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富集条件及资源潜力
1
作者 牛小兵 范立勇 +4 位作者 闫小雄 周国晓 张辉 荆雪媛 张盟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2-985,共14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的沉积环境、分布特征、煤岩性质、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以及聚散组合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该盆地煤岩气富集条件,评价其资源潜力。研究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广泛发育厚层煤层,主力煤层二...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的沉积环境、分布特征、煤岩性质、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以及聚散组合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以揭示该盆地煤岩气富集条件,评价其资源潜力。研究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广泛发育厚层煤层,主力煤层二叠系山西组5^(#)、石炭系本溪组8^(#)煤生烃能力强,热演化程度高,为煤岩气形成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②深部煤岩储集物性好,孔渗条件佳,5^(#)、8^(#)煤平均孔隙度为4.1%和6.4%,平均渗透率分别为8.7×10^(-3)μm^(2)和15.7×10^(-3)μm^(2);煤岩中割理和裂隙发育,与微孔共同构成主要的储集空间,且随着演化程度增高,微孔体积呈增大趋势;割理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对渗透率影响较大;③煤岩储层与工业分析的成分在纵向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非均质性分布,与下段相比,中上段受灰分充填影响较小的光亮煤,其孔隙和裂隙更为发育,为优质储层发育层段;④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岩含气性好,含气量为7.5×20.0 m^(3)/t,煤岩气中游离气占比明显高于浅层煤层气,游离气占比为11.0%~55.1%,超过10%;深部煤岩中游离气富集程度主要受控于宏孔和微裂缝的数量;⑤煤岩压力测试分析表明,煤灰、煤泥聚散组合封盖性好,泥岩/灰岩(顶板)-煤层-泥岩(底板)的成藏组合条件下,煤岩气测值总体较高;⑥通过体积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资源量进行了初步评价,估算结果为22.38´1012 m3,并优选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主要有利区。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的乌审旗、横山—绥德、延安、子长以及宜川地区是8^(#)煤层煤岩气有利勘探区,盆地中东部的临县西、米脂、宜川—黄陵、榆林以及乌审旗—横山地区是5^(#)煤层煤岩气有利勘探区,有望形成新的天然气规模储量、产量增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煤层气 临界深度 煤岩特征 富集条件 聚散组合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克拉通盆地不同级次构造—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与实践:以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为例
2
作者 牛小兵 李程善 +5 位作者 范立勇 肖庆 付斯一 任军锋 张成弓 苏中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3-611,共9页
构造—沉积分异思想在地球内部构造地质作用与地球表面沉积响应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可划分为不同序次系统,体现了地球系统思维。以该思想为指导编制了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盆—山系统级次编图主要体现了不同构造—... 构造—沉积分异思想在地球内部构造地质作用与地球表面沉积响应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可划分为不同序次系统,体现了地球系统思维。以该思想为指导编制了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图。盆—山系统级次编图主要体现了不同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对古地理面貌的控制,揭示了古地理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反映了不同时期地球深部活动在地表系统的响应;隆—坳系统级次编图揭示出海平面波动过程中不同构造单元沉积环境及充填沉积物的差异;凸—凹系统级次编图清晰展现出东部坳陷内古地貌差异引起的沉积环境分异及生、储、盖物质的分布规律与组合关系。不同级次的构造—岩相古地理图更好地解释了古地理面貌“所以然”的原因,更清晰地揭示了油气成藏物质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从而能更有效指导油气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积分异作用 微相 同沉积断裂 怀远运动 马家沟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来自伊利石结晶度及伊蒙混层的指示
3
作者 范立勇 祁凯 +5 位作者 刘新社 任战利 李进步 邢光远 张才利 崔军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3-682,共10页
由于缺乏有效的古温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一直以来了解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盆地内20余口钻井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开展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伊蒙混层系统性测试,试图从新的角度分析盆地中-上元古界—奥陶... 由于缺乏有效的古温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热演化程度一直以来了解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盆地内20余口钻井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开展自生伊利石结晶度和伊蒙混层系统性测试,试图从新的角度分析盆地中-上元古界—奥陶系热演化程度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盆地不同部位伊利石结晶度与深度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体具有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主要受控于古埋深及古地温梯度。盆地沉积盖层伊利石结晶度普遍大于0.25,未达到绿片岩相浅变质阶段;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伊利石结晶度大于0.42,表明处于成岩演化阶段;寒武系样品结晶度略小于奥陶系,整体处于成岩带中-晚期到极低级变质作用阶段;中元古界伊利石结晶度相对更低,对应热演化程度更高。此外,我们对比了伊利石结晶度和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分别恢复的地层最大古地温结果,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这一方法对研究我国古老地层热演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石结晶度 伊蒙混层 热演化程度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含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成林 丁振刚 +6 位作者 范立勇 康锐 洪思婕 朱玉新 陈践发 王海东 许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9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天然气中的氦气含量较高,亟需深入研究含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影响因素。通过采集天然气样品并进行组分和同位素等实验分析测试,结合地质条件,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含氦天然气的分布、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天然气中的氦气含量较高,亟需深入研究含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影响因素。通过采集天然气样品并进行组分和同位素等实验分析测试,结合地质条件,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含氦天然气的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主要为烃类气体,氦气含量为0.016%~0.487%,平均值为0.060%;(2)鄂尔多斯盆地含氦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分布在-53.88‰~-29.23‰,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碳同位素表明烃类气为有机成因;(3)鄂尔多斯盆地含氦天然气3He/4He含量比值为20.10×10^(-9)~120.00×10^(-9),平均值为42.00×10^(-9),R/Ra值为0.014~0.085,平均值为0.030,为壳源氦的特征,不受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成熟度等因素影响;(4)氦气含量较高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气田、西南部庆阳气田和东南部黄龙气田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其分布与古今构造位置、基底断裂、生氦强度及生烃强度相对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含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出富氦-中氦区、低氦区及贫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氦源岩 氦气 天然气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固体沥青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泽光 王爱国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朱楠 郭凯 张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0,共13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五7亚段—马四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与显微镜观察,发现盐下储层中存在固体沥青,并明确了沥青的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最后结合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盐下地层中天然气(以下简称盐下天然气)的成因和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存在大量固体沥青,透射光显微镜观察沥青呈花状、片状、团块状、薄膜状或条带状赋存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孔、缝、缝合线和沥青包裹体内,固体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介于0.07%~0.55%(平均值为0.17%),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75%~1.97%,碳同位素值介于-28.4‰~-27.7‰;(2)盐下天然气干燥系数介于0.95~1.00,为典型的干气,天然气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介于-44.8‰~-32.4‰、-31.1‰~-22.6‰和-28.8‰~-19.7‰,具有甲烷碳同位素偏轻、乙烷与丙烷碳同位素偏重的异常特征;(3)奥陶系盐下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和天然气均为石油热裂解成因,石油来自于马家沟组或更古老的地层,石油裂解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4)盐下天然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改造,其中乌审旗地区改造程度较强,天然气中H2S含量高,最高可达13.31%。结论认为,马五7亚段—马四段天然气预测储量约为1.00×1012 m3,该盆地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地层 固体沥青 天然气成因 原油裂解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区
6
作者 于洲 范立勇 +5 位作者 任军峰 魏柳斌 黄正良 吴东旭 白海峰 罗开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7,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海相地层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累计提交了超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三级规模储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面对中国逐年上升的油气需求,维持产量快速增长与勘探接替领域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海相地层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累计提交了超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三级规模储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面对中国逐年上升的油气需求,维持产量快速增长与勘探接替领域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找规模储量来夯实资源基础。为了寻找新的潜在天然气勘探领域,在已取得的天然气勘探成果基础上,通过地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及化验测试等资料分析,重点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条件、储集层特征及天然气成藏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寒武系具有“新生古储、侧向供烃”和“下生上储、断裂输导供烃”天然气成藏模式,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和下寒武统烃源岩是寒武系气藏的供烃源岩,发育规模的裂缝—孔隙(洞)型白云岩储层有利于天然气聚集;②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地层具有“自生自储、断裂输导供烃”天然气成藏模式,其内部发育的泥质烃源岩和分散可溶有机质2类海相烃源岩具备供烃能力,沿古隆起分布的白云岩储层可为天然气富集提供规模储集空间;③盆地西部具有海相页岩“源内自生自储”与白云岩“上生下储、断裂侧接供烃”2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克里摩里组和乌拉力克组泥(页)岩具备规模供烃能力,沿隆起发育的白云岩储层和沿坳陷发育的页岩储层具备规模储集能力。结论认为,盆地南部吴起—环县与正宁—黄陵地区寒武系、盆地东部榆林—靖边地区奥陶系马二段—马三段和盆地西部陶乐地区与马家滩地区奥陶系白云岩是下一步寻找油气规模发现的战略领域,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油气勘探选区及有利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奥陶系 白云岩 海相页岩 天然气成藏模式
下载PDF
黄龙天然气田富氦地质条件与成藏模式
7
作者 范立勇 赵伟波 +5 位作者 康锐 惠洁 洪思婕 刘成林 王海东 丁振刚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9期951-961,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具备富氦天然气地质条件,氦气资源潜力大,但对黄龙天然气田(以下简称黄龙气田)氦气地质条件、成藏过程和机制缺乏深入分析。基于文献调研、岩心录井、测井分析、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测试,评价了黄龙气田地质条件并建立了氦... 鄂尔多斯盆地具备富氦天然气地质条件,氦气资源潜力大,但对黄龙天然气田(以下简称黄龙气田)氦气地质条件、成藏过程和机制缺乏深入分析。基于文献调研、岩心录井、测井分析、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测试,评价了黄龙气田地质条件并建立了氦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黄龙气田氦气含量整体呈现南高北低,南部氦气含量峰值为0.226%,北部氦气含量峰值为0.168%,氦气含量向东逐渐降低,向西降低较快;区内存在结晶变质基底和高铀钍元素丰度的泥岩层、铝土岩层,推测为潜在氦源岩层;基底断裂与分布广泛的逆断层及构造裂缝为氦气运移优势通道;丰富的地层水和孔隙水为氦气运移提供了载体;发育有泥岩、泥质碳酸盐岩、泥质硬石膏等封闭性良好的盖层,还存在具有高剩余压力的区域性盖层;氦气成藏模式为地下水脱氦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黄龙气田 氦气 天然气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氦源岩特征及生氦潜力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成林 丁振刚 +6 位作者 陈践发 范立勇 康锐 王海东 洪思婕 田安琦 陈学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6-1554,共9页
氦源是氦气资源形成的首要条件,盆地基底变质岩、泥岩、泥质白云岩、煤和铝土岩等沉积岩为潜在氦源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重磁资料解释、岩心描述与主、微量元素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2大类5套潜在氦源岩及其成氦潜力。研究结... 氦源是氦气资源形成的首要条件,盆地基底变质岩、泥岩、泥质白云岩、煤和铝土岩等沉积岩为潜在氦源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重磁资料解释、岩心描述与主、微量元素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2大类5套潜在氦源岩及其成氦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的潜在氦源岩分为基底型和沉积型两大类。基底型氦源岩发育在太古宇陆块及其上叠加的古元古界之中,岩性主要为高级变质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U和Th元素平均丰度分别为3.15×10^(-6)和12.38×10^(-6),生氦强度为0.735×10^(-6)cm^(3)/(a·g)。沉积型氦源岩主要发育在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变质岩和古生界沉积岩之中。长城系黑色板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和西南部,U和Th平均丰度分别为2.36×10^(-6)和8.28×10^(-6),生氦强度为0.522×10^(-6)cm^(3)/(a·g);下古生界下奥陶统马家沟组泥质白云岩分布在盆地中部及东部,U和Th平均丰度分别为1.71×10^(-6)和9.80×10^(-6),生氦强度为0.487×10^(-6)cm^(3)/(a·g);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泥岩和煤在全盆地广泛分布,太原组泥岩U和Th平均丰度分别为9.69×10^(-6)和22.68×10^(-6),生氦强度为1.82×10^(-6)cm^(3)/(a·g),太原组煤U和Th平均丰度分别为16.12×10^(-6)和44.13×10^(-6),生氦强度为3.21×10^(-6)cm^(3)/(a·g);上古生界石炭系铝土岩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和西南部,U和Th平均丰度分别为7.14×10^(-6)和38.57×10^(-6),生氦强度为1.97×10^(-6)cm^(3)/(a·g)。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发育各类氦源岩,具有“多源供氦”特征。该研究为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勘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氦潜力 氦源岩 氦气 天然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中生代侵入岩脉的形成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云东 蒋子文 +4 位作者 刘新社 罗静兰 范立勇 胡新友 杜一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8-1117,共2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龙门地区早中生代侵入岩是盆地内少有的岩浆活动记录,为探讨盆地早中生代形成构造背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盆地龙门地区早中生代侵入岩开展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侵入岩为钙碱性...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龙门地区早中生代侵入岩是盆地内少有的岩浆活动记录,为探讨盆地早中生代形成构造背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对鄂尔多斯盆地龙门地区早中生代侵入岩开展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侵入岩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闪长玢岩和二长玢岩,二者均呈低Mg^(#)、Cr、Ni和Co含量,富集REE和LILE,贫HFSE,亏损Nb、Ta、Ti和P的特征,锆石ε_(Hf)(t)=-33.89~-9.73,t_(DM2)=1564~2780 Ma,主要为古元古代和部分新太古代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二长玢岩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略低于闪长玢岩,具有更低的Yb、Y和高的Sr、Sr/Y值,指示其为压力较高条件下盆地基底较深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闪长玢岩则为较低压力下的较浅基底陆壳物质熔融的产物。两类岩石均获得242 Ma的形成年龄,与盆地以南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洋盆俯冲闭合、陆—陆碰撞挤压初期的岩浆活动一致,表明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岩浆活动影响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盆地内早中生代侵入岩的出现是秦岭勉略洋盆向北俯冲汇聚挤压环境背景下,鄂尔多斯盆地基底不同深度陆壳物质部分熔融侵入的结果。2类岩石的形成年龄与盆地南缘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构造转折时期相对应,即从晚三叠世长7段沉积开始,鄂尔多斯盆地由之前的挤压环境开始向伸展环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侵入岩脉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云飞 刘成林 +6 位作者 冯小龙 祁小庆 冯德浩 许诺 范立勇 李国雄 卢振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3,300,共9页
致密砂岩微观结构控制着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运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刻画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将致密砂岩储层... 致密砂岩微观结构控制着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对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南梁油田长9储层为例,运用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刻画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分为大孔(孔隙半径大于0.10μm)、中孔(孔隙半径介于0.01~0.10μm)和小孔(孔隙半径小于0.01μm),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强烈的压实作用是致密砂岩储层普遍致密化的原因,在强烈压实作用的基础上,胶结作用加剧了储层的致密化,而溶蚀作用则改善了储层的品质;在致密砂岩储层中,不仅不同储层之间差异性较大,而且同一储层内部的微观结构也非常复杂;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孔隙的非均质性逐渐增强,其中大孔控制着储层的物性;根据大孔孔隙度,将致密砂岩储层分为3类。将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分形理论相结合,能够定量地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而确定影响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为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分类评价 分形理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69
11
作者 付金华 董国栋 +7 位作者 周新平 惠潇 淡卫东 范立勇 王永刚 张海涛 古永红 周国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0,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陆相致密砂岩气、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天然气”等5项油气地质认识,形成了“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致密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低渗—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等三大技术系列,发现了4个10亿吨级大油区和3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盆地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油田 石油 天然气 地质认识 技术创新 勘探成果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新进展、前景展望和对策措施 被引量:72
12
作者 付金华 范立勇 +3 位作者 刘新社 胡新友 李继宏 季海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8-43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一直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油气田。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勘探对象转向致密、深层及盆地周边等成藏条件复杂区,寻找新的整装规模储量难度不断增大。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在致密砂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一直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油气田。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勘探对象转向致密、深层及盆地周边等成藏条件复杂区,寻找新的整装规模储量难度不断增大。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在致密砂岩气和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等领域取得的新认识和新进展,分析了盆地不同类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结合油气资源分布状况和新发现气藏基本特征,科学地提出了油田公司“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指出了碳酸盐岩天然气、致密砂岩气以及除致密砂岩气以外的非常规天然气未来的勘探接替领域。同时针对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系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对策。通过强化地质研究、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大技术攻关.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进程,以实现天然气的规模有效勘探开发,为其他类似盆地勘探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气 气藏特征 勘探方向 勘探对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春林 姚泾利 +5 位作者 李程善 邢凤存 范立勇 莫午零 朱秋影 曾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寒武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层系。基于最新钻井、野外露头、地震资料和镜下薄片鉴定,识别出其主要发育相控型和构造强改造型两大类储层,进而细分出8类储集体,其中表生岩溶储集体和高能云化鲕粒滩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的主... 寒武系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层系。基于最新钻井、野外露头、地震资料和镜下薄片鉴定,识别出其主要发育相控型和构造强改造型两大类储层,进而细分出8类储集体,其中表生岩溶储集体和高能云化鲕粒滩是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的主要储集体。寒武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孔、洞、缝均发育,不同储集体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差异明显。提出了寒武系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高能相带云岩、古隆起区表生岩溶作用和断裂活动等3方面因素,建立了寒武系储层模式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指出盆地西南缘的庆阳古陆周缘地区的寒武系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区是重点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储层特征 深层碳酸盐岩 寒武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参数标准及典型评价实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秋麟 白雪峰 +5 位作者 何文军 范立勇 王建 姜文亚 柳庄小雪 陈宁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41,共15页
针对中国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指出夹层页岩油资源评价适宜采用小面元容积法,纯页岩油资源评价适宜采用小面元体积法。建立S_(1)与TOC拟合关系曲线和轻烃恢复系数与R_(o)关系曲线,求取原始S_(1)。确定纯页岩油资源评价的4个关键参... 针对中国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指出夹层页岩油资源评价适宜采用小面元容积法,纯页岩油资源评价适宜采用小面元体积法。建立S_(1)与TOC拟合关系曲线和轻烃恢复系数与R_(o)关系曲线,求取原始S_(1)。确定纯页岩油资源评价的4个关键参数(S_(1)、TOC、R_(o)和页岩厚度)、夹层页岩油资源评价的3个关键参数(夹层累计厚度、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相应地制定参数下限标准。在统一评价方法和标准下,分别选取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页岩油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作为典型评价实例。评价结果揭示,青山口组一段(青一段)纯页岩油资源量为52.23×10^(8)t,其中,轻质油(Ro>1.2%)为11.18×10^(8)t;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油资源量为66.80×10^(8)t,其中,夹层页岩油资源量为27.73×10^(8)t,纯页岩油资源量为39.07×10^(8)t;芦草沟组页岩油资源量为15.62×10^(8)t,其中,夹层页岩油资源量为11.99×10^(8)t,纯页岩油资源量为3.63×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资源评价 参数标准 轻烃恢复系数 青山口组 延长组 芦草沟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实践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成林 刘新菊 +7 位作者 张洪军 范立勇 杨熙雅 臧起彪 代波 孟越 霍宏亮 王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8-1248,共11页
页岩油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其地质要素、富集机制与开发特征具有特殊性,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有效举措。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测与采样、测井资料解释、地质与工程参数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在页岩... 页岩油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其地质要素、富集机制与开发特征具有特殊性,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页岩油效益开发的有效举措。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测与采样、测井资料解释、地质与工程参数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在页岩油地质评价方面重点关注岩性、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裂缝发育程度及甜点优选;在工程评价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甜点,提出适合于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页岩油的开发方式和开发参数。主要认识有:(1)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统延长组7段(长7段)发育典型陆相页岩油,为三角洲前缘和半深湖亚相沉积,源内致密砂岩主要为低孔-超低孔、超低渗储层或非储层,根据地质和力学参数,由好至差储层综合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类,其中Ⅰ和Ⅱ类储层是甜点目标。(2)长7段页岩油藏依赖储层流体与岩石的弹性膨胀驱动及溶解气驱动,注气补充能量潜力相对有限。针对地质评价优选出的Ⅰ类储层,采用九点法、七点法或交错排状水平井网的准自然能量开发,而Ⅱ类储层采用七点法或五点法水平井网。(3)长7段典型井页岩油水平井初始产量不高,初期递减率较高,后期递减率逐渐降低,生产周期较长,产量相对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水平井 地质-工程一体化 致密砂岩 页岩油 长7段 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春林 张嘉琪 +3 位作者 宋泽章 姜福杰 范立勇 裴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4,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丰富的煤系气资源,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其蕴藏的资源潜力,对深化盆地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目的层,基于岩心观察和单井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X...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丰富的煤系气资源,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其蕴藏的资源潜力,对深化盆地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目的层,基于岩心观察和单井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气体吸附实验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成果,详细研究了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物性特征,进而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并进行资源潜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组烃源岩纵向上单层厚度较薄、层数多,平面上东厚西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Ⅲ型,镜质组反射率介于1.2%~2.6%,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大;(2)山西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岩屑溶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0%;山西组泥岩的矿物组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孔喉结构复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和微裂缝;(3)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山西组各层段资源潜力,山西组煤系气概算资源量为306879.79×10^(8)m^(3),其中山2段资源潜力较大,煤系气资源量为177001.15×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山西组 煤系气 成藏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卫生洁具湿坯快速干燥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立永 彭啸跃 于倩 《陶瓷》 CAS 2018年第12期44-48,共5页
笔者针对卫生陶瓷坯体的干燥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快速干燥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干燥系统来满足生产需要,本干燥系统具有干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干燥合格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卫生洁具湿坯 快速干燥 干燥制度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areas of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 case study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 in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18
作者 ZHANG Fudong LI Jun +8 位作者 WEI Guoqi LIU Xinshe GUO Jianying LI Jian fan liyong SHE Yuanqi GUAN Hui YANG Shen SHAO Liy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north part of Tianhuan depression in the Ordos Basin,NW China has low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nd complex gas-water relationship,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igh... The Upper Paleozoic in the north part of Tianhuan depression in the Ordos Basin,NW China has low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nd complex gas-water relationship,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area are studied.Through two-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nalysis of reservoir micro-pore-throat hydrocarbon system and dissection of typical gas reservoirs,the evaluation models of gas injection pressure,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and gas generation threshold were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features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low hydrocarbon intensity area:(1)at the burial depth of less than 3 000 m,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ofis high enough to maintain effective charging;(2)tight sandstone in large scale occurrence is conducive to accumulation of tight gas;(3)differences i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pool,for the channel sandstone reservoirs,ones with better physical properties generally concentrate in the middle of sandstone zone and local structural highs;ones with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have low gas content generally.Based on the dissection of the gas reservoir in the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the formation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low hydrocarbon generating intensity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long term continuous charging und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essure,gas accumulation in large scale tight sandstone,pool control by difference in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and local sweet spot",and the tight gas pools are distributed in discontinuous"sheets"on the plane.This understanding has been proved by expanding explor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north Tianhuan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Tianhuan DEPRESS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TENSITY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forming mechanism distribution patter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氦气特征及生成潜力
19
作者 惠洁 康锐 +4 位作者 赵伟波 范立勇 贾丽 季海锟 王宇菲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8-1698,共11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氦气资源潜力,但对氦气分布特征及资源量认识薄弱,限制了对氦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及后续的勘探工作。针对该问题,系统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氦气含量、分布特点及资源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氦气资源潜力,但对氦气分布特征及资源量认识薄弱,限制了对氦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及后续的勘探工作。针对该问题,系统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氦气含量、分布特点及资源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庆阳气田、宜川气田以及苏里格气田西部均呈现出工业氦和富氦的特点,其中庆阳气田氦气含量范围为0.121%~0.204%(平均为0.144%),宜川气田氦气含量范围为0.060%~0.177%(平均为0.086%),苏里格气田氦气含量范围为0.018%~0.168%(平均为0.053%);而榆林气田、靖边气田、神木气田和子洲—米脂气田的氦气含量普遍比较低,平均含量为0.034%。氦气多富集于盆地周缘地区,盆地中心氦气浓度最低,在纵向上则表现出二叠系最高、奥陶系最低的特点。新建立的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计算表明,盒8段和山1段储层原位生成的最大氦气量分别为6.27×10^(6) m^(3)和1.39×10^(6) m^(3),分别占其实测氦气储量的52.69%和3.11%,表明有外来源区氦的输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产氦单元有变质基底、沉积层系和印支期岩浆岩3类,所能生成的氦气量分别为2.14×10^(10)m^(3)、1.44×10^(10)m^(3)和1.74×10^(7) m^(3),总氦气生成量约为358×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量评价 庆阳气田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引入PBL与CBL双轨模式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东 白雪蕾 +2 位作者 范丽勇 李珂 乔林赏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3期504-507,53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思维导图引入基于问题的教学(PBL)与基于案例的教学(CBL)双轨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9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5例为实验组(接受思维导图引入PBL与CBL双轨模... 目的 探讨心内科规培教学中思维导图引入基于问题的教学(PBL)与基于案例的教学(CBL)双轨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9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5例为实验组(接受思维导图引入PBL与CBL双轨模式教学),2021年1—12月参加培训的学员65例为对照组(接受PBL与CBL双轨模式教学,未采用思维导图引入)。闭卷考试并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2组学员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员理论考试的总分数[(79.28±7.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员[(67.08±11.08)分,P<0.05]。实验组学员间交流、与教师互动、课堂气氛、学员课堂注意力、学员参与主动性、时间合理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知识理解、知识外延、课前预习、查阅材料、学科联系、巩固复习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知识深度、带动学员思考能力、指导方法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施思维导图引入PBL与CBL双轨模式教学后学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得分[(380.42±41.41)分]明显高于教学前[(319.65±40.22)分,t=29.715,P<0.001]。结论 思维导图引入PBL与CBL双轨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规培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思维导图 PBL模式 CBL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