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车制造工厂车身影响因素产能仿真
1
作者 方建程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18-119,共2页
车间柔性生产方案在受到限制时会存在一定的调控策略,实际生产和理论分析间存在差异,利用Plant Simulation软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可调控策略对某车身车间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该车身车间载具切换和空放情况下应满足的车型配比和调控策略... 车间柔性生产方案在受到限制时会存在一定的调控策略,实际生产和理论分析间存在差异,利用Plant Simulation软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可调控策略对某车身车间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该车身车间载具切换和空放情况下应满足的车型配比和调控策略,并分析影响该车身车间产能和运行的因素,分析方法可供后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Simulation 二次开发 车身车间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研究进展
2
作者 宁晓琳 杨雨青 +1 位作者 房建成 吴伟仁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8,M0001,M0002,共12页
针对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迫切需求,简要介绍了研究现状,总结了其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自主天文导航系统误差来源多且时变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扩维滤波和基于差分的误差抑制技术;针对现有自主天文导航方法各有局限性且单独使用难... 针对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迫切需求,简要介绍了研究现状,总结了其面临的技术问题。针对自主天文导航系统误差来源多且时变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基于扩维滤波和基于差分的误差抑制技术;针对现有自主天文导航方法各有局限性且单独使用难以满足导航定位要求问题,详细介绍了自主天文组合导航方法。最后对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方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自主导航 天文导航 误差抑制 组合导航
下载PDF
思政引领天文导航课程教学改革
3
作者 马辛 付丽莎 +1 位作者 宁晓琳 房建成 《大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104-107,共4页
天文导航是一门具有国防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课。文章从牵住思政“牛鼻子”出发,针对天文导航课程的思政元素剖析与提炼、课程思政与课程专业知识有效融合两个问题,借“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东风,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设计... 天文导航是一门具有国防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课。文章从牵住思政“牛鼻子”出发,针对天文导航课程的思政元素剖析与提炼、课程思政与课程专业知识有效融合两个问题,借“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东风,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设计了科学真理的无限追求、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科学仪器对科学的推动作用、学科发展历程、优秀人物故事五个特色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有机结合,并从大纲调整、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社会实践、团队建设、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和实施路径,为贯彻落实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提供北航思路,为培养可堪大用、能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北航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天文导航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技术综述 被引量:34
4
作者 房建成 宁晓琳 +2 位作者 马辛 刘劲 桂明臻 《飞控与探测》 2018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深空探测中,单独使用无线电测控存在精度、实时性、覆盖性等方面的限制。作为无线电测控的有效补充,自主天文导航是保证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深空探测对自主天文导航的迫切需求,概述了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基本原... 在深空探测中,单独使用无线电测控存在精度、实时性、覆盖性等方面的限制。作为无线电测控的有效补充,自主天文导航是保证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深空探测对自主天文导航的迫切需求,概述了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了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探讨了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分析结果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器天文导航系统研制提供参考,并为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自主导航 天文导航 X射线脉冲星导航 组合导航
下载PDF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之路及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房建成 戴彬 谭华霖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年第5期6-14,共9页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规模和涉及领域逐步扩大,我们发现,隐藏在经济与贸易冲突背后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更是知识产权保护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以来,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核心关键技术...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规模和涉及领域逐步扩大,我们发现,隐藏在经济与贸易冲突背后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更是知识产权保护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以来,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特别是国外严密封锁的尖端技术,自主创新、敢为人先、坚持不懈,走出了一条具有北航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本文通过梳理北航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分析并阐述了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和大成果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北航模式",探寻自主创新背后的"北航精神",并从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主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基于MSCMG的复合补偿控制提高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舒适 房建成 +4 位作者 张伟 刘刚 钱勇 张健 崔培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27-2834,共8页
针对星上相机运动干扰影响遥感卫星图像配准精度控制难题,研究基于磁浮控制力矩陀螺(magnetically suspended control moment gyros, MSCMG)的复合补偿控制提高图像配准精度的方法。以基于MSCMG作为执行机构,采用姿态反馈补偿控制方法,... 针对星上相机运动干扰影响遥感卫星图像配准精度控制难题,研究基于磁浮控制力矩陀螺(magnetically suspended control moment gyros, MSCMG)的复合补偿控制提高图像配准精度的方法。以基于MSCMG作为执行机构,采用姿态反馈补偿控制方法,避免复杂的控制系统前馈补偿及其自身干扰,姿态稳定精度达到5.8×10-5(°)/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SCMG姿态补偿控制与相机运动补偿算法一体化的复合补偿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复合补偿控制,跟踪相机步进角精度由补偿前的6 μrad提高到补偿后的0.36 μrad,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扫描角精度由补偿前的0.6 μrad提高到补偿后的0.45 μrad;显著提高了相机光轴指向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甚高精度遥感卫星高精度图像配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控制 光轴指向 复合补偿控制 图像配准
下载PDF
自适应FLP滤波在激光陀螺IMU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兆兴 房建成 +2 位作者 王仕成 李建利 党鹏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3-1220,共8页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小标定数据量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首先通过四方位正反速率标定试验获得原始标定数据;然后通过自适应FLP滤波器对标定数据进行噪声抑制;最后利用降噪后的数据计算标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标定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SNR),从而在标定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精度的标定参数,提升系统的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 随机噪声 噪声抑制 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 标定
下载PDF
1392例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6种融合基因筛查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建平 杨君芳 +11 位作者 王芳 房建成 张阳 朱平 张英 聂代静 马小丽 张羽 王明宇 张薇 陈雪 刘红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5期956-960,共5页
目的:分析1 3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36种融合基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7年4月1 392例[1 185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 ic leukemia,B-ALL)和207例急性T... 目的:分析1 3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36种融合基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7年4月1 392例[1 185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 ic leukemia,B-ALL)和20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 l acute lymphocyt ic leukemia,T-ALL)]初诊儿童(≤14岁)ALL患者的36种融合基因筛查结果。采集初诊儿童AL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36种融合基因筛查。χ~2检验比较B-ALL和T-ALL之间融合基因阳性率差异。结果:1 392例患者中,411例(29.53%)检测到17种融合基因,其中2例(0.49%)同时携带2种融合基因。B-ALL患者中融合基因总阳性率显著高于T-ALL患者(31.73%vs 16.91%,P<0.001)。BCR-ABL1,E2A-PBX1和TEL-AML1基因型常见于B-ALL,而SILTAL1仅见于T-ALL。结论:各种融合基因在ALL中的阳性率及其在B-ALL和T-ALL中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改进临床适用的融合基因检测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儿童白血病
下载PDF
595例初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6种融合基因筛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雪 王芳 +9 位作者 房建成 张阳 朱平 张英 聂代静 马小丽 张薇 张羽 王明宇 刘红星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6期1202-1207,共6页
目的:分析初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36种融合基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17年595例初诊儿童(≤14岁)AML患者的36种融合基因筛查结果。采集初诊儿童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进... 目的:分析初诊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36种融合基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17年595例初诊儿童(≤14岁)AML患者的36种融合基因筛查结果。采集初诊儿童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36种融合基因筛查。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之间融合基因阳性率差异。结果:共纳入AML患儿595例,最终在338例(56.81%)患儿中检测到17种不同的融合基因。其中1例(0.17%)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亚型(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with eosinophilia,AML-M4EO)的患儿同时存在CBFBMYH11和BCR-ABL1(e1a2型)两种融合基因。与>2岁患儿相比,≤2岁患儿融合基因总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融合基因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S-ERG,CBFB-MYH11和MLL-AF9在≤2岁患儿中更常见,而AML1-ETO主要见于>2岁患儿。结论:各种融合基因在AML中的阳性率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不同,为进一步改进临床适用的融合基因检测方案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融合基因 儿童白血病
下载PDF
基因突变筛查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诊疗的获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阳 王芳 +9 位作者 房建成 王明宇 刘洪 徐雯 陈雪 曹泮翔 虞亚菲 马小丽 李绵洋 刘红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174-177,18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包含不同基因数目基因突变筛查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及帮助临床诊疗获益的情况。方法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21例初诊AML患者分别进行包括了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筛查9种、16种...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包含不同基因数目基因突变筛查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应用及帮助临床诊疗获益的情况。方法采用靶向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对721例初诊AML患者分别进行包括了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筛查9种、16种和58种基因的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6.2%、79.6%和86.4%;分别有23.2%、39.4%和56.3%的患者携带两种及以上基因突变;分别检出66种、186种和329种不同的突变组合。相比于只检测9种、16种基因指标,检测58种基因总体上能为62.4%、37.9%的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信息。结论全面的基因突变筛查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评估病情,本研究为基因突变筛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意义的量化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急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获益
下载PDF
电磁铁冲击激励下的螺母电机
11
作者 方建程 李朝东 +1 位作者 邢万成 朱伟东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年第5期11-15,共5页
直线电机作为电机驱动的一种,目前有很多的实现方式,电磁式的、压电式的和气动式直线电机或运动机构。本文根据电磁铁的往复运动特性,利用单向离合器的单向传递力矩,设计了一个往复冲击激励下的螺母直线电机。设计了电机的结构,分析了... 直线电机作为电机驱动的一种,目前有很多的实现方式,电磁式的、压电式的和气动式直线电机或运动机构。本文根据电磁铁的往复运动特性,利用单向离合器的单向传递力矩,设计了一个往复冲击激励下的螺母直线电机。设计了电机的结构,分析了电机的运动过程和针对非线性碰撞利用MLP方法建立了简单的运动学方程,在搭建简单的实验平台后测量了三种不同质量铁芯冲击时丝杆的最大运动速度,并判断了电机运动的稳定性,得出在冲击激励下可以得到稳定的直线运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母电机 单向离合器 非线性动力学 冲击碰撞
下载PDF
单用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及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研究
12
作者 周晓苏 房建成 +6 位作者 马小丽 张阳 王芳 陈雪 吴祁生 曹泮翔 刘红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14-1520,共7页
目的探讨单用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及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K562和Kasumi-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TKIs耐药株K562/T315I细胞株由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 目的探讨单用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及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研究其分子机制。方法K562和Kasumi-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TKIs耐药株K562/T315I细胞株由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自主构建。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设0、2.19、4.38、8.75、17.50、35.00μg/ml总丹参酮干预组,按1×104个/孔接种于96孔板后,加药处理24 h;另设二甲基亚砜对照组。所有实验独立重复3~5次,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将经总丹参酮处理和未处理的细胞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8.75μg/ml总丹参酮作用K562、K562/T315I和Kasumi-1细胞24 h后,半抑制浓度值(IC 50)分别为(4.11±0.02)、(4.95±0.04)和(3.98±0.01)μg/ml。8.75μg/ml总丹参酮与0.25μmol/L伊马替尼联合应用时,总丹参酮可增强伊马替尼对K562和K562/T315I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分别用4.38、8.75、17.50μg/ml总丹参酮作用于K562、K562/T315I和Kasumi-1细胞株24 h,与对照组比较,总丹参酮可以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均P<0.05)。总丹参酮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和DNA损伤修复通路,激活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结论不同浓度总丹参酮对K562、Kasumi-1以及TKIs耐药的K562/T315I细胞株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与TKIs联合应用时可进一步增强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总丹参酮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凋亡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乃锰 丁雷 +13 位作者 郑小兵 叶新 李传荣 吕达仁 张鹏 胡秀清 周成虎 尤政 房建成 龚建雅 蒋兴伟 李建军 马灵玲 徐娜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2-680,共9页
为确保数据的定量化应用,国际航天遥感大国始终围绕定标技术开展研究,定标精度不断提高。在经历数十年发展之后,受传统的遥感载荷定标系统设计以及地面辐射校正技术理论极限的制约,目前遥感卫星辐射定标停留在太阳反射谱段2%,红外谱段0.... 为确保数据的定量化应用,国际航天遥感大国始终围绕定标技术开展研究,定标精度不断提高。在经历数十年发展之后,受传统的遥感载荷定标系统设计以及地面辐射校正技术理论极限的制约,目前遥感卫星辐射定标停留在太阳反射谱段2%,红外谱段0.2 K的不确定性水平,其精度难以继续提高。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对遥感卫星辐射测量精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ASIC3(Achieving Satellite Instrument Calibration for Climate Change)报告指出,为了有效检测全球气候变化信号,准确预测气候变化,遥感卫星观测必须长期保持在太阳反射谱段0.3%、红外谱段0.1 K,太阳总辐射0.01%的不确定性水平。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欧洲和美国相继提出了CLARREO计划和TRUTHS计划,试图通过发射具有超高辐射测量精度的基准卫星,在监测气候变化信号的同时,标定其他遥感卫星,提升全球遥感卫星整体定标精度。同期,中国也提出了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技术的概念,并在"十二五"和"十三五",通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支持星上相变固定点黑体、空间低温辐射计等尖端技术的研发,进而逐渐形成发射空间辐射测量基准卫星的路线图。从目前发展态势上看,中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建立空间辐射测量基准的国家,率先实现卫星平台辐射观测直接向国际单位(SI)的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测量 基准 卫星 溯源 技术
原文传递
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科学装置与零磁科学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房建成 魏凯 +2 位作者 江雷 向岷 陆吉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8-324,共27页
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脑磁和心磁等生物磁信号成像领域,以及暗物质和第五力探测、固有电偶极矩测量和基本对称性破缺验证等前沿基础物理探索,为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在磁异常探测... 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脑磁和心磁等生物磁信号成像领域,以及暗物质和第五力探测、固有电偶极矩测量和基本对称性破缺验证等前沿基础物理探索,为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在磁异常探测和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等国家安全领域有着迫切应用需求。继续冲击超高灵敏度测量纪录和打造极弱磁场环境,是进一步探索基础物理研究边界、拓展生物磁成像应用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首先,对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科学装置和基础应用进行概要介绍,涉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设计分析方法。然后,对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磁强计和零磁空间进行概要分析,为指标性能进一步提升提供思路。最后,虽然强磁场环境下物性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极弱磁场环境中的基础科学研究十分匮乏,提出零磁科学基础研究设想,基于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科学装置的技术基础,利用极弱磁场环境、超高灵敏磁测量和精密磁场操控方法,开展零磁医学、零磁生物学、零磁化学和零磁材料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有望构建零磁科学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 磁屏蔽空间 生物磁信号成像 超标准模型探索 零磁科学
原文传递
Atomic spin gyroscope based on 129Xe-Cs comagnetometer 被引量:20
15
作者 fang jiancheng QIN Jie +2 位作者 WAN ShuangAi CHEN Yao LI RuJi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3期1512-1515,共4页
Atomic spin gyroscope (ASG) based on comagnetometer is a high sensitive and compact gyroscope for future inertial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The start-up time was several hours of the demonstrated ASGs based on 3He-K or... Atomic spin gyroscope (ASG) based on comagnetometer is a high sensitive and compact gyroscope for future inertial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The start-up time was several hours of the demonstrated ASGs based on 3He-K or21 Ne-Rb-K comagnetometer, and only a few inertial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allow such a long time for preparation. We report the demonstration of an ASG based on 129Xe-Cs comagnetometer, which decreases the start-up time to 10 minutes and decreases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by 40% as well. By operating this ASG in spin exchange relaxation free regime, a sensitivity of 7×10 -5 °/(s Hz1/2) wa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交换 陀螺仪 原子 CS 高灵敏度 惯性导航 启动时间 应用程序
原文传递
Start-up current adaptive control for sensorless high-speed brushless DC motors based on inverse system method and internal mode controller 被引量:9
16
作者 He Yanzhao Zheng Shiqiang fang jian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58-367,共10页
The start-up current control of the high-speed brushless DC(HS-BLDC) motor is a challenging research topic.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tart-up current of the sensorless HS-BLDC motor, an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is ... The start-up current control of the high-speed brushless DC(HS-BLDC) motor is a challenging research topic.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tart-up current of the sensorless HS-BLDC motor, an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daptive neural network(ANN)inverse system and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2-D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IMC). The HS-BLDC motor is identified by the onlin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OLS-SVM) algorithm to regulate the ANN inverse controller parameters in real time. A pseudo linear system is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the constructed real-time inverse system into the original HS-BLDC motor syste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seudo linear system, an extra closed-loop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2-DOF IMC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performance an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perfect start-up curr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Brushless DC motors Inverse systems Internal model controller Neural networks START-UP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原文传递
血液肿瘤患者三例ABO基因亚型鉴定及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程明 吴祁生 +11 位作者 于桐桐 魏少平 王芳 房建成 聂代静 袁丽莉 张阳 陈雪 刘铭 周晓苏 周菁 刘红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3期3443-34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在血液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疑难情况中的应用和发现。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科与输血科在血型鉴定时发现血清法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或凝集不典型的患者3例。分别... 目的:探讨基因分型、基因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在血液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疑难情况中的应用和发现。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检验科与输血科在血型鉴定时发现血清法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或凝集不典型的患者3例。分别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和Sanger测序法鉴定ABO基因型,用转录组测序分析ABO和FUT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例12岁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O.01.02和BA.04基因亚型,对应B(A)血清亚型;ABO基因表达量正常(354.80)。1例41岁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A1.02和B.01基因型,对应A 1B血清型;ABO基因表达显著减低(45.70)。1例42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患者为A1.02和A2.05亚型,分别对应A 1和A 2血清型;ABO基因表达量为0。3例患者FUT1基因表达量均在正常范围。临床根据基因型和对应的血清型制定血制品输注策略,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可因血型基因亚型或基因表达异常导致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ABO基因分型和血型基因表达分析可帮助准确判定原因,为血制品输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ABO血型系统 血液肿瘤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A dimension reduced 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rovers 被引量:5
18
作者 Ning Xiaolin Gui Mingzhen +1 位作者 Zhang Jie fang jian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695-1708,共14页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visual navigation system(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is a commonly used autonomous navig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rovers. Since visual measure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previous and curre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visual navigation system(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is a commonly used autonomous navig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rovers. Since visual measure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previous and current state vectors(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planetary rov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Kalman filter(KF) will be challenged by the time-correlation problem. A state augmentation method, which augments the previous state value to the state vector, is commonly used when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 However, the augmenting of state dimensions will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computation load. In this paper, a state dimension reduced 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coordinates of feature points is presented that utilizes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through 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at a previous moment to overcome the time relevance problem and reduce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ate vector. Equations of 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quivalence of calculated results between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raditional state augmented methods.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has less computational load but similar accuracy whe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alysi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V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Planetary exploration rover Visual naviga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Interlaced optimal-REQUEST an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被引量:5
19
作者 Quan Wei Xu Liang +1 位作者 Zhang Huijuan fang jian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449-455,共7页
Aimed at low accuracy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because of using low-cost components which may result in non-linearity in integrate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systems, a nove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using vecto... Aimed at low accuracy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because of using low-cost components which may result in non-linearity in integrate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systems, a nove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using vector observations and gyro measurements is presented.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 and optimal-REQUEST (quaternion estimator) algorithms are introduced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 interlaced filtering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attitude determination of nano-spacecraft by setting the quaternion as the attitude representation, using the UKF and optimal-REQUEST to estimate the gyro drifts and the quaternion,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REQUEST and UKF are not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When the optimal-REQUEST algorithm estimates the attitude quaternion, the gyro drifts are estimated by the UKF algorithm synchronously by using the estimated attitude quaternion. Furthermore, the speed of attitude determination is improved by setting the state dimension to thre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higher performance in attitude determination compared to the UKF algorithm and the traditional interlaced filtering method and can estimate the gyro drifts quick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itude determination Hybrid simulation Interlaced filtering Optimal-REQUEST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原文传递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IKZF1转录本分型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泮翔 张广思 +11 位作者 王芳 陈雪 张阳 王明宇 周晓苏 聂代静 陈佳琦 马小丽 房建成 刘铭 吴祁生 刘红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926-933,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分析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IKZF1基因突变型转录本进行分型和定量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63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用RNA-seq数据进行IKZF1...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分析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IKZF1基因突变型转录本进行分型和定量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263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一套用RNA-seq数据进行IKZF1转录本分型和定量分析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并应用于这些患者的测序数据分析。将用RNA-seq分析得到的IKZF1突变型转录本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263例B-ALL患者中,RT-PCR结合Sanger测序鉴定出53例患者存在IKZF1突变转录本,其中IK6和IK10转录本分别占67.9%(36/53)和28.3%(15/53),有2例患者IK6和IK10转录本双阳性。RNA-seq分析共鉴定出51例患者存在IKZF1突变转录本。以RT-PCR结果为参考,RNA-seq分析IKZF1突变转录本的敏感度为94.3%(50/53),特异度为99.5%(209/210)。在50例RNA-seq和RT-PCR分析IKZF1突变均阳性的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突变型转录本占IKZF1总表达量的比值(psi值)[M(Q1,Q3)]为0.14(0.11,0.35),低于其他44例患者的0.88(0.35,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45,P<0.001)。IKZF1突变多发生于以JAK-STAT通路异常为特征的Ph+和Ph样B-ALL,以及伴PAX5易位的B-ALL。结论通过优化的生物信息分析流程设计,可以用RNA-seq数据对B-ALL的IKZF1转录本进行分型和定量分析,并且发现了IKZF1突变型转录本的表达量分群现象和IKZF1突变与PAX5易位的伴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转录组测序 剪接异构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