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媛媛 邓亚男 +1 位作者 许禹 孙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FOLFOX...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FOLFOX6化疗,对照组患者同时予以信迪利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以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免疫功能[CD3^(+)、CD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胃蛋白酶原水平(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以及生存质量[卡氏行为状态(KPS)]。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ORR)率、疾病控制(DCR)率分别为64.29%、8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65.71%,而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CEA、CA72-4、胃蛋白酶原Ⅱ水平分别为(26.13±3.02)U/mL、(28.94±3.26)U/mL、(3.05±0.74)ng/mL、(5.46±1.03)U/mL、(12.07±1.0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7±3.54)U/mL、(34.96±3.88)U/mL、(5.74±1.02)ng/mL、(8.12±1.34)U/mL、(15.69±1.7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的血清CD3^(+)、CD4^(+)、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8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可增强抗肿瘤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减轻胃黏膜损伤,并可提高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信迪利单抗 增效减毒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目标导向模式改善基层血液透析质量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鑫 江登科 +4 位作者 刘林昊 邓亚楠 马雪萍 王沛 梁献慧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10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模式在提升基层血液透析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目标导向模式管理6 m后,患者血管通路、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和卫生经...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模式在提升基层血液透析质量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目标导向模式管理6 m后,患者血管通路、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与基线相比,6 m后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的使用比例由42.35%降至27.06%(χ_(2)=6.303,P=0.043),单室尿素清除指数<1.2的患者比例降至7.05%(χ_(2)=21.182,P<0.001),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5%干体质量的患者比例增至70.59%(χ_(2)=43.895,P<0.001),血红蛋白(χ_(2)=15.824,P=0.001)、血钾(χ_(2)=4.541,P=0.033)、血白蛋白(χ_(2)=31.224,P<0.001)、血磷(χ_(2)=17.306,P<0.001)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χ_(2)=17.162,P<0.001)达标率均提高;患者满意度由48.24%上升至100%(χ_(2)=59.365,P<0.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t=-22.455,P<0.001);直接医疗总成本无明显增加(t=1.387,P=0.167)。结论目标导向模式有效改善了基层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利于患者并发症控制及生活质量提高,且不额外增加医疗花费,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模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基层 医疗成本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谢媛媛 邓亚男 +1 位作者 许禹 孙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究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究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的增效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SOX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贝伐珠单抗+SOX方案治疗,21d为一个周期,共治疗两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毒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HIF-1α/VEGF信号通路、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72-4、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和免疫功能,同时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0.29%、7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9%、6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HIF-1α、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CEA、TP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清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为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其治疗效果确切且相对安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贝伐珠单抗 晚期胃癌 化疗 增效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过表达E3泛素连接酶ABRv1通过泛素化CPK3提高拟南芥干旱耐受 被引量:3
4
作者 邓亚男 刘志斌 +2 位作者 王健美 李旭锋 杨毅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3-618,共6页
拟南芥基因ABRv1编码了一个E3泛素连接酶,其表达量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为了探究ABRv1功能,我们构建了ABRv1的过表达株系并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ABRv1过表达株系OE-3具有90.4%的存活率,ABRv1过表达株系OE-7有88.2%的存活率,野生型Col的... 拟南芥基因ABRv1编码了一个E3泛素连接酶,其表达量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为了探究ABRv1功能,我们构建了ABRv1的过表达株系并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ABRv1过表达株系OE-3具有90.4%的存活率,ABRv1过表达株系OE-7有88.2%的存活率,野生型Col的存活率则为53.8%,而abrv1突变体仅有7.7%的存活率,说明过表达ABRv1提高了拟南芥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我们还测定了干旱处理下的失水率,也能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此外,我们使用纯化的GSTABRv1、His-CPK3蛋白进行了体外pull-down实验和体外泛素化实验,结果证明ABRv1能够和CPK3发生相互作用,ABRv1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并且能够把CPK3单泛素化.结果揭示了ABRv1作为一个正调控因子通过泛素化作用底物CPK3参与了拟南芥的干旱胁迫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ABRv1 干旱胁迫 CPK3 泛素化
下载PDF
耐镉棘孢木霉的筛选鉴定及其镉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亚男 彭迪 +3 位作者 王立峰 周小毛 满益龙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筛选鉴定耐镉真菌,采用Cd2+浓度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镉污染稻田土壤中分离到耐镉菌株HD228,综合菌株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并研究了其镉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22 mmol/L ... 为了筛选鉴定耐镉真菌,采用Cd2+浓度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镉污染稻田土壤中分离到耐镉菌株HD228,综合菌株形态特征、ITS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并研究了其镉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耐22 mmol/L Cd,对Cd的吸附率可达79.88%;对Pb、Zn、Cu具有很强耐性,Pb、Zn、Cu对HD228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 80 mmol/L、> 80 mmol/L、> 30 mmol/L。HD228菌落直径与重金属浓度呈负相关,20 mmol/L时菌落不规则。该菌能在pH值4~8、温度20~35℃条件下良好生长,最适生长和耐镉pH值为5、温度为30℃,温度和pH值均不影响其耐镉能力。其发酵液对水稻出苗、幼苗生长无抑制作用,发酵液40 mL(200 g土)用量对水稻具有促生作用,对镉胁迫水稻具有解毒作用。此耐镉真菌HD228具有应用于镉污染水稻田治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土壤 镉污染 棘孢木霉 镉吸附
下载PDF
Screening,Identification,Metal-tolerance Cadmium Biosor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admium-Resistant Trichoderma asperellum
6
作者 deng ya-nan PENG Di +3 位作者 WANG Li-feng ZHOU Xiao-mao MAN Yi-long BAI Lian-y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4期19-28,共10页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cadmium-resistant fungi and characterize its cadmium adsorption.A cadmium-resistant strain(HD228)was isolated from cadmium-polluted paddy soil by using the Cd^2+concentra...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cadmium-resistant fungi and characterize its cadmium adsorption.A cadmium-resistant strain(HD228)was isolated from cadmium-polluted paddy soil by using the Cd^2+concentration gradient pressure domesticat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region gene sequence phylogenesis,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Trichoderma asperellum.This strain was resistant to Cd at 22 mmol/L with a Cd adsorption rate of up to 79.88%,and it was also resistant to other heavy metals such as Pb,Zn and Cu.The colony diameter decreased as th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increased,and the colony was out-of-shape when the Cd^2+concentration was 20 mmol/L.The strain HD228 was found to grow well at pH 4 to 8 and a temperature between 20 and 35℃.The optimal growth condi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be pH 5 and temperature of 30℃.Fermented liquid of the strain is neither disease-causing nor inhibitory to rice seedling emergence,and indeed it improves rice seedling and root growth and enhances rice’s detoxification ability under Cd stress.Thus,the Cd-resistant fungus HD228 has the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Cd-polluted rice pad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soil Cd pollution Trichoderma asperellum Cd adsorption
下载PDF
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亚楠 王卫刚 +2 位作者 黄海娟 李晓菲 王娅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6期3138-3142,3122,共6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270例大叶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A、B、C三组,每组9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维持...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2年10月收治的270例大叶性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A、B、C三组,每组9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常规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吸痰、清热、平喘、止咳等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头孢曲松治疗,B组应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C组应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三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肺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总天数、影像学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C组明显低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治疗前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WBC、GRA、PCT、CRP、ESR表达水平均降低,且C组明显低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头孢曲松+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能够快速减轻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反应,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能够让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小剂量 糖皮质激素 肺泡灌洗术 大叶性肺炎 儿童
原文传递
三阴型乳腺癌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邓亚楠 陈硕 +3 位作者 陈翠京 史秀云 白玲 毛京宁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三阴型乳腺癌(TNBC)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评估,并与非TNBC(non-TNBC)进行比较,总结分析TNBC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TNBC的临床诊断提供超声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经超... 目的通过对三阴型乳腺癌(TNBC)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评估,并与非TNBC(non-TNBC)进行比较,总结分析TNBC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TNBC的临床诊断提供超声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31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三阴型乳腺癌患者57例),对其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TNBC和non-TNBC的超声和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美国放射学会于2013年制定的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IADS)词库的形态学标准进行常规声像图分析。结果TNB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边界清晰(82.5%)、内部回声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87.7%)、多表现为无钙化灶(61.4%)、后方回声增强(40.3%)和无后方回声(47.4%);临床病理表现出较高的增殖能力(Ki-67指数≥17%的占93.0%)和更高的病理分级(Ⅲ级占54.4%)。这些特征与non-TN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non-TNBC相比,TNBC有不同的超声声像图和临床病理特征,TNBC超声特征更倾向于良性,了解TNBC的独特超声特征有助于检查人员避免对TNBC的误判,以期做到更好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超声声像图 病理学 临床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Slc35c1敲除细胞株及其抗蓖麻毒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雨 翟雅洁 +5 位作者 袁蜜蜜 邓亚楠 王勃 王玉霞 王籽橙 段小涛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823-827,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敲除小鼠Slc35c1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为研究Slc35c1基因抗蓖麻毒素毒性效应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Slc35c1基因序列设计2对sgRNA插入载体lentiCRISPRv2中,构建lentiCRISPRv2-sgRNA质粒;慢病毒包装并感染NIH/3T3细胞,加入嘌... 目的构建稳定敲除小鼠Slc35c1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为研究Slc35c1基因抗蓖麻毒素毒性效应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根据Slc35c1基因序列设计2对sgRNA插入载体lentiCRISPRv2中,构建lentiCRISPRv2-sgRNA质粒;慢病毒包装并感染NIH/3T3细胞,加入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T7E1酶切鉴定sgRNA切割效率;利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并进行RT-qPCR检测及基因组PCR产物测序,确认Slc35c1敲除成功的细胞株;最后通过CCK-8试剂检测蓖麻毒素对野生型和Slc35c1敲除细胞对的抗毒效应差异。结果测序结果显示sgRNA成功插入载体质粒中,T7E1酶切结果表明两对sgRNA均可高效切割基因组DNA。RT-qPCR及基因组PCR产物测序鉴定出Slc35c1敲除的纯合子细胞株。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细胞相比,敲除Slc35c1使毒素作用NIH/3T3细胞24 h的IC_(50)值由0.45×10^(-10)mol/L升至2.1×10^(-10)mol/L。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敲除了NIH/3T3细胞中的Slc35c1基因并筛选获得纯合子细胞株,该细胞株可用于抗蓖麻毒素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蓖麻毒素 Slc35c1基因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