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高长海 王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91,共15页
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的策略性行为选择是影响其生态保护力度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在对各省份生态保护力度指数测度的基础上,将生态保护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从策略性行为选择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和... 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的策略性行为选择是影响其生态保护力度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在对各省份生态保护力度指数测度的基础上,将生态保护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从策略性行为选择的视角,考察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和市场化程度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并以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上述机理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各省份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指数均显著提升;地理分区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指数,表现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依次递减,南方地区大于北方地区的格局;而增速则相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依次递增,南方地区慢于北方地区;地理分区之间的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梯度差表现为缩小的趋势;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U”型特征,当前的影响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②本地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邻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溢出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间生态保护的策略性行为选择;地理邻近省份间的策略性行为选择为“逐底竞争”,其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反向;经济邻近省份间的策略性行为选择为“竞相向上”,其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同向。③市场化程度是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机制;市场化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强化效应;且随着市场化程度提升,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力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U”型曲线拐点值将向左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力度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地层油气藏主要勘探进展及未来重点领域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如凯 崔景伟 +4 位作者 毛治国 曹正林 王兴志 高长海 刘永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4,共13页
近年来,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综述中国地层油气藏“十三五”勘探进展并展望未来地层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开展了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研究大型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型、火山岩或变质岩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 近年来,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综述中国地层油气藏“十三五”勘探进展并展望未来地层油气藏的重点勘探领域,开展了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研究大型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型、火山岩或变质岩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评价地层油气藏资源潜力。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和石炭系、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震旦系顶—奥陶系以及松辽盆地基岩等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油气当量均在亿吨级或十亿吨级。②大型地层油气藏受盆缘或盆内隆起周缘长期继承性古斜坡、区域不整合和输导体系控制,发育准层状集群式巨型—大型地层油气聚集,存在风化壳和内幕2类地层油气藏,均可大规模成藏。③地层油气藏勘探重点领域为中国三大克拉通震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层间或层内不整合风化壳、准噶尔盆地6个斜坡区二叠系碎屑岩超覆或削截地层、火山岩或变质岩为主的基岩。④未来勘探技术可加强盆地内部多级不整合的识别、成藏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集成,围绕纵向上发现新含油气层系、平面上扩展新含油气区,构建大型地层油气藏成藏理论并推动中国地层油气藏勘探。该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勘探技术发展、地层油气藏重点领域部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勘探进展 富集规律 未来领域 地层油气藏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港北多层系潜山结构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高长海 孟士达 +3 位作者 查明 楼达 李宏军 潘守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5,共10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港北潜山于中、古生界取得勘探突破,开启多层系潜山油气勘探新领域。由于多层系潜山复杂的多元结构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导致对其结构特征、地层展布以及成藏特征等认识不清。根据地震、测井、录井、试油及测试等资料...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港北潜山于中、古生界取得勘探突破,开启多层系潜山油气勘探新领域。由于多层系潜山复杂的多元结构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导致对其结构特征、地层展布以及成藏特征等认识不清。根据地震、测井、录井、试油及测试等资料,对港北潜山的结构特征与成藏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多期次构造、沉积演化及港西断裂翘倾作用,港北潜山横向上呈“东西成排、南北分段”的构造格局,纵向上呈多层系叠置的“屋脊状”三元结构特征,由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3套地层组成,分别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二叠系碎屑岩和侏罗系火山岩为主要储层,这些优质储层与内幕隔层组合形成多层系潜山;港北多层系潜山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发育2套烃源岩、3套储集层、8套储盖组合,受控于输导体系构建的2类源储配置及2期油气充注,形成“晚期双源混注、断储复合输导、源储配置控藏、多层系差异聚集”的潜山成藏模式;多层系潜山广泛发育于渤海湾盆地中、古生界,且勘探潜力大,是今后潜山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潜山 结构特征 成藏模式 港北潜山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稠油油藏的差异成藏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长海 张新征 +4 位作者 王兴谋 李豫源 张云银 张嘉豪 王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7,共9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恢复了稠油油藏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与新近系稠油油藏具有"泾渭分明"的成因机制和运聚特征: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低熟原油通过古近系沙三段与前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侧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古近系沙三段底部的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原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系馆上段—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首先侧向运移至垦西断垒,进而通过垦西断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馆陶组,最后通过馆陶组骨架砂体及断层的复合输导进入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岩性圈闭或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后期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开展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联合勘探,可作为济阳坳陷浅层今后增储上产的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油源对比 成因机制 成藏期次 油气运聚 三合村洼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成因及其来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长海 张云银 王兴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3,共8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和新近系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对于其成因及来源却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为了给该坳陷浅层天然气的勘探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天然气的组分、轻烃指纹以及碳同位素值等测试资料,分析了该区浅层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和新近系浅层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对于其成因及来源却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为了给该坳陷浅层天然气的勘探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天然气的组分、轻烃指纹以及碳同位素值等测试资料,分析了该区浅层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明确了浅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进而探讨了浅层天然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的组分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高(超过95%),属于典型的干气;②轻烃中的正构烷烃含量低、异构烷烃含量高,表现为具有生物降解特征的油型气;③甲烷碳同位素值偏轻(-55.7‰^-42.3‰),乙烷、丙烷碳同位素值出现倒转,同时CO2碳同位素值偏重,具有典型原油降解气特征以及湿气组分改造的特征。结论认为:①该坳陷浅层天然气为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改造而形成的混合次生气,是常规油藏生物降解的产物,由原油降解气和油溶释放气组成,并且原油降解气所占比例超过60%;②稠油区的浅层气应作为该坳陷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古近纪和新近纪 浅层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类型 天然气来源 勘探区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原生型稠油成因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长海 张新征 +2 位作者 王兴谋 张云银 李豫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发育稠油,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稠油的勘探与开发。通过42个稠油样品的物性、族组成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以及原油运聚特征,探讨了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稠油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渤南... 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发育稠油,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稠油的勘探与开发。通过42个稠油样品的物性、族组成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以及原油运聚特征,探讨了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稠油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具备低熟油的生烃条件;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末期,沙四段膏盐湖相烃源岩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咸化还原环境的早期生烃作用促使其生成低熟油;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造成原油密度、黏度、硫含量增大,这些原油通过古近系与前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近距离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沙三段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埋藏较浅,后期遭受轻微生物降解作用而进一步稠化。综上所述,三合村洼陷古近系稠油为低熟油经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稠变而成,属于原生蚀变型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原生型稠油 低熟油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碎屑岩地层油气藏类型及其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长海 孟士达 +2 位作者 陈一俊 王健 赵海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含油气盆地发现了多个大中型碎屑岩地层油气藏,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新的油气藏类型的发现,需要不断总结其形成地质理论。通过对典型勘探实例解剖,将碎屑岩地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超覆型、削截型和潜山型3种,其中潜... 近年来,我国含油气盆地发现了多个大中型碎屑岩地层油气藏,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新的油气藏类型的发现,需要不断总结其形成地质理论。通过对典型勘探实例解剖,将碎屑岩地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超覆型、削截型和潜山型3种,其中潜山型地层油气藏可进一步划分为风化壳型和内幕型2种亚类。这些油气藏形成主要受控于不同类型的源储配置,具有不同的油气输导特征:超覆型地层油气藏属于源储分离型,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砂体侧向输导和断裂垂向调整发生长距离运移,分布于斜坡外带及凸起带;削截型地层油气藏和潜山风化壳型地层油气藏属于源储侧接型,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砂体或断裂侧向输导发生短距离运移,分布于斜坡内带及洼陷隆起带;潜山型地层油气藏属于源储叠置型,油气主要通过储层孔隙及裂缝发生近距离运移,分布于洼陷隆起带。该研究成果对于扩大油气勘探领域、明确油气勘探方向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地层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主控因素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锋 高长海 张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7,共8页
立足国际视野以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既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双循环”堵点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阐释数字经济与创新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并在“双循... 立足国际视野以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既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双循环”堵点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思想,阐释数字经济与创新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并在“双循环”框架下探讨以国际合作推进数字经济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是创新的产物,有赖于创新支撑其跃升至更高阶形态;数字经济创新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际合作是改善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国内外环境和解决世界数字经济创新共性与个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践层面,对外要开展平等互利的开放合作,对内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国际合作的内容既要覆盖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全局,也要对国内外战略支点和国际规则标准体系重点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数字经济创新 双循环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断层封堵史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
9
作者 高长海 张嘉豪 江汝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断面古压应力与最大古落差相结合的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层活动史和封堵史,探讨了断层控藏作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发育区的断层活动史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活动间歇期、中晚三叠世强... 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断面古压应力与最大古落差相结合的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层活动史和封堵史,探讨了断层控藏作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发育区的断层活动史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活动间歇期、中晚三叠世强烈活动期、早中侏罗世活动间歇期和白垩纪后静止期,相比低级次断层,高级次断层活动具"强度大、时间早、期次多"的特征。断层封堵史划分为深成型和浅成型,深成型断层在中晚三叠世的输导性能以及早中侏罗世和白垩纪后的封堵性能好于浅成型,与油气充注期配置良好,油气藏表现为多期成藏特征;而浅成型断层在早中三叠世的封堵性能较好,油气藏表现为晚期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史 断层封堵史 油气成藏 石炭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济阳拗陷生物降解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长海 张新征 +2 位作者 李豫源 王兴谋 张云银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2期47-54,共8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浅层稠油十分发育,储量巨大,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利用色谱、色谱—质谱等技术方法,结合原油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系统阐述了济阳拗陷生物降解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济阳拗陷生物降解原油总体上遭受... 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浅层稠油十分发育,储量巨大,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利用色谱、色谱—质谱等技术方法,结合原油微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系统阐述了济阳拗陷生物降解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济阳拗陷生物降解原油总体上遭受了中等—严重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造成饱和烃含量低、芳烃含量高、非烃+沥青质含量高的特征;(2)多数原油正构烷烃损失严重,部分残留少量类异戊二烯烃;甾烷类化合物发生不同程度降解,重排甾烷、孕甾烷相对含量随降解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萜烷类化合物以三环萜烷为主,三降藿烷Ts丰度普遍低于Tm,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部分萜烷中出现25-降藿烷系列;耐降解的芳烃类化合物也遭受了后期改造作用。基于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成因关系、量化关系及分布关系,结论认为:由已知稠油油藏顺源寻找关联未知浅层气藏或由已知浅层气藏逆源寻找关联未知稠油油藏的联合勘探将是立体勘探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拗陷 生物降解原油 地球化学特征 浅层气藏 联合勘探
下载PDF
Astronomical Dating of the Middle Miocene Hanjiang Form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
11
作者 TIAN Shifeng CHEN Zhongqiang +1 位作者 gao changhai ZHA 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8-58,共11页
The Hanjiang Formation of Langhian age (middle Miocene)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PRMB), South China Sea consists of deltaic siliciclastic and neritic shelf carbonate rhythmic alternations, which form one of... The Hanjiang Formation of Langhian age (middle Miocene)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PRMB), South China Sea consists of deltaic siliciclastic and neritic shelf carbonate rhythmic alternations, which form one of the potential reservoirs of the basin. To improve stratigraphic resolutions for hydrocarbon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basin, the present study undertakes spectral analysis of high-resolution natural gamma-ray (NGR) well-logging record to determine the dominant frequency components and test whether Milankovitch orbital signals are recorded in rhythmic successions.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e orbital cycles of precession (~19 ka and ~23 ka), obliquity (-41 ka), and eccentricity (~100 ka and --405 ka), which provide the strong evidence for astronomically driven climate changes in the rhythmic alternation successions. Within bi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 a high-resolution astronomical timescale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astronomical tuning of the NGR record to recent astronomically calculated variation of Earth's orbit. The astronomically tuned timescale can be applied to calculate astronomical ages for the geological events and bioevents recognized throughout the period. The first downhole occurrences of foraminifers Globorotalia peripheroronda and Globigerinoides sicanus are dated at 14.546 Ma and 14.919 Ma,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earlier estima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n compared with the global sea-level change chart, the astronomical estimate for the sequences recognized based on microfossil distributions have the same end time but the different initiation time.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the local or regional tectonic activities superimposed on eustatic rise which postponed the effect of global sea-level rising. Astronomical timescale also resolves th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history for the Langhian Stage (middle Miocene) with a variation that strongly resembles that of Earth's orbital eccentricity predicted from 13.65 Ma to 15.97 Ma. We infer that the main factor controlling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n the Hanjiang 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405-ka-period eccentr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nomical tuning Langhian Stage early middle Miocene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海塔盆地塔南凹陷断裂特征及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12
作者 高长海 姜洪福 +3 位作者 冯建伟 辛世伟 许艳龙 王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6,共13页
塔南凹陷是海塔盆地重要的富油凹陷之一,目前发现的油藏大多受断裂所控制.为了探究塔南凹陷断裂要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地震、钻井、试油等资料,通过对已发现的191个断控油藏进行精细解剖,开展了断裂特征分析,明确了断裂控藏... 塔南凹陷是海塔盆地重要的富油凹陷之一,目前发现的油藏大多受断裂所控制.为了探究塔南凹陷断裂要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地震、钻井、试油等资料,通过对已发现的191个断控油藏进行精细解剖,开展了断裂特征分析,明确了断裂控藏的关键要素,建立了断裂控藏模式.结果表明:塔南凹陷断裂要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断裂圈闭的有效性,其本质在于影响着断裂的封堵性能,其中产状、活动速率、类型是影响断裂封堵性及控制油藏形成的关键要素.塔南凹陷利于油藏形成的断裂特征为:走向NE向,倾角55°~85°,断距10~150 m,活动速率<20 m/Ma,泥岩削刮比SGR>0.35、泥质含量R_(m)>0.30,组合样式呈斜交式和垒堑式,并且以二、三级断裂组合为主.塔南凹陷主要存在3种断裂控藏模式:早期伸展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断裂控制的源下侧向输导断裂遮挡原生油藏控藏模式、源内垂向输导断裂遮挡原生油藏控藏模式,以及长期继承性断裂控制的源上垂向输导断裂遮挡次生油藏控藏模式.研究成果可为塔南凹陷断裂相关圈闭的精细评价和勘探部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油藏 主控要素 塔南凹陷 海塔盆地
原文传递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史与成藏史耦合关系研究——以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长海 王健 +2 位作者 罗瑞 杨子玉 张嘉豪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829,共11页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史与成藏史耦合关系,采用薄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手段,在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认为成岩史与成藏史之... 为厘清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史与成藏史耦合关系,采用薄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手段,在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认为成岩史与成藏史之间的耦合关系控制了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成藏.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因素,而胶结作用则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根本因素,储层致密化时间约在距今9.7 Ma;储层经历了馆陶组晚期-明化镇组早期(距今15 Ma至12Ma)和明化镇组中晚期(距今7 Ma至2Ma)两期油气充注.因此,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史与成藏史之间存在"先成藏后致密型"和"先致密后成藏型"2种耦合关系,分别对应2种致密油成藏模式,后者可作为今后勘探的重点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演化 成藏过程 耦合关系 沙一段 南堡凹陷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的测度、分解与跨境转移——基于CRIO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锋 高长海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传统基于直接能源消耗量的测度方法容易造成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量的高估或低估,据此制订的节能减排政策容易导致政策的反弹效应。为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投入产出(CRIO)模型,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量进行测度,... 传统基于直接能源消耗量的测度方法容易造成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量的高估或低估,据此制订的节能减排政策容易导致政策的反弹效应。为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投入产出(CRIO)模型,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量进行测度,从总产出使用去向的角度对能源消耗量的使用去向进行分解,辨识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随后对隐含能源的跨境转移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1)中国产业部门的隐含能源强度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部门之间的隐含能源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是中间使用,其占总产出隐含能源的75.87%,是最终使用环节能源消耗量的3.14倍;但中间使用隐含能源的73.85%被产业链下游其他部门的生产所消耗。(3)进口的隐含能源主要用于了生产而不是消费,进口的隐含能源中转出口的量超过了国内最终消费的量,忽视进口转出口的隐含能源将高估中国实际的能源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部门 隐含能源 跨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能源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