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木质基互锁格栅夹芯胞元结构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冬霞 范长胜 +2 位作者 丁宝荣 戴冰 胡英成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减少材料和制造技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木质基夹芯胞元结构的力学性能,对于适应快速增长的改造房屋和预制建筑场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设计并制备3种结构形式相同组成材料不同的木质基互锁格栅夹芯胞元结构,对其进行静态压缩... 为减少材料和制造技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木质基夹芯胞元结构的力学性能,对于适应快速增长的改造房屋和预制建筑场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设计并制备3种结构形式相同组成材料不同的木质基互锁格栅夹芯胞元结构,对其进行静态压缩实验,并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其压缩强度、质量载荷比和比能量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胞元的力学性能均高于其组成材料的力学性能,属于轻质高强的材料结构。得到结论为,木质基互锁格栅夹芯胞元结构的芯层是承受外部作用力的主体,面板材料对胞元结构的承载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基 互锁格栅结构 夹芯结构 胞元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合并椎体或椎管内异常对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伴先天性关节挛缩症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范昌盛 李劼 +3 位作者 胡宗杉 刘臻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分析椎体或椎管内异常对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伴有先天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脊柱侧凸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21年11月于我院行后路矫形手术治疗的伴AMC脊柱侧凸的患者30例,其中... 目的:分析椎体或椎管内异常对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伴有先天性关节挛缩症(arthrogryposis multiplex congenita,AMC)脊柱侧凸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21年11月于我院行后路矫形手术治疗的伴AMC脊柱侧凸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32(15.9±5.8)岁。根据是否伴有椎体或椎管内异常,将患者分为异常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记录异常组患者椎体或椎管内异常的类型,比较两组患者融合节段个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随访过程中的并发症。结合仰卧位Bending片计算两组患者主弯柔韧度,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2年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主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CSVL)、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和腰椎前凸角(LL),计算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的主弯矫正率。结果:在异常组中单纯分节不良10例(66.6%),分节不良合并脊髓拴系2例(13.3%),分节不良合并蛛网膜囊肿、单纯半椎体、单纯楔形椎各1例(6.7%)。两组间融合节段个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发现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2例,胸腔积液及右侧臂丛神经麻痹1例;对照组术中出现恶性高热及心搏骤停1例,术后发现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3例,胸腔积液及置钉失败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628)。两组患者术前主弯柔韧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2年时的主弯侧凸Cobb、C7PL-CSVL、SVA、TK及L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和术后2年的主弯矫正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体或椎管内异常对后路矫形手术治疗伴AMC脊柱侧凸患者效果无明显影响,且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关节挛缩症 分节不良 脊髓拴系 矫形手术
下载PDF
基于学习通平台数据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投入画像分析
3
作者 范长胜 雷冬飞 +1 位作者 任小璐 杨冬霞 《中国轻工教育》 2022年第5期71-79,共9页
学习者画像是基于现有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投入调查,对学习者进行细分后,针对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智能化推送。创建学习者画像可以有效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行为投入设计和学习策略决策,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学习通在线平... 学习者画像是基于现有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投入调查,对学习者进行细分后,针对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实施智能化推送。创建学习者画像可以有效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行为投入设计和学习策略决策,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学习通在线平台上提供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投入数据为依据,以参与、坚持、专注和主动性为主要测评维度。根据学习者的最终综合成绩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其分类,划分出四类学习群体画像,依据学习者群体特点不同提出不同学习策略。研究得出,学习者的最终综合成绩与学习行为投入成正相关,不同的学习行为投入程度会导致综合成绩发生变化。因此,在线教育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画像技术深刻、细致及全面地刻画学习者行为,对学习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学习者个体特点推送精准的学习内容,从而多维度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行为投入 学习者画像 测评维度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建设用地扩张格局差异分析——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段琳琼 陈维肖 +2 位作者 王楠楠 范昌盛 梁流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对应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1%。(2)两个城市群城市扩张空间演化过程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表现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空间异质性较高,出现多个城市扩张热点区域;而中原城市群表现为“点—轴—网”模式,地区间扩张差异较小,温点扩张区域居多。(3)影响两个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从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对比来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人口规模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贝叶斯时空模型 长三角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下载PDF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背景下完善创新药准入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范长生 王丽莉 吴久鸿 《中国医疗保险》 2020年第5期63-67,共5页
2004年至今,国家医保部门开展了多次药品目录调整及准入谈判,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助于近期实现目录的动态调整。创新药准入是动态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既往的目录调整政策、组织机构、流程方法,结合部分国家和地区成... 2004年至今,国家医保部门开展了多次药品目录调整及准入谈判,在此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助于近期实现目录的动态调整。创新药准入是动态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既往的目录调整政策、组织机构、流程方法,结合部分国家和地区成熟经验,提出完善创新药医保准入的若干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的评审和遴选效率、促进准入流程及方法更加科学透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目录 动态调整 创新药 准入
下载PDF
关于医保谈判药品价值评估和支付标准形成的若干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范长生 赵蒙蒙 +1 位作者 谢洋 刘君 《中国医疗保险》 2020年第11期73-77,共5页
本文基于当前国家医保药品谈判制度和评估框架,结合国际经验和本领域专家意见,就如何完善谈判药品价值评估和支付标准形成的框架及关键因素、续约谈判和新增适应症药品支付标准的调整,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医保谈判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保目录 动态调整 创新药 市场准入 支付标准 价值评估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评价及其时空格局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琳轲 梁流涛 +1 位作者 范昌盛 郑保利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412-422,共11页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土地利用全过程,从经济发展效益化、资源利用生态化和社会分配和谐化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16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时空格局演变... 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土地利用全过程,从经济发展效益化、资源利用生态化和社会分配和谐化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3-2016年28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0.3658增加到2016年的0.6860.②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的城市整体大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表现为正向对应关系.③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空间上逐步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扩展;高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川地区和琼粤地区,研究期内空间范围小幅度缩小;低值异质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和少数中部地区,空间范围研究期内基本没有变化,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云川地区,研究期内空间范围缩小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Starch grain analysis reveals Late Neolithic plant utiliz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Ganjiang River 被引量:5
8
作者 WAN ZhiWei YANG XiaoYan +3 位作者 GE QuanSheng fan changsheng ZHOU GuangMing JIANG MeiX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2084-2090,共7页
Plant utilization is poorly known in South China as compared to North China.Fanchengdui, Zhuweicheng, Shinianshan, and Yinjiaping, which date back to 5-4 ka BP, are typical Neolithic sites located at the middle reache... Plant utilization is poorly known in South China as compared to North China.Fanchengdui, Zhuweicheng, Shinianshan, and Yinjiaping, which date back to 5-4 ka BP, are typical Neolithic sites located 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Ganjiang River in Jiangxi Province.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plant archaeological work, only rice straw and husk residues have been found in som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Jiangxi Province.Thirteen stone tools excavated from these sites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plants utilized are Coix spp., Oryza spp., Vigna spp., plants from the tribe Triticeae, roots from some plants of Zingiberaceae, and other species of roots and tubers.More than 457 grain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13 stone tools.The fact that Coix spp.were found in all stone tools suggests that these species were a major food source during the Neolithic era.In addition, 28 starch grains of Oryza spp.were found in 8 stone tools.The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not only seeds of Gramineae but also those of Leguminosae, Zingiberaceae and other species of roots and tubers are among the plants utilized in the four Fanchengdui culture sites.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cient plant utilization was rather diverse, and this study elucidates the prehistoric agricultural systems of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淀粉粒 设备利用率 赣江 最高人民检察院 植物利用 晚期 中游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与抑郁症状的关联
9
作者 王伟 樊昌盛 +2 位作者 徐慧琼 李书琴 万宇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及其与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636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童年期虐待经历...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况及其与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联,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10—12月,选取苏州市某高职院校6366名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其童年期虐待经历以及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大学生抑郁症状中男生检出率为28.3%,女生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P<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大学男生抑郁症状发生呈正相关[OR值(95%CI)=1.70(1.17~2.45)];小学及以前和中学虐待经历与大学女生抑郁症状发生均呈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38(1.01~1.73),1.47(1.10~1.96)](P值均<0.01)。结论童年期虐待经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时相童年期虐待经历影响大学女生发生抑郁症状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虐待儿童 抑郁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