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窦雪琳 刘瑞霞 +14 位作者 刘扬 彭楠 温磊 武悦 李茜 钟玉萍 周霞 廖爱军 蒋卉男 马晓军 董会会 范圣瑾 赵艳秋 胡代宏 路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9-506,共8页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接受一线含CD38单抗(即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的pPCL连续病例24例,包括男13例,女11例,年龄[M(Q_(1),Q_(3))]为60(57,70)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浆细胞比例5%~19%组(n=14)和浆细胞比例≥20%组(n=10)。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随访时间为9.1(4.2,15.5)个月。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特点、疗效、生存率、安全性等相关数据,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4例pPCL患者中,确诊时合并贫血患者16例(66.7%),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3例(54.2%),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0 ml·min-1·(1.73m 2)-1患者8例(33.3%),合并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患者13例(54.2%)。外周血浆细胞比例[M(Q_(1),Q_(3))]为16%(8%,26%)。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提示伴有17p缺失、t(4;14)或t(14;16)患者分别为6例(25.0%)、4例(16.7%)、4例(16.7%)。总缓解率为83.3%(20/24),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0.5(95%CI:15.8~25.2)个月,总生存时间(OS)未达到。预计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5.0%和89.1%,预计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7.5%和53.4%。外周血浆细胞比例5%~19%组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20%组患者的PFS分别为未达到和20.5(95%CI:15.7~25.3)个月,OS分别为17.8个月和未达到,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与PFS相关的危险因素(HR=7.7,95%CI:1.1~54.9,P=0.043)。共17例(70.8%)患者合并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2例(50.0%)患者合并3~4级血小板减少,16例(66.7%)患者合并临床判定的感染,所有血液学不良反应和感染均在对症支持治疗后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pPCL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38 原发浆细胞白血病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肝脏受累原发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分析
2
作者 乔彤彤 刘扬 +4 位作者 彭楠 宫立众 窦雪琳 温磊 路瑾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肝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28例明确诊断为伴肝脏受累的原发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和预后因素;据数据不同采用χ2检... 目的总结单中心肝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28例明确诊断为伴肝脏受累的原发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和预后因素;据数据不同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Wilcoxon秩检验或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数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脏受累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肝大、水肿。CD56、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表达占52%(13/25)、56%(14/25),64.3%(9/14)患者t(11,14)阳性,21.4%(3/14)患者1q21扩增阳性,无患者检测出del(17p)。单因素分析显示梅奥2004、2012分期以及总胆红素(TBil)≥34.2μmol/L与患者无进展生存及总体生存相关。TBil≥34.2μmol/L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期(0.178年及0.195年)明显短于TBil<34.2μmol/L组(0.750年及3.586年)(P<0.05)。结论梅奥分期、高胆红素血症是原发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伴肝脏受累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肝脏 总胆红素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年龄相关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10
3
作者 窦雪琳 赵婷 +18 位作者 许兰平 张晓辉 王昱 陈欢 陈育红 闫晨华 韩伟 王峰蓉 王景枝 陈瑶 江浩 主鸿鹄 贾晋松 王婧 江滨 王德炳 刘开彦 黄晓军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9-976,共8页
目的探讨非老年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年龄相关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65岁初发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连续病例,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初诊时疾病特征、早期治疗... 目的探讨非老年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年龄相关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65岁初发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连续病例,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初诊时疾病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复发和生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097例患者,男性591例(53.9%),中位年龄4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WBC显著下降(P=0.003),PLT显著上升(P=0.034),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21)。SWOG危险度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NPM1阳性伴FLT3-ITD阴性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年龄增加是获得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P=0.053)、完全缓解(CR)(P=0.004)和总生存(OS)(P=0.070)的不利影响因素,但在接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增加仅与CR相关(P=0.075),而与MLFS和OS无关。结论非老年初发AML患者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随年龄变化而不同。在接受标准诱导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增加与获得MLFS和OS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急性 年龄 成人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不同年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和结局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楠 窦雪琳 +6 位作者 于露 秦亚溱 石红霞 赖悦云 侯悦 黄晓军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讨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14岁初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的CML-CP连续病例。结果共收集957例患者,男性... 目的探讨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14岁初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的CML-CP连续病例。结果共收集957例患者,男性597例(62.4%),中位年龄40(14~83)岁。按年龄分为<40岁组(470例,49.1%)、40~59岁组(371例,38.8%)和≥60岁组(116例,12.1%)。随年龄增长,初诊时脾大(P<0.001)、WBC≥100×10^(9)/L(P<0.001)、贫血(P<0.001)、PLT<450×10^(9)/L(P=0.022)、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高(P=0.010)和具有Ph染色体附加异常(P=0.006)的患者比例降低,有合并症(P<0.001)、Sokal积分中/高危(P<0.001)和初始选择伊马替尼(P<0.001)的患者比例增高。而性别、ELTS危险度分布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60岁仅是影响患者总生存(OS)的不利因素(OR=3.7,95%CI 1.5~9.2,P=0.005),年龄与治疗反应和其他结局无显著相关性。TKI治疗中,随年龄增长,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1),而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随访末期,随年龄增长,仍服用伊马替尼(P=0.026)和服用减量TKI(P<0.001)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结论初发CML-CP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TKI用药选择和剂量、治疗反应、OS期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 年龄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特征 治疗结局
原文传递
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段文冰 窦雪琳 +3 位作者 温磊 王峰荣 黄晓军 路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中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集成功率及不... 目的分析普乐沙福联合G-CSF在浆细胞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中动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使用普乐沙福联合G-CSF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浆细胞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集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49例浆细胞疾病患者,多发性骨髓瘤(MM)39例(79.6%),淀粉样变性8例(16.3%),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GRS)2例(4.1%),肾功能不全16例(32.7%)。其他动员方案既往采集失败患者7例(14.3%)。使用普乐沙福动员后,中位采集次数1(1~3)次,中位采集天数2(1~3)d,一次采集成功47例(95.9%),两次采集累积成功率为100%。在16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5例(31.3%)患者第1天采集成功,8例(50%)需要第2天采集,3例(18.8%)需要第3天采集。主要不良反应依次为乏力、失眠、腹痛、腹泻、头晕、关节痛。共37例患者行auto-HSCT,白细胞中位植活时间11(8~13)d,血小板中位植活时间11(9~26)d。结论普乐沙福联合G-CSF用于浆细胞疾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即使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动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疾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 普乐沙福
原文传递
结合人口学特征比较国产和原研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窦雪琳 于露 +5 位作者 秦亚溱 石红霞 赖悦云 侯悦 黄晓军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4-931,共8页
目的比较国产和原研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服用原研伊马替尼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后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的患者疾病的稳定性和不良反应的变化。方法①一线治疗组:回顾性收集和... 目的比较国产和原研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服用原研伊马替尼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后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的患者疾病的稳定性和不良反应的变化。方法①一线治疗组: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受国产仿制伊马替尼(商品名昕维^®)或进口原研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作为一线治疗并定期随访、监测的CML-CP连续病例。②转换组: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06年12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受原研伊马替尼至少获得CCyR后转换为国产仿制伊马替尼治疗的CML-CP连续病例。结果①一线治疗组:共409例(国产伊马替尼201例,原研伊马替尼208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42(18~83)岁。国产和原研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国产伊马替尼组患者中受教育水平更低(P<0.001)、离异或丧偶者比例更高(P=0.004)、农村户籍者比例更高(P<0.001)。两组年龄、性别、Sokal危险度评分、WBC和HG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25(3~62)个月,国产伊马替尼组和原研伊马替尼组的3年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0(MR4.0)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的累积获得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7.5%对94.5%,P=0.592;84.3%对93.1%,P=0.208;42.7%对41.7%,P=0.277;25.4%对33.0%,P=0.306),3年无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6.7%对81.0%,P=0.448;91.8%对96.3%,P=0.325;95.8%对98.5%,P=0.167)。多因素分析显示,TKI类型不影响患者的治疗反应(CCyR、MMR、MR4.0和MR4.5累积获得率)及结局(FFS、PFS和OS)。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似。②转换组:共39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42(23~80)岁,于原研伊马替尼中位治疗38(8~114)个月后换为国产伊马替尼,换药后中位随访39(6~63)个月,23例(58.9%)患者分子学反应维持原来水平,12例(30.8%)分子学反应改善。新发药物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人口学特征影响CML-CP患者的用药选择。在规范的监测和管理下,国产与原研伊马替尼一线治疗CML-C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对于接受原研伊马替尼后获得稳定治疗反应的患者,可有效、安全地转换为国产伊马替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 伊马替尼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生育和疾病结局 被引量:5
7
作者 窦雪琳 秦亚溱 +4 位作者 石红霞 赖悦云 侯悦 黄晓军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0-985,共6页
目的报道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男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配偶和女性妊娠期诊断CML患者的生育和疾病结局。方法将1998年7月至2018年2月确诊并服用TKI治疗的男性CML患者及2009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妊娠期诊断CML的女性患者纳... 目的报道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男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配偶和女性妊娠期诊断CML患者的生育和疾病结局。方法将1998年7月至2018年2月确诊并服用TKI治疗的男性CML患者及2009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妊娠期诊断CML的女性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收集病历资料、问卷调查和门诊及电话随访方式收集患者疾病和生育相关信息。结果共收集服用TKI期间配偶妊娠的49例男性CML患者数据,其配偶初次受孕前,男性患者服用伊马替尼34例、尼洛替尼9例、达沙替尼6例,配偶受孕时,患者中位年龄为32(25~48)岁,TKI治疗时间为36(0.2~198)个月,除1例在仅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状态下为备孕而停药1年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外,其余48例男性患者均处于疾病稳定状态。所有男性患者的配偶共妊娠61次,生产55例婴儿,早产1例、生产低体重儿2例,其中1例合并尿道下裂,出生后行手术修复,其余均为足月健康婴儿。共收集18例女性妊娠期诊断CML的患者数据,2例自然流产,2例人工流产,14例分娩健康婴儿,未见先天畸形,确诊CML至开始TKI(伊马替尼15例,尼洛替尼3例)治疗时间为4(0.3~16)个月,中位随访45(7~114)个月,5年完全分子学反应、主要分子学反应、分子学反应4.5(MR4.5)获得率分别为88.9%、85.3%和35.1%,5年无失败生存、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4.2%、90.9%和90.9%,所有婴儿均正常发育。结论男性CML患者服用TKI对生育结局无不良影响,应避免盲目停药备孕。TKI时代,女性妊娠合并CML患者生育和疾病结局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妊娠 酪氨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的肝脏不良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窦雪琳 王莎莎 +4 位作者 房继莲 于露 任欣 黄晓军 江倩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9-655,共7页
目的 探索接受不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服用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的CML-CP患者的肝脏生化项目数据[包括丙氨酸转氨酶... 目的 探索接受不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肝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服用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的CML-CP患者的肝脏生化项目数据[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伴ALT升高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分析患者服药6个月内肝脏生化项目异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436例患者,其中服用伊马替尼271例,达沙替尼58例,尼洛替尼107例.3组患者出现任意一项肝脏生化项目异常的比例分别为21.8%(59/271)、15.5%(9/58)和32.7% (35/107),多为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定标准(CTCAE)1、2级毒性,无重度肝损伤.多因素分析显示,服用尼洛替尼[OR=2.9(1.3~6.6),P=0.012和OR=4.4(1.2~15.6),P=0.023]和男性[OR=2.3(1.4~3.9),P=0.002和OR=3.0(1.2~7.6),P=0.018]与患者发生肝脏生化项目异常和发生中度肝脏生化项目异常均显著相关.结论 接受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尼洛替尼治疗的CML-CP患者肝脏耐受性良好.服用尼洛替尼和男性患者与发生TKI相关的肝脏不良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肝脏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含BCL-2抑制剂的联合方案治疗伴t(11;14)的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翟爱丽 刘扬 +4 位作者 彭楠 宫立众 窦雪琳 温磊 路瑾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分析BCL-2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伴t(11;14)的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应用含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方... 目的分析BCL-2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伴t(11;14)的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应用含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方案治疗的伴t(11;14)的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10例,分析其血液学及脏器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9岁(范围41~78岁),男女比例为8∶2。除1例患者应用维奈克拉治疗不足1疗程,9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8例血液学疗效≥非常好的部分缓解,1例获得部分缓解,总体缓解率100%。达到最佳血液学疗效的中位时间为60 d(范围24~236 d)。9例可评估疗效患者中7例至少1个脏器达到缓解率。总体中位随访18个月,1例患者血液学进展,1例患者死亡。≥3级不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3例、贫血1例、腹泻1例、阑尾炎1例,1例患者在结束治疗2个月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死亡,不除外与治疗相关。结论含BCL-2抑制剂的联合方案治疗伴t(11;14)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患者是一种有前景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药物疗法 t(11 14) 维奈克拉
原文传递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China: Awareness is increasing and research is advancing
10
作者 dou xuelin CAO ZhiLi +1 位作者 YING HongYan BAI ChunMe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9期861-862,共2页
Translational medicine, which was first described by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n 2003, has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 It is now well understood by Chinese physicians and scientists that thi... Translational medicine, which was first described by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n 2003, has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 It is now well understood by Chinese physicians and scientists that this people-oriented process can provide a bridge between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practice, by considering clinical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学 转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临床实践 基础科学 以人为本 科学家
原文传递
Age-rel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in non-senile adul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被引量:1
11
作者 dou xuelin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9年第1期58-58,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age-rel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early responses and outcomes in non-senile adults with de nov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Data of consecutive cases of 18-65 years adults with de n... Objective To explore age-rel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early responses and outcomes in non-senile adults with de novo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Data of consecutive cases of 18-65 years adults with de novo AML (non-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t diagnosis ,early responses and outcomes across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RE AML analyzed
原文传递
奥妥珠单抗诱导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12
作者 李孔扬 窦雪琳 路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56-1056,共1页
患者,女,38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2年余”于2024年7月入院。患者2021年10月出现颈部多发肿物,1年后因腋窝及腹股沟出现多发肿物而就医。2022年11月PET-CT检查示“颈部双侧各区、双侧锁骨上/下区、前中纵隔、左内乳淋巴链、前肋角、双... 患者,女,38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2年余”于2024年7月入院。患者2021年10月出现颈部多发肿物,1年后因腋窝及腹股沟出现多发肿物而就医。2022年11月PET-CT检查示“颈部双侧各区、双侧锁骨上/下区、前中纵隔、左内乳淋巴链、前肋角、双侧腋下、肝门区、肝胃间隙、胰周、小肠系膜、腹主动脉及双髂血管旁、双侧腹股沟多发代谢增高的淋巴结,大者位于肝门区,3.2 cm×2.9 cm,SUVmax 6.7;脾大且代谢增高,SUVmax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腹股沟 小肠系膜 肝门区 中纵隔 内乳淋巴链 大者 淋巴结肿大 髂血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