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相关研究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岳晓红 杜翔宇 +2 位作者 王炎 司方莹 徐甜甜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9期640-644,共5页
目的检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通过Pubmed检索2011~2020年发表的有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文献,运用BICOMB和图形聚类工具gCLUTO对文献进行关... 目的检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通过Pubmed检索2011~2020年发表的有关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文献,运用BICOMB和图形聚类工具gCLUTO对文献进行关键词词篇矩阵、双向聚类分析,形成主题词聚类曲线图及主题词聚类矩阵。结果共1912篇文献纳入分析,抽取出现频次≥18的主题词31个,聚类分析获得5个研究热点:枸橼酸抗凝、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的预后、CRRT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CRRT治疗对抗菌药物应用影响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联合CRRT治疗相关研究。结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重视CRRT相关的研究,研究重点在CRRT治疗的用药、方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2.5D C/SiC复合材料带孔板拉伸破坏的多尺度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翔宇 高希光 宋迎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9-446,共8页
为了研究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带孔板的拉伸破坏行为,提出一种可以模拟带孔板细观破坏过程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建立细观模型,通过子模型法将平板的宏观有限元模型和孔周围区域的细观有限元... 为了研究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带孔板的拉伸破坏行为,提出一种可以模拟带孔板细观破坏过程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2.5D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建立细观模型,通过子模型法将平板的宏观有限元模型和孔周围区域的细观有限元模型耦合在一起,然后采用渐进损伤计算方法完成带孔板破坏的多尺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带孔板在拉伸载荷较低时出现初始损伤,随着载荷的加大经纱发生轴向拉伸破坏,纬纱发生横向的破坏。裂纹从孔边沿横向扩展至板的两端,最终整个板完全断裂失效。失效时的应变为0.375%,最大加载应力为221.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带孔板 子模型法 渐进损伤分析 损伤演化 多尺度计算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的贯通式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德鑫 宋晓骥 +1 位作者 杜湘瑜 余安喜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计数器电路为例,通过知识图谱、Multisim仿真、实物演示等信息化手段,开展了混合式与贯通式教学相融合的设计与探索,实现了所涉知识点间的纵向贯通和“知识-理论-实践”的横向贯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贯通式教学 信息化教育 电子技术基础
下载PDF
An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Map of Oil Content in Soybean,Glycine max(L.) Merr.,Generated Using a Meta-Analysis Method for Mining Genes 被引量:1
4
作者 QI Zhao-ming HAN Xue +7 位作者 SUN Ya-nan WU Qiong SHAN Da-peng du xiang-yu LIU Chun-yan JIANG Hong-wei HU Guo-hua CHEN Qing-sh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681-1692,共12页
Soybean is a major cash crop in the world, and its oil content wa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trait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gene mapping for oil content in soybean is very important for breeding application. At prese... Soybean is a major cash crop in the world, and its oil content wa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trait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gene mapping for oil content in soybean is very important for breeding application. At present, at least 130 QTL loci for soybean oil content have been published; however, the mapping results of oil content were dispersed and a coalescent public map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ntegrate the published QTLs, and to more efficiently mine genes based on the meta- analysis method of the bioinformatics tools.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map of QTLs for soybean oil content and accelerate the application of bioinformation resource related to oil content improvement in the practice of soybean breeding. W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f 130 QTLs reported over the past 20 yr for soybean oil content and used the Software BioMercator 2.1 to project QTLs from their own maps onto a reference map, which was an early-integrated map constructed by Song (2004) for oil-conten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in soybean. Gene mining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meta-analysis by running the local ver. GENSCAN and InterProScan.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QTLs was efficaciously narrowed using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and 25 consensus QTLs were mapped on the reference map. Using a local version of GENSCAN, 12 805 sequences in the consensus QTL intervals were predicted. With BLAST, these predicted sequences were aligned to gene sequenc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rotein Index database using InterProScan locally. Thirteen predicted genes were in the class of the geme ontology (GO) accession (0006631), which were involved in the fatty acid metabolic process. These genes were analyzed using BLAST at the NCBI website to examine whether they were related to oil content. Six genes were found in the oil-synthesis pathway. Twenty-five consensus QTLs and six genes were found in the oil-synthesis pathway. These results w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and mapping QTL precisely, and these genes will facilitate the researches on the gene mining of oil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in soyb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oil content META-ANALYSIS consensus QTL gene ontology (GO)
下载PDF
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公立医院招聘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帅 马文静 +2 位作者 杜祥宇 陆雨 王颖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公立医院招聘中的效果。方法以某市级新建公立医院2018年与2019年招聘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年度人力资源招聘的录用人数比例、临床科室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后,2019年度人力资源... 目的探讨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公立医院招聘中的效果。方法以某市级新建公立医院2018年与2019年招聘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两个年度人力资源招聘的录用人数比例、临床科室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后,2019年度人力资源招聘录用人数比例显著高于2018年度,临床科室负责人对招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2018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持续质量改进运用到招聘工作中,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源招聘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人事部门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招聘 公立医院 持续改进
下载PDF
佤族社区灾后重建中的利益博弈与文化重构--以沧源县芒卡镇莱片村“3·01”地震为例
6
作者 杜香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44-53,153,154,共12页
佤族作为山区民族在长期的搬迁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依托于民族文化建构的官方主导与民众参与的“互嵌式”地域灾害文化逻辑。2015年发生于芒卡镇佤族社区莱片村的“3·01”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灾后搬迁、村寨选址、房屋建筑以及公共基... 佤族作为山区民族在长期的搬迁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依托于民族文化建构的官方主导与民众参与的“互嵌式”地域灾害文化逻辑。2015年发生于芒卡镇佤族社区莱片村的“3·01”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灾后搬迁、村寨选址、房屋建筑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当地佤族民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政府与村寨民众、村寨与村寨之间,甚至是村寨内部之间存在诸多利益博弈,这种博弈决定着村寨内部社会、经济、文化的正常运转,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并对以文化为载体的一套世俗理念进行协调。深入理解佤族内部文化逻辑的重构,有利于全面认识边疆民族地区灾后重建及异地搬迁过程的复杂性、递进性,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灾后重建 文化重构 莱片村 “3·01”地震
下载PDF
森林脑炎病毒滴度检测蚀斑法的建立及验证
7
作者 陈娜娜 陈诗阳 +5 位作者 王颖 杜翔宇 苗会 拱小棠 刘双军 李景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0,216,共5页
目的建立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适应的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株(简称PHKT株)感染性滴度检测的蚀斑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主代鼠脑适应株TBEV感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连续... 目的建立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适应的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株(简称PHKT株)感染性滴度检测的蚀斑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将主代鼠脑适应株TBEV感染原代地鼠肾PHK细胞,连续传12代。分别采用蚀斑法(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释倍数感染单层BHK-21细胞,中性红染色,计算蚀斑数)和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将不同代次PHKT以不同稀倍数经脑腔攻击小鼠,0.03 mL/只,连续观察14 d,Reed-Muench方法计算半数致死量)检测PHKT滴度,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建立的检测TBEV滴度的蚀斑法进行专属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结果PHKT病毒蚀斑滴度最高达8.9 lgPFU/mL;蚀斑法与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92);蚀斑法检测PHKT病毒感染性滴度专属性良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5%。结论建立了检测PHKT感染性滴度的蚀斑法,可作为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蚀斑法 小鼠脑内攻毒滴定法 感染性滴度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益智仁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梦雅 左莉华 +9 位作者 周霖 高一乔 关克磊 杜翔宇 张瑞 贾清泉 裴健颖 李寒冰 孙志 杜书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168-6177,共10页
目的建立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准确鉴定的分析方法,系统阐明益智仁(益智Alpinia 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在优化倍半萜类... 目的建立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准确鉴定的分析方法,系统阐明益智仁(益智Alpinia 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在优化倍半萜类物质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质谱全扫描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数据库,实现对益智仁中倍半萜类未知化合物的准确快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骨架结构将其归为4类,其中9个桉叶烷型、6个杜松烷型、8个艾里莫芬烷型、1个刺参酮型。结论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实现对益智仁中多种倍半萜类成分的快速、准确鉴定,为益智仁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倍半萜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提取工艺 桉叶烷型 杜松烷型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化学成分识别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珮珮 周霖 +9 位作者 孙志 李卓伦 张瑞 关克磊 杨勇杰 李洪盟 王宇辉 杜翔宇 张秀玲 杜书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33,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多种成分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HPLC-HRMS技术对药物中的复杂化学成分进行定性,Full MS全扫描模式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精准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多种成分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HPLC-HRMS技术对药物中的复杂化学成分进行定性,Full MS全扫描模式对其中的主要成分进行精准定量,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该药物的不同批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实验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共鉴定出23种成分,其中14种成分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证,并对其中的7种药物主要成分川芎嗪、丹参素、丹酚酸A、琥珀酸、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实现准确定量;多元数据处理软件SIMCA 14. 0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药物大多批次质量整体较为稳定,但个别批次需要对药物中川芎嗪、丹参素、丹酚酸A等成分进行重点关注。结论通过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为鉴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也为其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定性 定量 质量控制 临床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活血通脉片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梦雅 孙志 +9 位作者 周霖 左莉华 赵灵灵 杜翔宇 杨杰 刘丽伟 杨彦涛 付俊涛 康建 杜书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465,共11页
目的:为系统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活血通脉片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快速识别活血通脉片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方法:应用UHPLC-Q-Orbitrap MS技术捕捉未... 目的:为系统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活血通脉片中的化学成分组成,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快速识别活血通脉片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方法:应用UHPLC-Q-Orbitrap MS技术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标准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Mass Bank、Chemical Book等网络数据库信息实现对未知物的准确快速定性。结果:共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包括酚酸类、醌类、黄酮类、苯酞内酯类、皂苷类及其他类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系统、快速、准确地识别活血通脉片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脉片 UHPLC-Q-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研究
原文传递
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翔宇 杨勇杰 +4 位作者 乔高星 孙志 秦崇臻 阚全程 李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收集静注免疫球蛋白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9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纳入文献质量运用C... 目的系统评价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收集静注免疫球蛋白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9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纳入文献质量运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研究,共计1064名复发性流产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是对照组的1.12倍[RR=1.12,95%CI(0.91,1.39)];试验组患者的早产率是对照组的1.02倍,[RR=1.02,95%CI(0.60,1.74)];试验组患者的婴儿体重比对照组增加约0.07 kg[MD=0.07,95%CI(0.00,0.14)],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原发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试验组的妊娠成功率是对照组的1.31倍[RR=1.31,95%CI(0.81,2.13)];对于继发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试验组的妊娠成功率是对照组的1.14倍[RR=1.14,95%CI(0.92,1.42)],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推荐或者反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尽管有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且安全性较好,但是仍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免疫球蛋白 复发性流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