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环境、非正式规范与中国乡村小学兴办废存 被引量:6
1
作者 田丰 刘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66,共12页
借助社区成员对达成群体行动的需求和难度的概念,在已有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范间交互关系的制度环境类型学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非正式规范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对社区自组织群体行动达成的影响机制。非正式规范在冲突制度环境下对社区成员... 借助社区成员对达成群体行动的需求和难度的概念,在已有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范间交互关系的制度环境类型学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非正式规范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对社区自组织群体行动达成的影响机制。非正式规范在冲突制度环境下对社区成员达成群体行动的效力最强,在规范主义制度环境下的效力次之,在一致的制度环境下的效力最弱。将这些判断用于分析中国乡村小学兴办废存状况,通过对1992、1994年中国百县调查和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资料的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仅在"撤点并校"运动中,非正式规范有助于村小兴办或保留。这些基本理论判断,能够解释在乡村办学政策变迁的不同制度环境下,非正式制度所蕴含的教育规范为什么能对村小兴办废存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社会资本 乡村教育
下载PDF
工之子恒为工?——中国城市社会流动与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分化 被引量:73
2
作者 田丰 静永超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101,243,244,共21页
作为文化资本身体化的途径,教养方式具有阶层化的特征。中国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在中产阶层与工人阶层之间已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前者倾向于协作型教养方式,后者则倾向于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然而,社会流动可以突破这种阶层化的教养方式。... 作为文化资本身体化的途径,教养方式具有阶层化的特征。中国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在中产阶层与工人阶层之间已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前者倾向于协作型教养方式,后者则倾向于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然而,社会流动可以突破这种阶层化的教养方式。出身于工人阶层家庭并向上流动至中产阶层的家长更倾向于采用中产阶层的教养方式;而出身于中产阶层家庭并经历了向下流动的家长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出身阶层的教养方式。由此可见,社会流动对教养方式的非对称性效应并不支持中国社会阶层趋于固化、壁垒日益森严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教养方式 阶层分化 文化资本 出身阶层
原文传递
家庭阶层地位、社会资本与青少年学业表现 被引量:19
3
作者 田丰 静永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0-200,共11页
在运用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解释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时,已有研究忽视了社会资本的作用可能存在阶层差异。本文认为,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家庭资源的调节。家庭内部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取决于家庭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越高,内部社会... 在运用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解释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时,已有研究忽视了社会资本的作用可能存在阶层差异。本文认为,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受家庭资源的调节。家庭内部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取决于家庭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越高,内部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越有正向影响;家庭外部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取决于家长与老师及家长之间的网络资源质量,网络资源质量越高,家庭外部社会资本对学业表现越有正向影响。文化资本和网络资源质量与家庭阶层地位呈正相关关系,因而社会资本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的正向作用会存在阶层差异。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家长与子女共同生活的频率对学业表现的影响随家庭阶层地位的下降而减弱,对中产阶层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工人和农民阶层家庭的作用并不显著。家长与老师的互动程度及家长之间的互动程度对学业表现的影响随家庭阶层地位的下降而下降,对中产阶层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农民阶层家庭的作用则不显著。只有家长与子女的交流程度和家长对子女的监督学习的作用没有阶层差异。综上所述,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本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的影响随家庭阶层地位的下降而减弱。这些发现进一步厘清了社会资本在不平等的代际传递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庭内部社会资本 家庭外部社会资本 学业表现 家庭阶层地位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ing and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uting Through DBLP: A Data-Driven Analysis 被引量:1
4
作者 Jiaqi Wu Bodian Ye +6 位作者 Qingyuan Gong Atte Oksanen Cong Li Jingjing Qu felicia f.tian Xiang Li Yang Chen 《Journal of Social Computing》 EI 2022年第4期287-302,共16页
During the past decades,the term“social computing”has become a promising interdisciplinary area in the interse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In this work,we conduct a data-driven study to understand th... During the past decades,the term“social computing”has become a promising interdisciplinary area in the interse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In this work,we conduct a data-driven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uting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Digital Bibliography and Library Project(DBLP),a representative computer science bibliography website.We have observed a series of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mputing,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popular keywords,top venues,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and research topics.Our findings will be helpful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relevant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omputing Digital Bibliography and Library Project(DBLP) BIBLIOMETRIC evolution VISU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