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and rice and lowland rice exhibited different P/P expression under water deficit and ABA treatment 被引量:14
1
作者 Hong-Li Lian Xin Yu +3 位作者 david lane Wei-Ning Sun Zhang-Cheng Tang Wei-Ai Su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51-660,共10页
Aquapori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lant water relation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quaporin function in plants under water stress, the expression of a subgroup of aquaporins, 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 (... Aquapori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lant water relation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aquaporin function in plants under water stress, the expression of a subgroup of aquaporins, 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 (PIPs), was studied at both the protein and mRNA level in upland rice (Oryza sativa L. cv. Zhonghan 3) and lowland rice (Oryza sativa L. cv. Xiushui 63) when they were water stressed by treatment with 20%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Plants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20% PEG treatment. Leaf water content of upland rice leaves was reduced rapidly. PIP protein level increased markedly in roots of both types, but only in leaves of upland rice after 10 h of PEG treatment. At the mRNA level, OsPIP1,2, OsPIP1,3, OsPIP2;1 and OsPIP2;5 in roots as well as OsPIP1,2 and OsPIP1;3 in leaves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upland rice, 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genes remained unchanged or down-regulated in lowland rice. Meanwhile,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ndogenous abscisic acid (ABA) level in upland rice but not in lowland rice under water deficit. Treatment with 60 μM ABA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OsPIP1;2, OsPIP2;5 and OsPIP2;6 in roots and OsPIP1;2, OsPIP2;4 and OsPIP2;6 in leaves of upland rice. The responsiveness of PIP genes to water stress and ABA were different, implying that the regulation of PIP genes involves both ABA-dependent and ABA-independent signaling oathways during water defic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PORIN gene expression PIP rice water deficit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一项批判
2
作者 闫书帝(译)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新自由主义尽管危机重重,受到了广泛的批判和质疑,但依然作为霸权意识形态存在。新自由主义在理论和实践的七个方面上存在缺陷。简而言之,新自由主义理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驱动力,它在促进多样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忽视... 新自由主义尽管危机重重,受到了广泛的批判和质疑,但依然作为霸权意识形态存在。新自由主义在理论和实践的七个方面上存在缺陷。简而言之,新自由主义理论将个人行为视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驱动力,它在促进多样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忽视了建立在不公平的财产所有权之上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不平等分配;抗衡力量的缺乏导致经济体长期处于次优状况,最终,是国家调控而非市场的抗衡力量,解决了由系统性经济失衡造成的经济危机。文明的创造并非如新自由主义所假设的那样源自市场机制调控下个人私利的驱动;相反,它来自不同社会和人们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耦合秩序 个人主义 不平等 国家调控
原文传递
全球化的困境与中国方案 被引量:6
3
作者 苏珊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9,共6页
当前全球化正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与挑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倾向明显加强。面对全球化的新发展如何定义全球化?全球化的现状如何?如何批判地看待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及国际社会对于替代方案的探... 当前全球化正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与挑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倾向明显加强。面对全球化的新发展如何定义全球化?全球化的现状如何?如何批判地看待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以及国际社会对于替代方案的探索?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如何看待中国贡献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伊马纽学院名誉研究员,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大卫·莱恩(David Lane),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主义 克莱尔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列宁与革命:一种批判——昨天与今天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淑清(译)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46-161,共16页
列宁的理论、政治观点和斗争策略是特别针对二十世纪初的形势的,无法“重复”使用。列宁采用阶级分析法,对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政治代理人以及政治经济大国的地缘政治结构进行了分析。他结合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政治组织和结构社会... 列宁的理论、政治观点和斗争策略是特别针对二十世纪初的形势的,无法“重复”使用。列宁采用阶级分析法,对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政治代理人以及政治经济大国的地缘政治结构进行了分析。他结合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政治组织和结构社会学,创新了革命实践。列宁对支持俄国革命的社会力量的评价是正确的,但是,他对垄断资本主义瓦解的分析过于乐观,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分析不够全面。他所采用的政治分析法要求重新定义反抗力量和阶级同盟,把重心从半边缘地区转移到资本主义链条“最牢固的环节”。他关于“新型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议需要修改。列宁的“复兴”必须考虑全球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阶级的重新划分问题。作者认为,“回归列宁”不是要采纳他的政策,而是要重塑他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得出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革命 先锋党 列宁 马克思主义与民主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实践与现实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洋(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从马克思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研究出发,列宁将分析重点转向经济社会落后国家。他将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和结构社会学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革命理论与实践。他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综合了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均衡、政治行动实践、资本主义的帝国... 从马克思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研究出发,列宁将分析重点转向经济社会落后国家。他将政治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和结构社会学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革命理论与实践。他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综合了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均衡、政治行动实践、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三个方面的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主要社会政治矛盾从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为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东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此相关。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在最发达的国家爆发,而是发生在帝国主义链条的"最薄弱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国革命 帝国主义 先锋党
原文传递
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与“积极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大卫·莱恩 陈开菊(译)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103,共12页
本文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人类通过开展政治实践进行干预(可以称之为"积极的"马克思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立场产生了关于马克... 本文认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人类通过开展政治实践进行干预(可以称之为"积极的"马克思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立场产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前者想要认识社会,后者想要改变社会,即消灭经济剥削。20世纪,资本主义矛盾的焦点向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转移。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权后,采用列宁主义的政治实践,推进了国家的现代化,并成功地减少了经济剥削。本文论述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科学成分与实践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结构变化、身份政治兴起和资本性质演变的阐释。在当代世界,统治、压迫和歧视产生了具有自身独特形式的权力关系,但它们并不等同于马克思关于经济剥削本质的重要洞见。许多当代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采取了一种"科学的"立场,强调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矛盾。本文认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政治实践,这些矛盾的解决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实践 阶级结构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