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寒露天矿区渣土基质粒度组成及养分特征
1
作者 许泰 鄂崇毅 郑超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以青海省木里与江仓露天煤矿区渣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渣土样品20个,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沼泽草甸土壤样品17个作为背景值。通过测试分析矿区渣土和沼泽草甸土壤的粒径组成,发现两个矿区渣土粒级组成与沼泽草甸土壤相同,含量由高到... 以青海省木里与江仓露天煤矿区渣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渣土样品20个,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沼泽草甸土壤样品17个作为背景值。通过测试分析矿区渣土和沼泽草甸土壤的粒径组成,发现两个矿区渣土粒级组成与沼泽草甸土壤相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粉粒-砂粒-黏粒,但是在组成比例上存在差异,沼泽草甸土壤粉粒的含量更为丰富。根据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木里矿区的渣土归属于粉壤土,江仓矿区的渣土归属于粉壤土和壤土,以粉壤土为主,沼泽草甸土壤兼具粉壤土与壤土的特性。同时,对矿渣土的pH、有机碳、全钾、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矿区的渣土pH值偏碱性且有机质含量低,全量养分与沼泽草甸土壤存在差异,其中全氮的含量远低于沼泽草甸土壤,全钾的含量略高于沼泽草甸土壤。速效养分中的速效氮含量非常贫瘠,有效磷与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沼泽草甸土壤,尤其是速效钾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矿区渣土的黏粒与所有养分均呈正相关,粉粒、砂粒与养分关系逐渐减弱,因此在土壤修复和重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渣土养分的变化,还应该改善渣土基质粒径的结构比例,加速土壤熟化,完善土壤-植物-微生物体系,构建适应高寒矿区植被生长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组成 养分状况 渣土 沼泽草甸土壤 高寒矿区
下载PDF
青海省海西州部分水域真核微藻资源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杜少波 鄂崇毅 +1 位作者 祁姝瑾 谢惠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8期120-128,共9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西州部分水域的真核微藻多样性特征。方法:采集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尕海盐湖、小柴达木盐湖、托素湖、可鲁克湖、都兰水库和雪山乡8个样点水域的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其真核微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8个...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西州部分水域的真核微藻多样性特征。方法:采集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尕海盐湖、小柴达木盐湖、托素湖、可鲁克湖、都兰水库和雪山乡8个样点水域的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其真核微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8个样点中,共检测到501个OTU,分属于5门、23纲、52目、89科、139属,共同含有15个不同的OTU;8个样点所包含的绿藻门最多,其中CKYH的优势藻属为盐藻属,CEHYH的优势藻属为转板藻属、扁藻属和盐藻属,DLSK和TSH的优势藻属均为衣藻属和扁藻属,GHYH的优势藻属为衣藻属和Biecheleria,KLKH的优势藻属为扁藻属,XCDMYH的优势藻属为扁藻属、Mantoniella和衣藻属,XSX的优势藻属为扁藻属和盐藻属;Alpha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结果表示,KLKH和DLSK的丰富度最高,CEHYH、XSX、DLSK的多样性最高;PCoA分析显示,CKYH和CEHYH以及TSH和XCDMYH之间的群落结构组成较相似,KLKH和XSX以及XSX和DLSK之间的群落结构组成相似性较小,GHYH与其他7个样点的群落结构组成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青海省海西州的真核微藻资源丰富,即使在盐湖、温泉水域等极端环境下,也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真核微藻资源。研究结果对今后藻种的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功能藻种的筛选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真核微藻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海西州 真核微藻 群落结构组成 极端环境
下载PDF
青海高原1960—2019年冬半年降水变化特征及重心迁移研究
3
作者 张帅旗 鄂崇毅 +2 位作者 李晓东 祁栋林 周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冬半年降水对农业、交通、生态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青海高原是我国冬半年强降水量、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之一。利用重心模型来分析青海高原42个气象站1961—2019年不同等级冬半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迁移,旨在揭示青海高原多年的... 冬半年降水对农业、交通、生态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青海高原是我国冬半年强降水量、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之一。利用重心模型来分析青海高原42个气象站1961—2019年不同等级冬半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迁移,旨在揭示青海高原多年的冬半年降水的时空分配格局。结果显示:(1)空间上青海高原冬半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且东部地区冬半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时间上整体呈增加趋势,年代周期内呈现“少-多-少-多-少-多”的趋势。(2)不同等级冬半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青海高原冬半年降水量的变化整体以大量级的增加为主,尤其在中南部地区,增加速率更大。(3)青海省的冬半年降水量重心的纬度和经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重心点坐标呈现向西南方向逐渐移动的趋势。青海高原冬半年降水量重心的空间位置集中分布于兴海县附近,最北边可到达共和县,最南边可迁移至玛沁县,青海高原多年降水重心的标准差椭圆的方位角度数为55.8°,冬半年降水量重心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的方向上。(4)青海高原各等级冬半年降水量的经、纬度时间变化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且经度的变化速率较纬度的高。各降水量级的标准差椭圆的方位角大小相差十几度,但均为东北至西南方向分布,且主要分布在兴海县附近,轴长和椭圆圆心坐标存在较大差异。冬半年降水重心量级越小离散性越小,且平均降水量的重心离散程度和分布也是小量级降水量的贡献较大。可以利用冬半年降水重心的南北移动方向来判断青海高原大量级降雪范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冬半年降水 重心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粪花粉和真菌孢子组合及其生态指示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侯艺林 魏海成 +3 位作者 鄂崇毅 段荣蕾 李鸿宇 苟华婷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92,共15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是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植被群落...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是广泛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植被群落中的27个高原鼠兔粪样品并开展花粉和真菌孢子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粪样品中花粉组合以蒿属、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蔷薇科和龙胆科等为主,通过与研究区表土花粉组合对比发现,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类型为禾本科和豆科植物,蒿属、莎草科、紫菀属、蔷薇科、蒲公英属和龙胆科等植物也是其少量采食的植物类型。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植被群落中高原鼠兔粪花粉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植物群落组成对高原鼠兔食物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高原鼠兔粪便真菌孢子组合中荚孢腔菌属占显著优势,是监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的潜在指示性属种。此外,粪壳菌属、条黑粉菌属、毛壳菌属、格孢腔菌属、Fungi type-1和Fungi type-10也是重要的粪生真菌孢子类型。鼠兔粪样品真菌孢子组合中球囊霉属百分含量较低,指示高原鼠兔对植物根系啃食程度较低。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高原鼠兔采食习性,以及对区域植被生态的影响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为今后青藏高原草地资源管理、生态恢复治理和高原鼠兔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花粉 真菌孢子 生态系统 青海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江西沟2号遗址2012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光良 杨石霞 +1 位作者 鄂崇毅 王倩倩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3-564,共12页
江西沟2号遗址(JXG2)发现于2004年,2012年围绕地层测年及环境研究开展了小面积试掘。本文通过对2012年出土的659件石制品进行的观察和初步研究,并结合其他出土遗物及考古年代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对遗址所反映的史前人类行为的变化及其与... 江西沟2号遗址(JXG2)发现于2004年,2012年围绕地层测年及环境研究开展了小面积试掘。本文通过对2012年出土的659件石制品进行的观察和初步研究,并结合其他出土遗物及考古年代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对遗址所反映的史前人类行为的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初步报告。根据出土文化遗物(主要指石制品和陶片)的差异,遗址可以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为10~80cm,包含陶片和细石器为主的石制品;下文化层为距地表80cm以下的堆积,该层仅包含石制品,其中除以燧石为原料的细石器产品,同时出土石英砸击产品。光释光和AMS14C年代测定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全新世中期,遗址石制品原料和技术变化的研究初步揭示了该时段区域内史前人类的行为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沟2号遗址 石制品 技术类型 全新世环境 生产方式变革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草甸土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鄂崇毅 张晶 +6 位作者 吴成永 孙永娟 孙满平 闫文亭 李萍 吕顺昌 杨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5-1335,共11页
高山草甸土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其特征为土层薄、土壤发育微弱,但由于土壤具体的发育时代尚不明晰,限制了对草甸土成土过程和气候背景的理解。选取青海湖流域西南部的橡皮山顶草甸土两个剖面(XPSD1、XPSD2)和东南部的日月山垭口... 高山草甸土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其特征为土层薄、土壤发育微弱,但由于土壤具体的发育时代尚不明晰,限制了对草甸土成土过程和气候背景的理解。选取青海湖流域西南部的橡皮山顶草甸土两个剖面(XPSD1、XPSD2)和东南部的日月山垭口两个剖面(RYS1、RYS2)进行了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年代学研究,系统分析草甸土中颗粒(38~63μm)石英单片再生法测年的可靠性,探讨了草甸土发育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OSL测年方法可有效运用于高山草甸土的测年中,释光自检验表明该测年结果可靠。(2)四个剖面的年代结果显示,现存的草甸土主要是晚全新世(4~0 ka)形成的,可能是相对干冷气候下的产物,其成土发育过程以风尘加积为主。(3)橡皮山顶2号剖面底部的黄土母质年代为16.2±1.8 ka,与上部土壤呈假整合接触,存在约14 ka的沉积间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高山草甸土 光释光测年 土壤年代学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生态修复树种选择策略基于全新世青海湖孢粉与碳屑记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满平 鄂崇毅 +2 位作者 魏海成 侯光良 孙永娟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增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区,其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在现有生态修复策略的基础上科学选取生态修复树种对该区生态系统修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增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区,其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在现有生态修复策略的基础上科学选取生态修复树种对该区生态系统修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演变视角的第四纪地质学理论,综合分析全新世一万多年以来青海湖流域考古遗址中的碳屑、孢粉等数据,得出在全新世长期存在的树种为柳树、云杉、松属和桦属。结合现代及未来气候特征,筛选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背景的优势树种为云杉,备选树种为柳树和桦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流域 孢粉 碳屑 云杉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残积母质土壤发育过程研究——以青海湖北部宁夏剖面为例
8
作者 谢丽倩 鄂崇毅 +4 位作者 赵霞 李萍 张晶 孙满平 先巴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6-1154,共9页
残积母质是青海湖地区重要的成土母质之一,目前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其形成发育的年代尚不明晰,限制了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演变过程的认识及对区域气候环境演变的理解。为探究青藏高原东北部残积母质土壤的发育过程... 残积母质是青海湖地区重要的成土母质之一,目前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的研究相对匮乏,特别是其形成发育的年代尚不明晰,限制了对高原残积母质土壤演变过程的认识及对区域气候环境演变的理解。为探究青藏高原东北部残积母质土壤的发育过程及其发育模式,以青海湖北部宁夏(NX)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获得残积母质土壤发育年代,采用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Rb/Sr和粉黏比等探究土壤发育程度,对比青海湖地区河湖相沉积和黄土的Zr/Nb、K2O/Al2O3和TiO2/Al2O3分析其物源。结果表明:NX土壤剖面在早全新世以来发育,其年代结果集中在10.02~8.67 ka,成土母质发育时间与流域内风沙强烈活动时期基本一致,为干暖气候背景下的产物;通过物源对比分析,NX剖面底部母质为母岩就地风化而成,上部为风尘加积发育,发育模式为混合母质风尘加积型;剖面整体处于弱化学风化阶段,土壤发育程度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积母质 元素地球化学 土壤发育 青海湖北部
下载PDF
永登县苦水镇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泰 鄂崇毅 +2 位作者 蒋兴波 郜云峰 付利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2-53,共12页
考虑苦水镇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人口密度和财产密度作为评价因子,构建永登县苦水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划分出的76个易损性评价单元分为高、中、低和不易损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易损性分区划分结果,将苦水镇划分... 考虑苦水镇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人口密度和财产密度作为评价因子,构建永登县苦水镇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划分出的76个易损性评价单元分为高、中、低和不易损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易损性分区划分结果,将苦水镇划分为若干个评价单元,逐个对评价单元的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地质灾害风险性等级,最终将苦水镇地质灾害风险性划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级别,其面积分别为0.05km^(2)、0.03km^(2)、0.22km^(2)和1.27km^(2)。最后,应用地质灾害风险区评价结果,结合苦水镇土地利用及城镇规划现状,划定了工程建设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及适宜性差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损性 风险性评价 苦水镇
下载PDF
基于光释光测年法的三江源地区高山草甸土形成年代与成因研究
10
作者 先巴吉 鄂崇毅 +3 位作者 孙满平 张晶 张帅旗 谢丽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5,共8页
[目的]分析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壤的年代及发生发育过程,为维系该区土壤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粗颗粒石英与钾长石光释光(OSL)测年法,对三江源区4个高山草甸土剖面夏琼(X_(Q))、歇武(X_(W))、桐勒栋(T_(LD))、斗地村(D_(DC)... [目的]分析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壤的年代及发生发育过程,为维系该区土壤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粗颗粒石英与钾长石光释光(OSL)测年法,对三江源区4个高山草甸土剖面夏琼(X_(Q))、歇武(X_(W))、桐勒栋(T_(LD))、斗地村(D_(DC))土壤的形成发育时间进行研究,结合土壤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土壤形成过程。[结果]三江源区高山草甸土在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13—8 ka)和晚全新世(3—0 ka)均有发育;4个土壤剖面分别在坡积母质和风积母质上发育而成,但其不同土壤发生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该区典型风成黄土一致。[结论]高山草甸土的发育集中在全新世期间,土壤的母质以坡积物和风积物的混合母质为主,风尘输入对于三江源地区的土壤形成意义重大,也是该区坡积物的原始物源,全新世气候相对干旱期的风尘释放对草甸土的形成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草甸土 光释光测年法 全新世 三江源地区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黄河源区土壤风成母质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萍 鄂崇毅 +3 位作者 吴成永 张晶 吕顺昌 闫文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21,共7页
[目的]获取黄河源区代表性土壤剖面风成母质的发育年代,结合区域古环境记录,探讨母质形成的气候背景,为该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颗粒(38~63μm)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测定黄河源区10个土壤剖面底部风成母质层的光释光年... [目的]获取黄河源区代表性土壤剖面风成母质的发育年代,结合区域古环境记录,探讨母质形成的气候背景,为该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颗粒(38~63μm)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测定黄河源区10个土壤剖面底部风成母质层的光释光年代;利用Malvern 2000激光粒度仪测得土壤的粒度机械组成;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测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结果](1)该地区土壤平均粒径介于14~37μm,以粉砂为主(体积约占85%);有机质含量介于13.1~41.1g/kg,平均含量为27.2g/kg;(2)黄河源区土壤母质层开始形成时间大多数集中在晚全新世,特别是近2 000a;(3)黄河源区土壤剖面平均厚度为(0.46±0.05)m,土层厚度较薄,风尘堆积速率达(16±0.07)m/ka。[结论]黄河源区现存土壤厚度较薄,有机碳储量较高;土壤主要是在相对干冷的晚全新世气候下发育的,发育模式以风尘加积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风成母质 光释光测年
下载PDF
“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实践探究——以“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
12
作者 姜雨婷 安福元 +4 位作者 鄂崇毅 孙永娟 陈宗颜 程夏丽 徐一帆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4期61-65,共5页
本研究依托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青藏高原特色自然资源优势,以中华水塔、三江源头、国家公园、生态屏障和地质精神等为特色内容,不断推进“地质学基础”课程的“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培养符合“生态文明高... 本研究依托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青藏高原特色自然资源优势,以中华水塔、三江源头、国家公园、生态屏障和地质精神等为特色内容,不断推进“地质学基础”课程的“馆校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实践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培养符合“生态文明高地”和“国家公园群”建设、兼具地质理论与实践素养的合格专业人才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 自然资源博物馆 协同育人 教学实践
下载PDF
Re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during mJid- Holocen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and human impact on vegetations
13
作者 HOU Guangliang LAI Zhongping +1 位作者 XIAO Jingyi e chongy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933-945,共13页
Yangshao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id-Holocene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Yellow River catchment, and thus,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istr... Yangshao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id-Holocene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Yellow River catchment, and thus,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late Yangshao culture is reconstructed using GIS tool and site domain analysis (SD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during 5.5-5.0 ka BP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Weihe River valley, Luohe River valley, northwestern Henan Plain, Fenhe River valley and eastern Gansu region, especi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Xi'an-Baoji line of the Weihe River valley. At that time, at least 37,000 km2 of lands were reclaim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132,000 km2 of lands were affect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Human activities had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land use/land coverage. Charcoal records indicate that the ancestors of Yangshao culture burnt forests for reclamation, leading to the decrease of arbor pollen at 5 ka BP in core areas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The area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ed for 3.2%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influenced area, while the moderately affected areas accounted for 20.1% of Yangshao culture influenced area. Meanwhile, 92% of the land areas on the edge and outside of the Yangshao culture influenced area were not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The arbor pollen in these areas did not decrease until 4.0 k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HOLOCENE Yangshao culture cultivated land human activity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 the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原文传递
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降水序列集成重建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光良 赖忠平 +2 位作者 刘向军 鄂崇毅 魏海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5-628,共14页
选取青藏高原36条(34个地点)由孢粉已重建的降水序列(8条)和化石孢粉谱(28条),分别采用直接提取和现代类比法获得1852个具有年代的定量降水数据,以高原4个分区为单位,建立青藏高原晚冰期以来古降水数据集。构建分区古降水空间模拟-多区... 选取青藏高原36条(34个地点)由孢粉已重建的降水序列(8条)和化石孢粉谱(28条),分别采用直接提取和现代类比法获得1852个具有年代的定量降水数据,以高原4个分区为单位,建立青藏高原晚冰期以来古降水数据集。构建分区古降水空间模拟-多区面积加权的集成方法,即借助GIS分析,基于现代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地理因子模拟,集成重建晚冰期以来高原古降水序列。结果表明:16~12 ka B.P.,高原总体降水量较少,其中16 ka B.P.不到200 mm,约为现代降水量的一半,15~13 ka B.P.后降水显著增长,较前期上升70 mm;13~12 ka B.P.,又跌至220 mm,较现代低100 mm。进入全新世后,降水量迅速增长,降水在全新世早期的9.2~8.7 ka B.P.即达到最大值,高出现代70 mm,9.2~5.0 ka B.P.为全新世湿润期,平均高出现代50 mm;5 ka B.P.之后,降水波动较小,与现代基本持平。集成降水与其他高低分辨率环境记录有很好的可比性,说明集成序列有很好的代表性和一定的准确性。此外,高原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全新世最大降水呈现出西早东晚,西南季风(ISM)区早于东南季风(EASM)区的特点,高原西部和南部全新世早期9 ka B.P.左右即达极大值,而高原东缘迟至全新世中期的8.0~7.5 ka B.P.;降水增加最为明显的是高原西北部,最盛期降水约高出为现代的1倍,高原东部和南部现季风控制区域,只比现代高出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冰期以来 青藏高原 降水 集成
原文传递
真菌孢子记录的全新世中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畜牧活动历史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海成 鄂崇毅 +4 位作者 段荣蕾 张晶 孙永娟 侯光良 高靖易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07-1922,共16页
畜牧活动是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3000m)终年居住的关键性因素,而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占领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沉积序列浪格日剖面开展了距今8500年以来高分辨率的真菌孢子化石记录分析... 畜牧活动是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3000m)终年居住的关键性因素,而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是早期人类占领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成沉积序列浪格日剖面开展了距今8500年以来高分辨率的真菌孢子化石记录分析,共鉴定出32种真菌孢子类型,其中包括7种粪生真菌类型.通过综合分析浪格日剖面的粪生真菌孢子、莎草科(Cyperaceae)、蒿属(Artemisia)、沙棘属(Hippophae)花粉含量以及粒径大于50μm的炭屑组分含量来探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畜牧活动历史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畜牧活动在浪格日地区出现的时间略早于5.5ka,并在5.5~3.5ka期间逐渐增强.区域畜牧活动在约2.2ka之后显著增强,期间出现了2.1~1.9、1.4~1.2和0.6~0ka三个阶段的繁荣期和1.1~0.6ka阶段的衰退期.基于粪生真菌孢子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北部畜牧活动变化历史得到了区域考古学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支持.相比气候变化,技术输入和政治局势的发展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晚全新世以来畜牧活动的长期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生真菌孢子 畜牧活动 青海湖盆地 全新世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近30年来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成永 陈克龙 +4 位作者 曹广超 段水强 薛华菊 鄂崇毅 罗正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730,共14页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大风,冻融、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易发生土壤风蚀。气候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可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度量。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C计算方法,根据1984-2013年间连续完整的青海省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应用地理加...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大风,冻融、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易发生土壤风蚀。气候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可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度量。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C计算方法,根据1984-2013年间连续完整的青海省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重心及其转移模型,并结合本文定义的有效敏感性指数、有效影响面积等指标,得到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及其影响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并呈下降趋势,风蚀气候侵蚀力强的区域明显向西南扩展,20世纪80年代是柴达木盆地,90年代扩展到青南高原西北部边缘,21世纪基本涵盖了青南高原的西部;风速是影响风蚀气候侵蚀力的主导因子,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边缘,移动到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西部地区,这与高原近地面气旋系统中心总体移动趋势相反;其次是气温,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海拔较低的青海省中部地区向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移动,这与青南高原地区的海拔梯度式增温规律有关,即从高原边缘向高原腹地升温,且海拔越高,增温越快;降水主要影响柴达木盆地的侵蚀力,其有效敏感区重心向东南扩展,这可能与高原夏季风进退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土壤风蚀灾害的预防、评估以及预测提供区域性差异化的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也可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源要素(C、N、P、S等)循环的大尺度驱动力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气候侵蚀力 地理加权回归 重心转移模型 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风况及输沙势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宗颜 董治宝 +2 位作者 汪青春 鄂崇毅 刘飞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3,共9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13个气象站的风资料,分析了盆地风况和输沙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盆地年平均风速2.0~4.4 m·s^-1,自盆地南、北边缘山地到盆地中部逐渐降低。盆地西部主风向为偏西风,风向较集中;东部主风向为偏东风,风向较分散... 利用柴达木盆地13个气象站的风资料,分析了盆地风况和输沙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盆地年平均风速2.0~4.4 m·s^-1,自盆地南、北边缘山地到盆地中部逐渐降低。盆地西部主风向为偏西风,风向较集中;东部主风向为偏东风,风向较分散。(2)盆地年平均起沙风速7.0~8.2 m·s^-1,起沙风频率5.1%~26.1%,主要发生在冬、春季,风向以WNW和W为主。(3)盆地输沙势34.0~462.3 VU,盆地西北部属于高风能环境,中部及东南部属于低-中风能环境,方向变率0.45~0.91,风况为窄单峰或宽单峰风况,盆地西北部和东南部差异较大,东部德令哈站与其他地区的合成输沙势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况 起沙风 输沙势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中游及昌果沟遗址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拓宇 任小林 +6 位作者 廖奕楠 莫多闻 鄂崇毅 鲁鹏 许俊杰 伍永秋 杜世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7-555,共9页
西藏拉萨昌果沟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的阶地上,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探讨昌果沟遗址附近的古环境,对遗址附近开展地貌调查,在遗址北面约1 km处选取1个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和环境指标分析,在雅鲁藏布江中游选2... 西藏拉萨昌果沟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支流的阶地上,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探讨昌果沟遗址附近的古环境,对遗址附近开展地貌调查,在遗址北面约1 km处选取1个全新世风成沉积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和环境指标分析,在雅鲁藏布江中游选2个阶地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分析;此外,还总结了雅鲁藏布江中游23个全新世古土壤/泥炭的测年数据,进行概率密度分析,试图揭示区域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全新世古土壤/泥炭年代的概率密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9.0~6.0 ka古土壤/泥炭发育在波动中增强,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换;6.0~2.9 ka古土壤/泥炭发育最强,气候相对温干;2.9 ka后鲜有古土壤/泥炭发育,气候变得冷干,史前人类活动受限.4.5 ka之后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一级阶地的形成为新石器时期先民提供农业耕作的场所,古土壤的发育为农作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4~1.1 ka期间(吐蕃王朝时期)局部地区有古土壤发育,气候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昌果沟遗址 阶地 概率密度函数 古环境
原文传递
高原高寒露天矿区氟化物与硫化物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泰 鄂崇毅 +4 位作者 谢丽倩 张晶 先巴吉 孙满平 张帅旗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了明确氟化物与硫化物对土壤重构的影响,选取青海省木里露天矿坑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聚乎更矿区、哆嗦贡玛矿区和江仓矿区采集了9个采坑周边土壤样品29个,在矿区外围采集草甸土壤样品25个。对土壤中氟化物与硫化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为了明确氟化物与硫化物对土壤重构的影响,选取青海省木里露天矿坑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聚乎更矿区、哆嗦贡玛矿区和江仓矿区采集了9个采坑周边土壤样品29个,在矿区外围采集草甸土壤样品25个。对土壤中氟化物与硫化物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等评价方法进行氟化物和硫化物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矿坑周边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远大于沼泽草甸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超标率为72.4%,矿坑周边土壤中的硫化物含量低于沼泽草甸土壤中的硫化物含量,氟化物对采矿活动和煤矸石堆积比较敏感,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和累积效应。评价结果表明,木里矿区周围土壤中硫化物在清洁安全范围内,氟化物整体在安全范围内,部分采坑存在轻度污染迹象。在利用矿渣、煤矸石等作为原料进行土壤重构过程中,应注意改善土壤对氟化物的环境容量,防止硫化物氧化和氟化物的淋滤对土壤环境造成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高原高寒 氟化物 硫化物 土壤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