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媒体数据自适应多尺度分块压缩仿真研究
1
作者 段海涛 陈建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6期318-321,454,共5页
在多媒体图像数据压缩过程中,为了减小数据体积,通常需要牺牲图像的一些细节和精度,这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为了提高压缩效果,以多媒体图像为例,提出一种面向多媒体数据的分块无损压缩算法。通过四叉树算法对多媒体图像展开分块处理,... 在多媒体图像数据压缩过程中,为了减小数据体积,通常需要牺牲图像的一些细节和精度,这会导致部分信息的丢失。为了提高压缩效果,以多媒体图像为例,提出一种面向多媒体数据的分块无损压缩算法。通过四叉树算法对多媒体图像展开分块处理,通过结合边缘特征和方向特征的多尺度小波变换算法获取多媒体图像每层子带图像块的自适应采样率,基于纹理块和平坦块的自适应多尺度分块压缩感知方法完成多媒体图像数据的分块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压缩效果更好,不仅能够实现数据有效压缩,而且不会损失图像信息,且压缩时间较短,整体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数据 多尺度小波变换 自适应采样 自适应分块 分块无损压缩
下载PDF
广州市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的发生动态及温湿度的关系
2
作者 陈逢浩 闫建全 +5 位作者 刘豪 索佳琪 邓彬 段海涛 欧阳革成 孟翔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37,共7页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为害柑橘类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同时还是柑橘黄龙病自然传播的媒介昆虫。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能够侵染昆虫并在其体内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的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优质资源。为明确广州地区柠檬园柑...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为害柑橘类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同时还是柑橘黄龙病自然传播的媒介昆虫。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能够侵染昆虫并在其体内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的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优质资源。为明确广州地区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发生动态且精准指导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本研究利用五点取样调查法,持续1年对广州市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的发生随月平均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成虫发生高峰期为6-8月,僵虫发生率高峰期为8-10月,且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虫口密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监测结果不仅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有助于为柑橘木虱的科学管理和精准绿色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昆虫病原真菌 发生动态 僵虫
下载PDF
油莎豆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丑义宣 李柯洁 +7 位作者 闵琰 高雨僮 康茂莉 夏鹏 乔汉桢 段海涛 施传信 王金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22-230,共9页
油莎豆是一种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新兴油料植物,凭借着高油酸和淀粉含量,以及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菌等生物活性,受到食品、营养保健和畜牧生产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油莎豆在食品、保健品和畜牧生产等领域的应... 油莎豆是一种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新兴油料植物,凭借着高油酸和淀粉含量,以及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菌等生物活性,受到食品、营养保健和畜牧生产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油莎豆在食品、保健品和畜牧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系统研究油莎豆的营养特性及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近年来油莎豆主要营养成分(油脂、蛋白质及多糖等)及其生物活性(降低血糖血脂、抑菌和抗氧化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油莎豆在食品、畜牧养殖与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油莎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油莎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 综合应用
下载PDF
表面润滑对6061铝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尹晓阳 凃杰松 +1 位作者 段海涛 顾卡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2,共8页
针对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较差的问题,选用6061车用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以冲杯试验为基础,对铝合金板材与凹凸模接触面采用不同基础油进行润滑,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对6061铝合金在冲压过程中铝合金表面润滑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针对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较差的问题,选用6061车用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以冲杯试验为基础,对铝合金板材与凹凸模接触面采用不同基础油进行润滑,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对6061铝合金在冲压过程中铝合金表面润滑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061铝合金与模具间的润滑对其成形性能有重要影响。6061铝合金与凹模间的润滑对成形件减薄率影响较大,减小其摩擦系数能够改善其减薄率,防止拉裂的产生;6061铝合金与凸模间的润滑对成形件边缘增厚率有较大影响,适当提高其摩擦系数不仅能防止成形件边缘过度增厚引起的起皱,而且能够更好地控制板料的流动,成形件厚度更为均匀,明显提高其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冲压成形 表面润滑 摩擦系数 变形均匀性 成形性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酸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段海涛 朱季升 +6 位作者 潘元猛 边力文 郭诚诺 杨建平 谷旭 张磊 李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2829-2835,共7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的超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为主要研究因素,以提取的甘草酸含量为响应值,先利用单因素确定3个水平的拐点,再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不同水平实验,运用Design-Expert 10.0.3软件对测得的结... 目的研究甘草酸的超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为主要研究因素,以提取的甘草酸含量为响应值,先利用单因素确定3个水平的拐点,再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不同水平实验,运用Design-Expert 10.0.3软件对测得的结果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结果通过对单因素实验的分析,确定料液比3个水平分别取1:50、1:65、1:80(g/mL)。提取温度分别取20、25、30℃3个水平,提取时间分别取2、5、8 min 3个水平,Box-Behnken试验结果得甘草酸超声提取工艺最佳参数应为料液比为1:59(g/mL),提取温度25.5℃,提取时间5.7 min时能取得最大值。结论经过试验反复验证,所得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程度良好,即说明响应面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有效用于甘草酸提取值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甘草酸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超声加工球墨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爽 段海涛 +2 位作者 杨学军 尹晓阳 顾卡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4,共5页
为降低电动机端盖轴承室表面粗糙度,采用超声加工技术对球墨铸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在SST-ST销/盘摩擦试验机上对比了未超声加工和超声加工球墨铸铁试样在H46抗磨液压油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探讨了超声加工对球... 为降低电动机端盖轴承室表面粗糙度,采用超声加工技术对球墨铸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在SST-ST销/盘摩擦试验机上对比了未超声加工和超声加工球墨铸铁试样在H46抗磨液压油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探讨了超声加工对球墨铸铁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加工试样的表面粗糙度由未超声加工时的0.53μm降至0.10μm,且表层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超声加工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摩擦时间增加有减小趋势,稳定阶段的平均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减小,均明显小于未超声加工试样的;超声加工摩擦副磨损体积远小于未超声加工摩擦副的,超声加工能大幅提高材料的抗磨减摩性能;未超声加工试样磨损严重,磨损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超声加工试样表面划痕较浅,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超声加工 摩擦学性能 磨损机制
下载PDF
Effects of conditioners(single-layer, double-layer and retentionconditioner)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growing and finishing pigs 被引量:2
7
作者 duan hai-tao LI Jun-guo +4 位作者 XUE Min YANG Jie DONG Ying-chao LIANG Ke-hong QIN Yu-c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27,共9页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ed conditioners(single-layer, double-layer and retentionconditioner)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pigs throughout t...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eed conditioners(single-layer, double-layer and retentionconditioner)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of pigs throughout the growing to finishing phase. A total of 96 growing pigs((28.70±3.20) kg)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ized in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with four replicates per group. Eight pigs were used per replicate for the 17-week feeding trial. The grower diet was given at 0 to 6 weeks and a finisher diet was given at 6 to 17 weeks. The treatments were as follows: SC diet(control; single-layer conditioning), DC diet(double-layer conditioning), and RC diet(retention-conditioning). Starch gelatin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in the RC treatment than in the SC treatment,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rch gelatinization between the DC group and the RC group. In the growing phase, the feed to gain index(F: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in the RC group than in the SC and DC groups. Between growing and finishing, the F:G was the lowest(P<0.05) in the SC group compared to the RC or DC group. Drip loss, a measurement of meat qual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in longissimus dorsi tissue collected from pigs fed the RC diet than in tissues collected from pigs fed the SC diet. The intestinal quality of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 tissu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P<0.05) in the crypt depth and villus height in the RC group compared to the SC-or DC-treated pig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tentionconditioner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F:G in growing pigs, improved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enhanced the meat quality in the finishing pigs. However, the retention-conditioner treatment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growth performance in the finishing p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S CONDITIONER feed quality meat quality intestinal morphology
下载PDF
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邓红雨 康梦琛 +4 位作者 李信颉 王笑笑 段海涛 聂芙蓉 郑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泌乳中期、体况相近、日产奶量15 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籽粒... 试验旨在研究籽粒苋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对低产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泌乳中期、体况相近、日产奶量15 kg左右的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籽粒苋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的比例分别为38%和10%,试验Ⅱ组的替代比例分别为50%和33%。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奶牛产奶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蛋白、乳固体总量、乳脂肪和乳尿素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随试验时间延长,对照组乳脂肪和乳固体总量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无显著变化(P>0.05),3组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乳尿素氮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籽粒苋青贮适量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及精料可以显著提高低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经济效益,不会对乳成分造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低产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中国表面处理技术发展历程浅析——石器时代表面处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炼 段海涛 +4 位作者 詹胜鹏 凃杰松 贾丹 占稳 李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149,171,共5页
材料表面保护技术是提升材料表面使役性能及装饰性能的有效途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先人创造了众多材料表面处理手段与技术,对人类的技术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探讨中国表面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在现... 材料表面保护技术是提升材料表面使役性能及装饰性能的有效途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先人创造了众多材料表面处理手段与技术,对人类的技术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探讨中国表面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侧重对我国远古石器时代表面处理技术发展与成就进行梳理和分析,彰显中华先人在工具制造、工艺装饰等领域对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技术发展 石器时代 历程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渝婕 郑松锦 +4 位作者 钟良 段海涛 王丹利 李斯然 刘玉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96-99,共4页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具有快速、精确、安全的特点,已应用于烟草领域的水分检测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烟草的水分含量、水分赋存状态、水分迁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烟草的加工过程和质量分析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低场核磁共振...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因具有快速、精确、安全的特点,已应用于烟草领域的水分检测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烟草的水分含量、水分赋存状态、水分迁移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烟草的加工过程和质量分析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烟草水分含量检测、水分赋存状态识别和水分迁移方向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可为进一步推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烟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烟草 水分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烟丝水分含量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松锦 张渝婕 +2 位作者 钟良 段海涛 刘玉斌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准确、规范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烟草物料的水分含量及分布状态方法,以烟丝为测试样品,采用LF-NMR技术分析了样品装样量、装样密度、样品温度、重复扫描次数对弛豫时间、弛豫峰面积和峰面... 为准确、规范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烟草物料的水分含量及分布状态方法,以烟丝为测试样品,采用LF-NMR技术分析了样品装样量、装样密度、样品温度、重复扫描次数对弛豫时间、弛豫峰面积和峰面积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装样量与T21、T22和T23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22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23呈显著正相关;装样密度以及样品在磁体内因热传递导致的温度上升均对烟丝核磁信号强度无显著影响;随着重复扫描次数的增加,横向弛豫T2峰面积变异系数基本呈逐渐降低趋势,当重复扫描次数≥16时横向弛豫T2峰面积变异系数均<1%。当烟丝装样量为7 g、装样高度控制在40 mm内、重复扫描次数为16次时,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试烟丝水分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烟丝 含水量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母杜柴登煤矿地表移动周期规律分析
12
作者 杨飞 姚伟 +5 位作者 张志强 李建平 段海涛 高超 张玉军 田国灿 《陕西煤炭》 2020年第6期16-19,31,共5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地区风积砂覆盖、厚基岩、大采深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母杜柴登30201与30202工作面对应地表开展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研究。历经约2.5 a的长期观测并对取得的实测数据分析,分析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下... 为明确鄂尔多斯地区风积砂覆盖、厚基岩、大采深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母杜柴登30201与30202工作面对应地表开展了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研究。历经约2.5 a的长期观测并对取得的实测数据分析,分析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下沉、下沉速度与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母杜柴登厚基岩、大采深地质采矿条件下,30201与30202工作面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为1689 mm,最大下沉速度为34.43 mm/d;地表移动初始期为39~41 d,活跃期为93~105 d,衰退期大于403 d;由于采深较大,地表移动具有下沉速度较小、下沉量值变化较为平缓、地表移动剧烈程度较小、活跃期内地表下沉量占总移动周期内地表下沉量值的占比较小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地表移动 大采深 剧烈程度 移动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