云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的影响,选择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分别为中药复方组和阳性药物组。中药复方组奶牛每头每天灌服0.4 g/kg体重的中药复方,阳性药物组奶牛每头每天肌肉注射盐... 为探究中药复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及抗炎作用的影响,选择2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分别为中药复方组和阳性药物组。中药复方组奶牛每头每天灌服0.4 g/kg体重的中药复方,阳性药物组奶牛每头每天肌肉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0.04 mL/kg,连续给药5 d,同时另选择10头健康奶牛,作为健康组,记录给药前及停药1 d后各组奶牛体温变化、子宫分泌物评分,以评价子宫内膜炎的治愈效果;检测奶牛子宫黏液、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血清生化指标,以评价中药复方的抗炎作用及安全性。结果:给药前与健康组相比,中药复方组与阳性药物组奶牛体温及子宫分泌物评分显著升高(P<0.05);停药1 d后,中药复方组与阳性药物组奶牛体温及子宫分泌物评分降低(P<0.05);停药1 d后,中药复方组和阳性药物组治愈率分别为70%和60%,有效率分别为10%和20%,总有效率均为80%;此外,给药前,中药复方组与阳性药物组奶牛子宫黏液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而与给药前相比,中药复方组和阳性药物组奶牛在停药1 d后子宫黏液及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前后,中药复方组与阳性药物组奶牛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综上,中药复方可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有效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同抗生素相当,且无毒副作用,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中药 炎症
下载PDF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鑫 盛业谱 +2 位作者 邓祥文 李书蓉 李秀荣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强夯法运用重锤高速冲击实现工程场地不良土质的改良加固,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广泛,而有效加固深度的标定是应用强夯实现地基处理时的核心环节。文章基于强夯理论与有效加固深度概念,提出了以统计学习原理为理论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回归... 强夯法运用重锤高速冲击实现工程场地不良土质的改良加固,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广泛,而有效加固深度的标定是应用强夯实现地基处理时的核心环节。文章基于强夯理论与有效加固深度概念,提出了以统计学习原理为理论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回归预测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并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通过对工程样本数据的回归、预测,对比了预测精度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在数据样本上实现准确的回归拟合;模型在测试样本数据的预测误差低、预测精度优于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回归预测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3
作者 吴安驰 邓湘雯 +6 位作者 任小丽 项文化 张黎 葛蓉 牛忠恩 何洪林 何立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727-7738,共12页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中国1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群落植物的调查数据,分析物种多样性随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探讨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3个典... 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中国1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群落植物的调查数据,分析物种多样性随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探讨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3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随经纬度上升而下降,其中物种丰富度变化更为显著,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随经度上升变化不显著;(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特性、能量和水分因子的单因素相关关系并不一致。其中,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年均温、最冷月均温、温度年较差和潜在蒸散量的相关性最显著(P<0.01),Pielou指数与年均温、最冷月均温、实际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和郁闭度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能量和水分的共同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解释率最高,达到15%—42%;植物特性、能量和水分因子三者共同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解释率次之,为14%—27%;植物特性与能量因子或水分因子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以及植物特性和水分因子独立作用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解释率较小,其中能量因子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的单独解释率高于植物特性或水分因子。研究表明能量和水分共同作用是影响大尺度森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植物特性的差异对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能量 水分 植物特性 方差分解
下载PDF
不同年龄毛竹林养分分布及生物循环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夏传格 宁晨 +3 位作者 罗赵慧 邓湘雯 闫文德 田大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15-3725,共11页
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许多竹阔混交林被改造为纯林,造成其土壤质量和立地生产力不同程度退化。因此研究毛竹林生产力和营养元素循环特征,对保持毛竹林持续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桃江县桃花江林场... 毛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许多竹阔混交林被改造为纯林,造成其土壤质量和立地生产力不同程度退化。因此研究毛竹林生产力和营养元素循环特征,对保持毛竹林持续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桃江县桃花江林场毛竹林作为研究对象,将同一年龄毛竹的株数占据60%以上林地的标准划分各年龄段毛竹林,并研究不同年龄(1年,3年和5年)毛竹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和分布格局以及生物循环特征。结果表明:竹林层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均以N和K含量最高,Ca和P较低,各营养元素在毛竹不同器官的含量存在差异且随竹龄变化而变化;因毛竹林年龄不同,死地被物各层次的营养元素含量不同,并且同一年龄毛竹林亦随层次不同而异;土壤层N、P、K元素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Ca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竹林层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为338.31-1104.72 kg/hm^2,死地被物层为37.69-46.94 kg/hm^2,土壤层为56952.67-63783.22 kg/hm^2。不同年龄毛竹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年吸收量为237.41-338.3 kg/hm^2,归还量为20.84-86.47 kg/hm^2,存留量为216.57-267.05 kg/hm^2,利用系数为0.27-1.00,循环系数为0.09-0.25,周转时间在6.17-40.33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养分含量 养分积累量 养分生物循环 桃江县
下载PDF
树木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游韧 邓湘雯 +3 位作者 胡彦婷 欧阳帅 陈亮 项文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6,共13页
树木在干旱胁迫下的死亡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不仅可以改变森林的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影响森林管理决策。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体内水分代谢与碳代谢会出现失效现象,从而导致树木的死亡。但是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树木死亡的生理机制... 树木在干旱胁迫下的死亡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生态过程,不仅可以改变森林的结构和功能,还可能影响森林管理决策。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树木体内水分代谢与碳代谢会出现失效现象,从而导致树木的死亡。但是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树木死亡的生理机制以及干旱—复水过程中树木各个器官的生理生态响应还未探明,这一科学问题也是当前世界的前沿问题。树木的干旱致死机制至少有3种假说:水力失效、碳饥饿和生物攻击假说。水力失效假说认为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树木木质部栓塞达到阈值后无法恢复水分传导从而使得树木脱水干燥死亡;碳饥饿假说认为树木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气孔紧缩甚至关闭,树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但树木为了维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使得树木自身可利用碳耗竭;生物攻击假说认为干旱胁迫影响生物因子的分布及生长速率等,使得树木易受到昆虫和病原体的攻击,从而导致树木的死亡。3种假说都已经被证实可以解释一部分树木死亡的现象,但是又不足以解释所有树木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死亡的现象,特别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损耗在死亡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文介绍干旱胁迫下的水分关系,对水力失效假说中木质部栓塞具体的生理过程进行整体阐述。然后,讨论长期干旱胁迫对树木生长发育、蒸腾作用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探讨干旱致死过程中树木各个器官生理机制,并总结干旱—复水过程中树木的生理生态变化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水力失效假说仍然是干旱胁迫下树木死亡的主要假说,而树木体内非结构性有机碳的变化对树木死亡的贡献率未确定。干旱后复水能够使植物的生理功能得到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干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对树木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都造成影响。本文还对未来树木死亡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树木的合理种植经营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死亡 干旱胁迫 水力失效 复水 碳饥饿
下载PDF
红心杉连栽对土壤酶活性及林木生长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廖美振 阳胜男 +3 位作者 张斌 朱宁华 邓湘雯 付豪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38-45,共8页
为了研究连栽对红心杉林木生长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笔者运用空间替换时间、相关性以及通径分析方法,对比第1(G1)、2(G2)、3(G3)代红心杉人工林的林木生长特性,探讨土壤酶活性对红心杉生长量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红心杉的生长... 为了研究连栽对红心杉林木生长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笔者运用空间替换时间、相关性以及通径分析方法,对比第1(G1)、2(G2)、3(G3)代红心杉人工林的林木生长特性,探讨土壤酶活性对红心杉生长量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红心杉的生长量随连栽代数的增加而降低;天然林以及第1、2、3代红心杉林地中的脲酶活性随着土层的加深均显著降低(P<0.05);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对红心杉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具有强烈的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115和1.085。连栽导致红心杉林木生长量和土壤酶活性逐代降低,且红心杉林木生长量受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杉 连栽 林木生长量 土壤酶活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福州地区宠物犬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邓翔文 郑婷婷 +4 位作者 陈璐 王梦竹 赵梦诗 黄小红 邓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821,共7页
从福建农林大学校宠物医院采集健康和患病犬肛拭子50份(健康犬23份、患病犬27份),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并采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耐药基因的... 从福建农林大学校宠物医院采集健康和患病犬肛拭子50份(健康犬23份、患病犬27份),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并采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分离的50株宠物犬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最高(86%),其次是四环素(50%)、庆大霉素(30%)、环丙沙星(28%)、卡那霉素(26%)、头孢噻呋(24%)、阿奇霉素(16%)、头孢他啶(14%)、阿米卡星(4%)、多黏菌素E(4%);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以bla_(TEM)为主(检出率24%),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A)为主(检出率28%),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则以qnrS(检出率18%)、qnrB(检出率14%)、oqxA(检出率14%)较为流行.综上,福州地区宠物犬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严峻,且携带多种重要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宠物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犬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by panicled goldenrain tree(Koelreuteria paniculata) and common elaeocarpus(Elaeocarpus decipens) in abandoned mine soils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11
8
作者 TIAN Dalun ZHU Fan +5 位作者 YAN Wende Fang Xi XIANG Wenhua deng xiangwen WANG Guangjun PENG Changh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40-345,共6页
Phytoremediation can be used as a sustainable technology for mine spoil remediation to remove heavy meta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7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plant samples at an aban... Phytoremediation can be used as a sustainable technology for mine spoil remediation to remove heavy meta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centration of 7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plant samples at an abandoned mine site. We found that, after vegetation remediation at the abandoned mine site, the reduction rates for 7 heavy metals were in the range of 4.2%-86%, where reduction rates over 50% were achieved for four heavy metals (Zn, Mn, Cd, Ni).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panicled goldenrain tree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and the common elaeocarpus (Elaeocarpus decipens) for Zn, Mn, Ni, and Co were more than 1. Enrichment coefficients of both trees for Mn were higher than 1.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anicled goldenrain tree and the common elaeocarpus tree may act as accumulators in remediation. Moreover, the woody vegetation remediation in abandoned mining are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cenery besides removing heavy metal from contaminated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cled goldenrain tree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common elaeocarpus (Elaeocarpus decipens) heavy metal elements ACCUMULATION abandoned mine sites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人工林最佳轮伐期的确定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伟林 蒋彬彬 +5 位作者 刘灿辉 康慧玲 邓湘雯 丁森林 肖育生 温旭丁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34-40,78,共8页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分级木生长及红心杉心材形成过程;计算红心杉的数量成熟年龄、工艺成熟年龄和经济成熟年龄,从而确定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研究结果表明:(1)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均表现为初期均缓慢生长,之后开始快速生长的特点,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优势木的材积生产力在第11年时最大,达到0.0216 m^(3)·a^(-1);(2)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均相交于20年左右,红心杉材积数量成熟期为20年左右。(3)红心杉心材开始形成时间在第7年,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红心率与年龄的关系,40年时,红心率达到了峰值60%左右。且木材基本密度随着林木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红心杉的工艺成熟年龄大于数量成熟年龄。(4)森林年均纯收益和年均净现值的最大值均在29年,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在25年。综上,陈山红心杉的数量成熟龄在20年,工艺成熟龄在40年,经济成熟龄在29年。因此,最佳轮伐期按照“以工艺成熟为基础,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陈山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在40年,此时,胸径、树高和材积已经达到成熟,可获得最大木材产量,红心率也达到了极值,木材品质最佳,且经济收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成熟龄 工艺成熟龄 经济成熟龄 最佳轮伐期
下载PDF
中国31个城市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湘文 曾小敏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2期159-169,共11页
为明确中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利用2014年春节期间(2014-01-17-2014-02-14)31个城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气PM_(2.5)、NO_(2)和SO_(2)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应时段... 为明确中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利用2014年春节期间(2014-01-17-2014-02-14)31个城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气PM_(2.5)、NO_(2)和SO_(2)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应时段的气象数据,分析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M_(2.5)和SO_(2)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影响较大(受影响的城市分别占66%和58%),而NO_(2)表现不明显(受影响的城市只占16%)。此外,春节中期大部分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都比春节前期低,而与春节后期差异不明显。从空间来看,南方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在春节中期与春节前期差异比北方城市大。气象要素对不同城市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春节效应”在全国各大城市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效应 PM_(2.5) 大气污染 燃放爆竹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建筑物掏土纠倾法孔周土压力和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鑫 邓祥文 岳庆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3-190,共8页
掏土孔孔周土受力与变形以及破坏模式是建筑物纠倾研究的关键问题,影响纠倾设计中掏土孔直径及掏土孔间距等参数的确定。为了研究建筑物掏土纠倾法掏土孔周土压力变化、掏土孔破坏模式以及地基的沉降情况,设计并制作了可用于模拟掏土纠... 掏土孔孔周土受力与变形以及破坏模式是建筑物纠倾研究的关键问题,影响纠倾设计中掏土孔直径及掏土孔间距等参数的确定。为了研究建筑物掏土纠倾法掏土孔周土压力变化、掏土孔破坏模式以及地基的沉降情况,设计并制作了可用于模拟掏土纠倾的模型箱,对掏土孔直径为200mm,孔间距分别为400、600、800mm的纠倾模型进行试验,分析了由于掏土孔开挖引起的地基土沉降及倾斜率。研究结果表明:掏土孔的破坏呈现立式椭圆、卧式椭圆及近似圆形三种破坏模式;通过孔侧和孔上部压力的变化,发现孔周土压力发生转移,从孔上部土压力向孔侧边土体转移,孔顶土压力减小,孔侧土压力增加,形成土拱效应;随着孔间距增加,土体形成稳定拱脚,从而不利于纠倾工程回倾;通过试验结果,建议孔间距为2~3倍掏土孔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纠倾 掏土法 模型试验 孔破坏模式 土拱效应
原文传递
4种中药单体对IncX4型质粒pSD11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璐 邓翔文 +2 位作者 郑婷婷 黄小红 邓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的IncX4型质粒pSD11为试验材料,研究小檗碱、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姜黄素4种中药单体对耐药质粒稳定性的影响,为中药单体消除病原菌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药物作用下携带质粒pSD11的大... 以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的IncX4型质粒pSD11为试验材料,研究小檗碱、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姜黄素4种中药单体对耐药质粒稳定性的影响,为中药单体消除病原菌耐药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药物作用下携带质粒pSD11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和生长动力学参数,分析中药单体的抑菌效果.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平板计数研究药物对质粒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检测胞外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分析中药单体对细胞壁、细胞膜的影响.结果显示,小檗碱、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对大肠杆菌MG1655/pSD11(Escherichia coli MG1655/pSD11)的MIC均为1280μg/mL,姜黄素>160μg/mL.4种中药单体对E.coli MG1655/pSD11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生长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2 MIC小檗碱和黄芩苷显著延长E.coli MG1655/pSD11的滞后期;1/2 MIC姜黄素和1/2、1/4MIC芦荟大黄素极显著降低E.coli MG1655/pSD11的最大生长速率、延长时代时间.经1/2和1/4 MIC的小檗碱和黄芩苷处理后,质粒pSD11的稳定性极显著降低,且细菌胞外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本研究表明,4种中药单体均能有效抑菌,且小檗碱和黄芩苷能够降低IncX4型质粒pSD11的稳定性.(图5表3参25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稳定性 IncX4型质粒 质粒pSD11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research:An overview 被引量:8
13
作者 LIU ZeLin PENG ChangHui +3 位作者 XIANG WenHua TIAN DaLun deng xiangwen ZHAO Mei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4期3853-3863,共11页
Fields that emplo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have developed and expanded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N has been adopted widely a... Fields that emplo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have developed and expanded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N has been adopted widely and put into practice by research-ers in light of increasing concerns over ecological issues such as global warming,frequent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events,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Limitations exist and there is a potential risk for misuse in that ANN model pa-rameters require typically higher overall sensitivity,and the chosen network structure is generally more dependent upon individ-ual experience.ANNs,however,are relatively accurate when use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s;despite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favoring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as the basis of study and the preference for long-term experimental research.ANNs remain a better choice than many traditional methods when dealing with nonlinear problems,and possesse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issues.ANNs can resolve problems that other methods cannot.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situations in which measurements are difficult to conduct or when only incomplete data are available.It is anticipated that ANNs will be widely adopted and then further developed for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全球气候变化 生态问题 应用 大气环流异常 短期预测 计算机技术 非线性问题
原文传递
端炔偶联反应中铜变价催化机制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马丽文 魏晓叶 +5 位作者 赵紫琳 赵昂 邓祥文 霍丙南 马刚 张春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11-1819,共9页
铜催化端炔对称偶联是合成共轭二炔的重要反应.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Marcus公式,研究了苯乙炔(Phenylacetylene,PAY)对称偶联的铜变价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有机溶剂中PAY优先与一价铜络合物配位,并经单电子转移变为二价铜络合的端炔1.端炔... 铜催化端炔对称偶联是合成共轭二炔的重要反应.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Marcus公式,研究了苯乙炔(Phenylacetylene,PAY)对称偶联的铜变价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有机溶剂中PAY优先与一价铜络合物配位,并经单电子转移变为二价铜络合的端炔1.端炔1经质子消除生成一价铜炔化物2.2与PAY加成为铜炔化物3.3经分子内H转移、C_(sp)—C_(sp)偶联、配体交换生成1,4-二苯基丁二炔(1,4-Diphenyl-1,3-butadiyne,DPBY);或3经分子间质子消除、C_(sp)—C_(sp)偶联、单电子转移以及配体交换反应生成DPBY.此外,强碱条件下易生成PAY-,PAY-与2加成为铜炔化物3',3'经歧化反应(单重态和三重态势能面交叉)生成铜炔化物14,14解离得到DPBY.电荷分析表明,上述反应过程存在一价和零价中间体以及过渡态,解释了文献中测得多种不同价态铜络合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变价催化 端炔对称偶联 单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电势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