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s
1
作者 Na Yan Maiding He +9 位作者 Jinyue Jiang Juan Luo Ping Zhan Xichan Wang Xia Gao Jianzhu Wang Na Yin fang ye Jinghua Yu Shiy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S 2024年第9期557-566,共10页
In today’s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annually, seriously affec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develop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 In today’s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annually, seriously affect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erefore, develop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study first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interval training, and strength training on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Based on this,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personalized training plan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atient education, and regular follow-up visits. The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la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as certain scientific practic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medical institutions, rehabilitation centers and communities, which is helpful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o a wider range of patients with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ogram Aerobic Exercise Interval Training
下载PDF
Nutritional Support under the Neuman Systems Model for Stroke Patients
2
作者 Meifen Lv Jinyue Jiang +7 位作者 Luoqiong Lei Yuhua Gui Qiongfang Hu fang ye Lijuan Lu Hong Yang Na Yan Shiying Zhang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4年第7期329-343,共1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nutritional support under the Neuman systems model in treating 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e enrolled 97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admitted to ... Objective: To explore nutritional support under the Neuman systems model in treating 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e enrolled 97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he Neuman group (n = 51)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Neuman systems model and a control group (n = 46)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received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3 months. Nutritional indexes (serum total protein, plasma albumin, serum albumin, hemoglobin and transferrin levels) and immune indexes (immunoglobulin (Ig) A, IgG, IgM and total lymphocyte count (TLC) in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Pulmonary function recovery, 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score, water swallowing test score, complication rate, and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level were also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euman group showed less decrease in the nutritional and immune index scores (serum total protein, plasma albumin, hemoglobin, serum albumin;IgA, IgG, IgM, and TLC;all P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dysphagia,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g., nutritional support) under theNeuman systems model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mmune, swallowing, and pulmonary function, reduc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and facilitat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ensuring adequate nutritional int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DYSPHAGIA Neuman Systems Model Nutritional Support Pulmonary Function
下载PDF
献血者HEV感染合并HBV感染的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素萍 胡晓玉 +3 位作者 方烨 陈志超 蒋菲菲 王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献血者中戊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特征分析,分析其与HBsAg/HBV DNA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2月25日无偿献血者标本1301份纳入研究对象,根据HBsAg和HBV DNA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3...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献血者中戊型肝炎病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特征分析,分析其与HBsAg/HBV DNA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2月25日无偿献血者标本1301份纳入研究对象,根据HBsAg和HBV DNA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3组,HBsAg阳性组169份标本、HBsAg阴性组102份标本、合格组1030份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HEV Ag、抗HEV-IgM和抗HEV-IgG。依据抗HEV抗体检测结果采用RT-PCR法对合格组标本100份、HBsAg阳性组标本20份、HBsAg阴性组标本30份进行HEV RNA检测。分析3组献血者中抗HEV-IgM和抗HEVIgG检测阳性献血者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1301份标本HEV Ag检测均为阴性。HBsAg阴性组检出抗HEV阳性率为22.55%,与HBsAg阳性组相比(22.55%vs 1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合格组相比(22.55%vs 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组和合格组均检出抗HEV-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8%和0.29%,且合格组检出抗HEV-IgM抗体阳性率为0.39%。留取3组150份标本未检出HEV RNA。HBsAg阴性组随着献血者年龄的增长检出抗HEV抗体阳性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组和合格组抗-HEV抗体阳性率在41~50岁人群最高,分别为27.27%和27.04%,其次是51~55岁人群。1301份标本检出抗HEV抗体阳性男性献血者151人,阳性率16.74%,女性45人,阳性率11.28%,检出抗HEV阳性男女人数之比为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地区献血者中存在HEV感染合并HBV感染,多为既往感染,也存在急性感染,HBV隐匿感染状态中HEV感染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戊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下载PDF
地方政府考核目标转变的经济效率与福利效应研究
4
作者 王文甫 方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7,207,208,共18页
构建一个合理且科学的考核体系,并引导地方政府更科学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是学术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开放宏观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地区竞争、市场分割及营商环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两个维度来考... 构建一个合理且科学的考核体系,并引导地方政府更科学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是学术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新开放宏观模型,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地区竞争、市场分割及营商环境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两个维度来考察地方政府考核目标转变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传统考核机制会阻碍经济效率、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地区竞争程度越大、市场分割程度越高、为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程度越低,所引起的阻碍作用越明显;第二,在多元化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短期目标导向能够缓解经济发展质量的负面影响,其中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利于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但由于地区竞争与市场分割的存在,缓解作用并不能得到很好地释放。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阶段,应尽快落实多元化考核机制,引导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区竞争与市场分割,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目标转变 地区竞争 市场分割 营商环境 经济效率与福利
下载PDF
权力监督何以有效——传统中国权力监督的分工式结构及运作困境的现代审思
5
作者 吴业国 方晔 《行政与法》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有效性是权力监督的重要价值和目标。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集权分工式官僚结构是皇权专制政治的产物。随着古代监察制度的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趋于多样化,多种监督手段得到综合运用,形成一套完备的分工式权力监督体系... 有效性是权力监督的重要价值和目标。传统中国自上而下的集权分工式官僚结构是皇权专制政治的产物。随着古代监察制度的不断充实、发展与完善,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趋于多样化,多种监督手段得到综合运用,形成一套完备的分工式权力监督体系。秦汉以来“设官分职”分工式分权模式,在维护传统中国权力监督的有效性、保证传统官僚体制正常运转的同时,存在着集权专制、人治传统以及程序缺失等诸多制度性缺陷,导致权力监督趋于低效空转乃至最终失效,对王朝政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有效的监督制约是通过科学的权力系统和结构设计,明确权力界限和职责、疏通权力通道、防止并纠正权力倾斜,使权力在既定的空间范围内畅通无阻地发挥作用,让权力监督达到最佳境界,在防范权力越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行政效能的传统中国权力监督思想与实践,为当前我国监察制度改革和权力监督有效性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监督 分工式结构 有效性 行政效能
下载PDF
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早期抗凝的出血风险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珊 房晔 +5 位作者 叶丝陶 李星寰 黄晓铨 王剑 马丽黎 陈世耀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患者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胃静脉曲张出血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学检查发现PVT,并接...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患者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胃静脉曲张出血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学检查发现PVT,并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行抗凝治疗,将患者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随访6周,评价患者出血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6周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60例患者,其中65例患者在内镜下组织胶治疗后48 h内接受抗凝治疗。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患者性别、肝硬化病因、组织胶和聚桂醇用量、Child-Pugh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治疗后6周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vs 2.10%,P=0.79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组织胶用量多是术后6周内出血的危险因素(HR=5.862,P=0.015)。结论 肝硬化胃静脉曲张合并PVT患者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早期抗凝治疗不增加出血风险,而组织胶用量大可能增加术后出血,结论有待增加样本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
下载PDF
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丽楠 刘巍 +4 位作者 樊永冠 方叶 马迎存 刘波涛 司马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1-677,共7页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盘源性腰痛病人,计算机...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硬膜外联合双侧L_(2)神经根阻滞治疗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盘源性腰痛病人,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病变间盘节段硬膜外阻滞联合L2神经根阻滞,对照组采用病变间盘节段硬膜外阻滞。评价两组治疗后第1、3、6个月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DLBP病人共92例,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治疗后第1、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1.7±0.6 vs.2.7±0.4和2.2±0.4 vs.3.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ODI评分分别为12.2±1.7 vs.17.4±2.1和16.1±2.1 vs.20.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3.0±0.5 vs.3.2±0.6,ODI评分分别为21.4±2.0 vs.23.1±1.7,两组NR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第1、3、6个月NR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能够有效减轻DLBP,改善运动障碍。联合L2神经根通路治疗较单纯硬膜外阻滞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源性腰痛 经椎间孔硬膜外阻滞 窦椎神经
下载PDF
机器学习驱动的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碱性紫16性能研究
8
作者 方野 王玉如 +3 位作者 曾静懿 王亚欣 郑伟 李敏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06-3216,共11页
为了量化研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GDEP)降解碱性紫16(BV16)的效率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升其降解性能,共收集462条降解实验数据建立数据集,训练并评价了9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梯度提升树(GBDT)的集成学习模型预测性能优异,且以类别型特... 为了量化研究辉光放电等离子体(GDEP)降解碱性紫16(BV16)的效率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升其降解性能,共收集462条降解实验数据建立数据集,训练并评价了9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梯度提升树(GBDT)的集成学习模型预测性能优异,且以类别型特征提升(CatBoost)算法训练的模型性能最佳(R^(2)=0.988,MAE=2.050%).此外,沙普利加和解释方法(SHAP)对最佳模型的参数影响程度定量解析结果显示,反应时间(43.74%)、初始污染物浓度(23.00%)、氯化钾浓度(15.65%)和平均电流(12.63%)是影响BV16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基于部分依赖图(PDP)提出了参数交互影响优化方案.所建立的CatBoost-SHAP-PDP模型不仅能实现GDEP对BV16降解效果的模拟预测,而且是优化GDEP降解过程变量的有效方法,为GDEP降解染料废水复杂体系领域的建模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染料废水 SHAP解释方法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疼痛管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陈倩倩 方烨 +1 位作者 韩莉燕 赵丽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行整形植皮的7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行整形植皮的7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管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6 h、1 d、3周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面对、屈服、回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疼痛管理联合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在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护理 烧伤整形植皮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邹琳 方烨 何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5,共7页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K562/A02,使用2.5-50μmol/L阿霉素处理,CCK-8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阿霉素耐药细胞株K562/A02,使用2.5-50μmol/L阿霉素处理,CCK-8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子苷元(1、2、4、8、16 mmol/L)处理K562/A02细胞,检测牛蒡子苷元对K562/A02细胞的影响,筛选适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在2 mmol/L牛蒡子苷元处理的K562/A02细胞中加入5μmol/L阿霉素,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gp、MRP、cleaved caspase-3、Bax、Bcl-2以及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在牛蒡子苷元和阿霉素共处理的K562/A02细胞中转染TLR4过表达质粒,检测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和凋亡水平。结果: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_(50)为36.57μmol/L,高于K562细胞(1.30μmol/L)。当牛蒡子苷元浓度≤2 mmol/L时,K562/A02的细胞生长不会受到明显抑制。经2 mmol/L的牛蒡子苷元处理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_(50)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牛蒡子苷元组K562/A02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gp、MRP、Bcl-2、TLR4、My D88和p-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染TLR4过表达质粒后,牛蒡子苷元处理的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下降,并显著提升了P-gp、MRP、Bcl-2和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了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牛蒡子苷元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逆转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白血病 K562/A02细胞 耐药 TLR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玉米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1
作者 胡椿 方晔 +2 位作者 张欢欢 李林梅 高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9,共13页
为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基于温室盆栽试验和16S r DNA扩增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NRCB010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 为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基于温室盆栽试验和16S r DNA扩增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NRCB010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RCB026对玉米幼苗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接种NRCB010和NRCB026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干重分别增加41%和35%;减少土壤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54.6%和21.6%;在收获期,与对照相比,NRCB010处理土壤的细菌优势属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黄杆菌属(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2%和0.5%;NRCB026处理土壤的细菌优势属中鞘氨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1%和0.7%。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表明,NRCB010和NRCB026处理的土壤中反硝化和硝酸盐还原作用的微生物基因丰度高于对照。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pH是影响PGPR减少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NRCB010和NRCB026可能是通过增加玉米根际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实现减少土壤N_(2)O排放。研究结果为应用PGPR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植物根际促生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 施氏假单胞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下载PDF
滇东南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伟 张达 +2 位作者 李成远 方烨 陈子丹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77-89,共13页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 F_0、F_1、F_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龙锡锌铟矿 控矿构造 构造解析 控矿模式 找矿方向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调节淋巴系统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为超 王岚 +2 位作者 方叶 尤佳锋 梁倩倩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DHJST)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小鼠淋巴系统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3月龄TNF-α转基因(TNF-Tg)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NF-Tg)和DHJST组(5只/组);5只野生型同窝小鼠作为正常对照。DHJST组采用独活寄...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DHJST)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小鼠淋巴系统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3月龄TNF-α转基因(TNF-Tg)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NF-Tg)和DHJST组(5只/组);5只野生型同窝小鼠作为正常对照。DHJST组采用独活寄生汤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采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12周后取材。采用阿尔新蓝-苏木精(ABOG)染色观察骨量及滑膜炎症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促炎M1型巨噬细胞、淋巴管新生以及分布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HJST组小鼠软骨侵蚀、骨侵蚀以及滑膜炎症情况明显改善(P<0.05),促炎M1型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1),毛细淋巴管生成增加(P<0.01),集合淋巴管分布广(P<0.01)。结论DHJST可通过调控淋巴系统,改善小鼠关节炎症情况,进而减缓类风湿关节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类风湿关节炎 TNF-Tg转基因鼠 巨噬细胞 淋巴管
下载PDF
土工模型箱超重力场夹层空间温度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红永 张晨 +4 位作者 黎启胜 王东 沈展鹏 方叶 何琴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3-86,共4页
寒区工程超重力试验设计与土工模型箱空气夹层空腔温度传递相关。通过建立夹层-土体的对流换热模型,基于Rayleigh-Benard对流模型和CFD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超重力环境下,不同夹层厚度、不同超重力加速度对土体表面及夹层内部温度分布的影... 寒区工程超重力试验设计与土工模型箱空气夹层空腔温度传递相关。通过建立夹层-土体的对流换热模型,基于Rayleigh-Benard对流模型和CFD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超重力环境下,不同夹层厚度、不同超重力加速度对土体表面及夹层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解释了超重力场对对流换热过程涡环成因及发展的现象。结果表明涡环的稳定分布与流场速度、压力及界面换热系数、温度等直接相关;不同间隙及过载下,努塞尔数均随时间降低;在传热初始阶段,夹层流场努塞尔数变化较大;在不同间隙状态下,随着超重力过载值变大,界面对流换热降低。研究获得了超重力对夹层热对流的影响,开展超重力场下试验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夹层尺度、超重力加速度等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 超重力 RAYLEIGH-BENARD对流 涡环
下载PDF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烨 周虹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3,共6页
通过实地走访香港职业训练局和学徒培养企业,并对学徒制度条例和学徒训练条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香港学徒制培养职业专才的独到之处在于有完备的学徒训练制度,并且政府、业界(雇主)、学校和学生(学徒)各利益相关者权责清晰。内地可借鉴... 通过实地走访香港职业训练局和学徒培养企业,并对学徒制度条例和学徒训练条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香港学徒制培养职业专才的独到之处在于有完备的学徒训练制度,并且政府、业界(雇主)、学校和学生(学徒)各利益相关者权责清晰。内地可借鉴其经验,完善现代学徒制法律制度体系,强化政府监管机构职责,细化企业训练学徒的义务和管理学徒的权利,保障学徒合法权益并规定学徒义务,以破解现今“政府缺位、学校主导压力过大、企业不积极和学徒无保障无约束”的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学徒制 制度体系 利益相关者 权责划分
下载PDF
高职经济法课程“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方烨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章首先对"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经济法课程的现状、课程对象和混合学习环境,进而根据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基于真实工作岗位任务对课程内容重构,再以SPOC课程... 文章首先对"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经济法课程的现状、课程对象和混合学习环境,进而根据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基于真实工作岗位任务对课程内容重构,再以SPOC课程建设为依托,对课程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及线上线下的教学设计,并提出混合式教学评价改革。通过总结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以期为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法律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EMD与分形理论的闪电电场信号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火元莲 方叶 龙小强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8,50,共7页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分形理论对闪电电场信号的不同放电类型进行了识别研究.对闪电信号进行EMD分解后,用相关系数选取其优势分量并计算出相应的盒分形维数,将这些优势分量的盒维数、闪电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参数以及优势分量盒维数与...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分形理论对闪电电场信号的不同放电类型进行了识别研究.对闪电信号进行EMD分解后,用相关系数选取其优势分量并计算出相应的盒分形维数,将这些优势分量的盒维数、闪电信号的多重分形谱参数以及优势分量盒维数与多重分形谱参数的融合分别作为闪电信号的有效特征值,采用支持向量机对云、地闪不同放电类型的闪电信号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分形特征与多重分形谱参数的融合特征,能够更精确地表征闪电信号的鉴别性特征,会获得更高的识别率,研究成果对闪电类型的识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电场信号 EMD分解 盒计数法 多重分形
下载PDF
动态工况下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曦 贺凌轩 +3 位作者 刘芹孝 方叶 龙施淳 万忠民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6-1422,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通过电化学将反应将氢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启动快、无污染、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正逐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本文提出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热力学模型,系统主要由PEM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通过电化学将反应将氢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启动快、无污染、效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正逐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本文提出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热力学模型,系统主要由PEMFC电堆、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冷却水泵及加湿器模型组成。研究了动态工况下附属设备能耗对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工作温度、阴阳极进气湿度等运行参数与系统电功率、电效率及热效率的映射关系,得到了动力系统在180~300 A阶跃电流下的附属设备能耗及系统输出净功率、电效率、热效率。结果表明,在30 kW车用PEMFC系统中,系统输出净功率达22.5 kW,加湿器、冷却泵、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的能量损耗分别达1.78 kW、2.18 kW、3.1 kW、2.15 kW。系统最大电效率及热效率分别达41%、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动态运行条件 负荷能耗 热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永安—晋江断裂带致灾因子风险区划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伟 黄宗林 +1 位作者 方烨 林琛 《华南地震》 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
通过对永安—晋江断裂带开展致灾因子风险调查,逐一查明带内各次级断裂的规模、产状、活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和构造应力场,综合判定调查区内的发震构造和致灾因子,评价各致灾因子的最大潜在震级。在此基础上开展致灾... 通过对永安—晋江断裂带开展致灾因子风险调查,逐一查明带内各次级断裂的规模、产状、活动性质和最新活动时代,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和构造应力场,综合判定调查区内的发震构造和致灾因子,评价各致灾因子的最大潜在震级。在此基础上开展致灾因子风险区划,在调查区内划分出7个地震风险源,厘定各风险源及背景源的震级上限,为响应国家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调查区地震风险隐患底数和第六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致灾因子 最大潜在震级 地震风险源
下载PDF
正视与愿景:应用型高校招生计划资源配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守湖 方晔 李世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
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在招生计划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局部和阶段性重视,配置决策中参与权缺失,决策体系不健全以及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等办学核心要素关系不密切等问题,需引起重视和研究。应树立质量是应用型高校招生计划资源... 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在招生计划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局部和阶段性重视,配置决策中参与权缺失,决策体系不健全以及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等办学核心要素关系不密切等问题,需引起重视和研究。应树立质量是应用型高校招生计划资源增加配置机会的核心意识,切实落实大学章程,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加强应用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创新,以促进应用型高校的健康发展,更有力承担起教育强省之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招生计划 问题溯源 资源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