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作方式对山地烟田耕层养分库容和烤烟根系、土壤水氮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棋 王皓 +6 位作者 张留臣 封幸兵 王津军 邓小鹏 李军营 马二登 童文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1,共8页
针对山地烟田耕层浅、土壤库容量小、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研究不同耕层扩增技术对改善耕层结构、扩充土壤水分养分库容、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提升山地烟田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山地中烤烟生产应用的耕层扩增技术。2018年在云南... 针对山地烟田耕层浅、土壤库容量小、保水保肥性能差的问题,研究不同耕层扩增技术对改善耕层结构、扩充土壤水分养分库容、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提升山地烟田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山地中烤烟生产应用的耕层扩增技术。2018年在云南省玉溪市开展大田试验,以烤烟‘K326’为研究材料,设置旋耕20 cm(RT 20,对照)、深翻30 cm(DT 30)、深松30 cm(ST 30)和深松40 cm(ST 40)4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库容、水氮空间分布及烤烟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与RT 20相比,深翻、深松措施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其中DT 30、ST 30、ST 40产量分别比RT 20高12.2%、12.3%和16.0%,产值分别比RT 20高10.5%、13.9%和21.8%。深翻、深松措施显著提高山地烟田耕层厚度、耕层土壤有效养分总库容量,其中DT 30、ST 30和ST 40处理耕层厚度分别比RT 20增加50.4%、40.8%和93.2%,有效养分总库容量分布比RT 20高17.7%、26.1%和34.9%。深翻、深松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烤烟根系分布和土壤含水量,其中DT 30、ST 30和ST 40处理根长密度比RT 20分别增加36.2%、39.1%和59.6%,根表面积分别比RT 20高73.0%、103.6%和86.9%,根体积分别比RT 20高75.6%、54.4%和86.2%,土壤含水量分别比RT 20高6.3%、5.3%和7.9%。0~50 cm土层DT 30、ST 30和ST 40处理土壤氮素分别较RT 20降低7.7%、9.7%和11.1%。深翻、深松措施可有效扩增山地烟田耕层厚度,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库容,可协同优化烤烟根系、土壤水分、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显著提升烟叶产量产值。下一步应注意农机农艺融合,配套小型深翻深松机械,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养分库容 土壤水分 氮素分布 根系空间分布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变量选择算法快速测定土壤水解性氮含量 被引量:19
2
作者 彭海根 金楹 +6 位作者 詹莜国 陈雅琼 封幸兵 钱发聪 黄果 黄天杰 李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05-1310,共6页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整个昆明地区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情况,收集963个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变量选择方法筛选波长变量,并建立水解性氮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整个昆明地区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的情况,收集963个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变量选择方法筛选波长变量,并建立水解性氮的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CARS方法优选波长变量后,模型参数有所改善,交互验证标准偏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由31.63降至25.55,交互验证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of cross validation,Rcv)由0.78提升至0.84,且模型外部验证结果与内部交叉验证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CARS分法,在大量代表性样品建模下,能够有效建立昆明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水解性氮含量的近红外数学模型,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土壤其他组分的近红外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CARS变量筛选方法 土壤 水解性氮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n cropland of Yun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5
3
作者 SUN Tao TONG Wen-jie +5 位作者 CHANG Nai-jie DENG Ai-xing LIN Zhong-long feng xing-bing LI Jun-ying SONG Zhen-w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475-1487,共13页
Soil organic carbon(SOC)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and health.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ropland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 Soil organic carbon(SOC)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soil quality and health.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ropland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and optimize agronomic management.Yunnan Province,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ous topography and varied elevation,is one of the highest SOC regions in China.Yet its SOC stock of cropla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 due to the lack of adequate soil investigation.In this study,the digital mapping of SOC at 1 km resolution and the estimation of total SOC stock in cropland of Yunnan Province was undertaken using 8637 topsoil(0-20 cm)samples and a series of spatial data through Random Forest(RF)model.It was showed that across the cropland of Yunnan Province,the mean SOC density and total stock were 4.84 kg m^(-2) and 337.5 Mt,respectively.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relatively high SOC density regions resided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parts of Yunnan Province.Elevation(19.5%),temperature(17.3%),rainfall(14.5%),and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9.9%)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controlle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C density.Agronomic practices(e.g.,crop straw treatments,fertilizer management)should be optimize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rop production with high SOC sequestration capacity in Yunna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patial distribution driving factors Random Forest
下载PDF
老年骨科植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冯兴兵 洪正华 +2 位作者 陈忠义 周晓波 伍海昭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骨科植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行骨科植入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 498名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骨科植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行骨科植入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 498名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67例,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 47%。从67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分别为61. 73%、35. 80%和2. 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超过70岁、急诊手术、合并糖尿病、气压止血时间> 90 min、合并低蛋白血症、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和术中使用大功率电刀等是导致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老年骨科植入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老年骨科植入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骨科植入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胸腔镜病灶清除融合联合椎弓钉治疗胸椎结核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波 蔡国平 +6 位作者 叶敏华 王章富 洪正华 洪盾 陈海啸 冯兴兵 陈伟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989-1991,共3页
[目的]介绍前路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8年7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11例胸椎结核患者,经后路正中切口,行病变相应节段两侧... [目的]介绍前路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8年7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11例胸椎结核患者,经后路正中切口,行病变相应节段两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改用双腔管通气,取右侧第5肋间腋中线,作2 cm切口,置入胸腔镜镜头,同时取右侧第3肋间腋前线、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各作1 cm、2 cm切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清除病变椎间盘及破坏的死骨,椎间隙植骨,缝合椎前筋膜。[结果]本组11例胸椎结核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VAS、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ESR显著降低(P<0.05)。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病灶骨性融合。[结论]胸腔镜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创伤小,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胸腔镜术 后路椎弓钉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