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三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差异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涛 赵瑞星 +5 位作者 邓涛 董艳蕾 滕宝刚 聂银兰 季芬 杨富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东营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沉积类型及其分布制约了油气勘探方向和精细勘探。文中综合孤北洼陷钻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东营组东三段沉积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孤北洼陷东三段(Ed3)发育近岸水下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沉积。2)东三段沉积类型时空分布差异性特征明显。西缘陡坡带发育近源砂砾岩与暗色泥岩组合的近岸水下扇;南侧和东侧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洼陷内发育湖相泥岩,断裂带附近多为滑塌浊积扇。3)沉积相带影响了储层质量。距源区越远,结构成熟度越高,则有利储层越发育;滑塌浊积扇相带储层质量优于辫状河三角洲相带,近岸水下扇相带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辫状河三角洲 滑塌浊积扇 东营组东三段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
下载PDF
当今沉积学研究热点讨论——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评述 被引量:33
2
作者 朱筱敏 谈明轩 +3 位作者 董艳蕾 李维 秦祎 张自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共16页
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日—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来自51个国家、9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基于本届大会论文专题设置情况,指出目前沉积学研究热点主要包含人类世沉积学、湖泊沉积环境、深水沉积过程、"... 第20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日—1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来自51个国家、9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基于本届大会论文专题设置情况,指出目前沉积学研究热点主要包含人类世沉积学、湖泊沉积环境、深水沉积过程、"源—汇"系统、微生物岩沉积学及沉积过程模拟等多个主要方面。当前人类活动对地貌影响、沉积物收支平衡影响不容忽视;湖泊沉积砂体研究不仅具有油气勘探价值,而且对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沉积深水重力流的流态特征、沉积机理及实地监测等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源—汇"系统研究思想在盆地构造演化、源区母岩性质及沉积物分散样式等方面具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微生物岩沉积学研究进展包括微生物矿化作用、成岩作用及其对于古地理重建的意义等方面;沉积物风化过程及其在不同环境下搬运及沉积过程是目前沉积学物理、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就近年来国际沉积学会议热点以及国际重点地质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认为深时沉积记录、过程—产物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渗透是未来若干年内沉积学的发展方向。我国当今沉积学研究以应用沉积学为主,除了重视现代实验分析技术,还应加强野外基本地质研究方法和沉积过程机理研究。在沉积学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应抓住难得的机遇,不断将我国沉积学研究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沉积学大会 研究热点 人类世沉积学 湖泊沉积环境 沉积过程 深水重力流 “源—汇”系统 微生物岩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研究主要科学问题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朱筱敏 董艳蕾 +2 位作者 刘成林 叶蕾 张美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沉积相研究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密切相关。该文在简单回顾了近200年的沉积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和中国沉积学关注的学科热点问题。国际沉积学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深时气候变化与全球海... 沉积相研究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密切相关。该文在简单回顾了近200年的沉积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和中国沉积学关注的学科热点问题。国际沉积学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深时气候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源汇系统、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混合沉积、微生物岩、陆架边缘三角洲、重力流、细粒沉积、构造沉积学、火山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中国的沉积学家的研究则主要着眼于陆相沉积、陆相盆地沉积模型、南海沉积、不同类型盆地沉积过程差异、浅水三角洲与陆架边缘三角洲、不同尺度与不同地质年代源汇系统、中国南部小型克拉通盆地内的碳酸盐岩沉积等问题。总体上,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包括:(1)陆相沉积环境;(2)滨岸与浅水沉积;(3)深水沉积与事件沉积;(4)碳酸盐岩沉积;(5)沉积过程与新方法。开展多类型盆地沉积动力学研究、创建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陆相沉积学理论体系、多学科交叉渗透、开展综合定量沉积学研究、创新沉积学研究方法和高效油气勘探开发是未来中国沉积研究的主要发展态势,沉积学这一重要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将会更有效地指导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研究科学问题 沉积研究发展现状 沉积研究发展建议
下载PDF
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5 位作者 韦敏鹏 李顺利 赵瑞星 贾天鹏 关维锋 张亚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9,共13页
敦煌盆地是一个处于石油勘探早期阶段的中生代的断陷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较大,搭建层序地层格架、阐明沉积体系分布是发现油气资源的基础。本文利用露头、钻测井、岩心和地震资料,综合考虑构造演化、物源体系、岩心特征等多种因素,明... 敦煌盆地是一个处于石油勘探早期阶段的中生代的断陷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较大,搭建层序地层格架、阐明沉积体系分布是发现油气资源的基础。本文利用露头、钻测井、岩心和地震资料,综合考虑构造演化、物源体系、岩心特征等多种因素,明确了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侏罗系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层中下侏罗统可以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I大致对应于下侏罗统大山口组,SQII对应于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一段。边界断裂的活动形成了箕状断陷结构,使得凹陷的古地形具有南部陡、北部缓的分异特点,充填地层具有南厚北薄的分布特征。敦煌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北山、阿尔金—祁连山和三危山,五墩凹陷的沉积物来自于北部、南部和东部物源。五墩凹陷中下侏罗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该区的两口探井(西参1井和墩1井)在中下侏罗统均只钻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扇三角洲无井钻遇,但是可以通过露头和地震资料识别出来;湖相沉积可以分为滨浅湖及湖底扇两种亚相,滨浅湖亚相主要发育湖泥和滩坝两种微相,湖底扇亚相发育砂质碎屑舌状体和泥质碎屑舌状体两种微相。五墩凹陷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背景和物源的双重控制。北部及北东部受北山和北东部长轴方向物源影响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南部受三危山物源影响形成扇三角洲沉积,凹陷中央为滨浅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盆地 五墩凹陷 中下侏罗统 物源 沉积类型 沉积展布
下载PDF
博兴洼陷樊1断块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梁书义 董艳蕾 +5 位作者 关维锋 杨晓敏 徐磊 谢风猛 霍爱民 赵文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7,共7页
文中提供了一种薄互层滩坝砂体预测方法,即在谱反演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基础上,通过储层精细标定明确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识别滩坝砂体分布范围;然后结合低频属性及频谱衰减属性,进一步刻画较厚的滩坝砂体空间展布。... 文中提供了一种薄互层滩坝砂体预测方法,即在谱反演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基础上,通过储层精细标定明确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识别滩坝砂体分布范围;然后结合低频属性及频谱衰减属性,进一步刻画较厚的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并对博兴洼陷樊1断块沙四上亚段砂厚、砂地比、均方根振幅属性、20 Hz分频属性、频谱衰减属性等特征综合研究分析,进而刻画其沉积相及主力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坝砂有利砂体主要分布在fan169井—fan1井—fan116井—fan9井,以及chun113,fan159井一带,滩坝砂体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的符合率达80%左右。研究成果对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反演 均方根振幅 频谱分解 频谱衰减 储层预测 滩坝砂体 樊1断块 博兴洼陷
下载PDF
GEO卫星姿态偏置对点波束覆盖范围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彦磊 汪春霆 +1 位作者 孙晨华 肖永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5,共5页
采用多点波束天线技术的GEO卫星在空间运行过程中受地球引力场不均匀、太阳辐射压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存在滚动姿态、俯仰姿态和偏航姿态的偏差,其点波束的覆盖范围随着偏差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滚动偏差造成点波束覆盖范围产生南北方... 采用多点波束天线技术的GEO卫星在空间运行过程中受地球引力场不均匀、太阳辐射压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存在滚动姿态、俯仰姿态和偏航姿态的偏差,其点波束的覆盖范围随着偏差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滚动偏差造成点波束覆盖范围产生南北方向位移,俯仰偏差造成点波束覆盖范围产生东西方向位移,偏航偏差造成点波束覆盖范围绕星地连线旋转,在南北和东西方向都产生位移。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提出卫星滚动偏差、俯仰偏差和偏航偏差对点波束覆盖范围变化影响的计算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基于该模型结合点波束偏移量可以逆向推导出卫星的姿态偏差,为卫星姿态控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卫星 滚动姿态偏差 俯仰姿态偏差 偏航姿态偏差 点波束 覆盖范围
下载PDF
基于决策融合的多卫星通信系统态势分析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董彦磊 关俊鹏 +1 位作者 张建君 张云佐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320-327,共8页
为了解决高轨宽带、高轨移动、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融合使用时,运行态势不全面、不精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决策融合的多卫星通信系统态势分析技术。首先,借鉴数字孪生理论,建立板卡级、设备级、节点级、网络级、应用级5个层级体系化数... 为了解决高轨宽带、高轨移动、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融合使用时,运行态势不全面、不精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决策融合的多卫星通信系统态势分析技术。首先,借鉴数字孪生理论,建立板卡级、设备级、节点级、网络级、应用级5个层级体系化数字空间模型。其次,提取数据特征,得到高质量数据样本。最后,通过决策融合分析方法,对数据样本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初步分析,再将不同算法的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出最终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决策融合分析,能够对真实多卫星通信系统的不同指标主题得出较好的分析结果。因此,决策融合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卫星通信系统运维人员更好地优化多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技术 卫星通信 数字孪生 模式识别 决策融合
下载PDF
棉蚜ATP合成酶基因AgoATPb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卫军 董艳蕾 +3 位作者 吴秋芳 张美玲 韩丽滨 张元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9-336,共8页
为确定棉蚜(Aphis gossypii)ATP合成酶B亚基基因在棉蚜不同组织和日龄,以及取食不同植物的表达情况,以棉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AgoATPb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Expasy、SignalP-4.0 Server等在线工具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 为确定棉蚜(Aphis gossypii)ATP合成酶B亚基基因在棉蚜不同组织和日龄,以及取食不同植物的表达情况,以棉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AgoATPb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Expasy、SignalP-4.0 Server等在线工具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棉蚜不同组织和不同日龄,以及在不同植物上取食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棉蚜AgoATPb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247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822 bp,编码274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长128 bp,3′端非编码区长297 bp,理论分子量为31.40 ku,等电点为8.95,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棉蚜AgoATPb与其他昆虫同源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47%~99%。除了不在胚胎表达外,AgoATPb基因在棉蚜其他日龄和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且在不同日龄间与不同组织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取食不同植物后棉蚜AgoATPb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取食棉花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黄瓜和西葫芦,取食甜瓜表达水平最低,推测该基因可能与棉蚜适应寄主植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ATP合成酶B亚基 生物信息学 基因克隆 寄主
下载PDF
妇科内镜手术模拟教学体系建设分析
9
作者 徐晖 凌霄 +2 位作者 董延磊 李跃 杨勇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0期112-114,11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妇科内镜手术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体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参与妇科内镜手术教学的36名医学生。按照有无实施模拟教学体系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18名医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18名医学生在教学期间开展模拟... 目的探讨在妇科内镜手术教学中使用模拟教学体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参与妇科内镜手术教学的36名医学生。按照有无实施模拟教学体系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18名医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18名医学生在教学期间开展模拟教学体系,对比两组医学生在妇科内镜手术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评分、教学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内镜手术教学中开展模拟教学体系可显著提高妇科学生内镜手术操作水平,对普及与推广内镜手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内镜手术 模拟教学 操作水平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古沉积背景重建——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彤 朱筱敏 +4 位作者 董艳蕾 陈贺贺 苏彬 刘宇 伍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30-3851,共22页
作为沉积背景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对物源构造背景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和古气候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23件泥质岩类样品开展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合岩心与薄片等相标志,完... 作为沉积背景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对物源构造背景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和古气候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23件泥质岩类样品开展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合岩心与薄片等相标志,完成了研究区古沉积背景的恢复。研究表明:(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上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以及Th/Sc-Zr/Sc、La/Yb-REE、La-Th-Sc判别图解综合分析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物源供给较为稳定,物源区风化程度较高,再旋回及分选作用不明显;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母岩岩石类型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为大陆岛弧成因,扎伊尔山早石炭世侵入岩是可能的物源区;(2)元素Li、Sr、Sr/Ba和Th/U组合以及U/Th、δU、δCe、Ceanom和Ce/La组合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表现为陆相半咸水的氧化型沉积环境,该沉积环境受古近纪系列热气候事件的影响,在极热气候背景下,湖盆水体蒸发强烈,湖平面略有下降且湖水浓缩,水体盐度增高,部分湖底沉积物因暴露水面而被氧化,该现象可在陆相红层的特殊沉积物中得到进一步印证;(3)纵向上,安集海河组Sr/Cu以及Cu和Cs含量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反应气候的干旱程度不断增加,同时风化作用指数Rb/Cs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受气候干旱的影响,该时期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综上,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气候经历了由湿热向干热转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物源 古水深 古盐度 氧化-还原条件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计量院综合建筑群分时分区供暖节能率及节费评估
11
作者 汪洪军 王硕 +4 位作者 董岩磊 刘强 孙天宝 于荣 范冬雨 《能源与节能》 2018年第12期83-84,100,共3页
针对中国计量院综合建筑群原设计不加以区分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供暖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现状,在分析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对办公楼、公寓楼和科研楼等不同楼宇采取了分区域分时段供暖方式,以达到冬季供暖节能的目的。分析了分时分区节能改... 针对中国计量院综合建筑群原设计不加以区分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供暖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现状,在分析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对办公楼、公寓楼和科研楼等不同楼宇采取了分区域分时段供暖方式,以达到冬季供暖节能的目的。分析了分时分区节能改造方案,同时对其节能率和节费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分时分区供暖后年供暖节能率达31.19%,年节约电费约36×104元,节能节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建筑 分时分区 供暖 节能
下载PDF
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对深时古气候的响应信号: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彤 朱筱敏 +6 位作者 董艳蕾 杨道庆 苏彬 谈明轩 刘宇 伍炜 张亚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6,共17页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纪极热气候(PETM)时期,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对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纪极热气候(PETM)时期,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对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古近纪气候研究的热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早古近纪沉积期发育大范围分布的典型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因其远小于海洋的沉积规模而具有远高于海洋系统的气候变化敏感度,能够更加精确地记录古气候演化对湖盆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8块砂岩样品和23块泥岩样品分别进行粒度分析和微量元素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安集海河组砂岩中值粒径分布在7.58~393μm,平均值为74.44μm,属于细砂级别;微量营养元素Ni、Cu和Zn的富集指示高生产力水平,元素Mo、Re、V、Co、Cr组合以及Re/Mo、V/Sc、V/Cr和Ni/Co指示氧化型沉积环境,Sr/Cu指示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综合岩心观察和镜下鉴定等手段,针对坳陷湖盆对极热气候事件的响应进行系统分析,从岩石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两个方面寻找沉积物中的信号记录。在极热气候条件下,研究区整体处于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随着干旱进程的不断加剧,湖盆蒸发作用强烈,湖平面下降,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沉积物暴露水面遭受氧化,形成大面积展布的陆相红层沉积,同时,水体中CO 2分压不断上升,导致碳酸盐矿物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以基底式碳酸盐胶结物的形式析出;受干旱气候加剧的影响,湖水持续浓缩,水体盐度上升,整体表现为陆相半咸水沉积环境,水体氧化性逐渐增强,古生产力水平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极热事件 沉积响应 氧化还原条件 古生产力 陆相坳陷湖盆
下载PDF
试论地震沉积学课程体系建设
13
作者 董艳蕾 朱筱敏 +1 位作者 王贵文 潘荣 《科教导刊》 2021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课程,目前课程零散且不成体系。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解读地震沉积学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对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课程体系的建设等进行研究,以期推广这一课程的普及程度。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课程体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古物源体系多方法表征——以渤海湾盆地沾化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棵 朱筱敏 +5 位作者 杨怀宇 朱世发 董艳蕾 金磊 申婷婷 叶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2-1560,共19页
古物源体系是深时“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环节。随着沉积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物源示踪的表征方法已从单一迈向综合、由定性走向定量,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母岩发育特征、物源区构造背景、沉积物路径系统等,进而建立更可靠的古物源... 古物源体系是深时“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环节。随着沉积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物源示踪的表征方法已从单一迈向综合、由定性走向定量,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母岩发育特征、物源区构造背景、沉积物路径系统等,进而建立更可靠的古物源体系发育模式。碎屑锆石U-Pb定年等多方法物源体系表征研究表明,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Es_(4)^(x))砂岩样品主要发育岩浆成因的锆石,这些锆石颗粒自形程度较好,具有清晰的岩浆环带,其Th/U>0.4,稀土元素普遍具有“Ce正异常、Eu负异常”特征。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和砂岩岩石学特征揭示了研究区沙四下亚段陆源碎屑具有岩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酸性花岗质源岩的属性。母岩的发育与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及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综合优势年龄贡献、母岩属性、岩石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最终建立了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古物源体系发育模式,即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同时发育“近源堆积”和“远源供给”两类路径系统,发育东侧中生界岩浆岩主导型物源系、南侧新太古界/古元古界/上古生界/中生界母岩联合控制型物源系、中部混合物源系。其中,东侧物源系和中部物源系的关联性较大,应属于同一沉积物路径系统,南侧物源系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洼陷 沙四下亚段 锆石U-PB定年 古物源体系 地球动力学背景
下载PDF
"普通地质学"蓝墨云班课教学的满意度分析
15
作者 董艳蕾 于福生 +1 位作者 董玉辰 李明海 《科教导刊》 2020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质类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量大、覆盖面广、体系庞杂的特点,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采用了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了实时的检测与互动,并获得了学习成绩综合性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设置了调查问卷,分析了学生对基于"...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质类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量大、覆盖面广、体系庞杂的特点,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采用了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了实时的检测与互动,并获得了学习成绩综合性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设置了调查问卷,分析了学生对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积极态度,有较高的满意度.从调查结果来看,"资源库"功能是学生最喜欢的功能,其次是"作业/小组任务""头脑风暴"和"答疑/讨论".使用"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质学 蓝墨云班课 混合式教学 调查问卷 满意度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源—汇系统要素表征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聂银兰 朱筱敏 +3 位作者 董艳蕾 杨棵 秦祎 叶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81-1896,共16页
源—汇系统是指剥蚀地貌形成的物源通过搬运路径到汇水盆地分散沉积下来的动力学系统,在地球科学领域具重要研究意义。源—汇系统包含物源、搬运路径和沉积体系3个重要组成要素,必须把3个要素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来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地... 源—汇系统是指剥蚀地貌形成的物源通过搬运路径到汇水盆地分散沉积下来的动力学系统,在地球科学领域具重要研究意义。源—汇系统包含物源、搬运路径和沉积体系3个重要组成要素,必须把3个要素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来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地球表层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演化。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盆地类型,笔者等系统分析了陆相断陷盆地结构特征,其内部陡坡带与缓坡带作为断陷盆地独立的次级构造单元,形成过程和地貌结构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相应源—汇系统要素也存在差异性。根据源汇系统耦合要素可将断陷盆地不同构造带源—汇系统类型划分为3种类型:(1)近源—短轴—浊积扇型、(2)近源—短轴—冲积扇/扇三角洲型和(3)远源—长轴—湖泊三角洲型,其中陡坡带主要发育近源—短轴—浊积扇型、近源—短轴—冲积扇/扇三角洲型两种源—汇系统耦合类型;缓坡带和盆地长轴方向主要发育远源—长轴—湖泊三角洲型源汇系统耦合类型。未来源—汇系统研究将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开展综合研究,聚焦深时物源体系、搬运通道和分散体系研究,强调源—汇系统要素定量表征及其耦合响应关系,预测规模性有利沉积砂体,为沉积矿产勘探开发提供预测性模型和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源—汇系统 要素表征 源汇系统类型 规模砂体预测
下载PDF
蓝墨云班课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董艳蕾 于福生 +1 位作者 边子茜 李智超 《科教导刊》 2021年第17期146-148,共3页
基于蓝墨云班课APP的"普通地质学"教学活动,对我校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工程、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建设十分重要,也是信息化新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的必然产物。本文在阐述了蓝墨... 基于蓝墨云班课APP的"普通地质学"教学活动,对我校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工程、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建设十分重要,也是信息化新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的必然产物。本文在阐述了蓝墨云班课APP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后巩固、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说明了此款APP的应用过程,最终对蓝墨云班课APP的教学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平台 蓝墨云班课 普通地质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科研院所建筑分时分区供暖节能率评估
18
作者 汪洪军 董玉平 董岩磊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年第2期19-20,共2页
针对科研院所建筑不加以分区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供暖而造成能源浪费现状,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一科研建筑群为例,按不同类型建筑的负荷特点,提出了分时分区供暖方式。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分时分区供暖后的供暖年耗热量节能率高达55.2%,... 针对科研院所建筑不加以分区均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供暖而造成能源浪费现状,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一科研建筑群为例,按不同类型建筑的负荷特点,提出了分时分区供暖方式。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分时分区供暖后的供暖年耗热量节能率高达55.2%,节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建筑 分时分区 供暖 节能
下载PDF
基于频谱属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变换的层序界面识别方法——以珠三坳陷中新统珠江组—韩江组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闾伟 董艳蕾 +5 位作者 葛家旺 孙连浦 谢向东 贾天鹏 郑赛飞 李元亮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8-457,共10页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建立层序地层格架是有效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文中运用基于测井曲线的频谱属性趋势分析(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识别各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即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得到INP...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建立层序地层格架是有效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文中运用基于测井曲线的频谱属性趋势分析(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识别各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即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最大熵谱分析,得到INPEFA曲线;利用INPEFA曲线的趋势和拐点,提取自然伽马曲线隐藏的周期性特征,进而划分出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同时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自然伽马曲线重构,分析重构后的小波系数曲线和时频色谱图,并采用曲线的异常震动和时频色谱图的能量变化识别三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中新统珠江组—韩江组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及6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利用文中方法,各级层序界面识别更直观、更明显,同时能够提高旋回划分及对比的精度和准确性,为研究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属性趋势分析 小波变换 层序地层格架 珠三坳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三坳陷珠海组海陆过渡相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玉婷 董艳蕾 +3 位作者 李顺利 孙连浦 闾伟 齐昕胧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6,106,I0003,I0004,共21页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是中国南海北部大陆地区的主要产油区之一,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油气不集中。根据珠三坳陷珠海组岩心、钻井、测井和岩石薄片等资料,结合扫描电镜和常规物性分析,分析珠三坳陷珠海组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特征,明确储层物...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是中国南海北部大陆地区的主要产油区之一,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油气不集中。根据珠三坳陷珠海组岩心、钻井、测井和岩石薄片等资料,结合扫描电镜和常规物性分析,分析珠三坳陷珠海组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特征,明确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受潮汐作用控制,珠三坳陷珠海组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潮坪沉积体系,沉积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间及混合坪为主,其中河口坝物性最好,混合坪和水下分流河道物性次之,分流河道间物性最差。沉积微相的砂岩厚度、岩石粒度及沉积构造不同,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也存在差异;成岩作用决定储层后期改造,珠海组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为建设性成岩作用。该研究结果对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后续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三坳陷 珠海组 沉积微相 沉积特征 物性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