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价值、困境及实现
1
作者 杜剑涛 唐雯谦 贺文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2-38,共7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为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和路向提供了新方向。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为审视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和路向提供了新方向。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也是高职院校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还是高职院校与科技协同创新,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面临着教育地位边缘化,受制于功利主义的市场导向;教育底蕴薄弱化,难以体现科技伦理教育价值;教育方式浅表化,难以具现科技伦理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碎片化,难以反映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等问题。为了推动科教融汇,高职院校要提高科技伦理教育战略地位,增设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涵育科技伦理教育底蕴,营造尊重伦理价值的氛围;丰富科技伦理教学方案,健全政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伦理教育内容,打造特色引领的综合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科技伦理教育 科教融汇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我国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生成 被引量:7
2
作者 闫广芬 杜剑涛 贺文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对教育提出全新要求。以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丰富内涵为观照,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生成学科文化自信,其内涵可深描为三个维度:文化底色源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对教育提出全新要求。以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和丰富内涵为观照,我国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生成学科文化自信,其内涵可深描为三个维度:文化底色源自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两大支柱产生的凝聚力,文化底蕴源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核心意识显现的软实力,文化底气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科制度、体系和内在价值对教育复杂实践问题的解决以及创造的伟大成就昭示的硬实力。在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知识在生产与转化中形成具有整合功能的一流学科知识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学科组织在质量建设中形成具有导向功能的一流学科组织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现实土壤;中国学者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形成具有传续功能的一流学科共同体文化,是涵育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生成一流学科文化自信要分别从共创自主学科知识体系、共建学科组织和共组学术共同体入手,对标构建一流学科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质、文化标识和文化形象真正通向一流学科文化自信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文化 文化自信 学科话语体系 学科文化形象
下载PDF
数字化何以支撑技能型人才的自主学习?——源自法国Ecole 42学校的范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剑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27-35,44,共10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全球就业环境的变革对技能型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催生了数字化教学新形态。2013年创建于法国巴黎的Ecole 42是一所奉行“无教师、无教材、无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科学培训学校,其以数字... 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全球就业环境的变革对技能型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催生了数字化教学新形态。2013年创建于法国巴黎的Ecole 42是一所奉行“无教师、无教材、无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科学培训学校,其以数字化驱动技能型人才自主学习的教育形态受到国际关注。Ecole 42的数字化教学实践体现在重塑自我的教育理念、逐级递进的教育内容、互助共享的教学方式和开放多元的教育评价,其对技能型人才自主学习的数字支撑可以归纳为“从他主到自主、从知识到项目、从个体到集成、从呈现到诊断”,分别帮助学生塑造自主学习思维、激发自主学习动机、调节自主学习状态和反馈自主学习效果。我国职业院校可以从Ecole 42的实践中获得如下启示:以数字技术辅助激发技能型人才的自主学习思维;设计源自真实问题的实践项目和数字资源数据库;构建虚实融通的自主学习数字生态;强化基于学习者全面反馈的增值评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技能型人才 自主学习 项目式教学 职业教育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构建的多重逻辑、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剑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32,共7页
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是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但也存在政策和机制不健全,难以贯彻科学评价人才的理念;政校企协同的黏性和共性不足,难以激发合力吸引人才的潜能;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不够完善,难以突显公正选拔人才... 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是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但也存在政策和机制不健全,难以贯彻科学评价人才的理念;政校企协同的黏性和共性不足,难以激发合力吸引人才的潜能;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不够完善,难以突显公正选拔人才的尺度;一体多面的课程和教学未形成,难以发挥精准培养人才的优势等现实困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观照,构建职业教育专本研衔接体系要依法治理,制定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协同共生,搭建多主体合作平台;因材施教,完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以人为本,形成一体化课程和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本研衔接 高技能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职业院校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增值评价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剑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9-36,共8页
增值评价作为一种能精准复现学生学习进展和需求的评价模式,确立其评价标准有利于为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图谱。职业院校制定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增值评价标准时,要强调立德树人价值、链式思维价值、技术适应价值和创新突破价... 增值评价作为一种能精准复现学生学习进展和需求的评价模式,确立其评价标准有利于为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图谱。职业院校制定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增值评价标准时,要强调立德树人价值、链式思维价值、技术适应价值和创新突破价值。其制定逻辑是以能力目标为本位,明确制定增值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有效打通增值评价标准的相关流程;以协同创新为动力,凝聚建设增值评价标准的主体共识;以过程匹配为线索,搭建对标增值评价标准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 人才增值评价 评价标准 职业院校
下载PDF
从“硬”管理到“软”塑造:学科文化助推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的转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剑涛 张慕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4,共8页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强调管理逻辑而忽视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困境。学科文化从管理逻辑、管理目标和管理重点三方面为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转向提供可能... 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伦理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强调管理逻辑而忽视学生人格塑造的现实困境。学科文化从管理逻辑、管理目标和管理重点三方面为高职院校科技伦理教育转向提供可能,并在理念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和评价维度分别发挥内在功能,使之实现从“硬”管理到“软”塑造的转向,具体路径为:以学科价值文化体系引领教育理念从“小文化”到“大文明”;以学科知识文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以学科行为文化体系促使教育方法从“个体化”到“共同体”;以学科生态文化体系推动教育评价从“低境界”到“高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伦理 学科文化 文化育人
下载PDF
学术共同体视角下职业技术教育学培育学科文化的逻辑与路向
7
作者 杜剑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13,共9页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身份尚未达到普遍认同,原因之一是其研究队伍的学科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增强。以学术共同体为视角,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文化生成可以从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范式规训三重逻辑下得以审视。面向未来,职业技术...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身份尚未达到普遍认同,原因之一是其研究队伍的学科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增强。以学术共同体为视角,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文化生成可以从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范式规训三重逻辑下得以审视。面向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要自主共建中国特色学科知识体系,积蓄学科文化底蕴;要积极强化学科组织建设,塑造学科文化形象;要营造有利于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传递学科文化力量,从而不断增强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科文化 学术共同体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
下载PDF
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内涵、意义、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欧阳光华 杜剑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34,共7页
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是高校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存在缺乏理念指导与政策支撑、预警系统开发程度不足、系统的组织架构和专业团队尚未搭建等诸多问题。基于当前各高校已有的学业预警政策,嵌入过程管理理... 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是高校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研究生学业预警机制存在缺乏理念指导与政策支撑、预警系统开发程度不足、系统的组织架构和专业团队尚未搭建等诸多问题。基于当前各高校已有的学业预警政策,嵌入过程管理理念,建立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既满足高校服务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又符合高校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逻辑、同时助力学生自我反思和健全发展。其建设路径应该沿着树立过程管理理念,培育高校质量文化;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为纽带,创建学生数据库和过程预警系统;建立科学指标和培养专业队伍,形成稳定的组织架构;内部监控与外部监督双管齐下,健全评价保障体系这四条思路着手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过程 研究生质量保障 学业预警 过程预警 过程管理
下载PDF
雷达影像地表形变干涉测量的机遇、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振洪 朱武 +9 位作者 余琛 张勤 张成龙 刘振江 张雪松 陈博 杜建涛 宋闯 韩炳权 周佳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85-1519,共35页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不断发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SAR卫星发展现状与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系统梳理...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不断发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SAR卫星发展现状与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系统梳理了干涉图堆叠(InSAR stacking)、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SAR,PS-InSAR)、分布式散射体干涉测量(distributed scatterer InSAR,DS-InSAR)和分频干涉测量(split-bandwidth interferometry,SBI)等先进InSAR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InSAR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相位失相干、大气延迟、相位解缠、几何畸变和多维变形测量)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从地震、火山、滑坡、地面沉降、冰川运动、人工建构筑物位移变形及大气水汽含量估计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分析了InSAR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缺陷。最后,展望目前InSAR的发展趋势,随着更高空间分辨率,更高时间分辨率,更轻小化SAR卫星的不断发展,InSAR技术将会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激励我国雷达影像干涉测量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 基本原理 应用场景 展望 综述
下载PDF
蔚县矿区地面沉陷InSAR多维形变监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杜建涛 闫丽 赵超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8-173,共6页
河北蔚县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采煤区之一,该地区长期存在采矿塌陷灾害,不仅威胁采矿安全,而且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本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这一新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采用61景Sentinel-1A/B干涉宽幅(InterferometricWid... 河北蔚县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采煤区之一,该地区长期存在采矿塌陷灾害,不仅威胁采矿安全,而且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本文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这一新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采用61景Sentinel-1A/B干涉宽幅(InterferometricWideswath,IW)模式数据进行矿区形变观测,获取整个矿区在2017—2018年间的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并对矿区地表的沉降量级及面积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此外,采用融合多轨道SAR数据的多维形变时序估计方法,对西细庄矿数据进行东西向和垂向的二维形变分解,获取该矿的二维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除南留庄井田外,其余三大井田在监测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陷灾害;整个矿区年沉陷速率超过-10 cm/a的区域达到了2.16 km^2;受成像几何影响,不同轨道数据获取的形变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西细庄矿以垂向形变为主,伴随明显的东西向水平形变。研究结果为蔚县矿区地面沉陷监测与煤矿安全开采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 小基线集 沉陷监测 二维形变 蔚县矿区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广芬 杜剑涛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3,共8页
“强基计划”的基础性功能定位于招生选拔和人才评价,即以新的招生规则探索具备“校本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观照下,“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彰显出三重功能定位。然而,强基计划在现实运行中也面临着试点政策... “强基计划”的基础性功能定位于招生选拔和人才评价,即以新的招生规则探索具备“校本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观照下,“双一流”背景下的“强基计划”彰显出三重功能定位。然而,强基计划在现实运行中也面临着试点政策的薄弱、中高衔接的不足、培养模式的困顿和科研生态的制约之四层困境约束。面向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应重视“强基计划”宣传建设与政策优化,形成稳定的政策优势;以“强基计划”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引导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创新“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强基计划”教育跟踪,推动监督与保障机制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基计划 双一流 基础学科 一流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城际高速铁路经济效益的测度与评价——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剑韬 《经济师》 2020年第5期67-68,70,共3页
文章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以成绵乐城际铁路为例对高速铁路线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回归与预测分析,以量化揭示其经济效益。通过对成绵乐区域五城的地区生产总值与铁路客运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可以通过回... 文章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以成绵乐城际铁路为例对高速铁路线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回归与预测分析,以量化揭示其经济效益。通过对成绵乐区域五城的地区生产总值与铁路客运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将其关系进行量化。进一步将成绵乐城际铁路的有无作为变量,通过灰色预测模型模拟了城际铁路的修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随后对高速铁路经济效益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探究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灰色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经济效益
下载PDF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on Land and Water Productivity in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13
作者 Vinay Nangia Mobin-ud-Din Ahmad +6 位作者 du jiantao Yan Changrong Gerrit Hoogenboom Mei Xurong He Wenqing Liu Shuang Liu Q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5-17,I0001,共14页
In the dryland regions of North China,water is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rainfed crop production.Conservation agriculture(featuring reduced or zero tillage,mulching,crop rotations and cover crops)has been proposed to im... In the dryland regions of North China,water is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rainfed crop production.Conservation agriculture(featuring reduced or zero tillage,mulching,crop rotations and cover crops)has been proposed to improv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nhance yields in these areas.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systems typically result in increased crop water availability and agro-ecosystem productivity,and reduced soil erosion.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to improve soil water balanc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the DSSAT crop model was calibrated using the data of a field experiment in Shouyang County in the semi-arid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t the site is 472 mm,75%of which fall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The site had a maize-fallow-maize rotation.data from two crop seasons(2005 and 2006)and four treatments for calibration and analysis were used.The treatments were:conventional tillage(CT),no-till with straw mulching(NTSM),all-straw incorporated(ASRT)and one-third residue left on the surface with no-till(RRT).The calibration results gave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field observed and model predicted values for crop yield for all treatments except RRT treatment,and for soil water content of different layers in the 150 cm soil profile for all treatments.The difference between observed and predicted values was in the range of 3%-25%for maize yield and RMSE was in the range of 0.03-0.06 cm^(3)/cm^(3) for soil water content measured periodically each cropping season.While these results are encouraging,more rigorous calibration and independent model evaluation are warranted prior to making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model simulations.Medium-term simulations(1995-2004)were conducted for three of the treatments using the calibrated model.The NTSM and ASRT treatments had similar or higher yields(by up to 36%),higher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by up to 28%and reduced runoff of up to 93%or 43 mm compared to CT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LAGE conservative agricultur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ULCH residues CERES model DSSAT model
原文传递
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振洪 王建伟 +13 位作者 胡羽丰 朱武 付鑫 张双成 余琛 王乐 张驰 杜建涛 黄武彪 吕夏合 张成龙 陈博 刘旭旭 岳雨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9-1049,F0002,共12页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河南省内各级交通网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极端气候条件下自然灾害对大范围交通网造成的损坏和运行影响情况,对哨兵1号、高分三号卫星遥感影像、欧洲中期天气...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河南省内各级交通网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极端气候条件下自然灾害对大范围交通网造成的损坏和运行影响情况,对哨兵1号、高分三号卫星遥感影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降雨和水汽数据、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与融合,提出了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技术体系框架,解析了此轮河南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发展过程,并评估了洪涝灾害对交通道路网危害及后续次生灾害的风险,利用空间可达性模型对路网受损后的连通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次洪涝灾害具有累计降雨量极大、高度集中且降水范围广的特点,河南省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洪涝受灾面积约3 800 km^(2);三门峡市、登封市山区次生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极高;公路交通网受洪涝灾害影响的道路总里程约为1 300.46 km;郑州等五市的公路网连通性下降了21.27%左右。其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连通性分别下降了34.22%、13.78%和1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 河南暴雨 洪涝灾害 滑坡灾害 交通受损
原文传递
一种优化的地基SAR时序反演非局部相干点选取方法
15
作者 徐甫 李振洪 +5 位作者 宋闯 陈博 杜建涛 韩炳权 龙四春 彭建兵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84-1896,共13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从SAR影像中选取具备强散射特性并且相位保持稳定的相干点进行时序反演,然而不同干涉图之间的相干点是可变的,这使得时间序列分析变得复杂,因此选择大量高质量的相干...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时间序列分析主要是从SAR影像中选取具备强散射特性并且相位保持稳定的相干点进行时序反演,然而不同干涉图之间的相干点是可变的,这使得时间序列分析变得复杂,因此选择大量高质量的相干点对确保地基SAR变形监测精度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地基SAR时间序列分析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非局部相干点选取(enhanced nonlocal coherent pixels selection,E-NonPS)方法。从干涉图网络中选取有效的相干点,包括满秩相干点和部分相干点。满秩相干点通过非局部满秩法选取,部分相干点则首先筛选出矩阵的秩大于N/2的单视复数影像像素,然后根据振幅的均值和标准差设置一个信噪比阈值,选取信噪比大于该阈值的相干像素点。通过两组实验验证了E-NonPS方法在不同监测环境(高和低相干区域)中的有效性,并将选取的相干点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NonPS方法能够显著增加相干点的数量,并提高精度,特别是在低相干区域,可以有效解决选取相干点过少的问题,确保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足够的相干点,进而提高地基SAR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SAR 变形监测 相干性 相干点选取
原文传递
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的综合遥感快速解译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羽丰 李振洪 +12 位作者 王乐 陈博 朱武 张双成 杜建涛 张雪松 杨璟 周美玲 刘振江 王丝丝 苗晨 张连翀 彭建兵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2022年1月14日―15日南太平洋汤加Hunga Tonga-Hunga Ha’apai(HTHH)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并造成海啸,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对此次"千年一遇"的汤加HTHH火山喷发事件进行应急响应,首先综合利用国内外多时相卫星光学影像、雷... 2022年1月14日―15日南太平洋汤加Hunga Tonga-Hunga Ha’apai(HTHH)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并造成海啸,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对此次"千年一遇"的汤加HTHH火山喷发事件进行应急响应,首先综合利用国内外多时相卫星光学影像、雷达影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监测站等数据进行快速解译,分析此次火山喷发过程及影响,评估汤加部分地区的受灾情况;然后提出多源数据获取-地貌演化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环境响应探测-灾害损毁评估-灾后恢复决策一整套综合遥感技术框架。结果显示,汤加HTHH海底火山自2020-06以来在卫星视线方向出现明显的地表形变,累积最大下沉达到6.0 cm,并且该火山在2021-12-22左右已出现喷发迹象;火山喷发过程中当地磁场和电离层出现明显异常变化,汤加地表GNSS监测站发生显著位移,其中地表抬升量达50.2 cm;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覆盖了汤加大部分地区,但汤加首都北部沿海区域无明显海岸线冲断迹象,主要建筑和道路保持完整。研究展示了如何利用综合遥感技术对海底火山喷发进行快速解译分析,实现HTHH火山地形变化跟踪和灾害评估。该综合遥感技术框架将有助于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也为后续灾害的防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加海底火山 多源遥感数据 灾害响应 喷发过程监测 灾害评估
原文传递
综合遥感解译2022年Mw6.7青海门源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成龙 李振洪 +18 位作者 张双成 王建伟 占洁伟 李鑫泷 刘振江 杜建涛 陈博 孟岭恩 朱武 付鑫 余琛 周保 隋嘉 赵利江 王祖顺 辛兵厂 徐江明 张勤 彭建兵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57-1270,共14页
2022-01-08中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w 6.7地震,直接导致兰新高铁受损停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了评估交通网的受损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光学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无人机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 2022-01-08中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w 6.7地震,直接导致兰新高铁受损停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了评估交通网的受损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光学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无人机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解译地震地表破裂带的技术框架。针对此次门源事件,首先,获取高分1号(GF-1)、高分7号(GF-7)、Sentinel-2光学遥感影像和Sentinel-1A SAR影像,根据GF-1和GF-7光学遥感影像确定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光学像素偏移量技术估计东西向和南北方向二维地表形变场;其次,利用SAR像素偏移量技术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地表形变场,同时利用差分干涉技术获取雷达视线向的地表形变(即距离向);然后,采用运动结构恢复技术处理无人机影像获取高精度的数字地表模型;最后,综合利用上述信息精确确定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布和地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东西向最大形变量约为2.0 m,距离向最大形变量约为1.5 m,该破裂带总长约为36.22 km。结合门源地区公路交通网,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分布以及地表破裂带进行分析,发现此次地震对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最大,对乡道的影响最小;交通干线G0611和G338东南段具有很高的灾害风险。所提技术框架可精密地解译地表破裂,在地震减灾中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高分光学遥感 雷达遥感 地表破裂带
原文传递
狐尾藻和菖蒲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及其根系形态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刚 韩雪 +7 位作者 刘运平 徐少奇 魏雨泉 郭立月 李伟 宋潇 杜建涛 代宇廷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774,共7页
为了研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菖蒲(Acorus calamus)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开展了为期40 d的温室模拟培养实验。以狐尾藻和菖蒲为供试植物,按照蒸馏水与养猪场废水体积比分别为40:1、20:1、15:1、10:1和5:1,配制了5种实验... 为了研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菖蒲(Acorus calamus)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开展了为期40 d的温室模拟培养实验。以狐尾藻和菖蒲为供试植物,按照蒸馏水与养猪场废水体积比分别为40:1、20:1、15:1、10:1和5:1,配制了5种实验用水,测定了各种配制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计算了其去除率;测量了两种植物的株高,计算了其生长速率,分析了两种植物植株的生长速率与各污染物去除率的关系,探讨了种植在各种配制水中的两种植物的根系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狐尾藻和菖蒲对蒸馏水与废水体积比为40:1的配制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都相对最大;在实验的第20天和第40天,种植在蒸馏水与废水体积比为20:1的配制水中的狐尾藻和菖蒲植株的生长速率都最大,其值分别为0.98 cm/d和1.17 cm/d(第20天)、1.76 cm/d和2.05 cm/d(第40天);狐尾藻植株的生长速率分别与各种配制水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都显著负相关,而菖蒲植株的生长速率分别与各种配制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含量都显著负相关;种植在蒸馏水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5:1的配制水中的狐尾藻和菖蒲植株的主根长、主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系总长都显著大于种植在其它4种配制水中的狐尾藻和菖蒲;随着配制水中废水体积的增大,狐尾藻通过减少根表面积,菖蒲通过缩短根长,来适应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藻 菖蒲 养猪场废水 净化效果 根系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