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蕈样肉芽肿浸润性皮损中树突细胞表型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爱平 Matthias Lüftl +5 位作者 ecka licha Alexander Steinkasserer 刘志香 陈思远 连昕 涂亚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65-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蕈样肉芽肿(MF)皮损中树突细胞(DC)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DC表面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 MF斑片/斑块期的表皮及真皮浅层内存在大量的未成熟DC和成熟DC,主要是CD1a+、CD1c+、Lag+/Langerin未成熟DC和CD83+... 目的 探讨蕈样肉芽肿(MF)皮损中树突细胞(DC)表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DC表面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化技术。结果 MF斑片/斑块期的表皮及真皮浅层内存在大量的未成熟DC和成熟DC,主要是CD1a+、CD1c+、Lag+/Langerin未成熟DC和CD83+/DC-Lamp+成熟DC。肿瘤期的真皮内也见大量的CD1a+、CD1c+未成熟DC和CD83+/DC-Lamp+成熟DC,但Lag+/Langerin+DC更多见于表皮和真皮浅层,真皮深层少见,而此处CD1a+、CD1c+未成熟DC明显增多。结论 在MF斑片/斑块期,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发生了迁移,可能参与了抗肿瘤免疫反应,而肿瘤期真皮内大量CD1a+DC可能对相应的免疫耐受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浸润性皮损 树突细胞 表型特征 抗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蕈样肉芽肿皮损中树突细胞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爱平 Matthias Lüftl +1 位作者 ecka licha Alexander Steinkasserer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蕈样肉芽肿(MF)疾病进程和树突细胞(DC)的关系。方法皮肤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多染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结果MF斑片斑块期肿瘤组织Pautrier微脓肿内及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少量...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蕈样肉芽肿(MF)疾病进程和树突细胞(DC)的关系。方法皮肤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多染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结果MF斑片斑块期肿瘤组织Pautrier微脓肿内及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肿瘤期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大量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P<0.01)。部分肿瘤组织真皮深层凋亡细胞成片分布,这些区域常见许多未成熟的DC及包绕吞噬有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Lag+,CD1a+)DC存在,斑片及斑块期不易见到这种现象。结论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出现和增多可能是MF疾病进展的一个病理征象,肿瘤期中包绕吞噬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CD1a+DC出现提示在诱导抗肿瘤免疫方面存在交叉呈递,可能诱导抗肿瘤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皮损 树突细胞 细胞凋亡 T细胞淋巴瘤 免疫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