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萍乐凹陷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资源效应
1
作者 邵威 李建青 +4 位作者 方朝刚 刘桃 黄正清 廖圣兵 王元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69-271,共3页
萍乐凹陷东段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致密油藏作为了解凹陷内石油地质条件的良好窗口,经过长期对致密油藏的解剖,通过详细的地表构造填图、二维地震和油田及煤田钻孔综合揭示了盆地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致密油藏主要分布在九岭自北向南... 萍乐凹陷东段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致密油藏作为了解凹陷内石油地质条件的良好窗口,经过长期对致密油藏的解剖,通过详细的地表构造填图、二维地震和油田及煤田钻孔综合揭示了盆地存在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致密油藏主要分布在九岭自北向南逆冲推覆片体上构造天窗内出露的二叠系中,主要表现为新元古界浅变质岩地层推覆至元古宇之上,致密油藏含油层位是古生界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致密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致密油藏 二叠系 乐平组官山段 萍乐凹陷
下载PDF
沉积盆地洪水异重流研究进展
2
作者 章诚诚 方朝刚 +4 位作者 刘桃 吴通 邵威 廖圣兵 徐锦龙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49-61,共13页
洪水触发形成的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是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是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文章对异重流的发育条件、演化过程以及沉积特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异重流是由洪泛期河流携... 洪水触发形成的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是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是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文章对异重流的发育条件、演化过程以及沉积特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异重流是由洪泛期河流携带大量沉积物颗粒从河口直接注入的,流体密度大于环境水体密度且受浮力影响小并沿盆底流动的流体。异重流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物源条件。异重流的演化经历了回流区、深度有限流区和潜入区,在流动过程中流量振荡频繁,但总体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水动力学演化特征。异重流形成的沉积产物被称为异重岩,以发育流水成因交错层理、层内冲刷接触面、异地植物碎片、逆粒序-正粒序二元结构而区别于其他重力流沉积。根据异重流沉积物的搬运负载方式,可将异重岩划分为底载成因、悬载成因和漂浮物成因3种主要岩性类型。异重岩的沉积特征与其能量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不同空间位置形成的沉积序列及沉积单元存在一定差异。深入研究异重流沉积有助于完善深水重力流理论,对认识地表地质过程、重建古环境以及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可以从构建多种沉积模式、多因素耦合研究和多尺度观测监测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异重流沉积学发展和实际地质应用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形成条件 演化过程 沉积特征
下载PDF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in the Upper Permian Dalong Formation from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South China
3
作者 fang chaogang ZHANG Chengcheng +5 位作者 MENG Guixi XU Jinlong XU Naicen LI Hualing LIU Mu LIU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0-167,共18页
The Late Permian was marked by a series of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and widespread organic-rich black shale depositions,acting as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However,the mechanism of organic m... The Late Permian was marked by a series of important geological events and widespread organic-rich black shale depositions,acting as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However,the mechanism of organic matter(OM)enrichment throughout this period is still controversial.Based on geochemical data,the marine redox conditions,paleogeographic and hydrographic environment,primary productivity,volcanism,and terrigenous input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have been studied from the Putaoling section,Chaohu,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OM accumulation.Five Phase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TO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In Phase I,anoxic conditions driven by water restriction enhanced OM preservation.In Phase II,euxinic and cycling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s were the two most substantial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massive OM deposition.During Phase III,intensified terrestrial input potentially diluted the OM in sediment and the presence of oxygen in bottom water weakened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Phase IV wa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higher abundance of mercury(Hg)and TOC(peak at 16.98 wt%),indicating that enhanced volcanism potentially stimulated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a euxinic environment.In Phase V,extremely lean OM was preserved as a result of terrestrial dilutions and decreasing primary productivity.Phases I,II and IV are characterized as the most prominent OM-rich zones due to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s of the controlling factors,namely paleogeographic,hydrographic environment,volcanism,and redox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redox condition primary productivity OM accumulation Lopingian/Changhsingian Lower Yangtze region
下载PDF
下扬子无为盆地异常高压富氦天然气的发现及其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朝刚 章诚诚 +5 位作者 滕龙 徐锦龙 李建青 周道容 吴通 邵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1654,共14页
在无为盆地WWY1井三叠系周冲村组首次发现了异常高压富氦天然气显示,对其中2个气样的气体组分分析发现,He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1%和4.56%,远高于0.1%的氦气工业利用标准;3He/4He值分别为5.50×10^(-8)和6.40×10^(-8),幔源氦占... 在无为盆地WWY1井三叠系周冲村组首次发现了异常高压富氦天然气显示,对其中2个气样的气体组分分析发现,He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1%和4.56%,远高于0.1%的氦气工业利用标准;3He/4He值分别为5.50×10^(-8)和6.40×10^(-8),幔源氦占比仅仅为0.32%和0.40%,应属典型的壳源氦。同时依据δ^(13)C_(CH_(4))、δ^(13)C_(CO_(2))、CO_(2)含量及N_(2)含量综合分析认为该天然气为有机成因,其烃源岩类型与研究区广泛发育的二叠系烃源岩相吻合。通过区域地质资料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其氦源极可能来源于古—中元古代基底花岗岩。长江深断裂带可作为联通深部地壳与浅部地层的重要通道,对于氦气扩散外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富氦流体运移至浅部遇到天然气等载体气气藏时,流体的氦浓度迅速降低,氦气大量脱溶进入载体气气藏形成富氦天然气藏,活动的断裂系统和裂缝为其提供了运移和疏导通道。盆地内三叠系周冲村组多套膏岩盖层在一定的埋深条件下形成了超高压封闭条件,有可能是阻止富氦天然气向上扩散的重要原因,膏岩层下白云岩裂缝性储层为其提供了储存空间,具有良好的储盖时空配置关系。下扬子沿江地区具有多个与无为盆地地质条件相类似的同级盆地(如:望江盆地),预示着沿江地区具备十分有利的氦气勘探潜力,此外本次研究提出的氦气成藏模式也可为区域上氦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盆地 富氦天然气 壳源氦 长江断裂带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奥陶纪宁国—胡乐期岩相古地理及页岩油气远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雪 方朝刚 +4 位作者 黄正清 孟立娜 叶隽 李建青 李凤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2-1137,共16页
【研究目的】下扬子地区奥陶纪宁国—胡乐期发育2套黑色页岩,具备一定的页岩油气资源潜力,但其平面分布形态及厚度依然不清,因此开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对于探讨其页岩油气远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对下扬子地区宁国—胡乐期沉积... 【研究目的】下扬子地区奥陶纪宁国—胡乐期发育2套黑色页岩,具备一定的页岩油气资源潜力,但其平面分布形态及厚度依然不清,因此开展岩相古地理研究对于探讨其页岩油气远景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对下扬子地区宁国—胡乐期沉积地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测试分析,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和古生物化石组合等方面的研究来开展岩相古地理学研究。【研究结果】共识别出碳酸盐岩缓坡相和碎屑岩陆棚相2种沉积相类型。碳酸盐岩缓坡相主要发育于下扬子地区的北部和西部,依据岩性及生物特征进一步划分为浅水缓坡和深水缓坡,浅水缓坡岩性以生物亮晶灰岩、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为主,深水缓坡主要发育瘤状灰岩、龟裂纹生物灰岩和页岩;碎屑岩陆棚相则主要发育于下扬子地区的南部和东部,可进一步细分为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二者的主要差异为深水陆棚中硅质含量增高、生物群变化及有机质含量增高。【结论】通过编图首次重建了下扬子地区宁国期—胡乐早期—胡乐晚期3个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皖南的绩溪—旌德—宁国一线胡乐组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可成为下一步古生界页岩油气勘探的重点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黑色页岩 宁国—胡乐期 岩相古地理 页岩油气远景 油气勘查工程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无为凹陷三叠系气藏超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桃 吴通 +3 位作者 方朝刚 章诚诚 邵威 廖圣兵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415-423,共9页
下扬子复杂构造区的油气保存问题一直是地质勘探的难点,超压特征的发现为寻找有利保存单元提供了依据,对油气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扬子地区无为凹陷皖为页1井(WWY-1井)首次钻遇的三叠系周冲村组超压层,通过地质分析与理论计算... 下扬子复杂构造区的油气保存问题一直是地质勘探的难点,超压特征的发现为寻找有利保存单元提供了依据,对油气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扬子地区无为凹陷皖为页1井(WWY-1井)首次钻遇的三叠系周冲村组超压层,通过地质分析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区内三叠系气藏超压特征及成因。该区周冲村组岩性组合主要为白云岩+膏岩,盐间白云岩储层实测压力系数为1.8~1.9,单井压力系统呈“常压—超压”阶梯式结构特征;膏岩层的强封盖性是气藏超压形成的基础,膏岩脱水、高压烃类流体传递、储层烃类裂解及构造抬升是周冲村组气藏强超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不同成因超压特征及联系,进一步将周冲村组气藏超压演化过程划分为“常压-膏岩脱水弱超压-生烃流体传递超压形成-烃类裂解超压形成-抬升超压保存”5个阶段。下扬子地区三叠系气藏超压特征及形成过程的解剖,对其他同类地区油气的运移方式、富集程度和保存相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凹陷 周冲村组 气藏超压特征 超压成因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安徽马鞍山地区钻获二叠系页岩气显示
7
作者 吴通 方朝刚 +3 位作者 何建华 谭静 李建青 邵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7-1278,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下扬子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东缘,其暗色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以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为代表。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下扬子地区的无为凹陷钻遇三叠系超高压天然气,由于实施提前完井压裂试气...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下扬子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东缘,其暗色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以二叠系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为代表。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下扬子地区的无为凹陷钻遇三叠系超高压天然气,由于实施提前完井压裂试气,故未钻遇下伏二叠系。针对无为凹陷已经获得的油气发现,通过进一步优选二叠系页岩优势沉积相带和稳定构造保存,项目组在马鞍山地区部署二叠系页岩气参数井皖为页2井,目的是取全取准二叠系页岩气评价的各类参数,查明马鞍山地区二叠系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孔缝发育特征,并分析其含气性,为摸清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和找矿突破提供油气地质资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 富有机质泥页岩 地质调查 龙潭组 油气发现 油气地质 安徽马鞍山
下载PDF
安徽芜湖地区皖为页1井发现卤水型富锂-硼-溴-碘综合矿产资源
8
作者 吴通 李建青 +3 位作者 方朝刚 邵威 周道容 章诚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9-970,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锂等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本次研究目的是在安徽芜湖地区皖为页1井试气卤水层分析测试的基础上,以富锂发现为重点,兼顾硼、溴、碘元素... 1研究目的(Objective)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锂等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本次研究目的是在安徽芜湖地区皖为页1井试气卤水层分析测试的基础上,以富锂发现为重点,兼顾硼、溴、碘元素,初步查明长江下游无为地区富锂白云岩储卤层的展布情况,估算无为凹陷富锂-硼-溴-碘卤水的资源量,为后续该区卤水型综合矿产资源研究和国家紧缺战略性矿产调查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安徽芜湖 长江下游地区 数据支撑 白云岩 卤水 战略性矿产 地质依据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方朝刚 黄正清 +5 位作者 滕龙 徐菲菲 周道容 殷启春 邵威 石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60,共17页
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 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滨岸相、孤立台地相、浅海陆棚相、陆棚坡折相、欠补偿盆地相和盆地浊积岩相6种沉积相类型。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凯迪晚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著,"江南古陆"不断抬升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旧的"台-坡-盆"格局的消失和新的古地理格局的形成,之前发育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水体变深的古地理格局彻底转变为北西、南西、南东三面被古陆包围,向东北方向水体加深的古地理格局。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由于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变冷,扬子地台海域变浅,致使海底盆地上升到最低含氧深度面之上处于充氧水层中,富氧环境代替了缺氧环境,岩相由五峰组黑色页岩转变为更浅水的观音桥层泥灰岩或新开岭层泥岩;江南沉积区长坞组-于潜组的复理石沉积组合转变为更浅水的的文昌组-堰口组近磨拉石沉积组合。早志留世鲁丹期,随着全球海平面重新上升,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黑色页岩重新出现。尤其是安徽南部的安庆-铜陵-巢湖一线,江苏中部的南京-句容一线五峰组-高家边组底部的黑色硅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笔石带与中上扬子的五峰-龙马溪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厚度均在40~60 m,TOC含量1.2%~4%,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晚奥陶世凯迪期 早志留世鲁丹期 岩相古地理 油气勘查工程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江西萍乐坳陷中部赣丰地1井上二叠统乐平组页岩气聚气条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朝刚 徐振宇 +3 位作者 滕龙 黄正清 郑红军 徐菲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93,共11页
江西萍乐坳陷普遍发育上二叠统乐平煤系,是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突破的重点区域。为查明萍乐坳陷中部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坳陷首口地质调查井完整钻遇乐平组各套主力页岩的赣丰地1井岩心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均匀采样,对200余... 江西萍乐坳陷普遍发育上二叠统乐平煤系,是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突破的重点区域。为查明萍乐坳陷中部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勘探潜力,以坳陷首口地质调查井完整钻遇乐平组各套主力页岩的赣丰地1井岩心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均匀采样,对200余块岩心样品开展了薄片鉴定、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全岩及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和页岩现场解析。萍乐坳陷中部乐平组黑色碳质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且处于高成熟生气阶段,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另外,其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Ⅰ为26%~53.5%,均值为37.3%;脆性指数Ⅱ为23.3%~52.6%,均值为39.0%),指示页岩层段具备良好的可压性;有机孔和黏土矿物粒内孔较为发育,孔隙内部连通性好,有效增大了矿物比表面积,有利于页岩气的赋存;微裂缝主要起到沟通导流作用,改善页岩渗透性。通过分析乐平组4段地层(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和王潘里段)的勘探潜力参数指标,认为王潘里段和老山段页岩在气测显示、厚度、TOC、有机质孔隙和矿物组成等各方面更加有利,可作为萍乐坳陷中部地区乐平煤系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页岩气 重点层段 乐平组 上二叠统 萍乐坳陷 江西
下载PDF
萍乐坳陷中部(赣丰地1井)二叠系乐平组获“三气”发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滕龙 方朝刚 +6 位作者 郑红军 翟刚毅 李建青 黄正清 王敬东 张号 吕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3-20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萍乐坳陷位于江西省中部,坳陷内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二叠系乐平组,该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是本区页岩气主要目的层系。萍乐坳陷油气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针对乐平... 1研究目的(Objective)萍乐坳陷位于江西省中部,坳陷内广泛发育海陆过渡相二叠系乐平组,该组泥页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具备较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是本区页岩气主要目的层系。萍乐坳陷油气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工作主要针对乐平组老山段的煤层气,缺乏其他层段的系统评价参数,页岩气富集层段尚不明确。本次于萍乐坳陷丰城地区实施地质调查井——赣丰地1井,目的是系统获取乐平组相关参数,探索本区页岩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乐平组 二叠系 有机质丰度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地质调查
下载PDF
宁镇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协变模式与古海盆水体滞留程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正清 方朝刚 +4 位作者 李建青 章诚诚 王元俊 刘理湘 赵松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3-450,471,共9页
通过对下扬子的宁镇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在还原环境下痕量元素富集特征与水体滞留情况的对应关系。通过Mo-TOC和U-Mo协变模式研究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尽管海平面降低,但强烈的滞留海... 通过对下扬子的宁镇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页岩U、Mo元素和有机质含量的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在还原环境下痕量元素富集特征与水体滞留情况的对应关系。通过Mo-TOC和U-Mo协变模式研究表明:五峰组沉积时期尽管海平面降低,但强烈的滞留海盆环境使得水体交换速率缓慢,降低有机质的消耗,形成了利于有机质保存的缺氧环境;高家边组沉积时期海盆的滞留程度明显弱于五峰组沉积时期,但由于志留纪早期受全球性海侵事件影响,海平面快速上升触发上升流,促进了生物复苏、提高了海洋表层生产力,进而加强和维持了底部水体的还原环境,导致海底进一步缺氧是高家边组第一段有机质富集和保存的关键因素。高家边组底部是下扬子地区页岩气的有利目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保存 U-Mo协变模式 水体滞留 宁镇地区 页岩
下载PDF
萍乐坳陷中部GFD1井页岩气富集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滕龙 沈雪华 +2 位作者 方朝刚 郑红军 朱应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7-767,共11页
为调查评价萍乐坳陷中部二叠系乐平组页岩气资源潜力,于丰城地区部署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GFD1井。以GFD1井的资料为基础,对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含气性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丰城地区二叠系层序完整,乐... 为调查评价萍乐坳陷中部二叠系乐平组页岩气资源潜力,于丰城地区部署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GFD1井。以GFD1井的资料为基础,对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含气性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丰城地区二叠系层序完整,乐平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有机碳质量分数高,热演化程度已进入高成熟生气阶段;脆性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34.84%,具有后期压裂改造的前提条件;随钻气测录井曲线可见两段明显异常。对岩心进行实时现场解吸,煤层气含气量普遍大于1.00m^3/t,平均达3.54m^3/t;页岩气含气量介于0.10~1.50m^3/t之间,平均为0.54m^3/t;致密砂岩气含气量一般小于0.30m^3/t。GFD1井所处的曲江向斜北翼完整,南翼被一条逆断层挤压,具有较好的封堵性,有利于页岩气保存,形成原地宽缓斜坡型页岩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乐平组 页岩气 富集模式
下载PDF
下扬子复杂构造区超高压含气层的发现及油气富集关键要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建青 章诚诚 +7 位作者 黄正清 方朝刚 吴通 邵威 周道容 滕龙 王元俊 黄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7-585,共9页
下扬子地区的构造复杂性使该地区油气勘探存在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如何在复杂构造区取得油气勘探突破是近年关注的焦点。2019年皖为页1井在下扬子无为凹陷三叠系周冲村组首次发现2套异常高压含天然气层,最高地层压力系数达1.9,取得下扬子... 下扬子地区的构造复杂性使该地区油气勘探存在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如何在复杂构造区取得油气勘探突破是近年关注的焦点。2019年皖为页1井在下扬子无为凹陷三叠系周冲村组首次发现2套异常高压含天然气层,最高地层压力系数达1.9,取得下扬子油气调查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为下扬子油气勘探困局打开了一扇窗口。基于该超压含气层的新发现,综合研究表明,无为凹陷天然气富存得益于4个关键控制要素的有机组合:①深层稳定基底;②对冲过渡带原地体;③深水裂陷黑色页岩有利相带;④多套膏盐有利封盖等。为无为凹陷提供了稳定构造背景、良好构造保存、有利烃源岩及优质盖层等条件。上述地质要素同样有利于该凹陷二叠系页岩气富集,由此提出了构造复杂区三叠系常规天然气与二叠系页岩气一井双探的新思路。上述关键4个要素在下扬子区域上的配置关系显示,望江凹陷与无为凹陷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首选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区 超压含气层 油气富集要素 下扬子
下载PDF
下扬子页岩气地质调查新进展及突破难点思考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郑红军 周道容 +6 位作者 殷启春 熊强青 王中鹏 方朝刚 滕龙 邵威 王元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852-871,共20页
围绕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对页岩气突破的重大需求,在充分整合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地质和物探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2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苏皖南沿江坳陷带、江西萍乐-浙江钱塘坳陷带、南华北地区“两带一区”实施了10口... 围绕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对页岩气突破的重大需求,在充分整合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地质和物探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2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苏皖南沿江坳陷带、江西萍乐-浙江钱塘坳陷带、南华北地区“两带一区”实施了10口页岩气调查井,基本查明了主要工作区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富有机质泥页岩成藏地质条件,有9口井分别在三叠、二叠、志留、寒武系4套层系获得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油、裂缝性砂岩油、裂缝性灰岩油“三气三油”的重要新发现,深化了二叠系和志留系成藏地质认识,探索了三叠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含油气性,开辟了新区新层系,揭示了下扬子及南华北中—古生界油气页岩气资源勘查潜力。圈定了10个远景区,初步评价了9个远景区主要目标层的远景资源量,解决了资源前景问题;讨论了制约下扬子页岩气调查突破的卡脖子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古生界 页岩气 地质调查 三维地质建模 远景区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下扬子丰城——乐平地区二叠系乐平组页岩气潜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修齐 滕龙 +2 位作者 郑红军 方朝刚 张训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8-260,共13页
下扬子区萍乐坳陷丰城—乐平地区发育二叠系乐平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在深入调研其构造、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岩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和矿物特征、物性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归纳,并进一步... 下扬子区萍乐坳陷丰城—乐平地区发育二叠系乐平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在深入调研其构造、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岩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类型和矿物特征、物性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归纳,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其含气性的沉积和构造因素。研究认为:丰城—乐平地区二叠系乐平组泥页岩厚度差异较大且非均质性较强,王潘里段和下老山亚段为好烃源岩,上老山亚段和中老山亚段为中等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东区倾油而西区倾气;成熟度具有"东低西高"的特征;孔隙空间以微孔隙和微裂缝为主,物性整体表现为特低孔低渗。研究区二叠系海陆过渡环境为有利烃源岩的发育提供了基础,适中的埋藏深度保障了页岩气的赋存并可降低开采成本;但东区受推覆带改造使得该区构造复杂,变形强烈,页岩气保存条件差,西部丰城地区则构造稳定,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萍乐坳陷 乐平组 地球化学参数 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海相页岩孔隙特征新认识及页岩气勘探启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文博 张训华 +3 位作者 周道容 方朝刚 李建青 黄正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55,共15页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大隆组和孤峰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页岩气勘探下一步的重要领域。为了给该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目标与方向,选取下扬子宣泾地区大隆组、孤峰组两套... 下扬子地区中上二叠统大隆组和孤峰组页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分布范围广、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等特点,有可能成为页岩气勘探下一步的重要领域。为了给该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目标与方向,选取下扬子宣泾地区大隆组、孤峰组两套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高压压汞、CO2及N2吸附等手段,定量表征了不同尺度的页岩孔隙的发育特征;利用FHH(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了样品孔隙分形维数,进而结合TOC、矿物组分讨论了孔隙结构与分形维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隆组页岩以富泥硅质、富泥/硅混合质为优势岩相,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孔容以及较高的平均孔径,孔隙发育主要受黏土矿物含量的控制,孤峰组以硅质页岩为优势岩相,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以及较低的平均孔径,孔隙发育受有机质及脆性矿物含量的控制;②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可以归根于微孔发育的控制因素,大隆组页岩分形维数D_(1)介于2.4515~2.5513/2.5227、D_(2)介于2.5817~2.6578/2.6246,孤峰组页岩分形维数D_(1)介于2.5817~2.6578/2.6246、D_(2)介于2.7227~2.871/2.813,孤峰组页岩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③分形维数D_(1)对比表面积、孔隙发育及矿物组分更具敏感性,D_(2)对表征平均孔径效果更好。结论认为,具有高分形维数D_(1)、D_(2)的大隆组以及低D_(1)、高D_(2)的孤峰组页岩段可以作为下扬子地区二叠系海相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对象,富烃凹陷内构造变形较弱的局部超压区(带)将是该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中上二叠统大隆组、孤峰组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页岩气 储集能力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首次钻遇中三叠统超压天然气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通 李建青 +5 位作者 邵威 方朝刚 周道容 滕龙 黄宁 叶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5-676,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长江下游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但是该地区缺油无气,油气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问题。急国家之所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提出“优先突破下游、积极拓展中游、适当... 1研究目的(Objective)长江下游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持续增长,但是该地区缺油无气,油气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问题。急国家之所需,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提出“优先突破下游、积极拓展中游、适当兼顾上游”的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总体部署要求,组织开展长江下游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战,力争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发现,开辟长江下游油气勘查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能源需求量 持续增长 油气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长江下游地区 生态文明建设 油气资源
下载PDF
华东无为盆地WWY1井发现三叠系超高压水溶性氦气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诚诚 方朝刚 +5 位作者 吴通 滕龙 李建青 周道容 黄正清 邵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3-170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广泛应用于高科技行业和军事领域。由于全球氦气供应严重短缺,该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等不同沉积盆地均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氦气藏。前人研究发现中... 1研究目的(Objective)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稀有气体,广泛应用于高科技行业和军事领域。由于全球氦气供应严重短缺,该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等不同沉积盆地均发现了不同类型的氦气藏。前人研究发现中国中西部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渭河盆地)的氦气来源多为壳源型,而东部盆地(如松辽盆地、苏北盆地、三水盆地)的氦气来源多为壳幔混合型。然而,华东地区无为盆地WWY1井最新发现了中三叠统超高压水溶气中含高含量的壳源型氦气(图1),这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已发现的氦气成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该发现对提升中国东部氦源认识及氦气资源的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盆地 勘探部署 渭河盆地 中三叠统 稀有气体 苏北盆地 沉积盆地 水溶气
下载PDF
江苏句容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青 方朝刚 +4 位作者 吴通 章诚诚 王元俊 刘理湘 赵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16-1527,共12页
为深入研究江苏句容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及物源属性,指导区域页岩气勘探,利用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江苏句容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句容地区五峰... 为深入研究江苏句容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及物源属性,指导区域页岩气勘探,利用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对江苏句容地区SY1井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句容地区五峰组泥页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于北美页岩,高家边组泥页岩稀土元素总量高于北美页岩,且五峰组-高家边组泥页岩都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分异程度显示从底至顶逐步升高的趋势。δCe_(N)值为0.76~0.91,平均值为0.86,显示弱的负Ce异常;五峰组泥页岩δEu_(N)平均值为1.11,高家边组一段和二段泥页岩δEu_(N)平均值分别为1.71和1.11,表明高家边组一段分异最明显,变化范围较大,五峰组物源特征较单一,而高家边组母岩成分复杂,具有混合特征。五峰组泥页岩的(La/Yb)_(s)平均值为1.28,高家边组一段泥页岩的(La/Yb)_(s)平均值为1.38,高家边组二段泥页岩的(La/Yb)_(s)平均值为1.51,反映出五峰组沉积速率小于高家边组,且有机质丰度与(La/Yb)_(s)值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δEu、δCe、U/Th、V/Cr、Ni/Co等参数特征揭示,五峰组-高家边组一段-高家边组二段沉积时期海水的还原性具有富氧-厌氧-富氧过渡的变化特征,其中高家边组一段底部水体还原程度最高,为厌氧环境。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期还原性水体及相对滞留的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使句容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厚度达到30 m,由此初步认为,五峰组-高家边组一段泥页岩为优质页岩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容地区 泥页岩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等离子体质谱法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