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Thiophene on Ni,Mo-supported MCM-41 Catalysts 被引量:1
1
作者 CUI Jun YUE Ying-hong +2 位作者 SUN Yu dong wei-yang GAO Z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2-66,共5页
MoO 3 and NiO supported MCM 41 and AlMCM 41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The XRD and N 2 adsorption/desorption results show that MoO 3 was more readily dispersed on the supports than NiO. The activities of the cataly... MoO 3 and NiO supported MCM 41 and AlMCM 41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The XRD and N 2 adsorption/desorption results show that MoO 3 was more readily dispersed on the supports than NiO. The activities of the catalysts for 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block of the unidimensional mesoporous channels with oxide crystallites and/or extra framework impurities. Mo supported MCM 41 catalysts are more active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 than Ni and Ni, Mo supported MCM 41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 41 Dispersion of MoO 3 and NiO 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下载PDF
松花江表层沉积物PAEs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欢 杨永哲 +6 位作者 王海燕 董伟羊 闫国凯 常洋 李泽文 赵远哲 凌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241,共10页
为揭示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PAE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状况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GC-MS)对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6种PAEs的含量分布和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商值法... 为揭示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PAE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状况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GC-MS)对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6种PAEs的含量分布和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商值法和环境风险水平(ERL)法对其生态风险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松花江干支流沉积物6种邻苯二甲酸酯(∑6PAEs)含量范围(以干重计)为6 832.5~36 298.9ng·g-1(平均值为18388.6ng·g-1),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主要组分,干流点位∑6PAEs含量(6 832.5~36 298.9 ng·g-1,平均值为18 616.9ng·g-1)与支流点位∑6PAEs(10 367.6~26 593.3ng·g-1,平均值为18 264.1ng·g-1)差异不显著(P>0.05),支流点位各PAEs单体含量与干流点位差异不大.从上游到下游干支流∑6PAEs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农业自然区域∑6PAEs平均含量(18 677.5 ng·g-1)与城市工业区域(18 063.7 ng·g-1)相近(P>0.05),DBP和DEHP是两区域内的主要PAEs两者平均值贡献率高达98%以上.②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6PAEs主要来源于人类日用品、农业生产以及含有增塑剂的工业生产.③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DMP和BBP对水生生物无生态风险,DEP具有低水平生态风险,而DEHP和DBP对水生生物具有高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邻苯二甲酸酯(PAEs) 沉积物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6种农业废弃物初期碳源及溶解性有机物释放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凌宇 闫国凯 +4 位作者 王海燕 董伟羊 王欢 常洋 李丛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2-2431,共10页
针对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初期有机物释放过多,N、P和色度物质释放以及溶解性有机物成分、释放机制及潜在影响不清楚等问题,选取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秸秆和大豆壳作为反硝化碳源,研究其碳源、二次污染物及... 针对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初期有机物释放过多,N、P和色度物质释放以及溶解性有机物成分、释放机制及潜在影响不清楚等问题,选取水稻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大豆秸秆和大豆壳作为反硝化碳源,研究其碳源、二次污染物及溶解性有机物的释放情况,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材料均可作为反硝化碳源,小麦秸秆中C元素含量最高,而玉米芯释放二次污染的风险最低;6种材料在1~120 h的碳源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和Ritger-Peppas方程,二级反应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玉米芯因具有适中的cm值和较大的t1/2值更适合作为反硝化碳源,Ritger-Peppas方程拟合结果表明释放机制为扩散过程;水稻秸秆浸出液中NH_(4)^(+)-N、TN和TP浓度显著高于其他5种材料,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在浸泡过程中释放色度严重,玉米芯释放的N、P和色度物质均最少;玉米芯和大豆秸秆浸出液的可生化性好,造成出水二次污染的风险较低;浸出液中DOM芳香性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渐增大,腐殖化程度较低;利用平行因子法分析出5种荧光组分,主要为以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为主的类蛋白物质,类胡敏酸为主的类腐殖酸含量较少,对后续水处理过程可能存在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能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碳源时对初期阶段的出水水质影响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反硝化碳源 二次污染物 溶解性有机物(DOM) 释放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