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2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军峰 赵朝华 +3 位作者 郝佳晖 房智超 徐仓宝 徐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4-590,共7页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观察microRNA-25(miR-25)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合...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观察microRNA-25(miR-25)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SH-SY5Y细胞和IMR-32细胞中,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合成miR-25过表达片段,并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用脂质体将载体质粒转导入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凋亡、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培养组相比,OGDR组中细胞内miR-25表达下调,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凋亡明显增多,同时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n=3,P <0. 05);而与OGDR组相比,过表达miR-25组内细胞活力明显升高,凋亡明显减少,同时Bax、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n=3,P <0. 05)。结论 I/R损伤后miR-2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Bax/Bcl-2-Caspase-3途径进而抑制I/R损伤诱导的凋亡,为I/R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核糖核酸-25 缺血/再灌注损伤 BAX Bcl-2 CASPASE-3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梁德治疗腰腿痛的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余翔 任辉 +8 位作者 沈耿杨 方志超 唐晶晶 林少豪 吴智华 张嘉锐 张志达 江晓兵 梁德(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435-2440,共6页
收集梁德教授采用中药治疗腰腿痛患者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梁德教授门诊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 收集梁德教授采用中药治疗腰腿痛患者有效病例的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梁德教授门诊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324首处方中,共涉及中药113味,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分别为牛膝、炙甘草、续断、独活、杜仲;药物的四气五味等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所用药物药性偏温,以苦、甘、辛味药为主,归经主要归于肝、肾、脾经,证候分型以肝肾亏虚、湿热、气滞血瘀为主;演化得到4首新方组合,分别为新方1:柴胡、白芍、三棱、苍术、蚕砂;新方2:柴胡、白芍、丹参、淫羊藿;新方3:川芎、苍术、生地黄、熟地黄;新方4:苍术、薏苡仁、生地黄、党参。分析结果提示,梁德教授治疗腰腿痛用药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为主,其次采用温经散寒,辅以补气滋阴、祛风止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补益肝肾 清热祛湿 牛膝 续断 独活 杜仲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梁德
下载PDF
银胶菊内酯减轻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军峰 徐曦 +4 位作者 徐仓宝 张一博 房智超 郝佳晖 赵朝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9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探讨银胶菊内酯(PTN)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及PTN预处理组(1、5、10和20μmol/L,各组n=3)。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银胶菊内酯(PTN)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组及PTN预处理组(1、5、10和20μmol/L,各组n=3)。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过氧化氢(H2O2)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Akt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PC12细胞活力、LDH和ROS含量、Bcl-2表达水平、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及H2O2酶、SOD和GPx的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ROS含量、Bax-1表达量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与OGD/R组相比,PTN预处理能显著缓解以上变化(P<0.05)。结论 PTN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脑I/R损伤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内酯 脑缺血/再灌注 氧-葡萄糖剥夺 Akt/GSK-3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梁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志超 余翔 +8 位作者 任辉 沈耿杨 招文华 吴智华 林少豪 张嘉锐 唐晶晶 江晓兵 梁德(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2154-2160,共7页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梁德教授门诊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病例的处方资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共得到127首治疗颈性眩晕的处方,涉及90味中药。使用频次≥30次的常用中药有21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为柴胡、白芍、姜黄、炙甘草、川...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梁德教授门诊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病例的处方资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共得到127首治疗颈性眩晕的处方,涉及90味中药。使用频次≥30次的常用中药有21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为柴胡、白芍、姜黄、炙甘草、川芎、生地黄、厚朴、甘草、桃仁、苍术;所用药物的四气以温性药为主,五味偏于苦、辛、甘,归经主要归于肝、脾经,证候以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为主;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柴胡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白芍、厚朴、姜黄、生地黄等为常见组合药物。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结果衍化得到2首新方。新方1组成为蔓荆子、桃仁、刺蒺藜、白芷、藁本,新方2组成为生地黄、党参、黄芪、蚕砂、三棱。结果显示梁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主要采用清热祛湿化浊、活血化瘀的药物,辅以补气健脾之药,所用药物多性温而味苦、甘、辛,治疗从肝、脾两经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清热祛湿化浊 活血化瘀 数据挖掘 梁德
下载PDF
近60年中国不同气候区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大任 郑静 +4 位作者 范军亮 方智超 姬清元 袁叶子 刘文斐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2-434,共13页
利用1956-2015年中国20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国际ETCCDI推荐的10个极端温度指标,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Sen’s slope 斜率估计和Pettitt 突变点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中国近60a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在中... 利用1956-2015年中国200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国际ETCCDI推荐的10个极端温度指标,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Sen’s slope 斜率估计和Pettitt 突变点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中国近60a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在中国四大气候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暖夜日数(TN90p)、暖昼日数(TX90p)分别以2.12和1.00d·10a^-1(P<0.01)的速度显著增加,而冷夜日数(TN10p)、冷昼日数(TX10p)以1.44 和0.70d·10a^-1(P<0.01)的速度显著下降;基于阈值的极端温度事件指标中,霜冻日数(FD0)显著下降(2.84d·10a^-1,P<0.01),夏日日数(SU25)和热夜日数(TR20)均显著上升(分别为1.77 和1.44d·10a^-1,P<0.01);基于持续期的指标中,暖日持续日数(WSDI)和作物生长期(GSL)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而冷日持续日数(CSDI)在全国范围内变化不显著。(2)冷指标的变暖幅度大于暖指标的变暖幅度;与最低气温相关联的夜指数(如TN10p、TN90p 和FD0)的变暖幅度明显大于与最高气温相关联的昼指数(如TX10p、TX90p 和WSDI)的变暖幅度。(3)四个气候区极端温度事件发生突变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绝大部分指标的变化幅度相对以前更为显著。(4)在空间上,极端温度指标变化幅度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高原山地气候区冷指数减小幅度最大,部分暖指数(如SU25、TR20 和WSDI)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增长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温度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下载PDF
对流扩散方程的分裂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芳 李宏 +1 位作者 方志朝 赵洁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61,共9页
将分裂思想和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相结合,在三角网格剖分下数值求解一类二维对流扩散方程.通过使用最低阶Raviart-Thomas混合有限元空间,并引入迁移算子把试探函数空间映射成检验函数空间,构造了半离散和全离散的分裂混合有限体积元格式... 将分裂思想和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相结合,在三角网格剖分下数值求解一类二维对流扩散方程.通过使用最低阶Raviart-Thomas混合有限元空间,并引入迁移算子把试探函数空间映射成检验函数空间,构造了半离散和全离散的分裂混合有限体积元格式.利用迁移算子的性质得到了离散格式的最优阶误差估计.最后给出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以及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扩散方程 分裂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 最优阶误差估计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线粒体自噬异常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佳敏 房智超 +1 位作者 王树楷 宋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4,共7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的胰腺外分泌炎症疾病。目前认为AP的发病主要与胰蛋白酶原异常活化、炎症细胞浸润、钙超载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AP腺泡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线粒体自噬功能异...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的胰腺外分泌炎症疾病。目前认为AP的发病主要与胰蛋白酶原异常活化、炎症细胞浸润、钙超载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AP腺泡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认为线粒体自噬可以通过降解多余或紊乱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稳态,改善AP病理损伤。该文综述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其自噬功能异常在AP病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寻找药物治疗新靶点,减轻AP的临床症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微生物菌对集沟小麦秸秆温室气体的固碳减排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志超 吴明亮 +1 位作者 杨安明 胡婷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7-254,共8页
针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直接还田导致温室气体(CO_(2)、CH_(4)、N_(2)O)增加的问题,在稻麦轮作、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利用外加微生物秸秆腐解菌的催腐特性在分解秸秆的同时会显著地改变秸秆的C/N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特点,考察该措施对秸... 针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直接还田导致温室气体(CO_(2)、CH_(4)、N_(2)O)增加的问题,在稻麦轮作、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利用外加微生物秸秆腐解菌的催腐特性在分解秸秆的同时会显著地改变秸秆的C/N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特点,考察该措施对秸秆还田固碳减排的效果。主要试验处理设置为液体菌剂作用下的秸秆集沟还田(LM+ST)、粉末菌剂作用下的秸秆集沟还田(PM+ST)、无菌剂下的秸秆集沟还田(CK+ST)。试验结果表明:LM+ST和PM+ST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不同的秸秆及不同类型的温室气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稻季麦秸秆直接还田处理CK+ST相比,处理LM+ST、PM+ST的CO_(2)、CH_(4)、N_(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要低31.7%、36.9%、39.2%和12.0%、20.6%、29.2%;试验结果可为免耕模式下秸秆集沟还田的固碳减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减排 秸秆还田 集沟处理 微生物秸秆腐解菌 稻麦轮作
下载PDF
梁德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9
作者 招文华 余翔 +7 位作者 任辉 沈耿杨 方志超 吴智华 张志达 唐晶晶 江晓兵 梁德(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49-954,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梁德教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梁德教授有效诊治DLSS患者的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统计梁德教授治疗DLSS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梁德教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梁德教授有效诊治DLSS患者的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统计梁德教授治疗DLSS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挖掘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133首处方和73味药物。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药物有26味,主要可分为补肝肾强筋骨类、祛湿类、活血止痛类、补气健脾类、滋阴疏肝类、行气理气类等。药物组合及核心药物组合分析结果显示梁德教授治疗DLSS用药以补益肝肾或健脾运湿为基础,随症加减。基于核心组合筛选得到3首潜在新方,其中新方1的组成为党参、苍术、生地黄、甘草、炙甘草、白术,新方2的组成为山药、枸杞子、泽泻、桃仁、酒山茱萸肉,新方3的组成为续断、杜仲、独活、金银花。【结论】梁德教授诊治DLSS用药以补益肝肾为主,常辅以健脾行气、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等药,提示其诊治DLSS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重视祛湿除热的临证经验和“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用药规律 筋骨并重 补益肝肾 健脾行气 清热除湿 活血化瘀 数据挖掘 梁德
下载PDF
D型打结器齿盘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10
作者 刘明珍 杨文敏 +1 位作者 方志超 韩业翔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1期181-184,共4页
为可视化表达打结器齿盘的加工过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D型打结器驱动齿盘三维模型,通过其SolidWorks CAM模块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工艺处理,并依据工程实际加工工艺过程制作了零件三维可视化加工工艺文档。相对于传统的基于二维工程... 为可视化表达打结器齿盘的加工过程,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D型打结器驱动齿盘三维模型,通过其SolidWorks CAM模块对零件进行机加工工艺处理,并依据工程实际加工工艺过程制作了零件三维可视化加工工艺文档。相对于传统的基于二维工程语言的加工工艺卡,三维可视化加工工艺能够合理展示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内容,使机加工工人能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打结器 加工工艺 三维可视化 SolidWorks CAM
下载PDF
Coars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n-specific Transfer Factors from Goose Spleens
11
作者 JIANG Xiao-wu ZENG Yang-mei +2 位作者 ZHU Le-xin fang zhi-chao SONG Zhen-hu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 Objective] To extract non-specific transfer factors (TFs) from goose spleens and to detect the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Methodl The non-specific TFs were extracted crudely from goose spleens using the dialysis m... [ Objective] To extract non-specific transfer factors (TFs) from goose spleens and to detect the activity of the extracts. [Methodl The non-specific TFs were extracted crudely from goose spleens using the dialysis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extracts on immunity were studied. [ Result] The extracts of goose TFs were transparent, light yellow and non-toxic. The extracts were at pH 6.72 and did not contain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proteins. The concentration of minor polypeptides was 23.78 ug/ml. The results of immuniza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antibodies was higher in the geese inoculated with the inactivated vaccine against infections serositis and the extracts of TFs than in the control geese injected with normal saline. In addition, the level of antibodi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eese only inoculated with inactivated vaccine than in the control gee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of TFs from goose spleens could enhance immunity to a certain extent. [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 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on-specific TFs from goose spleens as well as for application of the extr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SE Transfer fact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tibody level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辛佳亮 汪伟 +6 位作者 杜倩 韩知晓 闭璟珊 曹亮 孙文超 方志超 郑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4-840,共7页
为建立猪德尔塔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快速灵敏的诊断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M基因,将M基因克隆到载体pEASY-Blunt Cloning Kit,以构建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质粒,并以此为模板建立PDCoVM基... 为建立猪德尔塔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快速灵敏的诊断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M基因,将M基因克隆到载体pEASY-Blunt Cloning Kit,以构建出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质粒,并以此为模板建立PDCoVM基因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等验证。结果,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模板在6.57×10^8~6.57×10^1copies/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斜率为-4.215;该方法特异性强,对PEDV和TGEV猪常见病原检测均无特异性扩增;可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灵敏度可达6.57×10^1copies/L;对临床样品的检测,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PDCo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实现对PDCoV的快速灵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病毒 SYBRGreenⅠ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