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花鲈亲子鉴定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嗣刚 黄皓 +3 位作者 王鹏飞 赵超 闫路路 邱丽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目的】推进家系选育工作,构建准确、高效、经济的亲子鉴定技术,以准确获得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系谱信息。【方法】选择8对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建立1组多重PCR反应体系。... 【目的】推进家系选育工作,构建准确、高效、经济的亲子鉴定技术,以准确获得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系谱信息。【方法】选择8对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建立1组多重PCR反应体系。用软件GeneMarker和Cervus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与结论】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12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7,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80。双亲未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1P)为97.21%,双亲之一已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2P)为99.74%。双亲未知时双亲对累积排除概率(CE-PP)为100.00%。174个子代和34个候选亲本的实际亲子鉴定结果显示,170个子代的似然率对数值均大于0。当置信度大于95%时,有143个子代均能匹配到父母本,实际鉴定率为8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微卫星 亲子鉴定 多重PCR
下载PDF
拟穴青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2
作者 范嗣刚 高有根 +4 位作者 程长洪 马红玲 刘广鑫 黄小林 郭志勋 《科学养鱼》 2023年第3期63-64,共2页
拟穴青蟹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蟹。2020年拟穴青蟹养殖产量达15.94万吨,位居海水蟹养殖产量首位。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主要来自于海区野生苗和一些人工繁育苗。养殖户购买苗种后,放入低盐度的池塘中... 拟穴青蟹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蟹。2020年拟穴青蟹养殖产量达15.94万吨,位居海水蟹养殖产量首位。目前拟穴青蟹苗种主要来自于海区野生苗和一些人工繁育苗。养殖户购买苗种后,放入低盐度的池塘中进行粗放式养殖。该养殖模式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少,但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低。蟹苗成活率一般在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野生苗 蟹养殖 养殖模式 苗成活率 拟穴青蟹 人工繁育 养殖产量
下载PDF
华贵栉孔扇贝MSTN基因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嗣刚 赵超 +2 位作者 王鹏飞 闫路路 邱丽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了解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在华贵栉孔扇贝(Chalmys nobilis)闭壳肌肌肉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起的负调控作用,对华贵栉孔扇贝的MSTN启动子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STN启动子序列长1 358 bp,有4个转录起始位点。... 为了解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在华贵栉孔扇贝(Chalmys nobilis)闭壳肌肌肉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所起的负调控作用,对华贵栉孔扇贝的MSTN启动子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STN启动子序列长1 358 bp,有4个转录起始位点。核心启动子区为–100~–51 bp。有1个TATA-box (–92~–86 bp)和2个Ebox等顺式作用元件;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MEF2、MEF3、FoxO、MTBF和MyoD等;启动子区域无CpG岛。成功构建了6个MSTN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到293T细胞并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表明6个启动子片段均有转录活性,PGL-534的活性最高,其次为PGL-274、PGL-22和PGL-102,最低的为PGL-995。–216~–364区域可能存在负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364~–825区域可能存在正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MSTN 启动子 瞬时转染 功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对6个花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皓 范嗣刚 +5 位作者 王鹏飞 陈佳 赵超 闫路路 邱丽华 潘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为了解中国不同地理群体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遗传结构,从花鲈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津、长岛、青岛、上海、厦门和北海) 6个花鲈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1个微卫星位点共... 为了解中国不同地理群体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遗传结构,从花鲈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津、长岛、青岛、上海、厦门和北海) 6个花鲈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7个微卫星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6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为3.909 1~4.636 4,有效等位基因数(N;)为2.293 4~2.773 5,观测杂合度(H;)为0.391 3~0.456 8,期望杂合度(H;)为0.505 1~0.566 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88 8~0.518 9。青岛、上海和北海群体具有高度多态性,其余群体为中度多态性。上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长岛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6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为0.022 6~0.055 2,其中天津群体和北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最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基因流(N;)为4.276 6~11.220 8,6个群体间的基因交流频繁;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1%,群体间变异占9%。基于个体归类的聚类分析显示6个群体的花鲈个体均被划分到2个基因型类群中,无独立的基因型类群。UPMGA聚类树显示6个群体分为两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生物钟基因在3种光周期下的表达节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满 王鹏飞 +4 位作者 闫路路 赵超 范嗣刚 陈祥 邱丽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6,共8页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其繁殖活动受光周期调控。文章研究了3种光周期[光(L)暗(D)比分别为16L∶8D、12L∶12D和8L∶16D]条件下,7个重要生物钟基因(Bmal2、Npas4、Per2、Cry1、Cry1a、Cry2及Timeless)在...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其繁殖活动受光周期调控。文章研究了3种光周期[光(L)暗(D)比分别为16L∶8D、12L∶12D和8L∶16D]条件下,7个重要生物钟基因(Bmal2、Npas4、Per2、Cry1、Cry1a、Cry2及Timeless)在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的昼夜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12L∶12D条件下垂体中Per2、Cry1、Cry2、Cry1a、Timeless表现出昼夜节律性,下丘脑中Per2、Cry2、Cry1、Timeless表现出昼夜节律性,相同基因在垂体和下丘脑两种组织中的昼夜节律不同,长光照或短光照会改变昼夜节律的震荡强弱,也会改变峰值相位,部分基因在长光照或短光照下会出现失去昼夜节律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生物钟基因 光周期 昼夜节律
下载PDF
斑节对虾CDC4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丽丽 赵超 +3 位作者 范嗣刚 王鹏飞 闫路路 邱丽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5,共9页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一类广泛表达的小三磷酸鸟苷(GTP)酶,是Ras家族内Rho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GTP酶活性。CDC42在细胞吞噬和炎症发生等先天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该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一类广泛表达的小三磷酸鸟苷(GTP)酶,是Ras家族内Rho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GTP酶活性。CDC42在细胞吞噬和炎症发生等先天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该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Pm CDC42)基因c DNA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m CDC42全长2 233 bp,包括59 bp的5'非编码区(UTR)、1 598 bp的3'UTR和57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91个氨基酸。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CDC42在斑节对虾各组织的表达模式,并研究了其在不同p H、盐度、重金属镉(Cd)和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m CDC42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最高。在p H和Cd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显著升高;在高盐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上调,低盐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在哈维弧菌的刺激下PmCDC42上调表达极显著。这表明Pm CDC42在斑节对虾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PH 盐度 哈维弧菌
下载PDF
南海4个花刺参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文菁 范嗣刚 +1 位作者 李海鹏 胡超群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408,共5页
在我国南海涠洲岛、临高、琼海和三亚4个地区采集野生花刺参。利用线粒体cox1对这4个花刺参群体8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4个多态位点和23个单倍型。4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28~0.01684,单倍型多样性为0.30719~0.96... 在我国南海涠洲岛、临高、琼海和三亚4个地区采集野生花刺参。利用线粒体cox1对这4个花刺参群体8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34个多态位点和23个单倍型。4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28~0.01684,单倍型多样性为0.30719~0.96190。Tajima′s D检验的结果显示,涠洲岛、三亚和琼海群体符合中性进化模型。4个群体的邻接结果显示,涠洲岛先与临高群体聚集在一起,再与三亚聚集,最后与琼海聚集。临高群体和涠洲岛群体之间,三亚群体和琼海群体之间不存在遗传分化,其余群体间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4个群体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群体间未形成完全隔阂的地理群体。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占87.20%,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12.80%。从单倍型邻接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中未发现有地理谱系结构的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刺参 群体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基因流
下载PDF
斑节对虾TRIAP1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调控其表达的miRNAs的筛选
8
作者 刘恩瑞 赵超 +3 位作者 王鹏飞 范嗣刚 闫路路 邱丽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8,共11页
凋亡抑制因子1 (tumor protein p53 regulat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1, TRIAP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生物体内应激反应。为探究TRIAP1 基因及调控其表达的miRNAs 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应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 凋亡抑制因子1 (tumor protein p53 regulat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1, TRIAP1)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生物体内应激反应。为探究TRIAP1 基因及调控其表达的miRNAs 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应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刺激时的表达调控情况,该研究通过RACE 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TRIAP1 基因(PmTRIAP1)cDNA 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对PmTRIAP1 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模式,以及哈氏弧菌刺激下PmTRIAP1 与相关miRNAs 的表达关联情况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PmTRIAP1cDNA 全长2 522 bp,包括11 bp 的5'非编码区(UTR)、2 289 bp 的3'UTR 和222 bp 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73 个氨基酸。PmTRIAP1 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哈氏弧菌刺激下,PmTRIAP1表达量显著降低,而Pm-miR-145-3p 和Pm-miR-454-3p 表达量显著升高,表明PmTRIAP1 和Pm-miR-145-3p、Pm-miR-454-3p 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Pm-miR-145-3p 和Pm-miR-454-3p 可通过结合PmTRIAP1 3'UTR 降低荧光素酶活性,表明Pm-miR-145-3p 和Pm-miR-454-3p 均可靶向调控PmTRIAP1 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TRIAP1 Pm-miR-145-3p Pm-miR-454-3p 哈氏弧菌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IGF2B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嗣刚 郭奕惠 +2 位作者 王珍珍 邓正华 喻达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70-2478,共9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IGF2BP)在脊椎动物体内功能很多,但在贝类中研究很少。为研究IGF2BP1是否参与了贝类的生物矿化过程,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合浦珠母贝(...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IGF2BP)在脊椎动物体内功能很多,但在贝类中研究很少。为研究IGF2BP1是否参与了贝类的生物矿化过程,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获得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IGF2BP1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PfIGF2BP1。该基因全长298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737 bp,预测编码579个氨基酸,有4个KH结构域和2个RRM结构域。多重序列分析发现各物种的IGF2BP1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fIGF2BP1在肠等8个组织和壳顶期等5个胚胎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珍珠囊(p<0.05),说明Pf IGF2BP1可能参与了珍珠形成过程。Pf IGF2BP1在眼点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壳顶期,说明PfIGF2BP1可能参与次生壳的形成过程。原位杂交表明PfIGF2BP1在外套膜边缘的外褶中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棱柱层的形成。本研究为以后探讨IGF2BP1在贝类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BP1 克隆 表达 合浦珠母贝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sea cucumber Stichopus horrens:A novel gene arrangement in Holothuroidea 被引量:4
10
作者 fan sigang HU ChaoQun +1 位作者 WEN Jing ZHANG LvPi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5期434-441,共8页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contain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metazoa. In this study,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of sea cucumber Stichopus horrens (Holothuroidea: Sdch...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contain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metazoa. In this study,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of sea cucumber Stichopus horrens (Holothuroidea: Sdchopodidae: Stichopus) is presented. The complete sequence was determined using normal and long PCRs.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Stichopus horrens is a circular molecule 16257 bps long, composed of 13 protein-coding genes, two ribosomal RNA genes and 22 transfer RNA genes. Most of these genes are coded on the heavy strand except for one protein-coding gene (had6) and five tRNA genes (tRNAser(UcN), tRNAGtn, tRNAAla, tRNA val, tRNAASp) which are coded on the light str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eavy strand is 30.8% A, 23.7% C, 16.2% G, and 29.3% T bases (AT skew=0.025; GC skew=-0.188). A non-coding region of 675 bp was identified as a putative control region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and AT richness. The intergenic spacers range from 1 to 50 bp in size, totaling 227 bp. A total of 25 overlapping nucleotides, ranging from 1 to 10 bp in size, exist among 11 genes. All 13 protein-coding genes are initiated with an ATG. The TAA codon is used as the stop codon in all the protein coding genes ex- cept nad3 and nad4 that use TAG as their termination codon.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mino acids are Leu (16.29%), Ser (10.34%) and Phe (8.37%). All of the tRNA gen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fold into typical cloverleaf secondary structures. We also compared the order of the genes in the mitochondrial DNA from the five holothurians that are now available and found a novel gene arrangement in the mitochondrial DNA of Stichopus horr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te mitochondriai DNA Stichopus horrens gene arrangement HOLOTHUROID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