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共代谢降解底泥多环芳烃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锋 姚欣泽 +5 位作者 杨跃 赵玥 董文艺 王宏杰 于晓红 赵子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微生物共代谢可有效降解河道污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沿海城市内河与外海交界处的感潮河段由于受潮汐影响,上覆水盐度波动大,但盐度波动对共代谢降解底泥PAHs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仍不清楚。... 微生物共代谢可有效降解河道污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沿海城市内河与外海交界处的感潮河段由于受潮汐影响,上覆水盐度波动大,但盐度波动对共代谢降解底泥PAHs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仍不清楚。为此,采用乙酸钠耦合邻苯二甲酸为共代谢外加碳源,考察上覆水0~50‰盐度波动范围对底泥PAHs降解的影响,监测底泥理化性质和硫化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解析盐度波动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环境(0~20‰)更利于共代谢反应进行,PAHs降解率是高盐环境(>20‰~50‰)的1.5~3.3倍;高盐环境产生的高渗透压会影响微生物活性,导致底泥pH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下降减缓,SO_(4)^(2-)的还原速率下降。高通量测序表明:盐度波动可显著改变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低盐环境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主导地位,其中,Marinobacterium菌属和Marinobacter菌属为参与共代谢降解PAHs的优势属;高盐环境的胁迫效应抑制了多数微生物的活性,但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持续增加,SBR1031和Sulfurovum成为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多环芳烃 盐度 共代谢 微生物
下载PDF
替诺福韦减量服用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欧汝志 李雪琴 +2 位作者 秦英梅 董文逸 黄欣欣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 分析替诺福韦(TDF)减量为隔日服用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病毒载量和肾脏功能影响,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拉米夫定(3TC)+TDF+依非韦伦/奈韦拉平(EFV/NVP)... 目的 分析替诺福韦(TDF)减量为隔日服用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病毒载量和肾脏功能影响,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拉米夫定(3TC)+TDF+依非韦伦/奈韦拉平(EFV/NVP)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将其中因合并慢性肾脏病使用TDF300mg隔日1次的艾滋病患者纳入试验组(100例),未调整TDF剂量的艾滋病患者纳入对照组(100例),采用CKD-EPIScr公式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治疗96周后患者病毒学结局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96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毒学抑制率分别为84%和82%,无明显差异。试验组96周eGFR为90.4(73.0,101.0)ml/min,较基线83.3(72.1,93.6)ml/min有明显改善(P <0.001);对照组96周eGFR为110.7(94.3,118.1)ml/min,与基线110.6(88.6,115.9)ml/min无明显差异(P=0.154)。两组96周血磷均较基线降低。结论 TDF300mg隔日1次能够改善艾滋病合并CKD患者的肾功能,并维持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慢性肾脏病 替诺福韦 减量 疗效
下载PDF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韦玉素 董文逸 +1 位作者 谢志满 韦黎娟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79-83,共5页
自第一种艾滋病治疗药物齐多夫定(AZT)问世以来,许多作用于HIV复制过程中不同靶点的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制剂等被纳入到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体系中。艾滋病不能治愈,因为可用的抗HIV药物都不能有效地清除HIV储存库。艾滋病为一... 自第一种艾滋病治疗药物齐多夫定(AZT)问世以来,许多作用于HIV复制过程中不同靶点的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制剂等被纳入到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体系中。艾滋病不能治愈,因为可用的抗HIV药物都不能有效地清除HIV储存库。艾滋病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仍然需要患者终身服药。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给HIV感染者带来了极大疾病负担,包括药物性皮疹、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伤、肾毒性、骨髓抑制、腹泻、代谢紊乱等,是导致ART中断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HIV感染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本文对HIV感染者ART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疗法 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损伤 逆转录酶
下载PDF
基于膜吸收法处理实际高浓度蚀刻废液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华光 任亚涛 +3 位作者 赵子龙 王宏杰 董文艺 侯惠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实现对印刷线路板生产领域高浓度蚀刻废液的高效处理,建立了“膜吸收+Na_(2)S破络+PAC混凝沉淀”工艺,考察其对实际高氨氮蚀刻废液的脱氨除铜效能,并优化了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pH和流速、吸收液浓度和流速、膜组件级... 为实现对印刷线路板生产领域高浓度蚀刻废液的高效处理,建立了“膜吸收+Na_(2)S破络+PAC混凝沉淀”工艺,考察其对实际高氨氮蚀刻废液的脱氨除铜效能,并优化了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料液pH和流速、吸收液浓度和流速、膜组件级数与温度等因素对NH4+-N去除率、传质系数和过膜通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料液pH=10.5、流速3.6 cm/s,吸收液浓度2.0 mol/L、流速1.1 cm/s,膜组件级数为18级,温度为40℃。在该最佳运行条件下,蚀刻废液NH_(4)^(+)-N可由82000 mg/L降至100 mg/L左右,去除率保持在99.8%以上,膜传质系数为3.38×10^(-6)m/s,过膜通量为40.7 mg/(m^(2)·s)。同时对Na_(2)S破络及混凝沉淀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n(S^(2-))/n(Cu^(2+))=1.4投加Na_(2)S对铜氨络合物进行破络,并投加150 mg/L PAC进行混凝沉淀,可将出水铜质量浓度控制在0.5 mg/L以下。重复实验结果表明,膜吸收法长期运行效能稳定,对印刷线路板高氨氮生产废水处理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是解决高浓度蚀刻废液污染问题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刻废液 膜吸收法 高氨氮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底泥中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菌群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婷 王宏杰 +2 位作者 董文艺 黄潇 杨墨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为了有效去除感潮河道底泥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从深圳市某受DMP污染的感潮河道底泥中富集驯化出了一个土著DMP高效降解功能菌群(命名为菌群ZM),确定了菌群ZM的优势功能菌属,探究了pH、温度、盐度对其降解DMP的影响,研究了其在模拟... 为了有效去除感潮河道底泥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从深圳市某受DMP污染的感潮河道底泥中富集驯化出了一个土著DMP高效降解功能菌群(命名为菌群ZM),确定了菌群ZM的优势功能菌属,探究了pH、温度、盐度对其降解DMP的影响,研究了其在模拟底泥中的DMP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的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是最主要的DMP降解功能菌。pH为6、温度为35℃是菌群ZM降解DMP的最佳条件。菌群ZM在盐度0.05%~1.00%内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菌群ZM在2 d内可以降解模拟底泥中70%的DMP(初始质量浓度100 mg/kg)。综上,菌群ZM在处理感潮河道底泥中DMP污染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菌群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感潮河道 底泥
下载PDF
过氧乙酸的消毒特性及在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潜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睿 王维康 +4 位作者 张小磊 李继 高新磊 董文艺 王宏杰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4,11,共5页
由于对消毒工艺改进与消毒副产物控制的需求增加,过氧乙酸(PAA)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替代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用于水处理领域典型浓度的PAA溶液具有广谱杀菌能力,而且显示出有限的毒性、致畸性和遗传毒性作用,与含氯... 由于对消毒工艺改进与消毒副产物控制的需求增加,过氧乙酸(PAA)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替代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用于水处理领域典型浓度的PAA溶液具有广谱杀菌能力,而且显示出有限的毒性、致畸性和遗传毒性作用,与含氯消毒剂相比尤其低。同时PAA的强氧化性也可以去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PAA的基本特性,分析了PAA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客观地展示了PAA在饮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PAA 消毒 污染物 氧化
下载PDF
个案管理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金萍 胡雁 +1 位作者 董文逸 杜丽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3-866,共4页
综述目前国内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个案管理模式和效果,探讨实施个案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个案管理师作用,指出应对新从事AIDS护理的人员进行个案管理培训,以更好地服务和管理病人,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对AIDS... 综述目前国内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个案管理模式和效果,探讨实施个案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个案管理师作用,指出应对新从事AIDS护理的人员进行个案管理培训,以更好地服务和管理病人,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对AIDS的整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个案管理 关键环节 抗病毒治疗 随访管理 综述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时期覆膜对玉米田固碳及碳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哲 司鹏飞 +6 位作者 张旭 冯良山 董雯怡 刘恩科 冯晨 张燕卿 孙占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0期40-48,共9页
通过对比秋季覆膜(AM)、春季覆膜(SM)和不覆膜(NM)3种模式栽培玉米对短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平衡影响的异同,旨在明确风沙半干旱区覆膜的固碳减排效应,为构建低碳地膜覆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AM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地上生物... 通过对比秋季覆膜(AM)、春季覆膜(SM)和不覆膜(NM)3种模式栽培玉米对短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平衡影响的异同,旨在明确风沙半干旱区覆膜的固碳减排效应,为构建低碳地膜覆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AM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和0~60 cm土层根系生物量(P<0.05);在0~100 cm土层,AM、SM、NM和初始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83.7、84.2、89.2、90.53 Mg/hm2,各处理相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NM、SM和AM土壤呼吸CO2-C释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10、2.09、2.37 Mg/(hm2·a),碳平衡分别为-522、-498、-474 kg CO2-C/(hm2·a)。以上表明,AM增加系统碳输入的同时,增加了土壤呼吸碳排放,但在短期内不会引起土壤有机碳库的衰退,并能更大程度上减少单位面积产量的碳排放,是一种气候友好型的低碳农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覆膜 玉米 有机碳 土壤呼吸 碳平衡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医院内信息化转介运行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文逸 葛利辉 +5 位作者 韦玉素 梁冰玉 文乐敏 谢志满 陈朝友 黄金萍 《现代医院》 2021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医院内信息化转介的效果,为完善医院内转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就诊的HIV初筛阳性、确诊阳性和ART停药、失访HIV/AIDS患者为转介对象,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建立的医院内信息化转介模式...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医院内信息化转介的效果,为完善医院内转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就诊的HIV初筛阳性、确诊阳性和ART停药、失访HIV/AIDS患者为转介对象,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建立的医院内信息化转介模式进行转介,对比HIV/AIDS患者转介成功和未转介成功在地区、CD4^(+)、转介时间以及各年度之间的差异,评价HIV/AIDS患者医院内信息化转介的效果。结果3770例患者转介成功率为79.68%,84.54%~85.45%转介成功发生6 h内。HIV/AIDS患者转介成功率从2017年的67.50%上升到2019年的92.30%,2017、2018年南宁市转介成功率低于南宁市以外地区(P<0.05),各年度的CD4^(+)<200个/毫米^(3)患者转介成功率大于CD4^(+)≥200个/毫米3患者转介成功率(P<0.05)。结论HIV/AIDS患者转介成功率逐年提升,转介医嘱开出后6 h未到艾滋病门诊的,门诊护士可通知开嘱医师做好督促工作。转介开嘱医师和转介接收护士应关注南宁市和CD4^(+)≥200个/毫米^(3)患者转介工作,做好追踪落实工作,尽可能地避免转介不成功导致的HIV/AIDS患者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医院内转介 信息化 成功率 CD4^(+)
下载PDF
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H IV感染及A ID S疼痛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彩英 杜丽群 +8 位作者 董文逸 宁丽娟 蓝梅莺 黄晓嫦 韦彩云 梁茂裕 韦文芳 陆怡辛 梁浩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304-4307,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154例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急性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抑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出院前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11.7%)低于对照组(24.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的病人比例(93.5%)高于对照组(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焦虑倾向的比例(41.6%)与对照组(4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疼痛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关爱管理模式,可提高HIV感染和AIDS疼痛病人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降低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改善病人焦虑情绪效果欠佳,心理干预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个体化护理 疼痛管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高铁酸盐氧化法降解四溴双酚A及生物毒性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琦 董文艺 +2 位作者 王宏杰 宋欣 田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55,共5页
为考察高铁酸盐氧化法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规律、毒性控制效能和降解机理,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溶液p H对四溴双酚A降解的影响,利用发光细菌考察急、慢性生物毒性的变化及控制效果,并提出可能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可... 为考察高铁酸盐氧化法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规律、毒性控制效能和降解机理,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溶液p H对四溴双酚A降解的影响,利用发光细菌考察急、慢性生物毒性的变化及控制效果,并提出可能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可高效地降解四溴双酚A,当两者质量浓度均为0.15 mg/L时,在不同p H条件下(6.0~9.0)四溴双酚A均能被完全降解.更高毒性有机中间产物的积累导致反应初期水样的急、慢性毒性有所增强,但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高铁酸盐氧化法对急、慢性毒性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最佳反应p H为8.0,此时急、慢性毒性当量分别降低至0.02和10.5 TU.机理分析表明,四溴双酚A的降解途径主要包括加成反应、β位断裂反应、去质子化反应和脱溴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四溴双酚A 生物毒性 降解产物 降解机理
下载PDF
艾滋病院内转介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文逸 韦玉素 +2 位作者 谢志满 陈朝友 黄金萍 《现代医院》 2020年第4期572-574,共3页
艾滋病抗体确诊大部分是在医院发现,如何使发现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使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需通过有效的转介管理模式转介到相应的部门进行及时处理。由于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繁忙,转介手续复杂,信息对接不及时,使转介工作流转... 艾滋病抗体确诊大部分是在医院发现,如何使发现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使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需通过有效的转介管理模式转介到相应的部门进行及时处理。由于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繁忙,转介手续复杂,信息对接不及时,使转介工作流转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本院建立和运行的艾滋病院内信息化转介进行介绍,为其他医院的艾滋病院内转介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转介 信息化
下载PDF
艾滋病单纯合并TM或HBV或HCV感染黄疸患者的肝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英梅 李雪琴 +3 位作者 吴念宁 董文逸 覃金梅 赵蕊 《内科》 2020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比较艾滋病单纯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或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黄疸患者的肝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 目的比较艾滋病单纯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或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黄疸患者的肝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黄疸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合并TM或HBV或HCV感染的情况,分为艾滋病合并TM黄疸组(128例)、艾滋病合并HBV黄疸组(126例)、艾滋病合并HCV黄疸组(6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三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合并TM黄疸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艾滋病合并HBV黄疸组和艾滋病合并HCV黄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单纯合并HBV或HCV或TM感染的黄疸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相似,而艾滋病合并TM感染的黄疸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较严重,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病毒性肝炎 黄疸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西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与个人利益相关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玲 陆昶谋 +2 位作者 何梅 董文逸 熊燕 《右江医学》 2022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西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的现状,并分析其与个人利益相关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西12所公立医院221名传染病岗位一线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简版工作投入量表、自编个...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广西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的现状,并分析其与个人利益相关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广西12所公立医院221名传染病岗位一线医护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简版工作投入量表、自编个人利益相关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存在性别差异(t=-2.13,P=0.03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与个人收入、个人发展、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人文关怀满意度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_(个人收入)=0.811、r_(个人发展)=0.757、r_(福利待遇)=0.712、r_(工作环境)=0.795、r_(人文关怀)=0.713,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个人收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对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广西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水平较高,个人收入、个人发展、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人文关怀满意度与工作投入密切相关,个人收入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是影响传染病岗位医护人员工作投入的重要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投入 医护人员 个人满意度 新冠肺炎疫情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北方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秀 司鹏飞 +4 位作者 张哲 陈保青 董雯怡 严昌荣 刘恩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870-7877,共8页
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时间对北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粒级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影响,可为提升旱作农田生产力和保护农田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阜新5年秋覆膜(AP)、春覆膜(SP)和不覆膜(CK)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覆... 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时间对北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粒级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影响,可为提升旱作农田生产力和保护农田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阜新5年秋覆膜(AP)、春覆膜(SP)和不覆膜(CK)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覆膜时间对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2 mm、0.25—2 mm、0.053—0.25 mm和<0.053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方旱作农田,连续5年的地膜覆盖可显著改变0—10 cm土层的土壤各级团聚体的分布、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贡献率,进而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而对10—20 cm土层影响不显著。与不覆膜相比,秋覆膜和春覆膜可显著提高0—10 cm土层>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6.3%、47.9%(P<0.05),而对微团聚体无显著影响,说明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大团聚体数量及稳定性。在0—10 cm土层,粒径>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储量表现为秋覆膜最高,显著高于春覆膜和不覆膜处理(P<0.05)。与裸地不覆膜相比,秋覆膜和春覆膜显著提高>2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提高了37%和26.1%(P<0.05)。而在0—10 cm和10—20cm土层中,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率没有影响。在辽宁阜新土壤及种植条件下,秋覆膜处理不仅显著提高0—10 cm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还可以显著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储量,促进有机碳的固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田 耕作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碳储量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美霞 刘秀 +2 位作者 赵燕 董雯怡 刘恩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213-9225,共13页
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是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依托山西省东部晋中市寿阳县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测试验站,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探究覆膜(FM)与裸地不覆膜处理(LD)对旱作春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期3个关键生育... 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是评价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依托山西省东部晋中市寿阳县农业环境与作物高效用水科学观测试验站,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技术探究覆膜(FM)与裸地不覆膜处理(LD)对旱作春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期3个关键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下(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FM措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优势度指数,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均匀度指数。2)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FM与LD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均表现为灌浆期较高,而20-30 cm土层,表现为收获期较高,差异均主要体现在碳水类、羧酸类、氨基酸类3大类碳源上。3)拔节期和灌浆期0-10 cm土层中FM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著高于LD处理;然而收获期0-10 cm土层中恰好相反,呈现出LD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著高于FM处理。4)此外,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FM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碳源和羧酸类碳源2大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主要与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相关性较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对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主要与土壤含水量、pH、SOC、NH_(4)^(+)-N和NO_(3)^(-)-N含量相关性较好。LD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水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与土壤中TN含量的相关性较好,且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旱作农田 玉米 微生物碳源 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MBR耦合多级膜分离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CELSS中的运行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婷 张良长 +4 位作者 杨京松 艾为党 董文艺 于杰 杨国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4,共7页
目的针对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对卫生用水和饮用水的需求,构建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核心,并辅以膜分离和离子交换工艺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方法基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CEL... 目的针对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对卫生用水和饮用水的需求,构建以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为核心,并辅以膜分离和离子交换工艺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方法基于受控生态生保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CELSS)试验平台,以冷凝水为水源,探讨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连续180 d试验周期内的运行效果,重点考察系统的卫生用水和饮用水出水水质。结果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在180 d内有效控制了水质感官性状,使卫生用水和饮用水出水p H分别在6.5~8.9和5.8~7.4范围内,平均出水电导率达到5.8和13.3μS/cm,平均出水浊度达到1.6和0.7 NTU,满足试验医学标准。同时,该系统具有高效的污染物去除能力,MBR是TOC和NH_4^+ -N的主要去除单元,可使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NF和RO是TOC和NH_4^+ -N保障去除单元,使出水浓度均降低至检测限以下。但MBR对NO_x^- -N去除有限,NF和RO是其主要去除单元,可使NO_x^- -N去除率达到95%。结论以MBR为工艺核心的生活用水供应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180 d以上,并在运行期间不间断保质足量供给4名乘员卫生用水及饮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 膜生物反应器 膜过滤 离子交换 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进水冲击负荷对三级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潇 谢诗源 +3 位作者 董文艺 王宏杰 戴仲怡 马路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7,共5页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 抗进水流量冲击是衡量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挖掘三级缺氧-好氧(AO)工艺的抗进水流量波动潜力,构建三级AO工艺小试装置,考察了不同进水冲击负荷(提高进水流量以缩短停留时间(HRT))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并解析工艺不同功能单元污染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三级AO工艺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虽然流量增加导致出水污染物浓度升高,但HRT为12 h时,系统处理效果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流量导致的HRT变化对不同功能单元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较小,而对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冲击较大;通过物料平衡分析,延长HRT促进了好氧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评估受纳污水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冲击 城市污水 三级AO工艺 HRT 脱氮除磷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生物炭载铁催化剂催化破络Ni-EDTA性能及活性组分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兴 赵子龙 +3 位作者 张小山 王宏杰 董文艺 陈慧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31-4839,共9页
为加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以木质素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木质素生物炭载铁催化剂。考察铁源前体类型、铁负载量、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破络Ni-乙二胺四乙酸(EDTA)性能和铁活性组分浸出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热... 为加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以木质素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木质素生物炭载铁催化剂。考察铁源前体类型、铁负载量、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破络Ni-乙二胺四乙酸(EDTA)性能和铁活性组分浸出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热解温度下催化剂孔隙结构、表面元素及晶体结构等表征分析,系统阐述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铁源前体类型直接决定催化剂表面元素组成、极性及Fe活性组分分布情况,以硝酸铁为铁源前体时催化剂性能最佳。负载铁活性物种有助于增加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升温速率可以改变生物炭孔隙结构,热解温度则决定生物炭碳质结构的形成及对Fe活性组分的固载能力。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Fe活性组分逐渐向催化剂内部迁移,600℃时Fe浸出量始终低于1.0mg/L,催化氧化过程由均相Fenton反应为主向非均相反应转变;与此同时,催化剂表面O、N、S活性位点减少,其共同作用致使催化剂失活和Ni-EDTA破络效果降低。上述结果为以木质素生物炭为催化剂载体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热解 催化剂载体 催化剂 镍-乙二胺四乙酸 氧化破络 失活
下载PDF
当前饮用水库环保清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西丽水库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海强 董文艺 +1 位作者 王宏杰 刘宇 《人民珠江》 2019年第9期140-144,共5页
目前,国内饮用水源水库大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兴建的,经过五六十年的运行已经堆积了不少来自入库河流的泥沙,形成了饮用水库内源污染源。这些被污染的淤泥既占用了一部分兴利库容,也有可能释放有害物质污染水源。以深圳西丽水库为例... 目前,国内饮用水源水库大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兴建的,经过五六十年的运行已经堆积了不少来自入库河流的泥沙,形成了饮用水库内源污染源。这些被污染的淤泥既占用了一部分兴利库容,也有可能释放有害物质污染水源。以深圳西丽水库为例,就如何做到环保清淤和底泥污染问题给出解决思路,讨论分析清淤目标、时机、技术选择、余水以及余泥的处置和利用等重要环节,以期形成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污染 环保清淤 资源化利用 余水处理 西丽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