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与新时代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1
作者 施俊法 吴林强 +4 位作者 王泉 方圆 杨宗喜 姚晓峰 贾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7-560,共14页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力求使地质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守正与创新、发展与保护的逻辑出发,研究提出地质科学新思维观,并分析其意义。【研究结果】地质科学新思维观主要是:(1)地质大基础观,加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加强全国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空间国情调查,深化对地球认知的水平。(2)地质大资源观,将全部地质要素进行整体调查、开发与保护,实现各类地质要素资源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能源和战略性矿产是最核心的地质资源,地质工作要把保障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摆在首位。(3)地质大生态观,发挥地质工作在促进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中的作用,解决生态系统问题或维护生态系统功能。(4)地质大数据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地质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5)地质大系统观,将地球与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作为整体综合考虑,维持地球系统稳定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结论】基于新思维观,新时代地质工作要:树立地质大基础观,提高基础地质调查水平,深化对地球发展演化的认知;树立地质大资源观,巩固传统地质找矿工作,实现新一轮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拓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新领域;树立地质大生态观,开辟生态地质,为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数据观,构建地质科学研究新范式,为社会需求提供智慧化地质解决方案;树立地质大系统观,发展和完善地球系统科学,建立新一代地质科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 生态文明 地质大基础观 地质大资源观 地质大生态观 地质大数据观 地质大系统观
下载PDF
皱木耳‘中菌皱木耳1号’选育
2
作者 冯云利 华蓉 +5 位作者 刘绍雄 马明 方媛 尚陆娥 郭相 孙达锋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将采自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平掌村壳斗科(Fagaceae)倒腐木上的野生子实体鉴定为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经过组织分离、初筛,以菌株YD-1为对照,通过复筛获得最优菌株,通过拮抗实验、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菌株间的差异,通... 将采自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平掌村壳斗科(Fagaceae)倒腐木上的野生子实体鉴定为皱木耳(Auricularia delicata),经过组织分离、初筛,以菌株YD-1为对照,通过复筛获得最优菌株,通过拮抗实验、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菌株间的差异,通过中试和示范栽培比较菌株间的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初筛选出菌丝生长旺盛、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和生物学效率较高的分离物ZJZME001、ZJZME002和ZJZME005,复筛时对照菌株YD-1的子实体颜色为黄褐色,分离物ZJZME001、ZJZME002和ZJZME005的子实体颜色为浅黄色,获得最优菌株ZJZME001,与菌株YD-1形成明显的拮抗线;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菌株ZJZME001为皱木耳,其中试和示范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菌株YD-1,达120%以上;与对照菌株YD-1相比,菌株ZJZME001的子实体的锌、铁、钙、硒、蛋白质和维生素B1含量较高,氨基酸总量也较高,但粗纤维含量较低。2023年9月25日,菌株ZJZME001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定名为‘中菌皱木耳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木耳 品种选育 中菌皱木耳1号
下载PDF
痹证颗粒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临床研究
3
作者 薛瑞瑞 张书铭 +4 位作者 都基勋 房圆 许金海 莫文 施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2-157,共6页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颈椎间歇牵引,每次15min,每日1次),痹证颗粒组服用痹证颗粒,颈复康颗粒组服用颈复康颗粒,痹证颗粒安慰剂组服用痹证颗粒安慰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后4、12周随访。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12周分别记录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3组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痹证颗粒组脱落3例,颈复康颗粒组脱落3例,痹证颗粒安慰剂组脱落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和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SF-36评分高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痹证颗粒组总有效率优于颈复康颗粒组和痹证颗粒安慰剂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患者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痹证颗粒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共封装硒肽和VE微胶囊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4
作者 蔡杰 方媛 +3 位作者 贾继来 张碟 丛欣 程水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通过乳化-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微胶囊体系,以实现对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亲水性硒肽和亲脂性VE)的稳态化共封装。以包埋率作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浓度、硒肽和VE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包埋效果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 通过乳化-冷冻干燥联合技术构建微胶囊体系,以实现对具有不同极性的物质(亲水性硒肽和亲脂性VE)的稳态化共封装。以包埋率作为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壁材浓度、硒肽和VE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包埋效果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表明微胶囊能够有效封装硒肽和VE,并且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复溶后仍保持双重乳液结构。热稳定性分析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证实,相比于硒肽粉末,微胶囊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电子鼻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微胶囊体系对硒肽自身异味具有较好的遮掩效果。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微胶囊封装提高了硒肽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并且硒肽在模拟肠液具有更低的保留率,能够被有效释放。相关研究结论将为富硒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肽 VE 共封装 乳液 微胶囊
下载PDF
皱木耳白毛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5
作者 马明 冯云利 +5 位作者 孙达锋 刘绍雄 李建英 郭相 方媛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110-113,124,共5页
从皱木耳患白毛病的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科赫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并采用ITS序列分析技术,确定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皱木耳白毛病的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且该病原菌在皱木耳中首次报道。
关键词 皱木耳 病原真菌 层出镰刀菌
下载PDF
无痛诊疗技术在超声PICC置管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黄亚利 王香红 +4 位作者 李洪辛 易琼 丛丹 方原 李若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痛诊疗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拟行PICC的患儿8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无痛诊疗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儿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拟行PICC的患儿8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观察组行无痛诊疗技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患儿疼痛程度[儿童疼痛行为量表(children’s pain behavior scale,FLACC)],耐受度[Houpt行为量表(Houpt behavior scale,HBS)],依从性[Frankl量表(Frankl scale,FCS)]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ACC评分较对照组低,HBS评分、FC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诊疗技术用于超声引导下儿童PICC置管术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增强耐受性、依从性,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超声 无痛诊疗技术
下载PDF
基于可信容量的长期储能充裕性决策分解模型
7
作者 王凌云 方媛 +1 位作者 李振华 王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性是表征系统发电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调动长期储能充分利用其转移电量的能力,是平衡系统充裕性波动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长期储能年周期内的转移电量分配问题,提出基于可信容量的长期储能充裕性决策分解模型.... 电力系统发电容量充裕性是表征系统发电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调动长期储能充分利用其转移电量的能力,是平衡系统充裕性波动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长期储能年周期内的转移电量分配问题,提出基于可信容量的长期储能充裕性决策分解模型.鉴于新能源机组和常规机组的评估水平不同,利用基于等可靠性指标的新能源可信容量评估将新能源等效为常规机组,以评估新能源机组对电力系统充裕性的贡献.计及强迫停运因素,对机组充裕容量进行调整,并且分析长期储能转移电量对于系统充裕性的影响;根据系统充裕性评估方法,构建以长期储能转移电量为决策变量的长期储能充裕性决策分解模型,并且考虑长期储能的自放电和充放电损耗,建立相关约束条件.考虑到模型非线性分段的特征,采用列队竞争算法对其求解,同时为了克服收缩比选取困难的问题,对列队竞争算法进行改进.设置算例分析电力系统新能源和常规机组对系统发电容量充裕性的贡献程度,验证长期储能充裕性决策分解模型的可行性,对比算法证实了改进列队竞争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容量充裕性 长期储能 可信容量 列队竞争算法
下载PDF
混沌脉冲组电场作用下油中液滴的聚结特性
8
作者 龚海峰 方原 +5 位作者 余保 彭烨 胡耀中 廖培尧 殷宏 李书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4-752,共9页
混沌脉冲组(CPG)电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但是乳化液滴在油中的聚结特性尚不清楚。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油中液滴在混沌脉冲组电场中的聚结特性以及电场参数对液滴聚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PG电场作用下液滴聚结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 混沌脉冲组(CPG)电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但是乳化液滴在油中的聚结特性尚不清楚。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油中液滴在混沌脉冲组电场中的聚结特性以及电场参数对液滴聚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PG电场作用下液滴聚结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的呈现与电场作用时间和电场休止时间相关,其中第Ⅲ阶段的持续时间对聚结时间影响较大;占空比影响液滴聚结过程的状态以及聚结时间;电场强度的增加对液滴聚结状态无显著影响,但明显缩短聚结时间,当电场强度从500 kV/m增加到700 kV/m,液滴聚结时间从0.400 s减小到0.152 s。研究液滴在CPG电场中的聚结特性能够为CPG电场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乳液 混沌脉冲组 聚结特性 液滴 电场参数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城市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研究——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9
作者 孙秀娟 方园 +1 位作者 邓蕴 杨莺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城市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针对目前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 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城市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针对目前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安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城市安全专业人才,推动城市安全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安全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建设
下载PDF
基于径向钻孔调整的注采井网均衡驱替设计研究
10
作者 方圆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经过研究如何应对不均衡驱替油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首先,通过调整注采参数来实现均衡驱替。对于无法通过参数调整实现均衡的油藏,考虑了使用工艺措施来改善平面和纵向驱替不均衡现象。其中,径向钻孔技术用于改善平面驱替不均衡... 经过研究如何应对不均衡驱替油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首先,通过调整注采参数来实现均衡驱替。对于无法通过参数调整实现均衡的油藏,考虑了使用工艺措施来改善平面和纵向驱替不均衡现象。其中,径向钻孔技术用于改善平面驱替不均衡,而水力压裂则用于改善纵向驱替不均衡。通过模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径向钻孔技术可以改善层间渗流差异,提高油藏采收率。增加射孔长度比增加射孔数目更为有效。水力压裂技术可以调整平面驱替不均衡,提高驱油效率。裂缝导流能力和裂缝半长对采出程度和含水率有重要影响。当裂缝导流能力和裂缝半长足够大时,可以实现均衡驱替。在实施径向钻孔和水力压裂后,通过调整注采参数可以进一步优化驱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驱替 径向钻孔 水力压裂 注采参数 采收率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骶骨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志杰 曹振华 +15 位作者 许阳阳 张云凤 金凤 苏宝科 王利东 仝铃 刘清华 方源 沙丽蓉 亮亮 李濛濛 杜奕霏 林琳 王海燕 李筱贺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0-846,共7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类慢性炎症反应疾病,软组织骨化融合及脊柱强直可致生物力学改变。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凸患者的腰椎-骶骨椎间盘,研究T_(11)-S_(1)节段各椎体活动度及纤维环、髓核的生物力...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类慢性炎症反应疾病,软组织骨化融合及脊柱强直可致生物力学改变。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重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凸患者的腰椎-骶骨椎间盘,研究T_(11)-S_(1)节段各椎体活动度及纤维环、髓核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获取1例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凸患者的影像资料,将连续扫描的脊柱CT原始影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分别重建T_(11)-S_(1)。随后将建立好的模型以“Stl”格式导入3-Matic软件进行椎间盘的重建,得到具有纤维性的椎间盘模型。将完善的模型继续导入Hypermesh软件,对椎体、髓核、纤维环、韧带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后将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观察T_(11)-S_(1)各椎体在不同工况下的活动度,并分析各节段纤维环及髓核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1)L_(1)节段在后伸、前屈、旋转(左、右)、侧屈(左、右)工况下的活动度均大于其他椎体,L_(1)椎体前屈时的活动度最大,为2.18°;L_(5)节段后伸工时的活动度最小,为0.12°;(2)L_(2)-L_(3)节段椎间盘前屈时的纤维环应力大于后伸时(P<0.05),L_(3)-L_(4)、L_(4)-L_(5)节段椎间盘前屈时的纤维环应力小于后伸时(P<0.05),L_(1)-L_(2)节段椎间盘左旋转时的纤维环应力大于右旋转时(P<0.05),L_(1)-L_(2)、L_(2)-L_(3)、L_(3)-L_(4)、L_(4)-L_(5)、L_(5)-S_(1)节段椎间盘左侧屈时的纤维环应力大于右侧屈时(P<0.05);(3)T_(11)-L_(12)、L_(1)-L_(2)、L_(2)-L_(3)、L_(3)-L_(4)、L_(4)-L_(5)节段前屈时的髓核应力大于后伸时(P<0.05),T_(12)-L_(1)、L_(3)-L_(4)节段椎间盘左旋转时的髓核应力小于右旋转时(P<0.05),T_(11)-T_(12)、L_(1)-L_(2)、L_(2)-L_(3)节段椎间盘左旋转时的髓核应力大于右旋转时(P<0.05),T_(11)-S_(1)节段椎间盘左侧屈时的髓核应力均大于右侧屈时;(4)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凸患者椎体活动度最小值位于后伸工况下的L_(5)椎体,为预防骨折建议避免后伸体位的运动;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后凸患者发病时,纤维环及髓核最大应力部位在L_(1)-L_(2)节段,部位固定且不会随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后期手术治疗、矫正畸形应着重松解该节段纤维环及髓核的压力,避免纤维环破裂、髓核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骶骨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和促纤维间质反应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爱 朱宁 +3 位作者 杨路路 方媛 王劲松 李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促纤维间质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分类情况,探讨CD66b^(+)TANs和DR在CR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采...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CD66b^(+)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促纤维间质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分类情况,探讨CD66b^(+)TANs和DR在CRC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CRC中CD66b^(+)TANs的表达数量,应用HE染色切片观察肿瘤间质DR的分类,并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66b^(+)TANs和DR分类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40例CRC中,CD66b^(+)TANs丰富型(NR)组29例,CD66b^(+)TANs中间型(NI)/缺乏型(NP)组211例;DR分类中,成熟型92例,中间型63例,不成熟型85例。CD66b^(+)TANs NR组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P=0.034)、更晚的TNM分期(P=0.006)和脉管侵犯(P=0.002)均有关。CRC中DR分类与肿瘤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DR不成熟型CRC分化程度低、有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更晚的pTNM分期。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CD66b^(+)TANs NI/NP CRC患者相比,CD66b^(+)TANs NR 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TANs是CRC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DR不成熟型CR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中间型和成熟型CRC患者(P<0.05)。结论CD66b^(+)TANs和肿瘤间质DR程度均可影响CR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评估CRC中CD66b^(+)TANs和DR有助于预测CR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CD66b 促纤维间质反应 预后
下载PDF
血痹康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宇立 沈彬雯 +3 位作者 唐禹 方媛 李雁 陈旻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观察血痹康泡洗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共纳入9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每日采用血痹康泡洗,对照组患者每日采用温... 目的观察血痹康泡洗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共纳入9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每日采用血痹康泡洗,对照组患者每日采用温水泡洗,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肢体麻木程度的改善情况、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生活质量。此外,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价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神经毒性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18%,对照组为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均表现下降的趋势,治疗至第二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显著增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④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P>0.05),血痹康泡洗疗法安全性较高。结论血痹康泡洗治疗可改善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及肢体麻木程度,有效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痹康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泡洗
下载PDF
冷水(热泵)机组能效测试方法及能效限定值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陶奕玮 刘剑 +4 位作者 李明霞 成建宏 高屹峰 方元 张小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0,共11页
冷水(热泵)机组作为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行业整体机组能效的提高会对按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促进作用。GB/T 18430作为冷热水机组的基础性标准,修订工作已接近尾声,与之配套的能效标准GB19577—2015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冷水(热泵)机组作为集中空调系统的主要耗能设备,行业整体机组能效的提高会对按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促进作用。GB/T 18430作为冷热水机组的基础性标准,修订工作已接近尾声,与之配套的能效标准GB19577—2015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升级。对GB/T 18430中对舒适型冷水(热泵)机组的考核方法与对应美国和欧洲的进行了对比分析,构建了一个水冷式冷水(热泵)机组的理论模型,从而将中国、美国和欧洲能效标准中规定的限定值水平折算为同一个指标下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我国目前水冷式机组的IPLV入门限定值分别提升5.4%和25.2%后可以达到美国能效标准A路径和B路径能效水平,提升13.4%后可与欧洲能效标准水平持平;风冷式机组能效限定值在数值上增加25.4%后可与欧洲能效标准基本持平。本文的工作为后续能效标准GB19577—2015的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热泵)机组 IPLV 测试方法对比 能效限值
下载PDF
有限元仿真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后路“Y”型截骨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
15
作者 张乐 曹振华 +12 位作者 张云凤 许阳阳 金凤 苏宝科 王利东 王星 仝玲 刘清华 方源 沙丽蓉 王海燕 李筱贺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2-1848,共7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因组织骨化和纤维化导致脊柱僵硬畸形的进行性炎症,表现为患者的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胸腰椎骨折。传统医学图像观察限制了医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术前决策规划和术后疾病预防。目的:基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后路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Y”型截骨(简称“Y”型截骨)术前和术后的脊柱模型,探究“Y”型截骨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基于1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术前和术后CT图像,于Mimics19.0软件中重建“Y”型截骨(L3截骨)术前及术后的三维脊柱模型,包括T11-S1节段,于T11椎体顶部施加7.5 Nm力矩,模拟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个工况下的运动。仿真得到脊柱各椎体的活动度、各椎间盘的应力和钉棒系统的应力。结果与结论:①“Y”型截骨术后路固定后,脊柱各椎体活动度均下降,且上部椎体活动度损失比例较大(L1:77.95%);②术前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L1-L2节段(0.55 MPa),术后脊柱椎间盘最大应力发生于T11-T12节段(0.50 MPa),且T12以下的椎间盘应力远小于术前;③钉棒系统的最大应力(166.67 MPa)发生于棒体的上中段和椎弓根钉的根部;④提示后路“Y”型截骨固定手术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小了脊柱活动范围,固定节段的椎体减压良好且下方椎体应力遮挡现象显著,应加强棒体和椎弓根钉应力集中区域的刚度以避免应力疲劳导致的钉棒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路固定术 三维重建模型 Y型截骨 脊柱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未成年人骶骨形态与耻骨联合相对位置三维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方源 康志杰 +6 位作者 王海燕 沙丽荣 李筱贺 金凤 齐昕 王彦超 张云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三维数字化研究0~18岁人的骶骨形态与耻骨联合位置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为制定符合未成年人骶骨发育特征的摄影体位、优化骶骨X线图像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收集到的0~18岁全腹部CT分为0~6岁、7~12岁、13~18岁3个年龄组... 目的三维数字化研究0~18岁人的骶骨形态与耻骨联合位置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为制定符合未成年人骶骨发育特征的摄影体位、优化骶骨X线图像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收集到的0~18岁全腹部CT分为0~6岁、7~12岁、13~18岁3个年龄组,导入mimics21.0,利用三维数字化图像重组技术测量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骶1~2倾斜角(S_(1~2)T)、骶骨后凸角(sacral kyphosis,SK)、S_(2)椎体前缘与骶4尾1倾斜线夹角(α角)、S_(1)上终板与S_(2)椎体前缘夹角(β角)、S_(4)Co_(1)倾斜线与S_(1)上终板夹角(θ角)、耻骨联合上缘与骶骨下缘连线和躯体长轴垂线之间的夹角(角B),比较各参数在不同性别、年龄段间的差异。结果骶骨解剖学参数性别间比较,角B女性大于男性(P<0.001),其余无统计学差异;年龄组间比较,0~6岁组与13~18岁组SS、SK、α、β、θ,以及7~12岁组与13~18岁组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未成年人生长发育过程中骶骨形态无性别差异,女性骶骨下缘与耻骨联合上缘所成角度大于男性。随年龄增长未成年人骶骨上端倾斜程度逐渐增加,骶骨下端倾斜程度逐渐减小。为获得更加清晰的骶骨影像,需根据性别、年龄调整X线入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骶骨形态 耻骨联合 三维数字化测量
下载PDF
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潜力及其经济性分析
17
作者 方元 李明霞 +3 位作者 樊海彬 陶奕玮 刘剑 张小松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0,88,共9页
为了有效评估磁悬浮冷水机组在节能与成本方面的优势,本文建立了冷水机组的能耗与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模型,研究了磁悬浮机组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螺杆机组,磁悬浮机组在全生命周期中节能约30%,碳排放量降低了1.7... 为了有效评估磁悬浮冷水机组在节能与成本方面的优势,本文建立了冷水机组的能耗与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模型,研究了磁悬浮机组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螺杆机组,磁悬浮机组在全生命周期中节能约30%,碳排放量降低了1.7×10^(5)~1.8×10^(5) kg。同时,同一设计方案下磁悬浮机组的LCC更低,单台机组节约100000~140000元。当使用时间达到8年,磁悬浮机组相对于螺杆机组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电价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电价高于0.7元/(kW·h)时磁悬浮机组才更具有经济性。研究结果可为磁悬浮冷水机组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性优势提供理论支持,对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冷水机组 节能 全生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地下空间储能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调查建议
18
作者 黄宽 张万益 +6 位作者 王丰翔 栾卓然 胡雅璐 陈骥 方圆 宋泽峰 王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研究目的]在现代能源体系中,能源储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化能源储备体系,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处理好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这是中国能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从地下空间储备设施类型出发,并结合全球... [研究目的]在现代能源体系中,能源储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化能源储备体系,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处理好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这是中国能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方法]本文从地下空间储备设施类型出发,并结合全球的地下空间储备设施建设与相关研究实验,深入对比分析世界和中国在储油、储气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由此提出保障能源安全的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1)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储能是未来能源储备维护的重要方向。这是天然气调峰、可再生能源可持续供应、大规模高效利用氢气的有效途径。发展地下空间储能是实现中国碳中和和能源结构升级的关键问题;(2)全球地下空间储能设施主要分为五类:盐穴、水封洞库、含水层、枯竭油气藏和废弃矿坑;(3)国外开展地下空间储能设施建设比较早,在地下储能电站、地下储氢设施建设、石油储备和天然气储备等方面都要领先。[结论]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开展地下空间储能能力调查、建立更多的地下空间储备设施和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全国地下储库规划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储备 地下空间储能 地质调查工程 能源安全 能源体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的清洁能源资源——钍
19
作者 冯云磊 张万益 +3 位作者 于维满 陈骥 方圆 王丰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放射性元素钍(Th)有较广泛的工业用途,含钍核燃料清洁且高效,在“双碳”背景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世界范围内钍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却极不均衡,因此亟需在资源-经济-环境系统中对钍资源分布格局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全... 放射性元素钍(Th)有较广泛的工业用途,含钍核燃料清洁且高效,在“双碳”背景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世界范围内钍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却极不均衡,因此亟需在资源-经济-环境系统中对钍资源分布格局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全面认识。通过梳理钍资源的勘查开发、生产加工及消费贸易数据,对中国和全球钍资源类型、分布、供需和消费形势展开分析,明确钍在资源-经济-环境系统中的流动特征,并对资源发展规划提出建议。研究表明,全球钍资源丰富却分布不均,主要以砂矿类型集中于印度、巴西等少数国家,而中国钍矿资源以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为主,资源丰富但缺少准确的勘查数据;钍主要来自于砂矿型独居石的采选和冶炼,工艺成熟,近10年全球钍产量呈波动上涨趋势;根据钍的流向分析,钍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应用于能源、材料、冶金、医学等领域,而钍的环境排放集中于矿石采选过程。鉴于钍核燃料的发展潜力,未来钍产量上升空间较大,能源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中国优势钍矿床类型有别于其他国家,且亟需系统全面的资源调查工作,在“双碳”目标要求下,开展钍提取工艺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合理规划发展钍基核电技术,具有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元素 独居石 矿产资源 绿色能源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不同降雨集中度下流域干支流洪水全过程模拟
20
作者 董美君 侯精明 +6 位作者 方媛 石磊 马勇勇 王添 景静 吴豪 马萌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9,共10页
为研究流域洪水形成过程及淹没风险规律,采用二维全水动力模型GAST模拟灞河部分流域的降雨成洪情况,分析不同降雨集中度下的洪水形成过程及淹没风险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集中度影响流域洪水的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也影响淹没风险区... 为研究流域洪水形成过程及淹没风险规律,采用二维全水动力模型GAST模拟灞河部分流域的降雨成洪情况,分析不同降雨集中度下的洪水形成过程及淹没风险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集中度影响流域洪水的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也影响淹没风险区面积及峰值出现时间。雨量大且集中的降雨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洪峰洪水,也较快达到淹没风险区面积峰值;流域干支流在出山口断面峰现时间顺序为清峪沟、流峪河、灞河上游、蓝桥河,汇流起始点与流域出口断面峰现时间最大相差80 min;淹没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流域出山口外的灞河干流沿河两岸,淹没面积达到峰值最早为低风险区,最晚为极高风险区,峰现时间均在4 h之前。流域干支流洪水过程及淹没风险变化过程分析结果可为灞河流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防洪响应及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 设计降雨 降雨集中度 峰现时间 淹没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