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约科技组织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评估
1
作者 付满 贾柯 《国防科技》 2024年第5期43-52,共10页
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北约在内的各国际行为体均认识到新兴颠覆性技术在未来军事安全领域的重要影响,研究北约科技组织在新兴颠覆性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可为国防科技型智库研储前沿技术预判手段及研提适应未来科技... 随着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北约在内的各国际行为体均认识到新兴颠覆性技术在未来军事安全领域的重要影响,研究北约科技组织在新兴颠覆性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可为国防科技型智库研储前沿技术预判手段及研提适应未来科技变革的国防科技战略提供参考。基于北约科技组织发布的多版科技趋势发展报告,从战略背景、重点领域与未来影响3个维度分析北约科技组织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发现,科技趋势发展报告制定基于战略再转型、科技变量突增和技术发展新要求等多重战略考量,其识别并评估出的最具颠覆性的10项技术和6项技术组,将对北约未来新兴颠覆性技术在技术支持、人才储备和军事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科技组织 科技趋势发展报告 新兴颠覆性技术
下载PDF
市售简易包装牡蛎干常温保藏下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满 熊拯 +3 位作者 陆彦伶 李国良 潘文构 黄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944-1949,共6页
目的建立市售简易包装牡蛎干货架期预测模型。方法对简易密封包装牡蛎干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3个指标随贮藏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牡蛎干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 目的建立市售简易包装牡蛎干货架期预测模型。方法对简易密封包装牡蛎干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3个指标随贮藏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牡蛎干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逐渐下降,温度越低,品质衰败速率越缓慢,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根据Arrhenius理论公式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方程。经计算得出酸价、过氧化值、TVB-N值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分别为46.85、49.89、46.79 kJ/mol;指前因子k_0分别为7.80×10~5、2.77×10~6、9.54×1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市场流通中货架期的评估模型,并按照GB/T 26940-2011《牡蛎干》标准要求,以TVB-N值为判断指标,经25℃和40℃对照存放实验验证预测模型预测相对偏差分别为6.51%和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干 货架期 挥发性盐基氮 反应速率 Arrhenius公式
下载PDF
新文科视阈下国防语言技能类课程教学方法革新思考——以“军事英语听说课”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莹 付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新文科建设宣言》“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军队院校“为战育人”的军事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对国防语言技能类课程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本文以军事英语听说课为例,基于学习者知识获取和技能习得的认知过程,尝试从明确课程定位、创新教学... 《新文科建设宣言》“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军队院校“为战育人”的军事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对国防语言技能类课程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本文以军事英语听说课为例,基于学习者知识获取和技能习得的认知过程,尝试从明确课程定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模拟实战化教学情境、倡导多维度教学资源运用、完善评价机制体制等方面对教学革新进行思考,以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员学习动力、提高学员技能习得质效,更好地满足实战需求。希望本文能为国防语言类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外语+军事”的复合型军事人才,实现外语能力向实战能力的转化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国防语言 军事英语听说 技能类课程 外语+
下载PDF
大竹米酒真菌群落研究及酵母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晓茜 符漫 +3 位作者 杨甜甜 张彦 郭壮 王玉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地区的7份米酒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米酒样品中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鉴定米酒样品中的酵母菌。米酒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的... 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地区的7份米酒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米酒样品中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鉴定米酒样品中的酵母菌。米酒中真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的测序条件可以有效反映样品中生物信息。真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50.11%)和毛霉亚门(Mucoromycota)(49.81%)为米酒中的优势真菌门(平均相对含量≥1%),根霉属(Rhizopus)(49.64%)、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19.93%)、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16.58%)和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11.53%)为米酒中的优势真菌属(平均相对含量≥1%)。操作分类单元(OTU)结果显示,米酒样品中含有13个核心OTU,占总序列数的86.35%,主要隶属于根霉属(49.48%)、复膜孢酵母属(19.61%)和酿酒酵母属(16.21%)。大竹米酒中可分离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主,相对含量达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MiSeq高通量测序 真菌菌群多样性 酵母菌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电子鼻和GC-MS分析襄阳大头菜新、老卤水滋味和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10
5
作者 冯廷闯 符漫 +3 位作者 熊英梅 胡事成 侯强川 赵慧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通过电子舌、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襄阳大头菜新、老卤水中的理化性质、滋味品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电子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襄阳大头菜新卤水的酸味、丰度和咸味均显著低于老卤水(P<0.05)。电子鼻的数据分析... 通过电子舌、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襄阳大头菜新、老卤水中的理化性质、滋味品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电子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襄阳大头菜新卤水的酸味、丰度和咸味均显著低于老卤水(P<0.05)。电子鼻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新卤水相比,老卤水刺激性气味减少,芳香性气味更浓郁。GC-MS分析结果显示,新卤水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异硫氰酸烯丙酯。对电子舌、电子鼻和GC-MS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大头菜新卤水中W1S(甲烷)、W2S(乙醇)、W3S(烷烃)、W1W(有机硫化物、萜类)、W2W(有机硫化物)、W6S(氢气)和酯类含量较高,反映出了襄阳大头菜新卤水中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高;而大头菜老卤水中WIC(芳香类物质)、W3C(氨气、芳香类物质)、W5C(烷烃,芳香类物质)、醛类、酸味、丰度、后味A占据优势,说明襄阳大头菜老卤水中硫醚类物质含量丰富,醛类物质较多,酸味、丰度和后味A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大头菜 卤水 滋味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发酵香肠风味物质气质分析及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佳 刘忠义 +3 位作者 付满 刘红艳 吴小艳 李汀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分析取样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3个因素对发酵香肠中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发酵6,9h的香肠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香肠中风味物质的抽提条件为样品质量3.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60℃。从发酵6,9h的香肠... 分析取样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3个因素对发酵香肠中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发酵6,9h的香肠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酵香肠中风味物质的抽提条件为样品质量3.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60℃。从发酵6,9h的香肠中分别鉴定出54,20种香气成分;酯类物质是发酵6h肠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而发酵9h肠中主要成分为醇类,其中70.9%是乙醇,乙醇谱峰远高于其他化合物的谱峰,掩盖了其他化合物的谱峰。发酵6h与发酵9h的香肠中香气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就风味物质而言,发酵6h的效果优于发酵9h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发酵剂 发酵香肠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芒果酸奶发酵及后熟过程中乳酸菌素的产生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小艳 刘文星 +3 位作者 刘忠义 李希宇 付满 李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3-188,共6页
为了揭示芒果酸奶在其发酵与贮运过程中抗菌物质的产生及抑菌作用机理,采用指示菌及抑菌培养试验等方法,探讨了芒果酸奶中抗菌物质的种类及作用。结果表明,在芒果酸奶正常发酵并经后熟12 h后,开始有乳酸菌素产生。乳酸菌素随着后熟时间... 为了揭示芒果酸奶在其发酵与贮运过程中抗菌物质的产生及抑菌作用机理,采用指示菌及抑菌培养试验等方法,探讨了芒果酸奶中抗菌物质的种类及作用。结果表明,在芒果酸奶正常发酵并经后熟12 h后,开始有乳酸菌素产生。乳酸菌素随着后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乳酸菌素的抑菌作用随着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的作用而消失。此外酸奶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H 2O 2对指示菌也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添加复配稳定剂对酸奶的抑菌作用没有显著影响,而添加芒果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酸奶的抑菌效果。综上,芒果酸奶中有机酸、H 2O 2及乳酸菌素等物质共同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酸奶 乳酸 乳酸菌素 抑菌作用 指示菌
下载PDF
复配稳定剂影响杧果酸奶流变性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小艳 刘忠义 +3 位作者 刘文星 李希宇 付满 马启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0-238,共9页
为了改善搅拌型杧果酸奶流动输送及贮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瓜尔豆胶组成的复配稳定剂对搅拌型杧果酸奶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使用L9(34)正交表优化了3种稳定剂的配比,测定了... 为了改善搅拌型杧果酸奶流动输送及贮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由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瓜尔豆胶组成的复配稳定剂对搅拌型杧果酸奶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使用L9(34)正交表优化了3种稳定剂的配比,测定了杧果酸奶的感官分值、持水力、流变性质,并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杧果酸奶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当PGA、ADA及瓜尔豆胶的添加质量比为0.03%+0.2%+0.008%时,能最大程度的改善杧果酸奶的品质,且不影响其发酵进程。其感官分值为76.3分,较空白组高出了9.3分;持水力达到了75.57%,较空白组高出了16.17%;滞后面积较空白组减少了272 Pa/s,剪切复原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表观粘度较空白组降低了80.8 mPa·s,更为适口;粘度系数K和流动指数n都有所下降,更利于产品的输送。扫描电镜图显示,添加复配稳定剂后,瓜尔豆胶、变性淀粉与蛋白质形成规则的网络结构,稳定了杧果酸奶的凝乳结构,因此改变了杧果酸奶的感官品质及流变学性质。复配稳定剂能有效改善杧果酸奶的稳定性,这为搅拌型热带亚热带水果酸奶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酸奶 复配稳定剂 持水性 流变性质 凝乳结构
下载PDF
DMDC前处理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忠义 刘红艳 +3 位作者 付满 吴小艳 岳书杭 李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30,137,共9页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进行杀菌处理,比较2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处理前,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其对葡萄醪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与处理前相比,DMDC处理能降低葡萄醪的菌落总数、霉菌和乳酸菌菌落数,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使葡萄醪的酵母菌菌落数降低至检测限之下,而亚硫酸盐对酵母菌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当糖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MDC与亚硫酸盐处理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无差异显著。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DMDC处理的酒精度、pH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的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于亚硫酸盐处理,但二者总酸质量浓度差异不大。在发酵前期,各处理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后期,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和亚硫酸盐处理的挥发酸质量浓度均较高。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DMDC处理能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酒体颜色呈桃红色;亚硫酸盐处理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较差,酒体颜色呈紫红的宝石色。【结论】用250 mg/L DMDC对葡萄浆醪进行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冰葡萄酒 二甲基二碳酸盐 杀菌技术 发酵特性
下载PDF
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细菌类群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漫 姜晨阳 +3 位作者 田龙新 周加平 刘菊珍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56,共6页
以江西省鹰潭地区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高温和高温大曲样品细菌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细菌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 以江西省鹰潭地区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高温和高温大曲样品细菌菌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细菌菌群丰富度显著高于后者(P<0.05),且两类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曲样品以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22.25%)、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21%)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10.00%)等为主,其中高温放线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中高温和高温大曲样品中的主要显著差异菌属(P<0.05)。功能预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高温和高温大曲样品中细菌菌群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温大曲样品中优势菌属之间的互作强度明显低于中高温大曲。综上,鹰潭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酒曲中均存在较为独特的细菌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香型大曲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贮藏性加工的香蕉产业链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忠义 马启昱 +4 位作者 付满 龚受基 黄海 陈德强 黄丽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共6页
针对现有香蕉产业链上缺乏关键性节点——以贮藏为主要目的产品及其加工技术,提出了贮藏性加工新概念。受产业链关键性节点缺失的制约,香蕉加工产业始终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基于集成粉碎、褐变控制、黏稠浆料浓缩、低温保藏或者干燥等... 针对现有香蕉产业链上缺乏关键性节点——以贮藏为主要目的产品及其加工技术,提出了贮藏性加工新概念。受产业链关键性节点缺失的制约,香蕉加工产业始终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基于集成粉碎、褐变控制、黏稠浆料浓缩、低温保藏或者干燥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开发耐贮藏且易于与其他食品原料混合、配料的全果酱或者全果粉,将香蕉全果加工成全果香蕉酱或全果香蕉粉,能有效实现香蕉加工原料的贮藏,促进各类香蕉食品的加工销售,有效延伸香蕉产业链,促进香蕉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贮藏性加工 产业链 香蕉酱 香蕉粉 香蕉酒
下载PDF
基于纯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仙桃地区鲊菜细菌多样性
12
作者 胡雨婷 符漫 +4 位作者 王玉荣 张彦 张海波 孙雅芳 郭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99,共5页
为解析湖北省仙桃地区鲊菜中细菌多样性,该研究在采用纯培养技术对乳酸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结果发现,分离到的44株乳酸菌隶属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为解析湖北省仙桃地区鲊菜中细菌多样性,该研究在采用纯培养技术对乳酸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细菌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结果发现,分离到的44株乳酸菌隶属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其中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和戊糖乳杆菌(L.pentosus)分别占总分离株含量的40.91%和34.09%。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鲊菜中优势细菌属主要包括乳酸杆菌属、明串珠菌属、魏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85.03%、3.31%、1.68%、1.50%和1.05%。由此可见,仙桃地区鲊菜中乳酸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且以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鲊菜 纯培养技术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Pr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Oyster Peptide-Zinc Nanoparticles 被引量:5
13
作者 HUANG Hai fu man CHEN Meihu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953-961,共9页
Oyster peptide zinc nanoparticles (OPZNPs)(28 108 nm)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0.5% 0.9% zinc sulfate at pH 6.0 11.0. The obtained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uniform size distribution and spherical shapes. Nanopa... Oyster peptide zinc nanoparticles (OPZNPs)(28 108 nm)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0.5% 0.9% zinc sulfate at pH 6.0 11.0. The obtained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uniform size distribution and spherical shapes. Nano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ze, surface charge, and hydrophobicity, could be adjusted by controlling zinc sulfate concent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H. In- creasing pH value or decreasing zinc sulfate concentration tended to reduce nanoparticle size and increase nanoparticle surface charge and hydrophobicity. OPZNPs presented good stability at near-neutral pH and could be stored for at least 20 days at 4℃. The results of the peptide conformation study and nanoparticle dissociation test proved that zinc ions and carboxyl groups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OPZNP formation. The intermolecular combinations of carboxyl groups via zinc bridging facilitated the aggrega- tion of oyster peptides. Nanoparticle form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aggregate association an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These changes included increments in β-sheets, especially intermolecular β-sheets, at the expense of α-helixes. Overall, this work provided a green alternative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OPZ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YSTER PEPTIDE ZINC NANOPARTICLES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CONFORMATION changes
下载PDF
澳大利亚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评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满 秦颢庭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48,共8页
[研究目的]研究澳大利亚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研判澳对该倡议的政策决策方向,为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行稳致远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研究选取澳大利亚5家智库的16篇代表性文献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澳大利亚主流智库对“... [研究目的]研究澳大利亚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认知,有助于研判澳对该倡议的政策决策方向,为中国“数字丝绸之路”的行稳致远提供启示。[研究方法]研究选取澳大利亚5家智库的16篇代表性文献为研究样本,梳理分析澳大利亚主流智库对“数字丝绸之路”意图和影响的认知及其背后的动因与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澳大利亚领衔的QUAD技术网络与“数字丝绸之路”形成竞争,因此澳大利亚对“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以负面为主,与美国等盟友保持高度一致,部分认知与意识形态挂钩,试图建立“技术民主”话语体系。我国应辩证理性地看待澳大利亚智库的认知,在持续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与中国数字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建立更紧密的互信关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增强中国智库国际传播能力与公共外交能力,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强化“数字丝绸之路”国际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智库 “数字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 中澳关系 国家安全
下载PDF
油脂对面团特性及面制品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启昱 刘忠义 +1 位作者 付满 庞庭才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5-240,共6页
文章综述了油脂类别、添加量及油脂饱和度对面团特性及面制品品质的影响,指出后续可对有关油脂的内在组分与结构对面团的作用机理,以及油脂、淀粉与蛋白质体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
关键词 油脂 面团特性 面制品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酶法—碱梯次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满 黄海 +2 位作者 杨泞清 覃媚 石展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目的]优化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酶法-碱梯次提取工艺,并分析两阶段提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为可口革囊星虫酶解产物及不溶性虫体成分的梯次化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鲜可口革囊星虫为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经木瓜... [目的]优化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酶法-碱梯次提取工艺,并分析两阶段提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为可口革囊星虫酶解产物及不溶性虫体成分的梯次化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鲜可口革囊星虫为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经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处理,联合酶解和滤渣碱提工艺,两阶段梯次化提取多糖,并测定可口革囊星虫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采用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性能。[结果]可口革囊星虫多糖酶法碱梯次提取最佳工艺为:复合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1∶2)添加量4.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 h、料液比1∶5(g/mL)、滤渣碱提时间2.0 h、氢氧化钠浓度1.5%,在此条件下,获得酶解多糖提取率为1.076%,滤渣碱提多糖提取率为0.171%,总多糖提取率为1.247%。酶提多糖和滤渣碱提多糖对OH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6和4.9 mg/mL,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4.4和5.1 mg/mL。酶提多糖和碱提多糖在1.560 mg/mL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采用优化的酶法碱梯次提取工艺可从可口革囊星虫酶解液和滤渣中有效提取多糖,且两种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多糖 酶法提取 滤渣碱提 抗氧化活性 抑菌性能
下载PDF
北部湾常见牡蛎中磷脂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满 蔡秋杏 +5 位作者 黄海 石宇 张晨晓 王允茹 董庆亮 韦燕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3,共6页
为了研究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磷脂、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磷脂的抗氧化特性,通过Folch法从冻干牡蛎粉中分离提取牡蛎磷脂,再以粗硅胶柱层析法纯化精制磷脂,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磷脂的含量,并且分别对近江牡蛎... 为了研究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磷脂、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磷脂的抗氧化特性,通过Folch法从冻干牡蛎粉中分离提取牡蛎磷脂,再以粗硅胶柱层析法纯化精制磷脂,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磷脂的含量,并且分别对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的粗磷脂、精制磷脂进行抗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近江牡蛎粗磷脂和精制磷脂的磷脂含量分别为295.1mg/g和651.2mg/g,香港牡蛎粗磷脂和精制磷脂的磷脂含量分别为202.1mg/g和569.1mg/g。近江牡蛎粗磷脂、香港牡蛎粗磷脂、近江牡蛎精制磷脂、香港牡蛎精制磷脂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19.34%、18.70%、76.95%、51.86%;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是413.0、462.5、2742、1189U/g;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FAR)含量分别是76.24、54.36、19.94、16.98mmol/g。因此,两种牡蛎磷脂纯化前后的磷脂含量、抗氧化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论是哪种牡蛎纯化后的牡蛎磷脂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纯化前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香港牡蛎 磷脂 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棕榈油添加量对面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启昱 刘忠义 +2 位作者 付满 刘文星 李希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寻棕榈油在生产馕、面包、馒头、苏打饼干及冷冻面制品等发酵面团中的应用工艺。方法: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棕榈油添加量对发酵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面团微观结构分析棕榈油添加量对面团组分的作用机理。结果:在... 目的:探寻棕榈油在生产馕、面包、馒头、苏打饼干及冷冻面制品等发酵面团中的应用工艺。方法: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棕榈油添加量对发酵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面团微观结构分析棕榈油添加量对面团组分的作用机理。结果:在小麦粉中分别添加4%,6%,8%,10%,12%(以小麦粉的总质量为100%计)的棕榈油,面团的发酵特性和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当棕榈油添加量为4%~10%时,有效地改善了面团发酵特性,延缓了面团老化速度。但当棕榈油添加量为12%时,会稀释面筋蛋白,降低面筋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增大发酵面团的硬度和黏性。随着棕榈油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发酵体积、持水性和黏弹性先递增后递减。结论:添加适量棕榈油有利于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改善面团的发酵及流变特性,棕榈油添加量为6%~8%时面团发酵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面团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几种油脂添加量对发酵面团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启昱 刘忠义 +1 位作者 付满 龚受基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5,共9页
将一定比例(4%、6%、8%、10%、12%)的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和奶油添加到小麦粉中,测定油脂添加量对面团的持水性、二硫键含量、化学作用力、表面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及面团微观结构等内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的添加可显著影响... 将一定比例(4%、6%、8%、10%、12%)的菜籽油、花生油、棕榈油和奶油添加到小麦粉中,测定油脂添加量对面团的持水性、二硫键含量、化学作用力、表面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及面团微观结构等内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的添加可显著影响持水性的变化,提升β-折叠和α-螺旋的比例,促进巯基转化使其相对含量下降,增强二硫键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次级键间的比例增强发酵面团内部组分间的交联作用,形成紧密有序的面筋蛋白基质,结合油脂和淀粉等大分子颗粒构建稳定的微观结构,以维持网络立体结构的稳定性。然而,油脂质量分数超过10%时,面团内部结构的形成受到破坏,面制品特性和品质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建议菜籽油、花生油和棕榈油的最适质量分数为8%,奶油的最适质量分数为8%~10%,此条件下发酵面团品质的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添加量 发酵面团 内部机制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符曼 林绿 游华莲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2497-2498,共2页
目的:评价老年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老年手术患者,以入院时段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2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 目的:评价老年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老年手术患者,以入院时段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2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应激反应。结果:两组应激反应比较,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对降低应激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