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检测自行设计的含铅穿戴用品对125I粒子植入患者的放射性屏蔽效果,优化辐射防护的个体化方法。方法:125I粒子植入患者69例,术后根据粒子植入的部位和数量选择穿戴不同类型的含铅防护用品。术后24小时内检测患者无屏蔽与穿戴不...目的:通过检测自行设计的含铅穿戴用品对125I粒子植入患者的放射性屏蔽效果,优化辐射防护的个体化方法。方法:125I粒子植入患者69例,术后根据粒子植入的部位和数量选择穿戴不同类型的含铅防护用品。术后24小时内检测患者无屏蔽与穿戴不同铅当量屏蔽用品在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并按接触时间计算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病区医务人员(AAED)及陪护人员(AED)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患者无屏蔽时,在0. 5 m处的医务人员所受的年平均辐射剂量小于放射工作人员限值20 m Sv,在2 m处接近公众限值1 m Sv,在4 m处接近本底;在1 m处的陪护人员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接近公众限值1 m Sv,在4 m处接近本底。患者穿戴0. 2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零距离有58位患者的辐射剂量高于本底,但对医务及陪护人员产生的平均辐射剂量接近公众限值,其中最高者为1. 8 m Sv;穿戴0. 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患者零距离辐射剂量接近本底。结论: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穿戴0. 2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绝大部分(68/69例)患者不会对医务及陪护人员造成辐射损伤;粒子植入数量较多和/或植入部位距体表较近的患者,若穿戴0. 25 mm Pb的屏蔽用品在0. 3 m处辐射剂量大于本底,则应穿戴0. 5 mm Pb的含铅屏蔽用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检测自行设计的含铅穿戴用品对125I粒子植入患者的放射性屏蔽效果,优化辐射防护的个体化方法。方法:125I粒子植入患者69例,术后根据粒子植入的部位和数量选择穿戴不同类型的含铅防护用品。术后24小时内检测患者无屏蔽与穿戴不同铅当量屏蔽用品在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并按接触时间计算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病区医务人员(AAED)及陪护人员(AED)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患者无屏蔽时,在0. 5 m处的医务人员所受的年平均辐射剂量小于放射工作人员限值20 m Sv,在2 m处接近公众限值1 m Sv,在4 m处接近本底;在1 m处的陪护人员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接近公众限值1 m Sv,在4 m处接近本底。患者穿戴0. 2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零距离有58位患者的辐射剂量高于本底,但对医务及陪护人员产生的平均辐射剂量接近公众限值,其中最高者为1. 8 m Sv;穿戴0. 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患者零距离辐射剂量接近本底。结论: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穿戴0. 25 mm Pb含铅屏蔽用品时,绝大部分(68/69例)患者不会对医务及陪护人员造成辐射损伤;粒子植入数量较多和/或植入部位距体表较近的患者,若穿戴0. 25 mm Pb的屏蔽用品在0. 3 m处辐射剂量大于本底,则应穿戴0. 5 mm Pb的含铅屏蔽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