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75VH钢轨服役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剑华 李闯 +4 位作者 卓常伟 薛宗兵 任屹 费俊杰 郑建国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对铺设在兰州北环线的U75VH钢轨的服役性能进行了定期跟踪观测,线路包含2条半径为800 m的曲线和2条半径为1 200 m的曲线,钢轨上道使用15个月后累计通过总重182.151 Mt。研究显示:曲线段上股钢轨最大垂磨为1.66 mm,最大侧磨0.41 mm;下股... 对铺设在兰州北环线的U75VH钢轨的服役性能进行了定期跟踪观测,线路包含2条半径为800 m的曲线和2条半径为1 200 m的曲线,钢轨上道使用15个月后累计通过总重182.151 Mt。研究显示:曲线段上股钢轨最大垂磨为1.66 mm,最大侧磨0.41 mm;下股最大垂磨0.95 mm,曲线段上股钢轨轨距角处存在明显鱼鳞纹,半径800 m的曲线段下股钢轨踏面中心存在鱼鳞纹及轻微掉块,半径1 200 m的曲线段下股钢轨踏面中心存在轻微鱼鳞纹,经大机预防性打磨后使用正常。钢轨固定式闪光焊接头平顺性较好,铝热焊接头均为高接头,钢轨在试铺期间整体使用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75VH钢轨 服役性能 磨耗
下载PDF
CO_(2)-SF_(6)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特性初步分析
2
作者 席大鹏 刘旻昀 +3 位作者 刘秀婷 费俊杰 臧金光 黄彦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1-1698,共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与工业界关注的高效能量转换系统,具有系统简单紧凑、噪声小、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目前的S-CO_(2)布雷顿循环研究通常考虑的是环境温度为20℃的应用场景,循环最低温度通常为32℃,而...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与工业界关注的高效能量转换系统,具有系统简单紧凑、噪声小、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目前的S-CO_(2)布雷顿循环研究通常考虑的是环境温度为20℃的应用场景,循环最低温度通常为32℃,而未对深海、极地等低温冷源场景做适应性的分析优化。CO_(2)-SF_(6)混合工质有着较纯CO_(2)工质更低的临界参数,有望在低温冷源场景下进一步降低压缩功、提升透平压比,进而提高循环效率。本文选取PR方程与范德瓦尔斯混合规则,使用Nishiumi相互作用系数模型计算了相互作用系数,以及CO_(2)-SF_(6)混合物的热物性,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混合工质物性计算模型,对最高压力12 MPa、循环最低温度15~55℃、最低压力略高于临界压力的简单回热循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CO_(2)-SF_(6)混合工质代替纯CO_(2)工质可有效提升透平压比,进而提升循环效率,同时降低临界温度及最优压缩机入口温度。并且使用CO_(2)-SF_(6)混合工质可有效改善压缩机入口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时循环效率下降的问题,提高循环在低温冷源下的稳定性。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使用CO_(2)-SF_(6)混合工质替代纯CO_(2)工质可有效提升循环在低温冷源环境下的表现,这也表明混合工质方案是拓展S-CO_(2)布雷顿循环适用温度范围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合工质 物性计算 循环效率
下载PDF
U75V钢轨锯切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瑞敏 周剑华 +5 位作者 朱敏 刘丰收 李闯 费俊杰 郑建国 徐志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5,共6页
针对从U75V钢轨顶面垂直锯轨至接近轨底处时,轨腰下部及轨底出现垂直断裂的现象,通过对锯切断裂钢轨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微观扫描和金相组织检验,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钢轨锯切过程中和采取不同支垫方式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钢轨锯切断... 针对从U75V钢轨顶面垂直锯轨至接近轨底处时,轨腰下部及轨底出现垂直断裂的现象,通过对锯切断裂钢轨断口进行宏观观察、微观扫描和金相组织检验,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钢轨锯切过程中和采取不同支垫方式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钢轨锯切断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裂纹起源于钢轨轨腰三角区、夹角为45°锯切休止痕的中间位置;因支垫方式不当,锯切到断口位置时,由重力作用引起的锯口局部区域应力值大于钢轨的拉伸强度,锯口表面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57~140 MPa·m^(1/2))远大于钢轨母材的断裂韧性(36.6 MPa·m^(1/2)),导致钢轨瞬时开裂;通过在钢轨重心位置处进行支垫的方式可消除重力引起的钢轨变形,有效避免锯切时的断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75V钢轨 锯切 断裂 支垫方式
下载PDF
全长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费俊杰 周剑华 +2 位作者 董茂松 刘芳鸣 朱敏 《铁路技术创新》 2019年第2期69-75,共7页
针对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全长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情况,通过实验室研究,结合自身工艺装备和环境温度特点,提出一种风温可控的钢轨喷风冷却工艺。在此基础上完成热处理钢轨生产线建设,形成整套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 针对宝钢股份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全长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情况,通过实验室研究,结合自身工艺装备和环境温度特点,提出一种风温可控的钢轨喷风冷却工艺。在此基础上完成热处理钢轨生产线建设,形成整套在线热处理钢轨生产工艺技术,成功实现60 kg/m U75V、60 kg/m U71Mn、50 kg/m U71Mn及出口R350HT 54E1在线热处理钢轨的批量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及装备运行稳定可靠、产品各项性能控制稳定,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全长在线热处理 喷风 金相组织 冷却
下载PDF
地铁线路钢轨表面横向裂纹及掉块伤损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建国 周剑华 +2 位作者 费俊杰 朱敏 王瑞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8年第9期37-40,共4页
地铁线路钢轨使用1.5~2.5年后在表面产生横向裂纹及剥离掉块伤损。对地铁线路钢轨性能以及伤损的特征分析表明,该伤损是一种滚动接触疲劳伤损,主要原因是钢轨表面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造成钢轨表面塑性变形层内微... 地铁线路钢轨使用1.5~2.5年后在表面产生横向裂纹及剥离掉块伤损。对地铁线路钢轨性能以及伤损的特征分析表明,该伤损是一种滚动接触疲劳伤损,主要原因是钢轨表面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轮轨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小,造成钢轨表面塑性变形层内微裂纹萌生后的发展速度大于钢轨磨耗速度,裂纹向钢轨内部扩展;液体侵入裂纹内形成挤压效应,加速裂纹的发展,从而在钢轨表面产生横向裂纹并快速发展成掉块伤损。在裂纹发展初期对钢轨进行预防性打磨,并保持地铁环境的干燥,可有效预防和减轻钢轨表面横向裂纹及掉块伤损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 横向裂纹 剥离掉块 疲劳伤损
下载PDF
U75VH热处理钢轨气压焊头正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费俊杰 李强 +4 位作者 史正鹰 周剑华 蔡小龙 李闯 欧阳珉路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2年第1期48-52,共5页
钢轨经气压焊接后,为提高焊头性能,需进行焊后正火热处理,针对U75VH热处理钢轨气压焊头正火后,焊头硬度偏低以及焊缝出现马氏体异常组织等问题,开展了U75VH热处理钢轨气压焊头正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正火加热温度和喷风压力升高,焊... 钢轨经气压焊接后,为提高焊头性能,需进行焊后正火热处理,针对U75VH热处理钢轨气压焊头正火后,焊头硬度偏低以及焊缝出现马氏体异常组织等问题,开展了U75VH热处理钢轨气压焊头正火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正火加热温度和喷风压力升高,焊头硬度提高,软化区宽度减小;而随着喷风时间缩短,焊缝马氏体组织减少。通过正火工艺优化后,气压焊头的踏面硬度Hj/Hp值为0.95,纵断面洛式硬度H_(j)/H_(p)值为0.93,焊缝组织为珠光体和少量铁素体,焊缝各部位晶粒度为8.0~9.5级,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TB/T 1632.4—2014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75VH热处理钢轨 气压焊接 焊头性能 正火工艺
下载PDF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内葡萄糖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
7
作者 陈思 费俊杰 许依婷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9期131-132,共2页
通过氧化石墨烯(GO)与无水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PMVMA)共聚物组合制备成复合材料(GO-PMVMA),进一步制备出改性葡萄糖氧化物(GOD)电极以得到一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对修饰电极上GOD直接电化学行为的直接伏安法研究表明,复合膜... 通过氧化石墨烯(GO)与无水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PMVMA)共聚物组合制备成复合材料(GO-PMVMA),进一步制备出改性葡萄糖氧化物(GOD)电极以得到一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生物传感器。对修饰电极上GOD直接电化学行为的直接伏安法研究表明,复合膜的GOD显示出一对具有良好峰形的可逆峰。进一步研究了新型葡萄糖传感器的电催化行为。葡萄糖线性检测范围为0.4mM^10.8mM,检测限为0.0871mM(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葡萄糖氧化酶 传感器
下载PDF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8
作者 杨克 费俊杰 +3 位作者 段玉印 李鑫 吴忠诚 黄莹山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目的改良大鼠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阻断胸主动脉(T4-T11)+主动脉旁路循环(胸主动脉起始部-胸主动脉近膈肌部),阻断20 min;对照组,阻断胸主动脉(T4)20 min;假手术组,只开胸不阻断胸主动脉。术中采用经颅运动诱... 目的改良大鼠脊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阻断胸主动脉(T4-T11)+主动脉旁路循环(胸主动脉起始部-胸主动脉近膈肌部),阻断20 min;对照组,阻断胸主动脉(T4)20 min;假手术组,只开胸不阻断胸主动脉。术中采用经颅运动诱发电位(Tc-MEP)监测脊髓功能,术后7 d观察脊髓切片病理改变;采用BBB评分评估脊髓功能,28 d分析大鼠生存曲线。结果实验组Tc-MEP波形6 min后消失,对照组8 min后Tc-MEP波形消失,直至手术结束。脊髓切片显示实验组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对照组多个神经元坏死。实验组比对照组BBB评分下降明显;28 d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主动脉阻断+主动脉旁路循环方法,对比传统的胸主动脉阻断方法,效果确切,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损伤 动物模型 主动脉旁路循环 主动脉阻断
下载PDF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问题探讨
9
作者 飞俊杰 蒋源 《山西建筑》 2020年第3期52-54,共3页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繁多、情况复杂。通过对称配筋和非对称配筋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计算问题的阐述与计算中特殊情况的解释说明,以及承载力计算问题基本思路的梳理,帮助相关工作者在解决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问题时,选对计算方...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繁多、情况复杂。通过对称配筋和非对称配筋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复核计算问题的阐述与计算中特殊情况的解释说明,以及承载力计算问题基本思路的梳理,帮助相关工作者在解决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问题时,选对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开展计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截面 偏心受压 承载力
下载PDF
微通道扩散焊式换热器封头结构对流动特性影响模拟分析
10
作者 费俊杰 刘旻昀 +4 位作者 席大鹏 唐佳 刘睿龙 昝元锋 黄彦平 《核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6-183,共8页
为认识和掌握封头几何结构对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的微通道扩散焊式换热器(简称MCD)流量分配能力的影响机理,并优化MCD封头结构设计,改善换热器流量分配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效能与安全性,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结构... 为认识和掌握封头几何结构对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为工质的微通道扩散焊式换热器(简称MCD)流量分配能力的影响机理,并优化MCD封头结构设计,改善换热器流量分配均匀性,从而提高换热效能与安全性,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结构MCD封头的流动和流量分配性能进行研究。为解决硬件条件对复杂换热器模型网格数量的限制,开发了一款可广泛用于MCD流体力学性能模拟的UDF程序,大量减少了重复性网格工作,降低了模拟计算的硬件门槛。运用Fluent软件,分析封头局部几何参数(不同封头壁面曲线参数、不同多孔挡板参数等)对压降、流量分配性能、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封头腔体内产生的涡旋以及出口封头的突缩结构会造成压力损耗,低高度的二次曲线壁面封头可以有效抑制涡旋产生,减少突缩结构造成的压力损耗,从而降低封头压降,提高流量分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扩散焊式换热器(MCD) 封头结构 流动特性
原文传递
Trace determination of zirconium using anodic adsorptive voltammetry at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11
作者 DENG PeiHong fei junjie +1 位作者 ZHANG Jun LI JuN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1期1665-1670,共6页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 was prepared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ultra trace amount of zirconium based on the anodic adsorptive voltammetry of the zirconium-calcium-al... A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 was prepared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ultra trace amount of zirconium based on the anodic adsorptive voltammetry of the zirconium-calcium-alizarin red S mix-polynuclear complex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nd the selectivity of the method are excellent. The second de-rivative linear scan voltammograms of the complex were recorded by polarographic analyzer from 200 to 1200 mV (vs. SCE)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plex can be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de, yielding a peak at about 840 mV, corresponding to the oxidation of ARS in the complex. The peak cur-ren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Zr (IV)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6.0×10-12―6.0×10-11 mol·L-1 (accumu-lation time 120 s), 6.0×10-11―2.0×10-9 mol·L-1 (accumulation time 90 s) and 2.0×10-9―1.0×10-7 mol·L-1 (accumulation time 60 s)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S/N = 3) is 2.0×10-12 mol·L-1 (accumulation time 180 s). The procedure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zirconium in the ore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技术 碳电极 阳极吸附伏安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