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砂泥岩地层中断裂封闭性评价SGR法及应用
1
作者 朱焕来 王卫学 +1 位作者 付广 孙月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SGR法评价断裂在砂泥岩地层中侧向封闭性时,通常采用统计得到的常数作为下限值,导致评价结果与勘探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偏差。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断裂倾角、断层岩压实成岩时间、目的储层泥质含量和压实成岩时间,确定断裂在砂泥岩地层中侧... SGR法评价断裂在砂泥岩地层中侧向封闭性时,通常采用统计得到的常数作为下限值,导致评价结果与勘探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偏差。针对上述问题,采用断裂倾角、断层岩压实成岩时间、目的储层泥质含量和压实成岩时间,确定断裂在砂泥岩地层中侧向封闭所需的最小断层岩泥质含量。研究表明:最小断层泥质含量是基于封闭机理所求的一个变值,解决了SGR法统计采用常数值存在偏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侧向封闭性评价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西部呼和诺尔构造带F3断裂在南二段砂泥岩储层的侧向封闭性评价,获得了测点5、7、8和12—15处F3断裂在南二段砂岩储层内侧向封闭,而其余测点处侧向不封闭的重要认识。该认识与油气主要分布在测点7、8、12、14处的情况吻合。研究成果对含油气盆地砂泥岩地层断层型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指明油气勘探方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砂泥岩地层 侧向封闭性 SGR法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刻画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付广 丁云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3,共9页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 为了搞清含油气盆地断裂与盖层配置(简称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纵向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组合封闭特征及其下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和油源断裂与上中下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封闭和不封闭部位叠合,建立了一套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的刻画方法,并利用其刻画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港东断裂与沙河街组一段中亚段(简称沙一中亚段)、东营组二段(简称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结果表明: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东部和西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主要在其中部。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沙一下亚段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发育,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港东断裂与沙一中亚段、东二段和明化镇组配置组合东三段和馆陶组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相对不发育,不利于油气运聚成藏,与目前港东断裂处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内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刻画断盖配置组合下、中、上部油气运聚空间纵向分布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盖配置组合 下、中、上部 油气运聚 纵向分布 刻画方法
下载PDF
基于随机Petri网的民机审定试飞实施流程建模与分析
3
作者 邓汉年 周杰 +3 位作者 杨波 易力力 傅广 周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63-1068,共6页
审定试飞是民用飞机获取型号合格证书的重要活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研究审定试飞的实施流程有利于推动试飞工作有序进行,进而缩短试飞周期及降低试飞成本。目前对试飞流程的研究局限于流程描述与定性分析,缺乏对试飞流程的形... 审定试飞是民用飞机获取型号合格证书的重要活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研究审定试飞的实施流程有利于推动试飞工作有序进行,进而缩短试飞周期及降低试飞成本。目前对试飞流程的研究局限于流程描述与定性分析,缺乏对试飞流程的形式化建模与性能分析,无法检验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研究了审定试飞3个阶段的实施流程,并利用随机Petri网构建了该流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建立与该模型同构的马尔可夫链,对实施流程进行了性能分析,识别出了流程中耗时较多的关键环节,进而分析了关键环节的实施速率对流程平均运行时间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制造符合性检查环节与试飞数据处理环节是流程中耗时较多的关键环节,应将其作为流程优化的重点,同时提升上述两个关键环节的实施速率相比提高单环节速率,成本更低且流程运行效率提升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定试飞实施流程 随机PETRI网 马尔可夫链 性能分析 关键环节
下载PDF
汽车板切边质量控制与改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红波 俞学成 +3 位作者 吴耐 付光 张世龙 汤小超 《河北冶金》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质量是钢铁企业的生存之本,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高级别镀锌汽车板来说,表面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质量控制是汽车板生产的重中之重。高等级汽车板在经过连退或者镀锌热处理后需进行圆盘剪切边... 质量是钢铁企业的生存之本,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高级别镀锌汽车板来说,表面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质量控制是汽车板生产的重中之重。高等级汽车板在经过连退或者镀锌热处理后需进行圆盘剪切边处理,以保证带钢达到客户的尺寸要求,良好的切边质量是客户稳定使用的保证。切边不良缺陷是汽车板生产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缺陷,需对容易造成切边不良缺陷的点位进行重点分析治理,并制定一系列缺陷预防与控制的措施,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常见的切边不良缺陷主要由圆盘剪工艺参数不良、去毛刺辊效果不佳等原因造成。为提高圆盘剪切边质量及运行稳定性,对剪切过程中的亮印、划伤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改善,通过优化剪刃切边参数、强化剪刃装配精度、匹配剪刃使用310、318 mm肖氏80度的5 mm倒直角上下压环、选用辊面直径为1000 mm的去毛刺辊等措施,汽车板的边部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切边不良率降低至0.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切边质量 圆盘剪 刀头压环 去毛刺辊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铜合金多道成形的熔池行为和缺陷机理
5
作者 傅广 李舒玥 +4 位作者 李泓历 任治好 彭庆国 肖华强 李少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针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铜合金零件中孔隙缺陷的质量问题,研究不同扫描间距下多道熔池的动力学行为,以及不规则未熔合孔隙缺陷的生成机制。方法构建多物理场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搭建粉末床,结合两相流法追踪金属相自由表面... 目的针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铜合金零件中孔隙缺陷的质量问题,研究不同扫描间距下多道熔池的动力学行为,以及不规则未熔合孔隙缺陷的生成机制。方法构建多物理场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搭建粉末床,结合两相流法追踪金属相自由表面,并通过射线追踪算法研究多道成形时的全局吸收率,深入分析扫描间距对熔池演变以及未熔合孔隙缺陷的影响。结果前一熔道的扫描对后一熔道有预热效果,因此第2熔道的宽度和吸收率总是大于第1道。随着扫描间距的增加,热积累效应减弱,第2道熔池的宽度和深度随之减小。扫描间距小会增加熔道间的重叠部分,不利于提升零件的构建速率,但无限地增加扫描间距会导致未熔化孔隙缺陷。通过对比70、100、130μm扫描间距下的成形熔道发现,70μm熔道的搭接率接近50%,100μm能形成良好的搭接,且没有缺陷生产,而130μm熔道有明显的孔隙缺陷及未完全熔化的粉末。结论扫描间距的变化会造成液态熔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改变,进而改变激光选区熔化铜合金多道成形的熔池动力学行为与吸收率,最终影响成形件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扫描间距可以有效地避免未熔合缺陷,并保证相邻熔道间有良好的搭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数值模拟 铜合金 吸收率 孔隙缺陷 熔池动力学
下载PDF
湿法炼锌酸浸液中铜锗的分离工艺及行为研究
6
作者 张朝波 邓志敢 +5 位作者 保雪凡 张程 戴兴征 付光 张特 魏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5,共8页
在常规湿法炼锌工艺的中性浸出—酸浸逆流浸出过程中,酸浸液返回中性浸出时会导致酸浸液中的少部分铜和大部分锗沉淀进入中浸渣,造成铜的回收率低、锗未能直接分离富集。针对锌焙砂酸浸液中铜、锗的分离富集,研究酸浸液直接置换沉铜—... 在常规湿法炼锌工艺的中性浸出—酸浸逆流浸出过程中,酸浸液返回中性浸出时会导致酸浸液中的少部分铜和大部分锗沉淀进入中浸渣,造成铜的回收率低、锗未能直接分离富集。针对锌焙砂酸浸液中铜、锗的分离富集,研究酸浸液直接置换沉铜—中和沉淀富集锗工艺及过程中铜和锗的分离行为。结果表明:较低pH和较高铁粉加入量时会使得酸浸液中的铜和锗共沉淀;在溶液pH为1.5~2.0、铁粉加入系数为1.2、温度70℃的条件下反应20 min可实现溶液中铜和锗的有效分离,铜、锗的沉淀率分别为96.53%和2.51%;溶液中的砷与铜共同沉淀,置换渣中主要物相为Cu_(3)As和Cu_(2)O,置换渣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8.02%。沉铜后液在H_(2)O_(2)用量5 mL/L、温度70℃、时间2.5 h、终点pH为5.0~5.2的条件下,中和后液中铜、铁、锗的含量分别为16.52、1.39和0.43 mg/L,满足后续净化的要求;中和渣含锗2 501.40 g/t,可作为回收锗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焙砂酸浸液 置换沉铜 中和沉锗 分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辅助在单腔结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探索
7
作者 李曙湘 付广 +5 位作者 吴晓凤 袁进益 吴思鸣 欧阳军 黄秋林 肖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在单腔结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20日行单孔腹腔镜辅助还纳的5例结肠单腔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观察术中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在单腔结肠造口还纳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20日行单孔腹腔镜辅助还纳的5例结肠单腔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观察术中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 d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漏/瘘、术后肠梗阻、腹内感染)及伤口愈合等级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造口还纳术,无中转开腹、肠损伤、输尿管损伤等情况发生。术中中位腹腔粘连评分为5(2,6)分,中位手术时间为225(165,32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80(20,120)ml。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术后均无吻合口漏/瘘、肠梗阻、腹内感染发生,1例患者伤口乙级愈合,所有患者术后均早期下床活动,术后3 d中位疼痛评分为3(2,4)分。结论单孔腹腔镜辅助可应用于腹腔粘连较重的单腔结肠造口还纳,在减轻术后疼痛、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结肠造口还纳 肠粘连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预瞄控制模型的车道保持系统设计
8
作者 梁永彬 付广 +3 位作者 林智桂 何智成 张家洛 陈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为解决扭矩控制的车道保持(LKA)系统鲁棒性不高、受车辆制造一致性以及路面激烈干扰影响大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技术、Autofix算法及预瞄反馈控制理论,利用预期轨迹决策和跟随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基于角度控制的车道保持系统。基于Cars... 为解决扭矩控制的车道保持(LKA)系统鲁棒性不高、受车辆制造一致性以及路面激烈干扰影响大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技术、Autofix算法及预瞄反馈控制理论,利用预期轨迹决策和跟随PID控制算法设计了一套基于角度控制的车道保持系统。基于Carsim/Veristand/MATLAB搭建了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通过虚拟仿真验证了该车道保持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基于GB/T 39323—2020、CN-CAP—2021、Euro-NCAP—2022并结合实车调试及用户关注场景对车道保持系统的测试要求,通过仿真及实际场景对比验证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扭矩控制的LKA系统,在相同使用场景下,使用角度控制的车道保持系统具有较好的车道保持能力、稳定性、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保持系统 角度控制 预瞄控制 Autofix算法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协同活化剂浸出高硅低锗氧化锌烟尘研究
9
作者 韦洁 裴启飞 +4 位作者 陆占清 梁辰 付光 徐英杰 夏洪应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3-582,共10页
为了最大化高硅低锗氧化锌烟尘(ZOD)中锌、锗提取效率,研究了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并优化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_(12)H_(25)SO_(3)Na)辅助下的超声强化浸出过程,并建立了锌、锗浸出率的精确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 为了最大化高硅低锗氧化锌烟尘(ZOD)中锌、锗提取效率,研究了采用响应曲面法(RSM)构建并优化了十二烷基硫酸钠(C_(12)H_(25)SO_(3)Na)辅助下的超声强化浸出过程,并建立了锌、锗浸出率的精确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RSM确定的最优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70℃,液固体积质量比8 mL/1 g,初始酸质量浓度160 g/L,该条件下的锌浸出率达96.94%,锗浸出率为85.41%;C_(12)H_(25)SO_(3)Na在浸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硅胶抑制剂作用,有效阻止了硅离子聚合成硅胶,这一效果在超声波的协同作用下更为显著,体现了温度、超声波与C_(12)H_(25)SO_(3)Na三者之间的显著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能为高硅低锗氧化锌烟尘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高效的回收策略,并为其他高硅废弃物的回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低锗氧化锌烟尘 响应曲面法 超声波 活化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浸出
下载PDF
微波强化中和铅锌冶炼渣干燥机制研究
10
作者 张朝波 杨坤 +2 位作者 尹为波 付光 张特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针对现行铅锌冶炼渣干燥周期长、过程污染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微波强化干燥新工艺,在分析原料物性状态的基础上,对中和铅锌冶炼渣高温介电及微波干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微波强化中和铅锌冶炼渣干燥过程机制。结果表明,中和铅锌冶炼... 针对现行铅锌冶炼渣干燥周期长、过程污染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微波强化干燥新工艺,在分析原料物性状态的基础上,对中和铅锌冶炼渣高温介电及微波干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微波强化中和铅锌冶炼渣干燥过程机制。结果表明,中和铅锌冶炼渣中含有结晶水的物相为CaSO_(4)·0.5H_(2)O,自由水含量为30.2%,结晶水含量为7.2%,自由水与结晶水的吸波性能相似,且明显优于渣中其他物相;在粒径8 cm、厚度2.2 cm、微波功率700 W、干燥时间15 min条件下,微波干燥中和铅锌冶炼渣效果最优,自由水完全去除,结晶水去除率达到53.06%,总失水率为34.02%;微波干燥中和铅锌冶炼渣时,会引起中和铅锌冶炼渣的破裂分层,有助于实现快速高效干燥;相较常规干燥,微波干燥1 kg中和铅锌冶炼渣节约能耗16.98%(630 kJ),比常规多脱除5.40%的水分,干燥时间缩短87.5%。本论文所建立中和铅锌冶炼渣干燥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铅锌冶炼渣 微波 介电特性 干燥机制 吸波性能 脱水
下载PDF
臭氧—焙尘去除ZnSO_(4)溶液中砷的响应曲面法优化研究
11
作者 刘殿传 张奇 +3 位作者 夏洪应 张特 付光 陆占清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文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O_(3)流量、焙尘添加量和反应时间对砷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RSM的Box-Beichen设计,以O_(3)流量、焙尘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建立了砷去除率的预测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影响砷去除率的因素顺序依... 文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O_(3)流量、焙尘添加量和反应时间对砷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RSM的Box-Beichen设计,以O_(3)流量、焙尘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建立了砷去除率的预测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影响砷去除率的因素顺序依次是O_(3)流量>焙尘添加量>反应时间。砷去除率模型在99%的置信区间内显著,模型R~2为0.9978,说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精度和可靠的预测力。模型优化的最优除砷条件为:O_(3)流量867 mg/L,焙尘添加量16 g/L,反应时间46 min,在此条件下,预测砷去除率最大值为95.75%,试验值为95.03%,两者仅相差0.72个百分点。综上,将RSM应用于砷去除率的工艺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砷 ZnSO_(4) 溶液 臭氧 焙尘 响应曲面
下载PDF
日本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及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广 谢业军 +2 位作者 林智桂 何逸波 李嘉和 《汽车文摘》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国内外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以日本近十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管理及产业布局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日本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各管理部门职能职责、产业结构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国内外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以日本近十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管理及产业布局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日本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各管理部门职能职责、产业结构布局、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对其智能网联汽车不同适用领域发展进度对比,并结合日本当前社会国情,对其今后发展侧重趋势做出了预测,并以此为参考对象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管理政策 职能职责 产业发展
下载PDF
硫酸下游产品的发展现状
13
作者 张金溪 张朝波 +1 位作者 付光 黎氏琼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8-72,共5页
我国硫酸市场长期处于过剩状态,硫酸价格不断下跌,硫酸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增大。随着下游企业对原材料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高附加值的硫酸产品将成为硫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硫酸市场现状,综述了磷肥、钛白粉、氢氟... 我国硫酸市场长期处于过剩状态,硫酸价格不断下跌,硫酸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增大。随着下游企业对原材料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高附加值的硫酸产品将成为硫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硫酸市场现状,综述了磷肥、钛白粉、氢氟酸、己内酰胺等不同硫酸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现状,重点分析电子级硫酸、试剂硫酸、发烟硫酸等高附加值硫酸产品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我国硫酸下游产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下游产品 生产现状 市场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时序信息的轻量级视频车辆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符广 刘彦隆 刘建霞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期175-180,186,共7页
为实现在低功耗嵌入式设备上部署视频车辆目标检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信息的轻量级视频车辆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以SSD网络为基础,使用MobileNetV3-Small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VGG-16,并在SSD网络中直接注入注意力机制卷积GRU用于... 为实现在低功耗嵌入式设备上部署视频车辆目标检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信息的轻量级视频车辆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以SSD网络为基础,使用MobileNetV3-Small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VGG-16,并在SSD网络中直接注入注意力机制卷积GRU用于融合时序信息,提升车辆检测精度;关键帧检测网络控制的跳跃连接使模型只在关键帧更新GRU状态,非关键帧直接复制上一关键帧GRU状态,提升模型检测速度。为进一步减少计算量,网络中大量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标准卷积层,同时使用量化感知训练方法压缩模型。在UA-DETRAC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Intel Core i7 CPU和树莓派4B上平均每帧检测时间分别为18 ms和134 ms,准确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7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目标检测 时序信息融合 自适应关键帧 量化感知训练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的供应链网络在制造业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少波 马旺 +2 位作者 傅广 刘祖仁 杨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412-5420,共9页
基于多智能体供应链网络在工业界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为了研究其在制造业的应用,首先,研究了最经典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并将供应链网络分为3个层级:顶层供应链、中层供应链和底层供应链。验证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增... 基于多智能体供应链网络在工业界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为了研究其在制造业的应用,首先,研究了最经典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并将供应链网络分为3个层级:顶层供应链、中层供应链和底层供应链。验证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增强多智能体的作用。其次,探讨了多智能体在供应链网络的不同层级应用,主要包括在顶层供应链网络中如何选择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中层供应链网络智能体组成的相互网络的作用方式,底层供应链网络基于波音的案例,通过人工智能科学家辅助决策,可以很准确地实现精准决策。总而言之,多智能体在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供应链网络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供应链网络 航空装备制造业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广 谢继红 梁木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2-1254,共13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不同层位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及其分布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源岩排烃分布区和输导断裂输导部位,确定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通过区域性泥岩盖层古断接厚度与断裂在区域性泥岩盖层...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源断裂处不同层位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及其分布部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源岩排烃分布区和输导断裂输导部位,确定油源断裂输导油气部位;通过区域性泥岩盖层古断接厚度与断裂在区域性泥岩盖层内分段生长上下连接所需的最大断接厚度,确定穿过和距源最近区域性泥岩盖层不封闭和封闭部位,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的预测方法,并利用其预测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结果表明: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东部和西部;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东二段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中西部局部;港东断裂向上输导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最大距离为明化镇组区域性泥岩盖层,主要分布在其中东部,分别为下伏沙三段源岩生成油气向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的运聚空间,与港东断裂处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馆陶组目前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油源断裂向上输导油气最大距离分布部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向上输导 最大距离 分布部位 预测方法
下载PDF
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时期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广 卢德根 +1 位作者 梁木桂 王宏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准确地反映含油气盆地断盖配置之下油气富集规律,从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机理出发,由断盖配置古断接厚度与断盖配置泥岩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确定了断盖配置封闭油气部位;由泥岩盖层、断层岩和下伏储层岩石排替压力随时间变化关... 为了准确地反映含油气盆地断盖配置之下油气富集规律,从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机理出发,由断盖配置古断接厚度与断盖配置泥岩封闭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确定了断盖配置封闭油气部位;由泥岩盖层、断层岩和下伏储层岩石排替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确定了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时期,二者结合建立了一套断盖配置不同部位封闭油气时期的预测方法。应用结果表明:大张坨断裂与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配置泥岩封闭油气时期(东营组沉积中期至现今)主要在其中西部,少量在其东部的中部,且时期相对较长,有利于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聚集与保存;断层岩封闭油气时期(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现今)主要在东部泥岩封闭油气时期的两侧,且时期相对较短,不利于油气在沙一下亚段内聚集与保存,这与大张坨断裂处沙一下亚段目前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盖配置封闭油气时期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为断盖配置之下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盖配置 封闭油气时期 预测方法 大张坨断裂
下载PDF
三种主要源储配置油源断裂厘定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广 于桐 梁木桂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918,共10页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三种主要源储配置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运聚机制及油源断裂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叠合储层内输导断裂和源岩排烃分布区,储层内输导断裂、源岩排烃分布区和分隔层渗漏区,以及储层内输导断裂和油气倒灌运移源岩分布...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三种主要源储配置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运聚机制及油源断裂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别叠合储层内输导断裂和源岩排烃分布区,储层内输导断裂、源岩排烃分布区和分隔层渗漏区,以及储层内输导断裂和油气倒灌运移源岩分布区,建立了一套厘定下源上储紧邻配置、下源上储分隔配置和上源下储紧邻配置油源断裂的方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地区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油源断裂的厘定。结果表明:板桥地区沙三段源岩与沙一下亚段储层为下源上储紧邻配置,油源断裂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边部地区,少量分布在中部局部地区;沙三段源岩与东三段储层被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分隔,属于下源上储分隔配置,油源断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少量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与扶余油层为上源下储紧邻配置,油源断裂除东北边部和东南边部局部地区外,在整个凹陷均有分布。三种主要源储配置油源断裂处或附近有利于油气成藏,与目前板桥地区沙一下亚段、东三段和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已发现油气均主要分布在油源断裂处或附近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厘定三种主要源储配置油源断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配置 油源断裂 厘定方法
下载PDF
冷轧汽车板短线缺陷的分析和控制
19
作者 付光 倪有金 +3 位作者 关建东 于洋 吴耐 焦会立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根据冷轧连退反馈的短线缺陷(宽度0.2~0.5 mm、长度1.5~2 mm),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仪分析了缺陷区域底层的物质构成,确定缺陷处的主要成分为w(Ni)=5%~7%、w(Cr)=1%~2%、w(Si)=1%~2%,与热轧精轧F4—F6无限冷硬精轧轧辊成分... 根据冷轧连退反馈的短线缺陷(宽度0.2~0.5 mm、长度1.5~2 mm),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仪分析了缺陷区域底层的物质构成,确定缺陷处的主要成分为w(Ni)=5%~7%、w(Cr)=1%~2%、w(Si)=1%~2%,与热轧精轧F4—F6无限冷硬精轧轧辊成分相同。结合缺陷的宏观特征,确定缺陷的产生机理为热轧F5—F6工作辊冷却不足,导致轧辊温度偏高,轧辊表层组织破碎剥落,压入带钢后经冷轧形成短线缺陷。通过热轧烫辊制度优化、末道次精轧负荷控制、各机架工作辊冷却水和润滑控制、F1—F6全机架高速钢轧辊配置等措施,使冷轧短线缺陷发生率由15.8%降低至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短线缺陷 轧辊 氧化膜剥落
下载PDF
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20
作者 付广 于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0-279,共10页
为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断砂空间配置圈闭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机理及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源岩排烃分布区和断裂输导油气有利部位,确定断裂附近源断空间配置油气运移有利部位;通过断裂侧... 为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断裂附近断砂空间配置圈闭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机理及有利部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源岩排烃分布区和断裂输导油气有利部位,确定断裂附近源断空间配置油气运移有利部位;通过断裂侧向封闭分布部位和油气储集砂体发育部位,厘定断裂附近断砂空间配置油气圈闭部位,两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大柳泉地区旧州4条分支断裂附近沙三中下亚段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旧州4条分支断裂附近沙三中下亚段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主要分布在F9断裂、F8断裂中部西南及东北部局部和F7断裂西南部,有利于下伏沙四段源岩生成油气沿断裂附近源断空间配置油气运移有利部位向上覆沙三中下亚段断砂空间配置圈闭中运聚成藏,与目前旧州4条分支断裂附近沙三中下亚段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裂附近源断砂空间配置油气运聚有利部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附近 源断砂空间配置 油气运聚 有利部位 预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