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岛地区碳排放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Tapio脱钩指标和LMDI分解模型
1
作者 狄乾斌 侯智文 陈小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7期1010-1019,共10页
海岛作为陆海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带,通过科学测度海岛的碳排放强度及其脱钩效应,可以为海岛低碳绿色发展模式确定和实施路径选择提供依据。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线性插值法,构建海岛地区碳排放测度模型,以中国12个县级海岛为案例... 海岛作为陆海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带,通过科学测度海岛的碳排放强度及其脱钩效应,可以为海岛低碳绿色发展模式确定和实施路径选择提供依据。基于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线性插值法,构建海岛地区碳排放测度模型,以中国12个县级海岛为案例区,测算其2000—2020年的碳排放规模,采用Tapio脱钩模型及莫兰指数空间自相关法揭示其脱钩状态和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运用LMDI分解方法探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岛县域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均呈增长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的速率相当;(2)海岛县域碳排放量多种脱钩类型共存的特征突出,弱脱钩成为主导性脱钩状态,低碳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海岛县域脱钩效应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崇明区成为典型脱钩优势区,嵊泗县、长岛县脱钩状态欠佳,呈现脱钩不稳定与区域不均衡的状态;(4)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具有正效应,而财政政策、经济发展具有负效应,且经济发展效应保持平稳状态。基于海岛县的脱钩态势,提出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财政支持等差异化政策措施,助推“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海洋经济增长 脱钩效应 空间分异 海岛县
下载PD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ine Eco-civilization:A Case Study of Coastal Areas of China
2
作者 CHEN Xiaolong LIANG Chenlu di qianb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468-486,共19页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es power and guarantees for marine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which provides direction and material support for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refore,the coordina...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vides power and guarantees for marine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which provides direction and material support for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refore,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rin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s coastal areas.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s of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ine eco-civilization in China’s coastal areas from 2006 to 2019,the mechanism for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s analysed.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system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wo was constructed,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was empirically tested using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model and the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PVAR)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level of China’s coastal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gradually forming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north,east and south of Shandong,Shanghai and Guangdong;the level of marine eco-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showing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2)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ine eco-civilization is growing over time.There is no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rine eco-civilization in the north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but there is a two-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s.3)Marine eco-civilization show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continuous impact on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hows a long-term,continuous,fluctuating,and lagging impact on marine eco-civilization.The overall role of marine eco-civilization on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dominant,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effects of the two major marine economic cir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rine eco-civil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astal areas of China
下载PDF
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北部海洋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1 位作者 苏子晓 孙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6,共8页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模型分析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大;海洋渔业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缓慢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变化态势;各项效率指数均具有一定波动性;分地区看,山东整体明显高于河北、辽宁和天津。(3)海洋渔业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海洋渔业规模、海洋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碳排放效率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北部海洋经济圈
下载PDF
京津冀减污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研究
4
作者 狄乾斌 梁晨露 陈小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向因果视角出发,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对2006-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向因果视角出发,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对2006-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持续的经济增长已成为工业废水和SO_(2)排放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反馈机制,经济增长对CO_(2)排放的影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伴随非线性、不稳定特征,CO_(2)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反向作用尚不显著,碳减排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②经济增长与减污、降碳之间存在“领先效应”和“追赶效应”,并形成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自我惯性强,是环境污染物和CO 2排放增加的诱因和演化结果;③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强化减污、降碳与经济增长的双向联动,需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绿色低碳转型、联防联控联治统筹协调京津冀三者关系,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减污 降碳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5
作者 狄乾斌 田晓晴 陈小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403,共13页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提升海洋渔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区域产业链联动水平,深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产业链多维内涵,从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空间链... 产业链建设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提升海洋渔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为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区域产业链联动水平,深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基于产业链多维内涵,从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空间链四个维度出发,构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和障碍度模型,对2006-202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措施。结果表明:(1)时间上,研究期内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向好,各维度贴近度数值均呈现不同程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创新链维度贴近度数值较高且稳定增长,价值链和空间链维度贴近度数值增长较快,供应链维度贴近度数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空间上,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在四大维度中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3)优劣层级划分上,研究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层级较为明显,其中山东表现最好,河北和海南较差,除江苏、上海、广西三个活动要素外,其他地区发展稳定,呈刚性结构。(4)影响因素上,创新链水平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阻碍最大,价值链水平和供应链水平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期内第一障碍因子分别是X1水产技术推广经费、X5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技术成果数量和X3渔民技术培训期数。产业链视角下研究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可促进现代渔业体系向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 产业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
下载PDF
新常态下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测评与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海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与机理,从需求侧、供给侧、结构转换动能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 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海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与机理,从需求侧、供给侧、结构转换动能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赋权法、TOPSIS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中国2006—2020年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进行测算与评价;引入GWR模型探讨中国沿海11个省份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结构转换动能提升最为显著,需求侧动能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供给侧动能转换指数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度较小;2006—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继而再缩小的变化过程;陆域经济发展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对海洋经济动能转换的提升起正向作用,各因素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海洋经济 新旧动能转换 需求侧动能 供给侧动能 结构转换功能
下载PDF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
7
作者 狄乾斌 贾文菡 《海洋经济》 2024年第2期83-94,共12页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熵值法测算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及重心分析法将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可视化,最后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海洋...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熵值法测算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及重心分析法将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可视化,最后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制度变迁时间上分为1997-2002年、2003-2015年、2016-2018年3个时间阶段;空间上,经济制度重心呈现向北偏移的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提升较快,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在空间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2)在1997-2018年间,我国海洋经济依次呈现出缓慢发展、迅速发展、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北部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其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升级。(3)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制度变迁影响海洋经济发展,且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的影响与其对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相比更为显著;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地域差异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受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由大到小为: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海洋经济 三大海洋经济圈 影响
下载PDF
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影响研究——以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为例
8
作者 贾文菡 狄乾斌 陈小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环境规制是影响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10-2020年数据,以《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准自然实验,并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 环境规制是影响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10-2020年数据,以《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准自然实验,并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存在持续性与滞后性;(3)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北部与南部海洋经济圈环境规制与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东部海洋经济圈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4)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环境规制促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新旧动能转换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狄乾斌 张买铃 王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8-28,共11页
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结构,产业升级对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基础、外贸规模、外贸竞争力、外贸结构和外贸效益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模型测度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决定贸易结构,产业升级对贸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产业基础、外贸规模、外贸竞争力、外贸结构和外贸效益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模型测度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1-2019年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2)三大海洋经济圈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效果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较为缓慢。整体上南部和东部海洋经济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较优,北部经济圈近年出现下滑;(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现阶段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影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呈现“U”型影响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门槛效应尚不明显。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地区外贸发展规模、提高地区创新能力对促进三大海洋经济圈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外贸高质量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大连中心城区银行业区位选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狄乾斌 孟雪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及泊松回归,分析银行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分布来看,大连市银行业整体空间极化特征显著,银行网点主要集聚分布于中山区、西岗区、沙... 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核密度估计及泊松回归,分析银行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分布来看,大连市银行业整体空间极化特征显著,银行网点主要集聚分布于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②从银行类型的空间分布来看,农商、村镇银行主要布局于甘井子区,其余类型银行集中分布于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山区、西岗区和沙河口区;③从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结果来看,银行区位选址与人口密度、商务办公楼、零售业、公交站、房价5个变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银行业区位选址与服务指向群体密不可分,紧密围绕在城市人流量大的经济活动密集区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POI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大连市
下载PDF
海岛综合承载力测度及其时空差异研究--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实证
11
作者 狄乾斌 刘金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3-33,共11页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影响海岛综合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及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各海岛县综合承载力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承载系统处于较好的发展路径之上。在时间上,除长海县和南澳县外,大部分海岛县综合承载力保持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呈由2010年低水平“南北高、中间低”向2019年较低水平“中间高、南北低”变化分布趋势。提高生态调节能力、调动区外因素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是提高海岛综合承载力的三种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县 综合承载力 时空差异 DPSIR模型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吴洪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60-2074,共15页
在梳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基础上,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测度城市群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回归模型,探讨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规律、协同发展水... 在梳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基础上,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测度城市群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回归模型,探讨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时空演变规律、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增效呈稳定增长趋势,具有不同空间分布格局;2)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关联特征由随机性分布向规律化分布转变;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合作机制有待加强;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三大城市群城市局部空间集聚不明显;3)2010—2019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系统有序度呈明显增长趋势;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较低,增长速度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演化与关联特征,城市群内部不协调;4)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是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减污降碳 协同增效 协同发展理论 空间自相关 面板数据回归 城市群
下载PDF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吴洪宇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2-1029,共8页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在系统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协调发展、深化改革、绿色发展、开放...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在系统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协调发展、深化改革、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7个维度50个指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改进TOPSIS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快速发展—缓慢下降—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6个沿海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不同维度发展波动幅度存在差异,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对整体影响最大,各维度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政府应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间协同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加强组织和政策保障提升经济带整体效益,以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改进TOPSIS法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以我国沿海城市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狄乾斌 赵晓曼 王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旅游生态效率是反映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双向效应(bi-effect)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我国东部沿海18个主要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沿... 旅游生态效率是反映旅游经济与旅游环境双向效应(bi-effect)的重要判断指标。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了我国东部沿海18个主要滨海旅游城市的旅游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东部沿海18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中等水平,平均值处于0.727~0.894,阶段特征明显,呈现前期平稳发展,中期下降,后期回升的发展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著,分为下行风险型,持续成长型,稳定型和波动型4种发展类型。平均效率值最高为天津,最低为三亚;(3)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技术进步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4)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 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
下载PDF
中国沿海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时空差异及演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王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14,共13页
本文以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2006-2017年各省区市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沿海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中国沿海各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较... 本文以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2006-2017年各省区市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沿海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6-2017年中国沿海各省区市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较高,上海、广东等区域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辽宁等区域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增长较慢。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可得2006-2017年中国沿海海洋生态福利绩效重心位置总体向北偏移,北方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水平优于南方。2006—2017年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冷热点的省际尺度演化趋势变化特征明显,2006年江苏、浙江、辽宁、河北为热点区域,2010年与2013年江苏为明显冷点区域,2010年辽宁和河北由原来的热点区域演变为冷点区域,2017年冷点区域显著增加。2006—2017年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核密度海域尺度呈现出黄海(1.01279)、东海(0.97156)、南海(0.83648)、渤海(0.75321)依次递减的演化趋势,2010年为渤海生态福利绩效重要转折点,黄海和东海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有变好的趋势,南海的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出现差距减弱的趋势,发展潜力较大。Tobit回归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海洋科技水平、环境规制和对外开放程度与海洋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医疗水平和港口发展水平会对海洋生态福利绩效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福利 绩效评价 Super-SBM模型 时空差异 演变趋势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洋空间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6
16
作者 狄乾斌 韩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68,共10页
海洋空间规划是海洋空间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有效工具,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动态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海洋空间规划是海洋空间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有效工具,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动态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海洋空间 海洋空间规划
下载PDF
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 被引量:52
17
作者 狄乾斌 於哲 徐礼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1630,共10页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通过SaTScan软件分析其时空聚类区。研究结果显示:①海洋经济各系统发展水平中,社会系统呈大幅度分散上升趋势,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综合系统呈小幅度集中与分散交替上升趋势;协调等级时序变化稳定型城市主要是大连、潍坊、青岛、烟台、威海。②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社会系统、综合系统、经济系统聚类区依次相互覆盖,生态系统与其它三系统既有重叠区也有独立区。③聚类区内部,社会系统最为稳定,综合系统、经济系统次之,生态系统最为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时空权重矩阵 时空变化 时空扫描统计 环渤海城市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识别 被引量:38
18
作者 狄乾斌 梁倩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6-1615,共10页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生态效率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评测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并探究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结论如下:中...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生态效率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评测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并探究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结论如下: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占海洋生产总值较大,在研究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大多数省份海洋产业结构熵值下降,说明该类省份海洋产业发展平稳;在时间上,海洋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无效状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重高的年份,海洋生态效率相对较高;在空间上,海洋生态效率重心总体呈现向北移动趋势,表明北方海洋生态效率的优化进度快于南方;基于沿海各省脉冲响应图可以得出,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冲击最后都趋于平稳,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稳定,其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小;在方差分解部分,沿海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效率 海洋产业结构 超效率DEA模型 VAR模型
下载PDF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狄乾斌 周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19,共11页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途径,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陆续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论文通过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途径,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陆续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论文通过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含海洋综合实力、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子系统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目前已经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六个沿海城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物元模型对样本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耦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六个城市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排序中相对稳定,上海、深圳位于前两位,城市间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差异性比较显著;(2)除上海外,其他五个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够高,多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状态;(3)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指标体系 优化 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狄乾斌 高广悦 於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0-661,共12页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面板、门槛、贝叶斯等多指标评价模型,考虑指标时效性研究与内在逻辑联系,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路径-目的为分析框架,评价2007—2017... 科学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面板、门槛、贝叶斯等多指标评价模型,考虑指标时效性研究与内在逻辑联系,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路径-目的为分析框架,评价2007—2017年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选择等。结果表明:(1)通过指数测算和综合分析,沿海11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从高质量发展前提来看,各省市发展稳定,基础水平呈明显的3个梯队;从高质量发展路径来看,各省市差异较大,上海优势明显,天津与广东有一定的优势,广西、海南需要注重实力与稳定性的共同提升,其他省市发展需要注重稳定性;从高质量发展目的来看,各省市发展较不稳定,实现结果差异小,没有明显的梯队形成,但广东省与浙江省有显著的提升趋势。(2)海洋经济创新驱动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V”字型影响,目前创新驱动对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程度最大,潜力较大。(3)海洋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U”字型影响,目前结构优势红利尚不明显,需推进结构优化向下一个门槛跨越。(4)海洋经济发展效率提升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其发展基础好,潜力最大。(5)海洋经济市场环境优化对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正向影响趋势,目前红利不明显,需推进市场环境优化向第三门槛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板模型 门槛模型 新时代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