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ulti-sensor-based distributed real-tim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glacier deformation
1
作者 DONG Han-chuan LIU Shuang +4 位作者 PANG Li-li TAO Zhi-gang fang li-de ZHANG Zhong-hua LI Xiao-t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0期2913-2927,共15页
Glacier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alpine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but the current conventional geological disaster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annot be directly used for glacier disaster measurement.Hence,in this stud... Glacier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in alpine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but the current conventional geological disaster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annot be directly used for glacier disaster measurement.Hence,in this study,a distributed multi-sensor measurement system for glacier deform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integrating piezoelectric sensing,coded sensing,attitud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Modbus protocol was optimiz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ata identification confusion of different acquisition nodes.Through indoor wireless transmission,adaptive performance analysis,error measurement experiment and landslide simulation experiment,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echnology,the rel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 were verified on the site of Galongla glacier in southeastern Tibet,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were only 1.13%and 2.09%for the displacement and temperature,respectively.The distributed glacier deformation real-time measurement system provides a new mean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lacier disaster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disasters Distributed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MULTI-SENSOR REAL-TIME LoRa Data adaptive.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面源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 被引量:7
2
作者 方立德 王少冲 +4 位作者 王配配 王松 王东星 郑庆龙 李小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3-1049,共7页
针对传统近红外点对点探头传感器测量存在盲区、数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面源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装置,并对其进行研究。该装置有效减小了近红外光的折射与反射,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通过CFD流体仿真软件... 针对传统近红外点对点探头传感器测量存在盲区、数据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面源传感器的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装置,并对其进行研究。该装置有效减小了近红外光的折射与反射,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通过CFD流体仿真软件模拟了管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并对该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及优化。在单相流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气液两相流动态实验,得到了4路近红外信号与相含率的关系,建立了相含率测量模型,数据导入修正模型分析得到的相含率测量相对误差在±3.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液两相流 近红外面源传感器 相含率 流量测量
下载PDF
基于同轴线相位法的两相流含气率测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立德 郎月新 +2 位作者 赵宁 李小亭 韦子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440,共7页
为了准确测量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提出一种同轴线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同轴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电磁波经过在同轴线内分布状况不同的气液混合介质后相位差的变化,得到混合介质的含气率。完成了同轴线测量电路及测量传感器的设计,建立了一种... 为了准确测量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提出一种同轴线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同轴线传感器,通过测量电磁波经过在同轴线内分布状况不同的气液混合介质后相位差的变化,得到混合介质的含气率。完成了同轴线测量电路及测量传感器的设计,建立了一种含气率测量模型。以气液两相做了室内静态实验,并对垂直管状态下传感器响应和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相位差输出与含气率呈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频率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范围内,说明预测模型准确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液含气率 两相流 同轴线 相位差 静态实验
下载PDF
恒流源对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方立德 徐潇潇 +1 位作者 赵计勋 韦子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0-377,共8页
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影响近红外技术的可靠程度。提高其电源的稳定性,可提高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改善实验室近红外技术在气液两相流的应用。使用高精密恒流源为近红外光源供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精密恒流源时,近红外光源更... 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影响近红外技术的可靠程度。提高其电源的稳定性,可提高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改善实验室近红外技术在气液两相流的应用。使用高精密恒流源为近红外光源供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精密恒流源时,近红外光源更稳定,输出电压值也更加稳定可靠,输出电压值的极差在0.12左右,标准差不超过0.00838;而在普通电源所得输出电压的极差在0.16左右,标准差不超过0.02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近红外光源 电源稳定性 气液两相流 恒流源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长喉颈文丘里管气液两相流弹状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方立德 王配配 +4 位作者 王松 李胜耀 田季 李小亭 郑庆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实现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并得到相关模型,结合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的手段,利用近红外系统布置于长喉颈文丘里管喉管位置的新装置,将弹状流相间流动特征与近红外测量系统接收光强信号特征相结... 为了实现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并得到相关模型,结合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与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的手段,利用近红外系统布置于长喉颈文丘里管喉管位置的新装置,将弹状流相间流动特征与近红外测量系统接收光强信号特征相结合,提出了把弹状流分成泰勒气泡与尾部气泡两部分的简化模型,在数据处理时对近红外接收光强高频信号进行有效分组,建立了新的气液两相流弹状流相含率测量模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弹状流不同部位的两相交界面对近红外接收探头接收光强信号影响差异较大的问题。新型模型的测量效果较好,所得结果测量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液两相流 弹状流 近红外测量 相含率
下载PDF
新型近红外矩形差压流量计的测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立德 王少冲 +2 位作者 王配配 王东星 李小亭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9年第10期6-9,共4页
针对目前气液两相流不分离测量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矩形差压流量计相结合的新型气液两相流检测装置。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对影响流量计性能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及优化,在单相流动和气液两相动态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 针对目前气液两相流不分离测量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矩形差压流量计相结合的新型气液两相流检测装置。利用CFD流体仿真软件对影响流量计性能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及优化,在单相流动和气液两相动态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含率测量模型,修正后液相含率测量误差低于3.5%。在液相流量大于2m^3/h时,对分相流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总流量测量误差低于4.5%。建立了两相差压与Frg、Frl的关系,结合相含率测量模型得到总流量测量模型,其中弹状流总流量误差低于6.5%,泡状流总流量误差低于1.5%。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用于气液两相流不分离测量的可行性,对工业领域的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近红外检测 差压流量计 相含率 流量
下载PDF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标准化之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五州 方立德 王宝军 《标准科学》 2020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是一种新型、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该装置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回收率,能够引导和激励人们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有利于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并有望在国内大范围推广。作为一种新事物、新产品,目前该类产品存在...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是一种新型、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装置,该装置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回收率,能够引导和激励人们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有利于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并有望在国内大范围推广。作为一种新事物、新产品,目前该类产品存在标准缺失问题,仅有零星的企业标准,不足以规范整个行业的所有产品。本文分析了开展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应积极推动该领域标准化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垃圾分类体系的有序化程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有利于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并从行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协会与学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更好推进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标准化工作,为垃圾分类产品和设施的标准化当好样板,更好地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 标准化 必要性 研究
下载PDF
基于阵列超声传感器的气液界面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立德 孔恒正 +2 位作者 韩棒棒 田梦园 李小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16-1621,共6页
利用超声波声束对两相流参数检测的优点,使用阵列超声传感器探究了气液界面下的超声波声束和液面的关系。实现了超声波声束对整个气液界面的参数检测,测量了静态气液界面高度,实现动态超声波声束对分层流气液界面的重构。并在河北大学... 利用超声波声束对两相流参数检测的优点,使用阵列超声传感器探究了气液界面下的超声波声束和液面的关系。实现了超声波声束对整个气液界面的参数检测,测量了静态气液界面高度,实现动态超声波声束对分层流气液界面的重构。并在河北大学多相流循环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波声束可以实现对气液界面高度检测,可分辨最小2 mm气液界面高度;重构图像的截面含气率和高速相机拍摄得到的截面含气率误差不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液界面检测 超声波波束 阵列超声传感器
下载PDF
醇类与脂肪酸酯类混合物的McAllister黏度模型改进
9
作者 王小杰 霍佳宁 +3 位作者 刘纪东 马英杰 方立德 李小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1-638,共8页
针对原始McAllister三体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差问题,提出考虑温度影响的改进模型。基于搜集所得的29种二元混合物黏度数据,通过对McAllister三体模型的交互作用参数(ν_(12)和ν_(21))进行研究发现,模型参数ν_(21)和ν_(12)、ν_(12)的无... 针对原始McAllister三体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差问题,提出考虑温度影响的改进模型。基于搜集所得的29种二元混合物黏度数据,通过对McAllister三体模型的交互作用参数(ν_(12)和ν_(21))进行研究发现,模型参数ν_(21)和ν_(12)、ν_(12)的无量纲参数ν_(r)和热力学温度T的无量纲参数T_(r)间,均呈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对比实验的黏度数据,新模型的总体平均相对偏差为0.75%。利用未参与建模的黏度数据对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McAllister三体模型可用于273.15 K<T<373.15 K温度范围的黏度预测;与Jouyban-Acree模型、非随机双液(NRTL)模型的对比,建立的新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一定温度范围的黏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llister三体模型 改进研究 二元混合物 交互作用参数
下载PDF
基于多次反射直接吸收精确测量二氧化碳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马若梦 林鸿 +3 位作者 张亮 冯晓娟 方立德 张金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429,共5页
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对全球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城市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通过碳排放交易来实现企业减排,就必须对企业烟囱排放二氧化碳进行精确的计量,而企... 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对全球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企业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城市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通过碳排放交易来实现企业减排,就必须对企业烟囱排放二氧化碳进行精确的计量,而企业烟囱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在20%以下,需要建立高准确度的现场测量方法。通过多次反射吸收光谱技术精确获得二氧化碳在6361.25 cm^-1的(30012)←(00001)R18e跃迁谱线信息,进一步结合理想气体方程来精确获得15%,10%,5%和1%二氧化碳/氮气(氮气为平衡气体)混合物的浓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置和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测量待测气体的浓度,测量结果与基于天平的称重法相当,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小于0.65%(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二氧化碳 多次反射吸收光谱 碳交易 摩尔浓度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高温含水烟气中低浓度一氧化氮精确测量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洪震 马若梦 +4 位作者 张亮 林鸿 冯晓娟 方立德 张金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6-531,共6页
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深入,对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精确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建立了高温含水条件下一氧化氮(NO)气体精确测量系统,在191℃条件下测量了含5%~20%水蒸气与摩尔分数为5~40μmol/mol NO混合前后的吸收光... 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深入,对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精确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建立了高温含水条件下一氧化氮(NO)气体精确测量系统,在191℃条件下测量了含5%~20%水蒸气与摩尔分数为5~40μmol/mol NO混合前后的吸收光谱,通过修正混合物中H 2O的吸光度来精确确定NO浓度,并评价了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NO在高温含水条件下测量结果与标准气体量值相对偏差小于1.8%,测量的扩展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最大为2.8%(k=2),此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执行和环保税的征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一氧化氮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高温高湿 烟气污染物
下载PDF
烟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千封 张亮 +2 位作者 方立德 王池 刘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2,共6页
为了解决我国烟道流量计的量值溯源问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烟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装置使用可溯源至标准转盘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作为原级标准器,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速剖面扫描和超声流量计波动修正的方式测量标准流量,经校准的8声... 为了解决我国烟道流量计的量值溯源问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了烟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装置使用可溯源至标准转盘的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作为原级标准器,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速剖面扫描和超声流量计波动修正的方式测量标准流量,经校准的8声道超声流量计为工作级标准表,具备了908~104 840 m^3/h的测量能力,扩展不确定度为0. 62%(k=2),可对最大口径为1 m的流量计进行校准。装置下游测试段包括圆形管段和矩形管段,能够开展烟道流量计测量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烟道流量 标准装置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超声流量计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对向测量皮托管国际比对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美昭 张亮 +1 位作者 方立德 王池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0-1057,共8页
为验证现场烟道流量测量使用的对向测量S型皮托管、球形三维皮托管和棱形三维皮托管校准系数的一致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主导开展了包括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KRISS)参加的皮托管校准比对。比对结... 为验证现场烟道流量测量使用的对向测量S型皮托管、球形三维皮托管和棱形三维皮托管校准系数的一致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主导开展了包括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KRISS)参加的皮托管校准比对。比对结果表明:S型皮托管在不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吻合度相对较差,不适合作为比对标准器;球形三维皮托管在不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吻合度高于棱形三维皮托管,流速校准系数差异对测量轴向流速的影响高于偏航角参考位置偏差与俯仰角校准系数差异造成的影响;皮托管的偏航角参考位置偏差和俯仰角校准系数差异造成的轴向流速差异在0.03%~0.9%,由于流速校准系数差异造成的轴向流速差异在1.9%~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皮托管 烟道流量 校准 国际比对
下载PDF
基于高温黑体炉的钨铼热电偶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兴军 张婷婷 +1 位作者 方立德 卢小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0-596,共7页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高温黑体炉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钨铼偶等高温热电偶的校准方法。优化设计的均温块测温孔轴向均匀性20 mm范围内小于0.5℃,优选的测温孔与中心孔的辐射温度差异可达到小于0.5℃。经铂铑10-铂热电偶验证了基于高温...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高温黑体炉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钨铼偶等高温热电偶的校准方法。优化设计的均温块测温孔轴向均匀性20 mm范围内小于0.5℃,优选的测温孔与中心孔的辐射温度差异可达到小于0.5℃。经铂铑10-铂热电偶验证了基于高温黑体炉的校准方法,在800~1300℃与S型热电偶标准热电势间差异小于0.5℃,不确定度评估为0.8~1.5℃,k=2。在800~1900℃范围内,测试了多只不同来源的C型钨铼偶热电势并考核了偶丝校准前后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钨铼偶丝与国际标准钨铼偶热电势的差异基本保持在1%以内,校准不确定度为3.7~13.0℃,相对不确定度为0.7%t(t为温度),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钨铼偶 高温黑体炉 校准 不确定度
下载PDF
汽车轮毂铬镀层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特性研究
15
作者 邸帅 李红莲 +2 位作者 秦成程 李佳懿 方立德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9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光谱测量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探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采用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对汽车轮毂铬镀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比较法对铬镀层厚度进行了测量,当镀层时间为120s、200s、300s时,铬镀层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0.48μm、... 光谱测量技术的明显优势在于其探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采用吸收光谱检测技术对汽车轮毂铬镀层进行了研究。利用比较法对铬镀层厚度进行了测量,当镀层时间为120s、200s、300s时,铬镀层厚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0.48μm、0.37μm、0.16μm,将镀层时间与厚度作线性拟合,拟合系数为0.9999。对铬镀层可见光波段(390~650nm)的透光率进行测量,验证了镀层时间与厚度的相关性,得到了镀层时间与透光率的关系,基于该行业对铬镀层透光率变化低于5%的实际要求,测定最佳镀层时间为150s~200s,镀层厚度为1.40μm~3.43μm。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铬镀层吸收光谱的检测是切实可行的,对该行业镀层时间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度分光光度法 铬镀层 透光率 线性拟合
下载PDF
基于物质吸光度的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模型
16
作者 方立德 田梦园 +1 位作者 王配配 李小亭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为了建立近红外信号特性与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相含率的关系,本文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及物质的吸光度,对近红外接收信号与气液两相流相含率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将八通道近红外检测装置安装在河北大学多相流实验系统,并针对泡状流、环状流、... 为了建立近红外信号特性与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相含率的关系,本文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及物质的吸光度,对近红外接收信号与气液两相流相含率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将八通道近红外检测装置安装在河北大学多相流实验系统,并针对泡状流、环状流、弹状流三种流型下共87组工况点进行了多组实验,针对不同流型建立了相应的相含率测量模型,其中泡状流模型液相含率相对误差在±3%以内;环状流模型气相含率相对误差在±3%以内;弹状流模型液相含率相对误差在±5%以内,所建立的气液两相流体积含率测量模型效果可观。证明了基于近红外理论建立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模型是可行的,为两相流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信号 气液两相流 相含率 流型
原文传递
Plasma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b and Ni in soil based on LIBS technology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红莲 王红宝 +5 位作者 黄一宸 康沙沙 付士杰 李浩然 方立德 李小亭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2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When measured by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plasma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which woul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 When measured by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plasma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which woul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The effects of two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lens to sample distance(LTSD) and delay time, on plasma temperature and electron density were analyzed. Thereafter the optimal LTSD and delay time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b and Ni in soil were identified. Two element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under the optimal LTSD and delay time. About the two elemen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alibration curves is above 0.993. The maximum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were 4.47% and 4.76%,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s were 12% and 4.8%,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plasma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analysis shows the advantage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asurement. BREAKDOWN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