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结充填体与矿柱相互作用双轴加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侯晨 朱万成 +3 位作者 张洪训 郭良银 杜加法 刘晓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矿柱与充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矿柱和充填体优化和安全设计的重要问题。通过双轴加载试验研究了侧向应力和采场充填率等因素对矿柱与充填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体接顶时,充填体能充分发挥自身强度并直接参与顶板支撑,此时矿... 矿柱与充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矿柱和充填体优化和安全设计的重要问题。通过双轴加载试验研究了侧向应力和采场充填率等因素对矿柱与充填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充填体接顶时,充填体能充分发挥自身强度并直接参与顶板支撑,此时矿柱—充填体支承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承载力;充填体不接顶时,在一定侧向应力作用下矿柱—充填体支撑力提高主要是两者界面摩擦力的提高,而充填体横向约束效应对于矿柱强度提高效应不明显;较高的充填率意味着在矿柱—充填体界面处产生更大接触面积,在一定侧向应力作用下会在界面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进而产生更大的系统承载能力。试验结果与新城金矿测试结果的对比证实了该项研究对于新城金矿二步采场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相互作用 承载单元 矿柱摩擦力
下载PDF
张家峁煤矿N15203工作面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家发 李文平 杨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张家峁煤矿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层埋藏浅,煤矿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导通上覆含水层,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地下水涌入矿井,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详细分析张家峁煤矿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矿... 张家峁煤矿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层埋藏浅,煤矿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导通上覆含水层,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地下水涌入矿井,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详细分析张家峁煤矿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矿区北翼N1520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方法对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钻孔电视成像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①数值模拟可展现覆岩破坏的动态变化规律,当工作面推进至60 m和110 m时,覆岩破坏速率明显加快,与关键层理论判断结果一致;②由于黄土层塑性变化较大,对导水裂隙带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基岩顶界附近,高度约108 m,裂采比约19.64;③通过与现场钻孔电视成像结果对比,数值模拟和关键层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情况。分析结果对于陕北浅埋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导水裂隙带 数值模拟 关键层理论
下载PDF
全尾砂絮凝沉降试验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杜加法 侯晨 +3 位作者 朱兆文 刘洪磊 刘晓光 王京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0,共6页
充填料浆制备是膏体充填采矿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尾砂高效浓缩是膏体充填的核心。由于全尾砂粒径很细,尾砂沉降浓缩也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在尾砂料浆中加入絮凝剂是提高沉降浓缩速率的有效手段。由于室内试验环境和条件与地下采场存在... 充填料浆制备是膏体充填采矿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尾砂高效浓缩是膏体充填的核心。由于全尾砂粒径很细,尾砂沉降浓缩也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在尾砂料浆中加入絮凝剂是提高沉降浓缩速率的有效手段。由于室内试验环境和条件与地下采场存在很大不同,为了揭示新城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不仅开展了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室内试验,以沉降速度、底流浓度为评价指标,得到了最优的絮凝剂选型、单耗和砂浆浓度参数,确定了上述参数对于尾砂料浆沉降效率的影响规律,还在地下采场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对比分析,以验证加入该组合参数絮凝剂后的实际应用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料浆底流浓度随着料浆稀释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在絮凝剂单耗低于22.5 g/t时变化不大,因此选定絮凝剂型号为ZYJ、絮凝剂添加量为20 g/t、矿浆稀释浓度为9.75%时,室内尾砂料浆的絮凝沉降效果最佳。现场对比试验表明:采用该最佳试验参数组合后,充填溢流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由5.32%~8.26%降低到1.15%~2.13%,充填体强度增加了13%,且整体分布更加均质,充填效果和充填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全尾砂 絮凝沉降 参数优化 工业试验
下载PDF
基于L管实验的全尾砂膏体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加法 刘晓光 +2 位作者 王京生 侯晨 朱兆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24,共5页
膏体的流变特性是影响膏体管道输送的重要因素。为获取膏体充填料浆真实的输送流变特性,利用L管实验装置,基于宾汉塑性模型获得膏体料浆的屈服应力及塑性粘度,得到不同料浆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的管道输送阻力和充填倍线。结果表明:料浆... 膏体的流变特性是影响膏体管道输送的重要因素。为获取膏体充填料浆真实的输送流变特性,利用L管实验装置,基于宾汉塑性模型获得膏体料浆的屈服应力及塑性粘度,得到不同料浆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的管道输送阻力和充填倍线。结果表明:料浆浓度和灰砂比的上升都会导致剪切应力的增加,充填倍线的降低,其中,料浆浓度是影响充填体流动特性的最关键因素,而灰砂比是影响膏体强度的关键因素,但是膏体浓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根据L管和强度特性实验结果以及一二步骤采场的强度和输送需求,分别推荐了采场最佳膏体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 流变特性 输送阻力 充填倍线 L管实验
下载PDF
某金矿压滤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寇云鹏 杨纪光 +3 位作者 齐兆军 杜加法 荆晓东 盛宇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5,共5页
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运用粗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37μm的细尾砂堆存到尾矿库中,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 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运用粗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37μm的细尾砂堆存到尾矿库中,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指标高于分级尾砂高浓度充填,质量浓度76%的料浆坍落度、扩展度、屈服应力、黏度和泌水率等综合指标最优,满足采矿方法的要求,并根据矿山生产实际,提出了压滤(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方法 压滤尾砂 全尾砂膏体 质量浓度
下载PDF
某矿山全尾砂似膏体料浆L管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齐兆军 宋泽普 +3 位作者 寇云鹏 杜加法 刘超 杨纪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某金矿目前采用立式砂仓自然沉降后的粗粒级尾砂进行自流胶结充填,充填效果不佳,拟采用全尾砂似膏体充填解决充填体泌水量较大、凝固时间长、强度低等问题。该矿全尾砂料浆达到膏体(似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为72%~74%。管流阻力是充填料... 某金矿目前采用立式砂仓自然沉降后的粗粒级尾砂进行自流胶结充填,充填效果不佳,拟采用全尾砂似膏体充填解决充填体泌水量较大、凝固时间长、强度低等问题。该矿全尾砂料浆达到膏体(似膏体)状态的质量浓度为72%~74%。管流阻力是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重要参数,为探索该矿山全尾砂似膏体充填料浆的输送特性,开展了L管试验测定其管流阻力及流变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矿山全尾砂似膏体充填料浆在质量浓度72%~74%时具有一定的抗离析能力,工程上可实现长距离输送;随料浆质量浓度增加,流动阻力明显增大,料浆流速及可实现顺利输送的充填倍线减小;在管道内径100mm时,可实现顺利输送的充填倍线约为2.26~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似膏体充填 L管 管流阻力 流变参数 充填倍线
下载PDF
运动状态下全尾砂胶结料浆流变参数时变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寇云鹏 齐兆军 +4 位作者 盛宇航 杜加法 荆晓东 宋泽普 杨纪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也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胶结料浆 流变参数 运动状态 时变性
下载PDF
矿山充填尾砂过滤脱水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加法 宋泽普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1年第3期6-14,共9页
金属矿山充填开采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的准确控制对良好的充填质量至关重要,对于以矿山浮选尾矿为充填骨料的充填工艺,浮选尾矿浓密脱水效果是控制充填料浆浓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胶东地区某黄金矿山浮选尾矿,采用真空过滤试验机测试... 金属矿山充填开采过程中,充填料浆浓度的准确控制对良好的充填质量至关重要,对于以矿山浮选尾矿为充填骨料的充填工艺,浮选尾矿浓密脱水效果是控制充填料浆浓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胶东地区某黄金矿山浮选尾矿,采用真空过滤试验机测试了不同粒径组成、质量浓度、絮凝剂添加量浮选尾矿浆的过滤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分级粗尾砂及全尾砂过滤性能较好,过滤速度快,滤饼含水量少,滤饼产量较大,满足工业生产要求,适用于采用过滤脱水工艺;分级细尾砂过滤速度慢,滤饼含水率较大且滤饼产量低,不适合采用过滤工艺进行脱水。砂浆质量浓度的增大会降低过滤速度,滤饼含水量也会有所增大,对于全尾砂矿浆,在矿浆质量浓度为40%时,滤饼产量达到最大值;适量的絮凝剂添加能促进矿浆过滤,但过量添加絮凝剂反而不利于矿浆过滤,对于全尾砂矿浆和分级粗尾砂矿浆,临界絮凝剂添加量为20 g/t,对于分级细尾砂矿浆,临界絮凝剂添加量为4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尾矿 过滤脱水 粒径组成 质量浓度 絮凝剂添加量
下载PDF
某金矿全尾砂膏体充填料浆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纪光 杜加法 +2 位作者 荆晓东 盛宇航 宋泽普 《黄金》 CAS 2018年第10期32-35,共4页
充填采矿方法是现代地下矿山开采的主要方法。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应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尾矿库中-37μm细尾砂排放量,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全尾... 充填采矿方法是现代地下矿山开采的主要方法。某金矿使用+37μm的粗尾砂进行高浓度胶结充填,并已成熟应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为最大限度使用尾砂,减少尾矿库中-37μm细尾砂排放量,降低整个矿山开采成本和消除安全隐患,该金矿对全尾砂膏体充填综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尾砂膏体充填时,充填料浆浓度可以提高至76%左右,满足膏体输送的技术要求,相比原分级粗尾砂充填,同等灰砂比情况下充填体强度明显提高,固化速度更适宜井下采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膏体充填 分级粗尾砂 充填体强度 膏体输送
下载PDF
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寇云鹏 齐兆军 +2 位作者 宋泽普 杜加法 杨纪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35,共4页
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准确测试对实现其顺利输送至关重要。在流变参数测试过程中因测试方法不合理、测量试样的不确定性、流变模型选择不准确等原因,会造成测试结果不能反映料浆本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 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参数的准确测试对实现其顺利输送至关重要。在流变参数测试过程中因测试方法不合理、测量试样的不确定性、流变模型选择不准确等原因,会造成测试结果不能反映料浆本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的触变性,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特性测试分析,对比了3种流变模型拟合效果,并探索了最佳恒定剪切时间。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料浆的流变特性差异较大,改进的Bingham模型对本次试验料浆流变特性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最佳恒定剪切时间随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高浓度 流变参数 触变性 恒定剪切时间
原文传递
Accurate assessment of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and screening resistant strains of a bacterial population by linear gradient plate 被引量:4
11
作者 LIU YuQing LI JingRan +8 位作者 du jiafa HU Ming BAI Hua QI Jing GAO Chao WEI TianTian SU Hong JIN JianLing GAO PeiJ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10期953-960,共8页
The dynamics of a bacterial population exposed to th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an antibiotic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Therefore,a novel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is urgent... The dynamics of a bacterial population exposed to th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an antibiotic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Therefore,a novel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is urgently needed that can both precisely determine the MIC and accurately select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from clinical bacterial populations.For this purpose,we developed a method based on Fick's laws of diffusion using agar plates containing a linear gradient of antibiotic.The gradient plate contained two layers.The bottom layer consisted of 15 mL agar containing the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of enrofloxacin and allowed to harden in the form of a wedge with the plate slanted such that the entire bottom was just covered.The upper layer consisted of 15 mL plain nutrient agar added with the plate held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After allowing vertical diffusion of the drug from the bottom agar layer for 12 h,the enrofloxacin concentration was diluted in proportion to the ratio of the agar layer thicknesses.The uniform linear concentration gradient was verified by measuring the enrofloxacin concentration on the agar surface.When heavy bacterial suspensions were spread on the agar surface and incubated for more than 12 h,only resistant cells were able to form colonies beyond the boundary of confluent growth of susceptible cells.In this way,the true MIC of enrofloxacin was determined.The MICs obtained using this linear gradient plate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conventional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s.Discrete colonies were then spread onto a gradient plate with higher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s;the boundary lin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gene mutations conferring resistance were identified.This new method enables the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t strains in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Use of the linear gradient plate can easily identify the precise MIC and reveal the dynamic differentiation of bacteria near the MIC.This method allows the study of genet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strains,and may be useful for early warning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that may occur after use of certain antimicrobial agents,and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 琼脂平板 线性梯度 细菌种群 耐药菌株 人口动态 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