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城市建筑区域叠掩精确检测方法
1
作者 田野 丁赤飚 +1 位作者 张福博 石民安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1-455,共15页
建筑物叠掩检测在城市三维合成孔径雷达(3D SAR)成像流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其不仅影响成像效率,还直接影响最终成像的质量。目前,用于建筑物叠掩检测的算法往往难以提取远距离全局空间特征,也未能充分挖掘多通道SAR数据中关于叠掩的... 建筑物叠掩检测在城市三维合成孔径雷达(3D SAR)成像流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其不仅影响成像效率,还直接影响最终成像的质量。目前,用于建筑物叠掩检测的算法往往难以提取远距离全局空间特征,也未能充分挖掘多通道SAR数据中关于叠掩的丰富特征信息,导致现有叠掩检测算法的精确度无法满足城市3D SAR成像的要求。为此,该文结合Vision Transformer (ViT)模型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城市建筑区域叠掩精确检测方法。ViT模型能够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取全局特征和远距离特征,同时CNN有着很强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此外,该文所提方法还基于专家知识增加了用于挖掘通道间叠掩特征和干涉相位叠掩特征的模块,提高算法的准确率与鲁棒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轻模型在小样本数据集上的训练压力。最后在该文构建的机载阵列SAR数据集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4%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叠掩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专家知识 3D SAR成像 建筑区域叠掩检测 Vision Transformer模型
下载PDF
SARMV3D-1.0: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数据集 被引量:8
2
作者 仇晓兰 焦泽坤 +8 位作者 彭凌霄 陈健堃 郭嘉逸 周良将 陈龙永 丁赤飚 徐丰 董秋雷 吕守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98,共14页
三维成像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之一,目前的SAR三维成像体制主要包括层析和阵列干涉,但面临数据采集周期长或系统过于复杂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新技术思路,即充分挖掘利用SAR微波散射机制和图像视觉... 三维成像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之一,目前的SAR三维成像体制主要包括层析和阵列干涉,但面临数据采集周期长或系统过于复杂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的新技术思路,即充分挖掘利用SAR微波散射机制和图像视觉语义中蕴含的三维线索,并将其与SAR成像模型有效结合,以显著降低SAR三维成像的系统复杂度,实现高效能、低成本的SAR三维成像。为推动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理论技术的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支持下,拟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数据集。该文概述了该数据集的构成和构建规划,并给出了第一批发布数据(SARMV3D-1.0)的组成和信息描述方式、数据集制作的方法,为该数据集的共享和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三维成像 微波视觉 SAR数据集 SAR图像语义分割 阵列干涉SAR
下载PDF
机载同时同频MIMO-SAR系统研究概述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杰 丁赤飚 +2 位作者 梁兴东 陈龙永 祁志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0-234,共15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跨越发展和多模式协同。该文深度剖析了MIMO-SAR概念内涵与技术特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国际首部同时同频MIMO-SAR研制经验与飞行试验结果,并展望分析了MIMO SAR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未来SAR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同频MIMO-SAR 多维正交波形 多模式协同 飞行试验
下载PDF
全息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体制和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丁赤飚 仇晓兰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9-408,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经历了二维SAR、二维半SAR(InSAR)、三维SAR,已发展到如今的多维度SAR,取得了巨大的技术成就。该文在简要总结合成孔径雷达及其成像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息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并首次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指出该...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经历了二维SAR、二维半SAR(InSAR)、三维SAR,已发展到如今的多维度SAR,取得了巨大的技术成就。该文在简要总结合成孔径雷达及其成像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息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并首次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指出该定义与现有全息雷达、多基线圆迹SAR、多维度SAR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且基于现有多维度SAR模型框架,给出了全息SAR的成像体制和信号模型,提出了初步的成像思路,为全息SAR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技术框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合成孔径雷达 多维度SAR SAR成像模型 稀疏成像方法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从层析、阵列到微波视觉 被引量:25
5
作者 丁赤飚 仇晓兰 +3 位作者 徐丰 梁兴东 焦泽坤 张福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709,共17页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可以消除目标和地形在2维图像上产生的严重混叠,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和3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提出多种技术体制。该文系统性回顾了SAR 3维成...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可以消除目标和地形在2维图像上产生的严重混叠,显著提升目标识别和3维建模能力,已经成为当前SAR发展的重要趋势。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提出多种技术体制。该文系统性回顾了SAR 3维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了现有SAR 3维成像技术的特点;指出了SAR回波及图像中蕴含的未被现有技术利用的3维信息,提出“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3维成像”的新概念和新思路,将SAR成像方法与微波散射机制和图像视觉语义有机融合,形成SAR微波视觉3维成像理论与方法,实现高效能、低成本的SAR 3维成像。该文重点阐述了SAR微波视觉3维成像的概念、目标和关键科学问题,并给出了初步的技术途径,为SAR 3维成像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3维成像 阵列干涉 层析SAR SAR微波视觉3维成像
下载PDF
基于直方统计特征的多特征组合航迹关联 被引量:7
6
作者 徐亚圣 丁赤飚 +1 位作者 任文娟 许光銮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5,共11页
现有的航迹关联方法主要有基于统计和基于模糊数学两大类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大多依赖阈值的设置,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参数设置复杂,且多数方法相关比较时只考虑单个航迹点的信息。针对现有问题,该文首先从航迹的整体出发,在传统欧式距... 现有的航迹关联方法主要有基于统计和基于模糊数学两大类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大多依赖阈值的设置,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参数设置复杂,且多数方法相关比较时只考虑单个航迹点的信息。针对现有问题,该文首先从航迹的整体出发,在传统欧式距离度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距离分布直方图的特征并提取了航迹的相似特征,有效地利用了航迹间的整体特性,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以及关联准确率。其次充分考虑了船舶运动特征以及不同数据源位置精度,提取了航迹间的速度差分布直方图特征、传感器来源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组合并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关联模型,有效地避免了需要人工设定阈值以及参数设置复杂的问题。最后,该文构建了一个真实的船舶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距离分布直方图特征相比传统的距离特征总体关联准确率提高了3.23%~11.65%,组合特征相较于单一的距离分布直方图特征总体关联准确率提高了0.068%,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航迹关联 直方统计 机器学习 航迹相似度 多特征组合
下载PDF
C波段SAR地物散射稳定特性分析与提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进涛 仇晓兰 +2 位作者 丁赤飚 雷斌 卢晓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SAR图像的绝对辐射精度直接影响SAR定量化应用水平,现有基于定标器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难以对SAR系统进行持续监测。如能在普通场景中找到一种稳定的散射特征量,则可将其作为参考实现常态化定标。针对C波段SAR图像,建立不同类别地物散射... SAR图像的绝对辐射精度直接影响SAR定量化应用水平,现有基于定标器的绝对辐射定标方法难以对SAR系统进行持续监测。如能在普通场景中找到一种稳定的散射特征量,则可将其作为参考实现常态化定标。针对C波段SAR图像,建立不同类别地物散射样本库,分析发现城区的后向散射系数中值重心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进而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区地物精筛与散射稳定特性提取方法。测试数据及与热带雨林数据的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散射稳定特性可用于SAR系统的常态化辐射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定标 后向散射系数 稳定性 城区 中值重心
下载PDF
一种W波段无人机微型SAR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满来 丁赤飚 +3 位作者 唐跞 王雪梅 温智磊 曲佳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39-1945,共7页
随着轻小型无人机(UAV)日益发展,基于UAV平台搭载微型SAR系统的探测手段会给信息获取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也对微型载荷提出了的更高的需求。针对这一需求,该文介绍了一种W波段UAV微型SAR系统,提出了基于锁相技术的线性调频源的设计... 随着轻小型无人机(UAV)日益发展,基于UAV平台搭载微型SAR系统的探测手段会给信息获取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这也对微型载荷提出了的更高的需求。针对这一需求,该文介绍了一种W波段UAV微型SAR系统,提出了基于锁相技术的线性调频源的设计方法,并对毫米波(MMW)介质集成波导天线、3维集成、运动补偿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研制W波段无人机微型SAR系统原理样机,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开展飞行成像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理样机在系统分辨率、体积、重量等方面具有处于业内领先水平,飞行试验获得了聚焦效果良好的高信噪比(SN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微型SAR 调频源 3维集成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理论与技术专刊”编者按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赤飚 徐丰 +2 位作者 董秋雷 杨淑媛 仇晓兰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微波视觉是近年来我国研究者率先提出的新概念,拟借鉴人脑视觉感知机理和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融合电磁物理规律与雷达成像机理,构建一种以合成孔径雷达为传感手段的物理智能,探索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图像分析、信息提取等方面的新概... 微波视觉是近年来我国研究者率先提出的新概念,拟借鉴人脑视觉感知机理和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融合电磁物理规律与雷达成像机理,构建一种以合成孔径雷达为传感手段的物理智能,探索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图像分析、信息提取等方面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应用。微波视觉概念提出以来,引起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相关项目支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机理 计算机视觉 物理规律 图像分析 信息提取
下载PDF
A 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 SAR METHOD BASED ON INTRA-PULSE NULL STEERING AND MIMO 被引量:1
10
作者 Chen Longyong Liang Xingdong ding chibiao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8年第6期813-816,共4页
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 (HRW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ften suffers from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due to small transmitting antenna, especially in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s. Digital Beam Forming (... 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 (HRW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ften suffers from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due to small transmitting antenna, especially in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s. Digital Beam Forming (DBF) based on Sing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SIMO) achieves receiving array gain at the cost of increasing data rate. This letter proposes a new HRWS SAR method, which employs intra-pulse null steering to get receiving gain in elevation and decrease the data rate, and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MIMO) using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TBC) in azimuth to get transmitting gain and receiving array gain simultaneously. The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by deduction and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孔径雷达 脉冲空操作 多输入输出 信噪比 时空填充码
下载PDF
高分辨率SAR子孔径图像相干性分析及其地物分类应用
11
作者 邢文继 金燕 +2 位作者 仇晓兰 丁赤飚 周晓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4-775,共12页
针对相干性这一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析常用的特征量进行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高分辨率SAR图像中人造目标和自然地物等典型目标的子孔径、子频带以及不同子孔径重轨干涉图像间的相干系数,然后利用高分辨率星载SAR实际数据开展上述... 针对相干性这一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析常用的特征量进行分析,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高分辨率SAR图像中人造目标和自然地物等典型目标的子孔径、子频带以及不同子孔径重轨干涉图像间的相干系数,然后利用高分辨率星载SAR实际数据开展上述相干系数的计算,验证分析的正确性。随后根据不同地物在不同维度相干系数上体现的不同特点,进行非监督地物分类,并给出不同类别所表征的地物特点。分析结果可为高分辨率SAR数据的优化应用提供支撑,并可加深对SAR不同地物目标特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SAR 相干性 子孔径 成像处理带宽 图像分类
下载PDF
RESEARCH ON INPUT IMPEDANCE OF DIPOLE ANTENNA IN GTEM CELL
12
作者 Xing Shuguang Lv Xiaode ding chibiao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14年第6期603-608,共6页
The formula of input impedance of dipole antenna in 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 agnetic(GTEM) cell based on th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is first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validation of the formula is verified ... The formula of input impedance of dipole antenna in 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 agnetic(GTEM) cell based on th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is first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validation of the formula is verified by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simulation with well agree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formula of input impedance in free 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input impedance with the length of antenna and the position of antenna in GTEM cell is obtained. In addition,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are presented, which not only can be referred by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ElectroM agnetic Interference(EMI) measurements in GTEM cell, but als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esting compens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measurement 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 agnetic(GTEM) cell Dipole antenna Input impedanc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下载PDF
WATERMARKING WITH REFINED PERCEPTUAL MASKING TUNED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S
13
作者 Lei Bin ding chibiao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14年第4期310-316,共7页
A watermarking scheme designed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needs to meet the same demand of both invisibility as for ordinary digital images. Due to specific percep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 A watermarking scheme designed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needs to meet the same demand of both invisibility as for ordinary digital images. Due to specific perceptual characteristics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mages, the watermarking algorithm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uman Vision System(HVS) modeling from optical images give poor performance when applied on SAR images. This paper examines a variety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noise sensitivity, and further proposes a refined pixel-wise masking approach for watermarking on SAR imag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ed on logarithmic transformed SAR images, and has increased the acceptable watermark embedding strength by about 6 dB to 10 dB while achieving the same levels of watermarked image visual qua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enhanced the perceptual invisibility of watermarking based 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watermark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Perceptual masking WAVEL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