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汁反流发病机制与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泓毅 刘殿刚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54-557,共4页
胆汁反流是由于胆汁逆行运动到胃及其以上部位,长期的胆汁反流除了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外,还可导致肠化、Barrett食管,甚至是胃癌、食管癌、咽喉癌的高危因素。长期频繁的胆汁反流应视为病理性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分为原发性反流和继发性... 胆汁反流是由于胆汁逆行运动到胃及其以上部位,长期的胆汁反流除了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外,还可导致肠化、Barrett食管,甚至是胃癌、食管癌、咽喉癌的高危因素。长期频繁的胆汁反流应视为病理性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分为原发性反流和继发性反流。临床上胆汁反流常见的症状包括腹胀、口苦、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原发性胆汁反流无胃手术即可发生,而继发性胆汁反流通常在胃肠手术后发生。本文对胆汁反流发病机制与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治疗 发病机制 胆汁酸 肠化 咽喉反流
下载PDF
试论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团队的“1+X”建设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弘毅 《山西科技》 2016年第5期1-4,11,共5页
分别对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团队在筛选、组织、实践与评价方面遵循"1+X"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试图找寻一种通过专业的创业导师管理服务机构更为有效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促进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团队服务孵化器、服务创... 分别对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团队在筛选、组织、实践与评价方面遵循"1+X"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试图找寻一种通过专业的创业导师管理服务机构更为有效地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促进众创空间创业导师团队服务孵化器、服务创业者、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并产生合作共赢的有效建设模式,从而实现创业导师资源与众创空间内创业者需求的有效配置与整合,进一步降低创业者创业成本与风险,降低众创空间运营成本,提高众创空间孵化效率与孵化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创空间 创业导师团队 “1+X”建设模式
下载PDF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欢欢 陈虹 +3 位作者 白和 李长寿 董红毅 刘晓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350-370,共21页
为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通过开展构造—蚀变专项填图、典型矿床解剖等工作,重点研究了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 为解决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通过开展构造—蚀变专项填图、典型矿床解剖等工作,重点研究了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圈定了13处找矿靶区,其中两处找矿靶区经工程验证见到工业矿体,初步证明陕西小秦岭金矿田石英脉型金矿床"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在矿田新一轮"攻深找盲"工作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秦岭 石英脉型金矿 三位一体 找矿预测模型 找矿意义
下载PDF
咽喉反流中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泓毅 刘殿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109-114,共6页
咽喉反流(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喉部和咽部,临床上表现为异物感、发音困难和吞咽困难等各种咽喉症状。传统的LPR诊断方法基于临床病史和喉镜检查,包括假声带沟、慢性咽喉炎、后联合肥大和黏膜分泌物增厚等表现。由于LPR在发病机制上... 咽喉反流(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喉部和咽部,临床上表现为异物感、发音困难和吞咽困难等各种咽喉症状。传统的LPR诊断方法基于临床病史和喉镜检查,包括假声带沟、慢性咽喉炎、后联合肥大和黏膜分泌物增厚等表现。由于LPR在发病机制上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且在接受GERD相关治疗后,LPR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部分学者将LPR归为GERD的食管外症状。尽管目前存在将两者区分开的主流观点,但一些GERD的诊疗方法也可用于LPR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来与LPR和GERD相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并提出合理的诊疗流程,旨在为未来诊断和治疗LPR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胃食管反流 吞咽困难 慢性咽喉炎 抗反流手术
下载PDF
Combination of biodiesel-ethanol-diesel fuel blend and SCR catalyst assembly to reduce emissions from 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被引量:6
5
作者 SHI Xiaoyan YU Yunbo +3 位作者 HE Hong SHUAI Shijin dong hongyi LI Rul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7-182,共6页
In this study, the efforts to reduce NOx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M) emissions from a diesel engine using both ethanol-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of NOx over an Ag/Al2O3 catalyst and a biodiesel-ethanol-d... In this study, the efforts to reduce NOx and particulate matter (PM) emissions from a diesel engine using both ethanol-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of NOx over an Ag/Al2O3 catalyst and a biodiesel-ethanol-diesel fuel blend (BE-diesel) on an engine bench test are discussed. Compared with diesel fuel, use of BE-diesel increased PM emissions by 14%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soluble organic fraction (SOF) of PM, but it greatly reduced the Bosch smoke number by 60%-80%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rom 13-mode test of European Stationary Cycle (ESC) test. The SCR catalyst was effective in NOx reduction by ethanol, and the NOx conversion was approximately 73%. Total hydrocarbons (THC) and CO emiss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SCR of NOx process. Two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DOC) assemblies were used after Ag/Al2O3 converter to remove CO and HC. Different oxidation catalyst showed opposite effect on PM emission. The PM composi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et effect of oxidation catalyst on total PM was an integrative effect on SOF reduction and sulfate formation of PM. The engine bench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BE-diesel and a SCR catalyst assembly could provide benefits for NOx and PM emissions control even without using diesel particle filters (D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engine biomass fuel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Ox particulate matter (PM)
下载PDF
山西陈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互作网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寇蓉 董弘毅 +2 位作者 何永吉 邢俊德 范晓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 为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相互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不同发酵阶段醋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CC)计算得到物种相关系数矩阵后,并利用互作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软件Cytoscape 3.7.2研究发酵菌群的共存关系网络。结果表明,醋醅中细菌群落多样性远高于真菌群落。醋醅中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优势真菌属为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细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具有显著的拮抗性;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存在协同作用。真菌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陈醋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互作网络
下载PDF
陕西某金矿选矿工艺流程考察及改造措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强 刘晓东 +1 位作者 董红毅 李建新 《工程技术研究》 2019年第15期17-19,共3页
文章根据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对某金选矿厂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技术分析,充分了解该选矿厂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查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研究,探索更科学的选矿技术,取得更好的生产指标,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 文章根据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对某金选矿厂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技术分析,充分了解该选矿厂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查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研究,探索更科学的选矿技术,取得更好的生产指标,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考察 浮选 回收率 改造措施
下载PDF
液固工艺山西陈醋发酵微生物群落组成、互作网络及溯源分析
8
作者 寇蓉 冯国杨 +2 位作者 李晨 董弘毅 范晓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56-2568,共13页
【背景】传统山西陈醋是在开放环境下由多菌种固态发酵酿制而成,解析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互作网络及来源对认识和调控食醋发酵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揭示山西陈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演替、互作网络及来源。【方法... 【背景】传统山西陈醋是在开放环境下由多菌种固态发酵酿制而成,解析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互作网络及来源对认识和调控食醋发酵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揭示山西陈醋酿造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演替、互作网络及来源。【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山西陈醋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演替和多样性;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计算物种间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并利用Gephi软件对微生物群落互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快速期望最大化微生物源跟踪(fast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FEAST)方法解析发酵微生物群落的来源。【结果】山西陈醋酿造过程中有6个优势细菌属和5个优势真菌属(平均相对丰度大于1%);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的平均相对丰度较高,分别为20.76%、30.38%和46.24%;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的相对丰度在醋酸发酵阶段逐渐增加,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此阶段的趋势则相反。微生物群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季也蒙酵母属(Meyerozyma)、Loigolactobacillus、Schleiferilactobacillus和地杆菌属(Geobacter)具有较高的连接度(连接度≥7);此外,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与魏斯氏菌属(Weissella)、Schleiferilactobacillus、Loigolactobacill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季也蒙酵母属(Meyerozyma)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来源追溯结果显示糖化发酵第2天样品中有1.02%的细菌群落和77.04%的真菌群落来源于大曲;在醋酸发酵第1天样品中有0.93%的细菌群落和52.82%的真菌群落来源于火醅。【结论】为了解山西陈醋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演替、互作网络和解释酿造微生物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共现网络 来源追溯 山西陈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