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的静宁方入脑、入肠及粪便成分分析
1
作者 胡盼祥 张萍芝 +7 位作者 阮意丹 姚爱娜 朱倩 史文娟 尹兴斌 曲昌海 董晓旭 倪健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406-1411,共6页
目的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静宁方给药后的大鼠入脑、入肠及粪便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以0.1%甲酸-乙腈(A)和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 目的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静宁方给药后的大鼠入脑、入肠及粪便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以0.1%甲酸-乙腈(A)和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进样量5μL,加热电喷雾离子化源(HESI),正、负离子扫描。结合对照品比对、文献报道、数据库比对等方式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2种成分,其中脑、回肠、结肠、粪便中分别鉴定出9、33、20、27种成分。结论本实验初步阐明静宁方入脑、入肠及粪便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宁方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入脑成分 入肠成分 粪便成分
下载PDF
中药炮制传承创新与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梁丽丽 李林 +9 位作者 苏联麟 金传山 张村 李向日 董晓旭 张倩 薛蓉 史亚博 倪健 陆兔林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7期4-15,共12页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及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后制成的药品。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领域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技术,中药饮片的“生熟异治”是中药有别于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及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后制成的药品。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领域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技术,中药饮片的“生熟异治”是中药有别于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关键要素。当前国家相关科技政策及法规的发布,逐渐引导中药产业朝着传承创新与智能制造方向的转型发展。但中药饮片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中药炮制传承创新发展不足,饮片企业“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及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导致产业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不足;饮片的质量控制缺乏整体性及特征性的质量标准,等级划分标准的科学性仍有待商榷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挖掘中药特色炮制技术及品种,探究传统中药炮制理论科学内涵,促进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加强饮片产地加工过程控制,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推进中药饮片行业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解析饮片质量评价关键识别技术,积极探索饮片质量等级评价标准,构建体现中药饮片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建立饮片溯源体系。通过以中药饮片为主体,以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导向,实现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传承创新 饮片产业 质量控制 智能制造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金银花-黄连治疗咽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曼婷 杨玉畅 +4 位作者 胡盼祥 董晓旭 尹兴斌 曲昌海 倪健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金银花-黄连治疗咽炎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并进行初步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金银花与黄连的有效成分;输入Pharm Mapper数据库获得相应基因;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咽炎的靶点基因;利用R语言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金银花-黄连治疗咽炎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并进行初步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金银花与黄连的有效成分;输入Pharm Mapper数据库获得相应基因;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咽炎的靶点基因;利用R语言3.6.1截取交集网络获得候选靶点;借助Cytoscape3.7.1将“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可视化处理;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候选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使用AutoDock Vina 4.2.6,将关键靶点与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使用PyMol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通过急性咽炎大鼠实验模型验证金银花-黄连对两种靶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共获得33个有效化合物,183个不重复的靶标信息,46个疾病治疗靶点;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48条目和48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银花-黄连中有效成分黄柏酮、掌叶二蒽酮A与关键靶点MMP-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具有自发亲和力。动物实验证实金银花-黄连高、中、低剂量能降低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的MMP-2、IL-2水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初步预测了金银花-黄连治疗咽炎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金银花-黄连 咽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景参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及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玉畅 许煜晨 +6 位作者 刘曼婷 胡盼祥 王开心 董晓旭 尹兴斌 倪健 曲昌海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建立景参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 目的建立景参浓缩丸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根据11批样品的色谱图数据建立景参浓缩丸的指纹图谱并确立共有峰;通过HPLC法测定基准样品中丹酚酸B、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11批景参浓缩丸的HPLC图谱中有23个共有峰,相似度>0.99,指认了其中红景天苷、特女贞苷、丹酚酸B、柳穿鱼叶苷、柚皮苷、新橙皮苷、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9个色谱峰成分;所建立的3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良好,符合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景参浓缩丸HPLC指纹图谱和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景参浓缩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参浓缩丸 指纹图谱 柚皮苷 新橙皮苷 丹酚酸B
下载PDF
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程淼 王明哲 +3 位作者 宋金华 董晓旭 杨春静 王成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HEp-2细胞Toll样受体(TLRs)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SV感染HEp-2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总苷提取物组及利巴韦林组,各给药组给予相...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HEp-2细胞Toll样受体(TLRs)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SV感染HEp-2细胞模型,随机分为病毒对照组、总苷提取物组及利巴韦林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同时以未感染RSV的HEp-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扶正解毒化瘀方全方、总苷提取物及其药物血清的主要成分。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8、干扰素-α(IFN-α)、TLR3、TLR7水平。结果扶正解毒化瘀方全方提取物共鉴别出10个化学成分,以苷类为主。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共鉴别出9个化学成分,其中入血成分共鉴别出8个化学成分,包括芍药苷、木犀草素、野黄芩苷、连翘酯苷H、异荭草苷、连翘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与HEp-2细胞组比较,病毒对照组感染后24、48、72 h IFN-α、IL-1β、IL-8、TLR3和TLR7水平均升高;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总苷提取物组感染后24、48、72 h IFN-α、IL-1β、IL-8、TLR3和TLR7水平均降低。结论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TLRs相关细胞炎性因子,抑制细胞炎性反应起到治疗RSV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扶正解毒化瘀方总苷提取物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Toll样受体 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旋覆花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3
6
作者 蔡梦如 王开心 +9 位作者 尹东阁 姚宇 胡雪凌 胡盼祥 朱荣玥 杨玉畅 尹兴斌 曲昌海 董晓旭 倪健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5期1142-1147,共6页
中药的本草考证在经典名方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查阅文献发现,现代对旋覆花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炮制、药用部位及功效的本草考证仍缺乏报道。经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 中药的本草考证在经典名方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查阅文献发现,现代对旋覆花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炮制、药用部位及功效的本草考证仍缺乏报道。经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古今所用旋覆花均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头状花序。在历代本草中旋覆花分布广泛,在明代明确道地产区为河南及湖南,近代在广西、广东等地也有出产。现代资源调查结果发现,旋覆花生于海拔150~2400 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旋覆花极少以生品入药,多花开后晒干或采用其炮制品入药。根据考证结果,建议旋覆花选取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为基原,以其干燥头状花序入药,未注明特殊要求均可参考《中国药典》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旋覆花 本草考证
下载PDF
三区间复合型第一种Weber方程边值问题求解的新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何签 李顺初 +2 位作者 董晓旭 夏星 彭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59-67,共9页
对三区复合第一种Weber方程的一类边值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对Weber方程的变量进行替换,将其转化为变型Hermite方程,接着联立边界条件系数与衔接条件系数,再结合内、中、外区引解函数及相似核函数,将其进行组装,可求得此类边值问题... 对三区复合第一种Weber方程的一类边值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对Weber方程的变量进行替换,将其转化为变型Hermite方程,接着联立边界条件系数与衔接条件系数,再结合内、中、外区引解函数及相似核函数,将其进行组装,可求得此类边值问题的解。由此提出解决此类边值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相似构造法,该方法指明这类边值问题求解的具体步骤,不仅简化计算过程,也使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区复合Weber方程 边值问题 相似核函数 相似构造法
下载PDF
砷元素形态价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晶 孙铭忆 +7 位作者 吴慧敏 彭胡麟玥 黄华婷 付婷婷 董晓旭 尹兴斌 曲昌海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96-2405,共10页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被运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当中,含砷化合物的中药主要包括雄黄(As_(2)S_(2)或As_(4)S_(4))、雌黄(As_(2)S_(3))和砒霜(As_(2)O_(3))。其中含雄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广泛,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了37种含雄黄中成... 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被运用于多种药物制剂当中,含砷化合物的中药主要包括雄黄(As_(2)S_(2)或As_(4)S_(4))、雌黄(As_(2)S_(3))和砒霜(As_(2)O_(3))。其中含雄黄中药复方制剂使用广泛,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就收载了37种含雄黄中成药。传统的元素分析着重于检测元素的总量,忽视了对元素形态价态的研究。砷元素在体内的活性、毒性、生物利用度和代谢途径都与其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砷元素的不同形态种类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砷元素形态价态对含砷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文从砷元素形态价态的性质、吸收和代谢、毒性、分析检测4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价态 吸收 代谢 毒性 分析检测
原文传递
曲类中药的品种整理和标准现状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付婷婷 尹兴斌 +7 位作者 蔡梦如 朱荣玥 黄华婷 廖诗朗 曲昌海 董晓旭 周跃华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99-2712,共14页
曲类中药是具有发酵炮制特色的传统制剂,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经验传承的发展和进步,曲类中药的内涵不断充实完善。但曲类中药处方药味组成一般较多,发酵制备工艺繁杂,传统发酵条件控制不够严格,发酵终点的判断主观性较强,导致曲类中药质... 曲类中药是具有发酵炮制特色的传统制剂,应用历史悠久。随着经验传承的发展和进步,曲类中药的内涵不断充实完善。但曲类中药处方药味组成一般较多,发酵制备工艺繁杂,传统发酵条件控制不够严格,发酵终点的判断主观性较强,导致曲类中药质量的地区间差异较大、稳定性较差。目前,曲类中药的质量标准普遍较为滞后,且存在不同地区质量标准不一致、质量控制方法简单、缺乏客观性、安全性和具有发酵特色的评价指标等问题,难以对各地区曲类中药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控制。这些问题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也影响了曲类中药的临床应用。该文将通过对曲类中药的应用、质量标准现状和其发酵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曲类中药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建议,以期推动曲类中药整体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类中药 曲剂 应用现状 质量标准 发酵工艺
原文传递
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莹 金红宇 +3 位作者 李耀磊 董晓旭 昝珂 马双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9-1086,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及柱分离法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LBP成分。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LBP对RAW 264.7细胞增殖的影...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及柱分离法以获得不同分子量的LBP成分。运用CCK8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LBP对RAW 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测定LBP对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应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通过分离纯化获得2个高纯度均一组分,分别为LBP1[重均分子量(Mw)=1207 kDa]和LBP2(Mw=125 kDa)。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LBP1和LBP2组分对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吞噬能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LBP1和LBP2在50~200μg·mL-1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和iNOS mRNA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法测定结果显示LBP1和LBP2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与特异性激活JNK MAPK通路相关。此外,在对RAW264.7细胞的刺激作用基础上,LBP1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LBP2。结论:LBP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其特异性激活JNK MA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且其活性强弱与LBP分子量表现出较大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免疫功能 RAW264.7巨噬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第一批经典名方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奕博 黄平情 +3 位作者 杜媛媛 尹兴斌 董晓旭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91-2196,共6页
经典名方是我国医学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悠久丰富的人用历史,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激发了中药生产企业研究古... 经典名方是我国医学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悠久丰富的人用历史,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激发了中药生产企业研究古代经典方剂、开发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热情。该文基于公布的第一批经典名方,从剂型、经方来源、处方组成、煎煮程度、有毒药使用及炮制方法6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该批经典名方大部分剂型为汤剂及煮散,散剂和膏剂仅4首,皆源自历代有代表性的典籍;汤剂的每服剂量和煎煮程度较煮散大,汉唐时期的用药量与煎煮程度和明清时期接近,高于宋金时期,汉代方剂平均使用药味数最少;有毒中药的使用以汉代最为频繁,出现最多的有毒中药是半夏;炮制方法丰富多样,包括净制、切制、炒制、炙法和烘焙等。该文同时对传统膏剂所属剂型类别、古代煎药的时间概念、传统炙法、有毒药物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为经典名方的深入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剂型 处方组成 煎煮时间 炮制方法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董晓旭 刘艺 +4 位作者 蔡梦如 张志勤 曲昌海 尹兴斌 倪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6-181,共6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其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块大、质重、皮薄多皱、断面白色细腻者为佳。采收期多为阴历八月,初加工经历古代阴干到现代"发汗"后阴干的演变;茯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可将其加工成"茯苓块"和"茯苓片"。栽培技术经历了"野生茯苓-活体松根接种-段木接种"的演化过程,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技术方法成熟、产量丰富,可以满足经典名方的研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茯苓 基原 本草考证 栽培 炮制 采收期
原文传递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录中成药制法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兴斌 曲昌海 +2 位作者 董晓旭 申明睿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529-4535,共7页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中成药制剂明确了其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中成药制剂明确了其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规格、贮藏等信息,其中“制法”部分将中成药从饮片到成品制剂的制备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规定了制剂生产的方法和参数,对我国中成药的生产有着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该文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药制剂的制法按照工艺环节进行了分阶段归纳、总结,分析目前中成药制剂制备中常用制备方法及技术参数等,有助于对我国中成药生产工艺现状的了解,能够为中药新药研制、中成药大品种改造、已上市中药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中成药 制法 剂型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论中药制剂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的关联性与协调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晓旭 蔡梦如 +4 位作者 张志勤 黄华婷 尹兴斌 曲昌海 倪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248-1253,共6页
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是在中药制剂形成过程中建立的2个互为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二者的对立统一性反映了过程控制的作用,体现出原料药物如何蜕变为药品的特殊历程。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制剂制备中的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提出建立二者联... 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是在中药制剂形成过程中建立的2个互为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二者的对立统一性反映了过程控制的作用,体现出原料药物如何蜕变为药品的特殊历程。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制剂制备中的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提出建立二者联系的必要性,实现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的有机关联与协调,能够很好地保障中药制剂质量的重复性、一致性、稳定性,为企业完善、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中药制剂产品质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工艺参数 质量参数 关联性 协调性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中药研究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梦如 姚宇 +7 位作者 尹东阁 王开心 胡雪凌 刘曼婷 董晓旭 曲昌海 尹兴斌 倪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028-5038,共11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中心与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杂化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气体储存、吸附、提取、催化及药物递送等领域。...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中心与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杂化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气体储存、吸附、提取、催化及药物递送等领域。近年来,MOFs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缓控释放、靶向递送、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此外,MOFs在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面也有诸多应用。综述近年来MOFs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MOFs在中药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为中药成分的新型递药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中药 靶向递药 缓释递药 催化 吸附 提取分离 检测
原文传递
珍珠明目滴眼液改善TNF-α和IFN-γ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慧敏 赛那 +5 位作者 杜雪莹 尹兴斌 董晓旭 黄平情 倪健 曲昌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珍珠明目滴眼液(ZMED)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150 ng/mL的TNF-α和IFN-γ(1∶1)溶液刺激离体培养的HCEC建立干眼损伤模型,药物组分别给予稀... 目的:探讨珍珠明目滴眼液(ZMED)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150 ng/mL的TNF-α和IFN-γ(1∶1)溶液刺激离体培养的HCEC建立干眼损伤模型,药物组分别给予稀释倍数为1000、100、50倍的ZMED;分别采用MTT实验检测ZMED对TNF-α和IFN-γ诱导损伤HCEC的保护作用;采用AO/EB双染法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形态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ZMED稀释50倍即可以明显增加TNF-α和IFN-γ诱导损伤的HCEC的存活率;ZMED稀释100倍以下可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HCEC凋亡率并抑制其G2期阻滞(P<0.05);ZMED给药后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PARP、p-ERK1/2/ERK1/2下调(P<0.05),Bcl-2/Bax上调(P<0.05)。结论:ZMED对150 ng/mL的TNF-α和IFN-γ溶液诱导损伤的HCE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Bcl-2家族蛋白与ERK1/2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明目滴眼液 干眼 人角膜上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凋亡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重楼皂苷Ⅵ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倪博然 董晓旭 +2 位作者 刘艺 赛那 赵进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Ⅵ(PⅥ)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4、8μmol/L)PⅥ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DAPI染色观察HepG2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Ⅵ对HepG2细... 目的:研究重楼皂苷Ⅵ(PⅥ)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4、8μmol/L)PⅥ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DAPI染色观察HepG2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Ⅵ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利用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PⅥ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活力,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DAPI染色发现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出现核固缩,形成凋亡小体等。流式结果表明PⅥ能使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HepG2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且细胞凋亡率随PⅥ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给药组HepG2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S与G2/M期的细胞增多。结论:PⅥ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增加活性氧,使线粒体功能受损,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Ⅵ HEPG2细胞 活性氧 凋亡
原文传递
大黄素诱导肝细胞L-02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艺 董晓旭 倪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8-2034,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L-02正常肝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以大黄素为研究对象,L-0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0、40、60μmol/L)的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观察L-02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L-02正常肝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以大黄素为研究对象,L-0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0、40、60μmol/L)的大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观察L-02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FITC 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采用PI/RNase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L-02细胞内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细胞中Sirt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irt1、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探讨大黄素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大黄素抑制L-02细胞增殖,且呈浓度相关性;Hoechst染色发现随着药物浓度升高,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出现核固缩,呈亮蓝色,形成凋亡小体等;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能使L-02细胞内活性氧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细胞中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3个大黄素组L-02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细胞,且细胞凋亡率随大黄素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40、60μmol/L大黄素组L-02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S期的细胞增多,表明大黄素能将L-02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PCR结果显示3个大黄素组能够使Sirt1的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个大黄素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Sirt1、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L-02肝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irt1的表达,使线粒体功能受损,增加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L-02细胞 凋亡 活性氧 线粒体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A PLGA microspheres 被引量:1
19
作者 FU Jing dong xiao-xu +3 位作者 ZENG Zu-Ping YIN Xing-Bin LI Fa-Wei NI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As the carrier of water-insoluble drugs, microspheres can play a role in increasing solubility and delaying releasing esse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solubility and to delay the release of a ne... As the carrier of water-insoluble drugs, microspheres can play a role in increasing solubility and delaying releasing essen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solubility and to delay the release of a newly discovered antitumor compound 3β-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3, 5, 6-trimethylpyrazin-2-methyl ester(T-OA). Early-stage preparation discovery concept(EPDC) wa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eparation,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rug release properties of PLGA microspheres were evaluated. T-OA-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an oil-in-water(O/W) emulsificat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Characterization and release behaviors of the T-OA PLGA microspheres were evaluated by X-ray diffract(XR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OA-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could be successfully obtained through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ith appropriate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The XRD analysis showed that T-OA would be either molecularly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or distributed in an amorphous form. The DSC and FTIR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re were interactions between T-OA and PLGA polymer. SEM observations display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microspheres was homogeneou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spheres ranged between 50 and 150 μm. The drug release behavior of the microspheres in the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medium exhibited a sustained release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release lasted for more than 23 days, which was fit with zero-order release pattern with r^2 = 0.994 7. In conclusion, TOA-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might hold great promise for using as a drug-delivery system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A PLGA MICROSPHERES SOLUBILITY RELE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